不敢打電話回家裡 - 家務

By Elizabeth
at 2009-01-06T11:45
at 2009-01-06T11:45
Table of Contents
: 推 buttercrab:所以我只想問一句..如果不順孩子的意 59.112.47.242 01/05 17:24
: → buttercrab:就是你所謂的極權管教對吧 59.112.47.242 01/05 17:24
: → buttercrab:然後如果你無法說服孩子 59.112.47.242 01/05 17:24
: → buttercrab:你就會放棄隨他而去 免的破壞價值觀 59.112.47.242 01/05 17:24
: → buttercrab:抱歉我對你的解讀就是如此 59.112.47.242 01/05 17:25
: → buttercrab:然後我真的希望你的孩子 聽話懂事 59.112.47.242 01/05 17:25
: → buttercrab:這樣你就可以永遠用講的跟他溝通 59.112.47.242 01/05 17:26
: → buttercrab:請原諒我的語句過於鋒利 59.112.47.242 01/05 17:28
: → buttercrab:因為真的去做跟想像真的有極大差距y 59.112.47.242 01/05 17:28
: 推 buttercrab:其實推完上面的文有點後悔.. 59.112.47.242 01/05 17:30
: → buttercrab:能刪除嗎 59.112.47.242 01/05 17:31
不要刪啦
我覺得你肯聽和你不同想法的話,已經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許多父母都做不到的
是否要用強硬的手段要求小孩,是視情況而定的
當小孩想玩火的時候(涉及人身安全),當然要強硬的阻止
但也要考慮安全問題,是否被無限放大
例如,小孩滿18歲,法律已經允許可以考駕照騎機車
父母還是一律用安全問題不准小孩考照騎車,甚至也不許讓別人載
這難道不是過度保護與干涉嗎?
那如果小孩未滿18歲想騎車或偷騎車,該怎麼辦?
打,罵,扣零用錢,禁足....這些是傳統極權教育的方式
難道只能選擇這些方式嗎?不能和小孩好好談嗎?
告訴他法律的規範,告訴他你的擔心,同時也傾聽他的需求
和他一起在他的需求和這些規範與擔心間找出解決之道來
談到需求,回想自己的青少年時代,騎車的需求有80%來自人際關係
想和朋友出去玩,想把妹,沒車騎很遜又麻煩
但這不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總是放在心裡想想不敢說
說出口的往往是:下課趕補習來不及...之類,免得被罵
結果小孩永遠在說謊,親子關係永遠疏離
能不能換個方式,別急著責備他,先認同他的需求,即使那需求不夠"光明正大"
然後才有機會真正解決問題
極權教育的相反並不是放縱
我只是覺得教育,不需要犧牲親子關係
--
: → buttercrab:就是你所謂的極權管教對吧 59.112.47.242 01/05 17:24
: → buttercrab:然後如果你無法說服孩子 59.112.47.242 01/05 17:24
: → buttercrab:你就會放棄隨他而去 免的破壞價值觀 59.112.47.242 01/05 17:24
: → buttercrab:抱歉我對你的解讀就是如此 59.112.47.242 01/05 17:25
: → buttercrab:然後我真的希望你的孩子 聽話懂事 59.112.47.242 01/05 17:25
: → buttercrab:這樣你就可以永遠用講的跟他溝通 59.112.47.242 01/05 17:26
: → buttercrab:請原諒我的語句過於鋒利 59.112.47.242 01/05 17:28
: → buttercrab:因為真的去做跟想像真的有極大差距y 59.112.47.242 01/05 17:28
: 推 buttercrab:其實推完上面的文有點後悔.. 59.112.47.242 01/05 17:30
: → buttercrab:能刪除嗎 59.112.47.242 01/05 17:31
不要刪啦
我覺得你肯聽和你不同想法的話,已經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許多父母都做不到的
是否要用強硬的手段要求小孩,是視情況而定的
當小孩想玩火的時候(涉及人身安全),當然要強硬的阻止
但也要考慮安全問題,是否被無限放大
例如,小孩滿18歲,法律已經允許可以考駕照騎機車
父母還是一律用安全問題不准小孩考照騎車,甚至也不許讓別人載
這難道不是過度保護與干涉嗎?
那如果小孩未滿18歲想騎車或偷騎車,該怎麼辦?
打,罵,扣零用錢,禁足....這些是傳統極權教育的方式
難道只能選擇這些方式嗎?不能和小孩好好談嗎?
告訴他法律的規範,告訴他你的擔心,同時也傾聽他的需求
和他一起在他的需求和這些規範與擔心間找出解決之道來
談到需求,回想自己的青少年時代,騎車的需求有80%來自人際關係
想和朋友出去玩,想把妹,沒車騎很遜又麻煩
但這不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總是放在心裡想想不敢說
說出口的往往是:下課趕補習來不及...之類,免得被罵
結果小孩永遠在說謊,親子關係永遠疏離
能不能換個方式,別急著責備他,先認同他的需求,即使那需求不夠"光明正大"
然後才有機會真正解決問題
極權教育的相反並不是放縱
我只是覺得教育,不需要犧牲親子關係
--
Tags:
家務
All Comments

By Hedda
at 2009-01-08T11:01
at 2009-01-08T11:01
Related Posts
怎麼跟家人討債

By Catherine
at 2009-01-06T10:35
at 2009-01-06T10:35
為什麼一定要進我房間阿?

By Jack
at 2009-01-05T22:57
at 2009-01-05T22:57
不想回家

By Ophelia
at 2009-01-05T22:57
at 2009-01-05T22:57
原來有這樣子的版

By Queena
at 2009-01-05T22:22
at 2009-01-05T22:22
工作遙遠在外的心情要怎調整

By Hedy
at 2009-01-05T18:16
at 2009-01-05T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