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要成為一個高壓管教的家長! - 家務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20-09-20T22:47

Table of Contents

前陣子去親戚家作客,不禁有感而發,想和各位網友們聊聊

應該不少爸媽都會有許多教養孩子方面的困擾吧?
畢竟小孩子時常較不受控,被惹怒、抓狂的生活幾乎天天在上演
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溝通,或不清楚該如何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苦心等等
但是無論如何,我都不認可高壓管教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的。
大家還記得2018年書籍改編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吧?

以下為作者針對書名的解釋:

「正確的解讀法是,第一個『你的』跟第二個『你的』,是不一樣的意思。先是表達關係,才是表達從屬,而關係跟從屬本就不平等。很多人沒有讀到這個意思,才會來問我,那麼孩子是誰的?如果將它換成別的關係,像是你的朋友、你的男友,也許會更容易理解。」——吳曉樂

許多父母時常強行灌輸自己所想的價值觀及事物,竭力地將自己的願望投射在孩子身上,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在無形中漸漸變形,而父母仍不斷在嘴邊喊著:「我是為你好啊。」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紀伯倫〈孩子〉(節錄)


孩子永遠不會屬於父母,父母從不曾擁有過自己的子女,我們都要學習該如何在關係中意識並時刻檢視自己是不是傷害了孩子、綑綁了親子關係。

唉,會突然如此惆悵的原因,是前些日子去親戚家作客,發覺對方的小孩非常乖巧,後來才漸漸從聊天中得知父母採行了高壓管教的方式來教育小孩,其實高壓有很多種方式都可以稱之為高壓,在無形中的情緒勒索和道德綁架、強制性替你選擇一些決定,又或是在你有自己的想法時,他們要求你,事實上就是必須按照他們所說的去做。

這樣高壓的教育方式,都能夠預期孩子在未來的某天,將長久的忿恨大肆反撲。
很多親子關係的互動上,其實有許多事情可以探討。有不少溫和的方式可以代替那些高壓的管教,更應該說,「管教」孩子本來就不該,而是該如何學習何謂是正確且健康的教養關係。

舉個例子好了,不少父母會選擇購買一些互動式兒童學習軟體,像CEO領袖學院、巧連智等等,先說一下,這當然是父母可自行斟酌適不適合購買,但我覺得透過使用這些教材,我們審視在親子學習的過程,心態不該是要透過這些教材管教、要孩子銘記各項智能的知識等,而是在與孩子一同學習互動的過程中,一起陪著孩子了解各項問題,了解孩子的想法,這樣購買教材就會讓親子關係昇華,才是真正實現了親子共讀,也讓學習教材成為非常好的輔助。


最後還是想說,解鈴還需繫鈴人。
希望我們都能將心上那些被我們給忽略,而緊緊綑綁著的鈴噹,慢慢地解開。

--
Tags: 家務

All Comments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20-09-22T11:22
認同!
話說我們家也有買CEO領袖學院,
不過過程中都是很放鬆的親子學習,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20-09-23T23:56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20-09-25T12:30
好文必須推!

父母強烈的控制欲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20-09-16T11:39
※ 引述《sayuriefz (砂漠の雪)》之銘言: : 小弟我是獨生子 : 本來想要今年結婚 : 去年帶了女朋友給爸媽聊過幾次 : 雖說不熱絡但父母也沒有表示不喜歡的意思 : 我媽甚至還有跟對方提希望早點訂婚 : 所以我就開始找婚宴場地等等 : 也和爸媽一起去看並且訂了 : 但前陣子由於我爸對女朋友問了一些 ...

窮養造成的人格傷害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20-09-15T00:50
我媽媽對我奉行窮養主義 所有東西能省則省,再破再舊能修好堪用就繼續用 什麼玩具漂亮衣服印象中都是撿人家二手的 一些鉛筆文具也必須買最便宜最陽春的 我排行老三(女生),上面有兩個哥哥 所以我必須穿哥哥的舊衣服 我媽還認為是我喜歡男生裝扮所以留哥哥衣服給我穿 其實根本倒果為因,我沒有得選啊…… 我 ...

不要和我講話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20-09-12T22:49
家人有習慣性情緒勒索 我一直是知道的 也花了很多年試圖改變 雖然有效 但 很累 很容易沒電 所以每次都要表示疲倦打住對方說話 我同意很多人需要情緒出口 但別人沒有義務要當你的出口 或是當你的靠山 家教 ATM 軍師 小叮噹 奴隸 ...

如何婉拒?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20-09-07T00:04
被家暴被趕,還被要求回家奔喪,該怎麼處理? ============================ 如果回家會被精神家暴+肢體暴力,怎麼溝通退讓都沒用,對方認為你應該要忍耐 你下定決心不回家,但家人卻傳訊來說一些理由要你回家 (家人生病受傷.....之類的理由) ...

情感麻木..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20-09-05T00:08
借朋友帳號來抒發心情,第一次發文,請見諒。 家中總共有多個兄弟姐妹,我是家裡排行中間的小孩。 從小被母親家暴和精神凌虐,至今是情緒勒索、擅用個資查隱私買保險等等。對外善於偽 裝成好老婆好媳婦好媽媽形象。 小學二姐功課很好的關係,小學5年紀時,家母和張姓女老師私下說好要安排我到她的班 上,辦休學白天叫我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