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念獨立自主的自己 - 家務

By Mary
at 2013-05-14T17:56
at 2013-05-14T17:5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imoimo ( )》之銘言:
: 本來沒有要回的這篇,不過既然有板友在推文說我是把自己的遭遇代入,
: 那我想還是說明清楚一點會比較好.....
: ※ 引述《MadCaro (加油!!!!!!!!!!!!!!!!!!!)》之銘言:
: : 以下是個人對靠關係的看法:
: : 坦白講出社會一段時間就會知道,"關係"也是一項實力,
: : 雖然無可奈何,但是我看過很多人靠著關係得到優待,
: : 但我不會去評論靠關係是"對"還是"不對",
: : 因為但是工作的經歷是要靠自己去做才會有的,
: : 如果得到優待就不做事擺爛,那虧的是他自己;
: : 但我也看過靠關係又肯認真做事的人,
: : 原PO有好好做事又何必在意那些話呢?
: 靠關係不見得不好,這點我認同。但是這不是重點。
我的重點是在於最後一句話: 不需要去在意同事之間的閒言閒語。
原原PO因為很在意同事怎麼看待他,所以才會這麼難過。
: 問題不是靠關係好不好,問題是「未經子女同意靠自己的關係去干涉子女的工作時間表」
: 這是跨過界線的問題。
很明顯原原PO的媽媽不了解要尊重子女的意願,
因為原文沒有提到跟媽媽互動,
在假設沒有互動只是母親單向干涉子女生活的情況下,
我才建議可以向媽媽反應,讓她了解子女的感受,
她才有機會成為尊重子女意願的母親。
: 子女在學校(工作場所)求學(工作),在學校(職場)的人際圈,
: 這是屬於子女的世界。
: 如果很難理解的話,請試著想像每個人周圍有一個圈圈。
: 父母各自有自己的圈圈,子女本身也有。
: 父母即使求好心切也不應該擅自去跨越,尤其是對成年的子女來說。
: 不管是有心無心,這是一種阻礙子女獨立的行為。
對阿,這個我知道,我也同意。
子女和父母都會有自己的想法,
【父母關心、教育子女要到什麼程度才算是適當】這個議題,
因為現在來版上PO文的不是媽媽,所以我不想著墨。
我是以子女的角度去看的:
身為子女或多或少都會承擔來自父母的期待,甚至是被逼著去達成,
妳說這是一種阻礙嗎?
就某些層面來講是阻礙沒錯。
社會價值觀就是由家庭教育一點一點建構而成的,
譬如要會念書、會念書的小孩很聰明、不愛念書的小孩不乖,
這些社會價值觀也是一種阻礙。
可是在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面臨這些"阻礙"的吧?
怎麼去對應這些"阻礙"才是我想闡述的,
有的人可以把阻礙當踏腳石,超越它;
有的人就是把阻礙當一座牆,覺得這座牆限制行為,太把阻礙當一回事,
反而無法超越。
所以我會覺得對子女來講,
父母應該、不應該怎麼做,在心裏面可以有個概念,但比起這點,
處理「父母管教子女」和「子女內心真正的意願」這兩者間引發的衝突,
這才是我建議原原PO可以向父母坦承內心感受的原因。
: 所謂的虐待是不分有心無心的,就算沒有惡意,當事人該擁有的成長機會被剝奪了,
: 當事人感到痛苦,如此的話虐待的事實還是事實。不會因為發自愛心或無心就不算虐待。
: 另外,承認虐待的存在不代表是要把誰當成惡人或把錯都推給別人。
我沒有承認或是否認虐待的存在,我是乾脆不去論斷原原PO母親的行為。
在某些情況下,譬如女兒渴求母愛,
並執著於母親是愛著自己,因此離不開受虐的情形,
承認媽媽確實是不愛自己的,或者媽媽的所作所為是在虐待,確實是有必要。
可是今天原原PO的情況是,他已經對媽媽很不滿了,並且感受不到來自母親的關愛,
我會覺得不需要去強調媽媽是行為是不是在虐待,
如果媽媽是在虐待原原PO的話,那是不是原原PO就是受虐者?
受虐者的心態會陷入無止盡的責怪施虐者,從此活在創傷裡,
所以我才會不想強調虐待、不虐待這回事。
當然如果原原PO覺得自己就是被虐待,並因此怨恨母親的話,
也沒什麼「對」、「不對」的問題,那是他的選擇、他的意願,
我幹麻去責備求全說這樣媽媽很可憐阿~或者他這樣不好哇~
他想怎麼幹,就怎樣幹,我無意干涉,
說白了我也不過是用局外人的角度重新檢視他提到的事件而已,
要說我包庇媽媽、責怪原原PO,好像太過了。
不管我提出什麼建議都是以尊重對方為原則,
「尊重」的意思就是不會要求對方認同我就是對的,
因為對方有自己的路要走,不必也不需要走跟我相同的路線。
要求、期待對方照我的想法去做,這是一種傲慢,是另一種控制、操縱人的形式。
: 大多數情況下這只是認清處境的其中一個步驟,沒有先認清的話,很難繼續走下一步。
: 身為子女,愛父母、期待父母的愛是本性,
: 所以子女會去無條件包容父母的錯,想盡辦法要幫父母找藉口。
: 這不是壞事。
: 但是如果真的要面對自己的問題,想謀求解決之道,
: 包庇、袒護的行為,是無濟於事的。
: 另外包庇、袒護,跟諒解、理解,也是兩回事。
妳可以保有妳的論點,我覺得原原PO身為讀過書也工作過一段時間的人,
他會自己判斷我的論點和妳的論點哪一個對他有幫助,又或者都有幫助。
所謂面對自己的問題,是譬如說:
有一天我想要離職,一部分是出於人生規劃自己想離職,
但另一部分出於家人給的壓力,家人希望我不要離職,
很簡單就兩個決定,一是離職二是不離:
1. 離職,但是很不諒解家人不同意,離職以後找工作不順利都怪罪到家人頭上。
2. 離職,我知道家人就是不同意,但我這一生就活這一次,
就是想要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管後續生活順不順利都甘願。
3. 不離職,是逼於無奈出於家人給的壓力,一邊工作一邊怨氣沖天。
4. 不離職,仔細想想家人的考量好像也有道理,我決定暫時先留下來再看看。
上面四個情形哪幾種是面對自己的問題?
妳比較喜歡哪幾種情形?
我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麼(事實上妳大可保有妳的答案)
這不是考試有標準解答,
但是我的話會想要選 2.或 4.因為這是真正面對我內心的感受,我也比較喜歡這樣。
回到原原PO的狀況,
他給我的感覺是: 都是因為媽媽太愛管,所以他才會不快樂,比較像1.或3.的情形,
卻忘了做出不快樂的決定的人,是他自己,他也要承擔不快樂的後果。
所以我才會直接了當的說:每個人都有力量改變自己的感受與際遇。
: : 首先我不知道媽媽過去的人生經歷,假如是很早就結婚生子,沒有工作經歷,
: : 不清楚利用關係會引發什麼效應,也就是一昧的做出她認為對你好,
: : 但實際上不了解這樣,會引起閒言閒語,和這些閒言閒語對你的影響程度,
: : 沒有全盤思考和釐清人情世故,好像也是能理解的。
: : 另外,講出這些閒言閒語的人是那些同事,而不是媽媽唷,
: : 雖然看起來是媽媽動用關係調班才讓同事說閒言閒語,
: : 但就像我前頭講的,假如媽媽就是不了解這樣做的後果,原PO就應該好好說清楚,
: : 不然媽媽一直插手,又覺得她愛你/關心你/卻被辜負;
: : 原PO也會覺得她一直在弄/在插手/管很多/很痛苦,這樣何苦呢?
: : 同事的心態也很正常,本來大家公平輪流排班,現在突然有人打破,得到優待,
: : 他們受到影響會說話也是正常。
: : 我覺得啦,冤有頭債有主,說話的是同事,不是媽媽,當初
: 實習課表這種東西,是存在於學校跟實習職場上的,
: 是屬於學校班級還有實習職場的東西。
: 班級、職場,這些都是團體。
: 個人身在其中,在一般情況下應該遵守團體的規則,我想這應該不用多做解釋吧?
: 原PO的母親,她所在的位置是原PO的「家庭」。
: 她從家庭這個領域直接插手去干涉子女的班級、職場的領域。
: 一個團體中,有人用不公平的手段破壞了團體的秩序,而且還是該人的家人,
: 這種情況下團體中的成員,
: 會因為秩序被破壞,對於不遵守規則的人感到困擾甚至反感,這是很自然的表現。
: 如果要去要求那些同學或同事自動理解原PO的成長背景,反而才是強人所難。
^^^^^^^^^^^^^^^^^^^^^^^^^^^^^^^^^^^^^^^^
我哪裡有寫【要求同學或同事自動理解原PO的成長背景】?
我是說【他們因為心理不平衡所以說閒言閒語也是很正常的】
另外,你想怎麼樣指責原原PO的母親行為多不恰當,是妳的自由,
但就因為我不跟妳一起指責人家的媽媽就說我包庇她,
這點我必須說妳有很大的誤解。
: 冤有頭債有主,原PO看得清楚問題出在哪裡,沒有為了包庇父母而責怪同學。
: 我反而覺得他是個很勇敢的人。
我也沒有要原原PO責怪同學或同事喔,
我不是都說了,他們因為心理不平衡所以說閒言閒語也是很正常的。
: 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包庇會比用客觀的立場去看家人犯了什麼錯還要更容易。
: 畢竟是自己深愛的家人。
父母也是人,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的,
人家媽媽犯過錯,也是很正常的事吧?
所以我才會告訴原原PO:
要反應自己的感受,讓媽媽有機會用原原PO能接受的方式愛他。
: -----------------------------------
: 看原po文章下推文,覺得好像有些板友不瞭解過度保護對子女的危害。
如果妳說的有些版友,其中包括我的話,
那我必須說,我確實瞭解妳說的過度保護是什麼。
: 不過我看的書都是國外的,老實說我不覺得國外的說法可以完全套用在台灣的情況,
: 因為華人社會的文化,親子關係是有比較緊密。
: 所以我並沒有說很疼愛孩子的父母都是在過保護,這點希望一部分板友可以放心。
: 我覺得最主要還是以原PO自己的想法為主,
: 一個經歷求學跟工作過程多年觀察,
: 對自己母親給予自己的關愛用了「母侵」這個詞來做詮釋,
: 對於一個深愛母親並且期待母親的愛的人來說,要有勇氣面對這件事情是很不容易的。
^^^^^^^^^^^^^^^^^^^^^^^^^^^^
說到深愛母親並期待母親的愛,
我認為,原原PO認為母親的愛是一種控制手段,
所以他比較像是: 希望母親不要給他那麼多愛。
如果我解讀錯誤請更正,謝謝!
: 不管板友們自己有沒有類似的問題,
: 或許可以給這樣人的多一點空間,一個讓他可以安心抒發的空間。
: 這不就是pay_home板存在的用意嗎?
他已經抒發了不是嗎?
確實也有很多版友很善良的給予他溫暖和支持了喔。
所以我才會大膽的直接回文,
回文內容並沒有特別顧慮原原PO的感受,
這一點如果讓原原PO感覺不快,我很抱歉,
但我並沒有像i版友所說的,在責備原原PO什麼。
用責備這兩個字有點...... /___\|||
一個事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讀,
事件本身是中性的,是人賦予的解讀讓事件有了兩極性。
就我看來,暑期工讀這事兒沒人有錯,
母親因為愛,出手干擾小孩的工作,
同事因為權益受損,所以說閒言閒語,
小孩因為愛父母,又或者必須仰賴父母照顧,所以接受父母的安排。
但確實原原PO為此困擾,
我才用局外人的角度重新檢視這個事件,
希望能幫到原原PO,
假如我沒有幫助也無所謂阿,
有這麼多版友,原原PO也很聰明,
總會有辦法處理的吧?
: 另外,剛上網看到一篇文章不錯,提供有需要的板友參考:
: 標題:不當育兒會增加霸凌風險
: 出處:http://pansci.tw/archives/41228 泛科學
: 裡面有提到霸凌跟父母過度保護的關係。
: ※ 編輯: imoimo 來自: 111.234.32.239 (05/14 12:19)
: → landscape1:曾幾何時父母變成需要增一分則肥減一 115.80.153.55 05/14 12:11
: 推 landscape1:分則瘦的對待孩子?原po對待父母的方 115.80.153.55 05/14 12:14
: → landscape1:式在同一樣邏輯下也是一種瘧待阿! 115.80.153.55 05/14 12:17
: 不要導果為因。
: 請把原po遇到的事情想成性侵或許會比較容易理解。
: 性侵犯如果說:「我是想要疼愛你才對你xxoo。」
: 這樣子的話就會比較容易接受嗎?
嗯,妳把問題上升到了一個更...嚴重的境界。
: 我們常看到的虐待大多是父母向子女無止盡要錢,或是父母毆打子女,
: 或是父母未善盡照顧責任,這種情況一般社會大眾大多會去譴責父母那一方。
: 這種情況下的孩子如果要離開或說看清父母的模樣,通常大多數人不會有第二句話。
: 然而,對於被過度給予的孩子,一般社會大眾只會覺得你父母對你那麼好,
: 你還不知感激......這麼好的父母就算給過多,也一定是你不夠振作,或沒把話講清楚,
: 常會看到去譴責子女那一方的情況......
妳把我的用意歸類到某些責備求全的狀況了,
但實際上我是鼓勵原原PO可以向母親勇敢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
差很多你知道嗎?
: 我覺得這種虐待才是最恐怖的。
: 這不是有沒有惡意的問題,恐怖是因為我們看到的事件都是包裹著糖衣,
: 看到的都是美好的事情(給你錢、擔心你而多做、為了你好所以才去拜託人幫你etc)
: 所以一般人很難去想像這會是一種虐待。
: 因為人通常容易被這些美好的外表給蒙蔽,看不見事實。
: ※ 編輯: imoimo 來自: 111.234.32.239 (05/14 12:23)
我只想說,原原PO是成人了,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標準,
他已經不是從前必須仰賴父母照顧、關愛才能生存的小孩了,
我相信他會找到他的路。
Love & Peace
條條大路通天堂是也。
--
: 本來沒有要回的這篇,不過既然有板友在推文說我是把自己的遭遇代入,
: 那我想還是說明清楚一點會比較好.....
: ※ 引述《MadCaro (加油!!!!!!!!!!!!!!!!!!!)》之銘言:
: : 以下是個人對靠關係的看法:
: : 坦白講出社會一段時間就會知道,"關係"也是一項實力,
: : 雖然無可奈何,但是我看過很多人靠著關係得到優待,
: : 但我不會去評論靠關係是"對"還是"不對",
: : 因為但是工作的經歷是要靠自己去做才會有的,
: : 如果得到優待就不做事擺爛,那虧的是他自己;
: : 但我也看過靠關係又肯認真做事的人,
: : 原PO有好好做事又何必在意那些話呢?
: 靠關係不見得不好,這點我認同。但是這不是重點。
我的重點是在於最後一句話: 不需要去在意同事之間的閒言閒語。
原原PO因為很在意同事怎麼看待他,所以才會這麼難過。
: 問題不是靠關係好不好,問題是「未經子女同意靠自己的關係去干涉子女的工作時間表」
: 這是跨過界線的問題。
很明顯原原PO的媽媽不了解要尊重子女的意願,
因為原文沒有提到跟媽媽互動,
在假設沒有互動只是母親單向干涉子女生活的情況下,
我才建議可以向媽媽反應,讓她了解子女的感受,
她才有機會成為尊重子女意願的母親。
: 子女在學校(工作場所)求學(工作),在學校(職場)的人際圈,
: 這是屬於子女的世界。
: 如果很難理解的話,請試著想像每個人周圍有一個圈圈。
: 父母各自有自己的圈圈,子女本身也有。
: 父母即使求好心切也不應該擅自去跨越,尤其是對成年的子女來說。
: 不管是有心無心,這是一種阻礙子女獨立的行為。
對阿,這個我知道,我也同意。
子女和父母都會有自己的想法,
【父母關心、教育子女要到什麼程度才算是適當】這個議題,
因為現在來版上PO文的不是媽媽,所以我不想著墨。
我是以子女的角度去看的:
身為子女或多或少都會承擔來自父母的期待,甚至是被逼著去達成,
妳說這是一種阻礙嗎?
就某些層面來講是阻礙沒錯。
社會價值觀就是由家庭教育一點一點建構而成的,
譬如要會念書、會念書的小孩很聰明、不愛念書的小孩不乖,
這些社會價值觀也是一種阻礙。
可是在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面臨這些"阻礙"的吧?
怎麼去對應這些"阻礙"才是我想闡述的,
有的人可以把阻礙當踏腳石,超越它;
有的人就是把阻礙當一座牆,覺得這座牆限制行為,太把阻礙當一回事,
反而無法超越。
所以我會覺得對子女來講,
父母應該、不應該怎麼做,在心裏面可以有個概念,但比起這點,
處理「父母管教子女」和「子女內心真正的意願」這兩者間引發的衝突,
這才是我建議原原PO可以向父母坦承內心感受的原因。
: 所謂的虐待是不分有心無心的,就算沒有惡意,當事人該擁有的成長機會被剝奪了,
: 當事人感到痛苦,如此的話虐待的事實還是事實。不會因為發自愛心或無心就不算虐待。
: 另外,承認虐待的存在不代表是要把誰當成惡人或把錯都推給別人。
我沒有承認或是否認虐待的存在,我是乾脆不去論斷原原PO母親的行為。
在某些情況下,譬如女兒渴求母愛,
並執著於母親是愛著自己,因此離不開受虐的情形,
承認媽媽確實是不愛自己的,或者媽媽的所作所為是在虐待,確實是有必要。
可是今天原原PO的情況是,他已經對媽媽很不滿了,並且感受不到來自母親的關愛,
我會覺得不需要去強調媽媽是行為是不是在虐待,
如果媽媽是在虐待原原PO的話,那是不是原原PO就是受虐者?
受虐者的心態會陷入無止盡的責怪施虐者,從此活在創傷裡,
所以我才會不想強調虐待、不虐待這回事。
當然如果原原PO覺得自己就是被虐待,並因此怨恨母親的話,
也沒什麼「對」、「不對」的問題,那是他的選擇、他的意願,
我幹麻去責備求全說這樣媽媽很可憐阿~或者他這樣不好哇~
他想怎麼幹,就怎樣幹,我無意干涉,
說白了我也不過是用局外人的角度重新檢視他提到的事件而已,
要說我包庇媽媽、責怪原原PO,好像太過了。
不管我提出什麼建議都是以尊重對方為原則,
「尊重」的意思就是不會要求對方認同我就是對的,
因為對方有自己的路要走,不必也不需要走跟我相同的路線。
要求、期待對方照我的想法去做,這是一種傲慢,是另一種控制、操縱人的形式。
: 大多數情況下這只是認清處境的其中一個步驟,沒有先認清的話,很難繼續走下一步。
: 身為子女,愛父母、期待父母的愛是本性,
: 所以子女會去無條件包容父母的錯,想盡辦法要幫父母找藉口。
: 這不是壞事。
: 但是如果真的要面對自己的問題,想謀求解決之道,
: 包庇、袒護的行為,是無濟於事的。
: 另外包庇、袒護,跟諒解、理解,也是兩回事。
妳可以保有妳的論點,我覺得原原PO身為讀過書也工作過一段時間的人,
他會自己判斷我的論點和妳的論點哪一個對他有幫助,又或者都有幫助。
所謂面對自己的問題,是譬如說:
有一天我想要離職,一部分是出於人生規劃自己想離職,
但另一部分出於家人給的壓力,家人希望我不要離職,
很簡單就兩個決定,一是離職二是不離:
1. 離職,但是很不諒解家人不同意,離職以後找工作不順利都怪罪到家人頭上。
2. 離職,我知道家人就是不同意,但我這一生就活這一次,
就是想要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管後續生活順不順利都甘願。
3. 不離職,是逼於無奈出於家人給的壓力,一邊工作一邊怨氣沖天。
4. 不離職,仔細想想家人的考量好像也有道理,我決定暫時先留下來再看看。
上面四個情形哪幾種是面對自己的問題?
妳比較喜歡哪幾種情形?
我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麼(事實上妳大可保有妳的答案)
這不是考試有標準解答,
但是我的話會想要選 2.或 4.因為這是真正面對我內心的感受,我也比較喜歡這樣。
回到原原PO的狀況,
他給我的感覺是: 都是因為媽媽太愛管,所以他才會不快樂,比較像1.或3.的情形,
卻忘了做出不快樂的決定的人,是他自己,他也要承擔不快樂的後果。
所以我才會直接了當的說:每個人都有力量改變自己的感受與際遇。
: : 首先我不知道媽媽過去的人生經歷,假如是很早就結婚生子,沒有工作經歷,
: : 不清楚利用關係會引發什麼效應,也就是一昧的做出她認為對你好,
: : 但實際上不了解這樣,會引起閒言閒語,和這些閒言閒語對你的影響程度,
: : 沒有全盤思考和釐清人情世故,好像也是能理解的。
: : 另外,講出這些閒言閒語的人是那些同事,而不是媽媽唷,
: : 雖然看起來是媽媽動用關係調班才讓同事說閒言閒語,
: : 但就像我前頭講的,假如媽媽就是不了解這樣做的後果,原PO就應該好好說清楚,
: : 不然媽媽一直插手,又覺得她愛你/關心你/卻被辜負;
: : 原PO也會覺得她一直在弄/在插手/管很多/很痛苦,這樣何苦呢?
: : 同事的心態也很正常,本來大家公平輪流排班,現在突然有人打破,得到優待,
: : 他們受到影響會說話也是正常。
: : 我覺得啦,冤有頭債有主,說話的是同事,不是媽媽,當初
: 實習課表這種東西,是存在於學校跟實習職場上的,
: 是屬於學校班級還有實習職場的東西。
: 班級、職場,這些都是團體。
: 個人身在其中,在一般情況下應該遵守團體的規則,我想這應該不用多做解釋吧?
: 原PO的母親,她所在的位置是原PO的「家庭」。
: 她從家庭這個領域直接插手去干涉子女的班級、職場的領域。
: 一個團體中,有人用不公平的手段破壞了團體的秩序,而且還是該人的家人,
: 這種情況下團體中的成員,
: 會因為秩序被破壞,對於不遵守規則的人感到困擾甚至反感,這是很自然的表現。
: 如果要去要求那些同學或同事自動理解原PO的成長背景,反而才是強人所難。
^^^^^^^^^^^^^^^^^^^^^^^^^^^^^^^^^^^^^^^^
我哪裡有寫【要求同學或同事自動理解原PO的成長背景】?
我是說【他們因為心理不平衡所以說閒言閒語也是很正常的】
另外,你想怎麼樣指責原原PO的母親行為多不恰當,是妳的自由,
但就因為我不跟妳一起指責人家的媽媽就說我包庇她,
這點我必須說妳有很大的誤解。
: 冤有頭債有主,原PO看得清楚問題出在哪裡,沒有為了包庇父母而責怪同學。
: 我反而覺得他是個很勇敢的人。
我也沒有要原原PO責怪同學或同事喔,
我不是都說了,他們因為心理不平衡所以說閒言閒語也是很正常的。
: 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包庇會比用客觀的立場去看家人犯了什麼錯還要更容易。
: 畢竟是自己深愛的家人。
父母也是人,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的,
人家媽媽犯過錯,也是很正常的事吧?
所以我才會告訴原原PO:
要反應自己的感受,讓媽媽有機會用原原PO能接受的方式愛他。
: -----------------------------------
: 看原po文章下推文,覺得好像有些板友不瞭解過度保護對子女的危害。
如果妳說的有些版友,其中包括我的話,
那我必須說,我確實瞭解妳說的過度保護是什麼。
: 不過我看的書都是國外的,老實說我不覺得國外的說法可以完全套用在台灣的情況,
: 因為華人社會的文化,親子關係是有比較緊密。
: 所以我並沒有說很疼愛孩子的父母都是在過保護,這點希望一部分板友可以放心。
: 我覺得最主要還是以原PO自己的想法為主,
: 一個經歷求學跟工作過程多年觀察,
: 對自己母親給予自己的關愛用了「母侵」這個詞來做詮釋,
: 對於一個深愛母親並且期待母親的愛的人來說,要有勇氣面對這件事情是很不容易的。
^^^^^^^^^^^^^^^^^^^^^^^^^^^^
說到深愛母親並期待母親的愛,
我認為,原原PO認為母親的愛是一種控制手段,
所以他比較像是: 希望母親不要給他那麼多愛。
如果我解讀錯誤請更正,謝謝!
: 不管板友們自己有沒有類似的問題,
: 或許可以給這樣人的多一點空間,一個讓他可以安心抒發的空間。
: 這不就是pay_home板存在的用意嗎?
他已經抒發了不是嗎?
確實也有很多版友很善良的給予他溫暖和支持了喔。
所以我才會大膽的直接回文,
回文內容並沒有特別顧慮原原PO的感受,
這一點如果讓原原PO感覺不快,我很抱歉,
但我並沒有像i版友所說的,在責備原原PO什麼。
用責備這兩個字有點...... /___\|||
一個事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讀,
事件本身是中性的,是人賦予的解讀讓事件有了兩極性。
就我看來,暑期工讀這事兒沒人有錯,
母親因為愛,出手干擾小孩的工作,
同事因為權益受損,所以說閒言閒語,
小孩因為愛父母,又或者必須仰賴父母照顧,所以接受父母的安排。
但確實原原PO為此困擾,
我才用局外人的角度重新檢視這個事件,
希望能幫到原原PO,
假如我沒有幫助也無所謂阿,
有這麼多版友,原原PO也很聰明,
總會有辦法處理的吧?
: 另外,剛上網看到一篇文章不錯,提供有需要的板友參考:
: 標題:不當育兒會增加霸凌風險
: 出處:http://pansci.tw/archives/41228 泛科學
: 裡面有提到霸凌跟父母過度保護的關係。
: ※ 編輯: imoimo 來自: 111.234.32.239 (05/14 12:19)
: → landscape1:曾幾何時父母變成需要增一分則肥減一 115.80.153.55 05/14 12:11
: 推 landscape1:分則瘦的對待孩子?原po對待父母的方 115.80.153.55 05/14 12:14
: → landscape1:式在同一樣邏輯下也是一種瘧待阿! 115.80.153.55 05/14 12:17
: 不要導果為因。
: 請把原po遇到的事情想成性侵或許會比較容易理解。
: 性侵犯如果說:「我是想要疼愛你才對你xxoo。」
: 這樣子的話就會比較容易接受嗎?
嗯,妳把問題上升到了一個更...嚴重的境界。
: 我們常看到的虐待大多是父母向子女無止盡要錢,或是父母毆打子女,
: 或是父母未善盡照顧責任,這種情況一般社會大眾大多會去譴責父母那一方。
: 這種情況下的孩子如果要離開或說看清父母的模樣,通常大多數人不會有第二句話。
: 然而,對於被過度給予的孩子,一般社會大眾只會覺得你父母對你那麼好,
: 你還不知感激......這麼好的父母就算給過多,也一定是你不夠振作,或沒把話講清楚,
: 常會看到去譴責子女那一方的情況......
妳把我的用意歸類到某些責備求全的狀況了,
但實際上我是鼓勵原原PO可以向母親勇敢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
差很多你知道嗎?
: 我覺得這種虐待才是最恐怖的。
: 這不是有沒有惡意的問題,恐怖是因為我們看到的事件都是包裹著糖衣,
: 看到的都是美好的事情(給你錢、擔心你而多做、為了你好所以才去拜託人幫你etc)
: 所以一般人很難去想像這會是一種虐待。
: 因為人通常容易被這些美好的外表給蒙蔽,看不見事實。
: ※ 編輯: imoimo 來自: 111.234.32.239 (05/14 12:23)
我只想說,原原PO是成人了,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標準,
他已經不是從前必須仰賴父母照顧、關愛才能生存的小孩了,
我相信他會找到他的路。
Love & Peace
條條大路通天堂是也。
--
Tags:
家務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該死的母親節!

By Emily
at 2013-05-13T23:31
at 2013-05-13T23:31
有人喜歡家裡有陌生人住嘛?

By Jessica
at 2013-05-13T22:08
at 2013-05-13T22:08
我覺得我還是社會適應不良.....

By Faithe
at 2013-05-13T21:30
at 2013-05-13T21:30
好討厭我爸

By Gary
at 2013-05-13T21:04
at 2013-05-13T21:04
哥哥精神有問題 怎麼解決

By Gilbert
at 2013-05-13T12:26
at 2013-05-13T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