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念獨立自主的自己 - 家務

By Noah
at 2013-05-17T00:00
at 2013-05-17T00:00
Table of Contents
我會跟i大有一些言詞上的辯論,其實是在過度保護這個詞語的部分。
但在此就不提與i大之間的討論,也就是以下的言論與i大之間的討論是脫鉤的。
(所以請勿再跟我質疑i大並沒有認為原PO碰到的是過度保護狀況之類的......)
本篇只針對為何我不贊同這是過度保護,以及其他的部分,
寫一下我的感受給原PO banda大參考。
我思考很久為何我會針對這個部分提出反對意見......
或許是因為我的工作的緣故,以及我是個媽媽,
看過太多過度保護的家長,
有些演變成現在社會很常知道的「怪獸家長」或「直昇機父母」。
我先說為何我覺得不是過度保護。
i大說過度保護也可能是一種虐待,這點我贊同。
但我得說過度保護其實也是一種「保護」,但只是「過度」。
這個過度造成當事者的極大痛苦,甚而有時會壓抑或侵害人格的發展與成長。
但這些家長其實都有一個狀況,
就是「他們做的確實正好可能合乎某個事件或人物的需求」,
只是「做的時機不恰當」,或是「做得太過火」或「過度擔心」。
這就很像一個偷窺狂(好像安達充的漫畫有類似的角色)
偷窺到自己心儀的女孩突然上廁所需要衛生紙,
就去敲她的門拿一大包甚而一個月量的衛生紙給人家。= =
或是女孩只要一個扭傷,他就找了兩個國術館師傅去按門鈴之類的......orz
但在過度保護家長中,又更過了一點。
他們根本是把孩子包在繭裡,但是微妙的是他們不斷的提供這個繭養分,
非常害怕孩子會「破繭而出」。
這或許是為了孩子永遠依賴自己,又或許是怕孩子經歷跟自己一樣的傷。
這樣可以看出微妙的不同了嗎?
b大的母親對兒子的「關愛」,
並不是「以孩子本身的需求為出發點」,或是「給予自己認為的保護」,
而是以「她想當然爾認為該有的狀況」為出發點。
希望孩子「用她的方式變成他認可的樣子」,
所以她生氣兒子不聽話,不接受這個幫助。
而不是「害怕孩子獨立」或是「阻礙孩子有能力」。
前者的偷窺狂,遞的是衛生紙,
但b大的母親,若要做一個比較不倫不類的比喻(抱歉我想不出別的)
就很像一隻狗狗看到主人舔嘴巴就以為他肚子餓,
於是去挖出一根狗骨頭遞給他。
不過狗狗這個比喻還是溫馨了一點,
原PO的母親是「硬塞給原PO不需要的幫助」。
這真的是很痛苦的,尤其要被迫嚥下時。
但是在原PO母親的角度看來,這或許是她的有限心智與能力裡,
覺得自己可以給的最好的。
而且她以批判的角度去看b大的生活與選擇,幾乎沒有一件合乎她的想法。
然後逼著b大去以她的方式過日子。
很多軍人出身的老爸就是這樣對待子女的,
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愛,但是是以愛為名的不尊重,以愛為名的法西斯。
所以我覺得不是過度保護。
過度保護比b大母親的狀況更為自私,
但是b大母親的嚴峻度上,比過度保護更表面上傷人一些。
只是內在的部分沒這麼黑暗或恐怖。
為什麼我覺得過度保護比較恐怖?
因為,被過度保護的子女很難走得出來,或者是很難意識該走出來,
或是說,想要走出來卻覺得很有罪惡感,
(因為爸媽都是為了自己啊!而且提供給自己的似乎很多都真的是需要的)
那是一種控制,其實我覺得過度保護的父母就正如i大說的一樣,
「為了自己」比較多。
因為過度保護的父母,通常投射了更多自己的需求與人生傷痕。
而b大母親這種「硬塞給孩子逼他吞下去」的父母,我覺得是另外一種。
他們真的比較多部分是「為了子女」,若子女不接受,他們可能會狂怒。
有的可能給予冷漠的回應(因為他們受傷了)
所以如b大母親一樣,用傷害性的態度與行為對b大極盡輕蔑或口語暴力。
我覺得他們想說的是「你為什麼不知道這樣是對你好?為何不接受?」
所以我才會說其實b大母親跟b大都是受傷的。
當然b大是無辜的,因為他就是莫名其妙被惡待,被侮蔑,甚而被辱罵。
會生氣理所當然,想離開理所當然,不想再接觸理所當然,
這只要有血性的人都很難以忍受。
但我想跟b大說的是,若未來有機會回頭看這些事情時,
可以看到你母親在這些尖酸刻薄狠毒的話語後,那個正在悲鳴的,屬於母親的部分。
她不斷的踩線,不斷的侵略你的生活,你的疆域,
或許這是一種她想要跟你連結的方式,
因為她真的不懂得該怎麼作一個母親,怎麼給適當的關心,
以及不懂得怎麼作子女的朋友。
還有則是我在推文中問過b大:你的媽媽是個會說抱歉的人嗎?
因為你覺得她有一次「竟然沒有說抱歉」,
但是「說抱歉」這個模式若不存在在她的生活態度裡,
她怎麼可能這樣做呢?
集合種種狀況,b大應該是不斷的被母親莫名傷害,且甚而會有習得無助之感。
因為母親的所作所為與言行舉止,完全無法理解甚而簡直無理到讓人難以接受。
不過,跟母親「斷了」,真的是一個徹底解決的方式嗎?
或許對於一些重大虐待事件,我覺得是。
但b大的狀況我覺得還不到這種地步,
不過b大想先閃開或是先離開我覺得也是必要的。
因為他已經被追得太痛苦了!
可是b大真的很希望完全失去母親嗎?這是我擔心的部分。
母親在子女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很難言喻,即便跟母親的關係再差,
母親再怎麼惡待自己,再怎麼跟母親交惡,
但若無法和平共處,至少遠遠看著淡淡的關心也好,
否則,都會是心中永恆的傷。
而若因為無法理解對方「為何要傷害我」,種種痛苦的心一起,
這個重新連結(不一定要和解或原諒,只是將斷裂連結)的路便更遙遙無期。
所以在這段關係裡,我沒有覺得b大該去諒解該去寬容該去原諒之類的,
或是要怎麼樣誠懇溝通,這個應該沒人能做到......
我只建議「至少把自己的想法與感受說出來」
以及「媽媽妳到底要幹嘛妳說清楚,我聽,OK?」的這種溝通。
我一直覺得關係的流動是對等的,不論地位,不論尊卑。
而b大跟母親間,其實一直是一個追逐的過程。
我覺得這位母親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拼命在追趕著兒子,
兒子就是不斷的逃,然後媽媽抓到了兒子打他幾個巴掌希望他乖一點,一放下地,
兒子又逃......orz
但是若彼此之間,只有一個永恆的斷裂的無限迴圈,而不是一個迴路,
這對彼此而言都會是很深刻的痛苦,而且彼此間會不斷的拼命問,「為什麼」。
或許b大也有努力過,但因為母親的強烈及負面性格讓這個接點不斷的斷裂,
但我還是建議b大持續的把當下的感受說出口。
至少不要憋著,讓自己在午夜夢迴時不斷不斷的對著母親的幻影,
或是曾經有過的事件反覆的去思考當時應該怎麼回,怎麼應對......
這就是我所謂的「溝通」。即便很沒效率或不一定有用。但我認為這仍舊需要。
這個並非如推文中t大說的是一種責任,
其實是b大可以保護與敘述自己的方式。
否則b大就是一直陷在追逐戰裡,不斷的逃。
那麼認為mother其實是monster,以及不斷侵犯自己領域的「母侵」是可以理解的。
人與人間該當有界線的,母子之間也是。
所以我只想提供一個b大不要成為永恆的獵物,
可以止步,回頭看著母親,
堅定的告訴她「我可以活得很好」以及「妳不要越過那個安全界線」的思考方式,
(其實,用什麼方式都可以。)
如此而已。並不是給他賦予任何責任什麼的。
不過以上只是個人對於這段關係的思考與意見罷了,權充參考。
總之不管如何,祝福b大能夠活得自在與安然。
以我自己過去常對自己說的話是,
人生還很長,還會碰到很多人很多事,要相信自己是富足與強壯有能力的。
現在把這句話送給你。祝福。:)
--
Tags:
家務
All Comments

By Aaliyah
at 2013-05-18T16:01
at 2013-05-18T16:01

By Connor
at 2013-05-18T18:06
at 2013-05-18T18:06

By Delia
at 2013-05-22T11:59
at 2013-05-22T11:59

By Lauren
at 2013-05-25T02:30
at 2013-05-25T02:30

By Ivy
at 2013-05-29T03:36
at 2013-05-29T03:36

By Ingrid
at 2013-05-31T22:35
at 2013-05-31T22:35

By Olivia
at 2013-06-01T13:18
at 2013-06-01T13:18

By Gilbert
at 2013-06-06T10:12
at 2013-06-06T10:12

By Doris
at 2013-06-06T18:19
at 2013-06-06T18:19

By Connor
at 2013-06-07T02:50
at 2013-06-07T02:50

By Erin
at 2013-06-08T19:06
at 2013-06-08T19:06

By Ursula
at 2013-06-12T13:19
at 2013-06-12T13:19

By Iris
at 2013-06-15T12:37
at 2013-06-15T12:37

By Megan
at 2013-06-18T03:37
at 2013-06-18T03:37

By Emily
at 2013-06-21T06:55
at 2013-06-21T06:55

By Delia
at 2013-06-22T02:59
at 2013-06-22T02:59

By Frederica
at 2013-06-25T08:55
at 2013-06-25T08:55

By Ursula
at 2013-06-28T23:33
at 2013-06-28T23:33

By Yedda
at 2013-07-01T01:40
at 2013-07-01T01:40

By Enid
at 2013-07-03T06:54
at 2013-07-03T06:54
Related Posts
和家人衝突後的低潮期長短

By Zanna
at 2013-05-16T12:56
at 2013-05-16T12:56
該不該接家中電話?

By Kelly
at 2013-05-16T12:51
at 2013-05-16T12:51
心情,重男輕女卻又總是要女生付出

By Hedy
at 2013-05-14T21:16
at 2013-05-14T21:16
我想念獨立自主的自己

By Mary
at 2013-05-14T17:56
at 2013-05-14T17:56
該死的母親節!

By Emily
at 2013-05-13T23:31
at 2013-05-13T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