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是對的? - 家務

By Robert
at 2006-03-08T18:33
at 2006-03-08T18:33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redpoker (departure)》之銘言:
(恕刪)
: 身為晚輩的我,可以質疑父母嗎?
: 有許多觀念的分歧,我可以直接的表達嗎?
(刪節)
: 有時候我很想在傳統的道德規範與自我意識之中取得平衡,但通常都是疑惑比較多。
其實我也有類似的困擾。小時候我們都被教導要聽父母親的話才是「孝順」,當我
們還沒有判斷能力的時候幾乎是大部分的東西都是照單全收的。
可是,我們漸漸長大了。要衡量一個人就不再是以親疏遠近來合理化他們的行為
。中國人有一個弊病就是「人情化」太重。「人情化」並非全然不好,裡面有正有負
,表現在正的方面是關懷與容忍等,表現在負的方面是「人情關說」、「走後門」等。
我想第一個問題是:我能不能懷疑父母?其實可以,你可以懷疑。但是不是一味
的懷疑,你可以在普遍道德觀念(很模糊的觀念)上去判斷你的父母親說的話和行為是否
不對?法律是一個參考指標,但是法律沒辦法規定一切,不犯法也不表示是對的。
第二個工作是觀察和收集足夠的證據。我的意思不是說你要去告他們,不是,我的
意思是說:同樣的情況,你的父母親會怎麼處理?會不會因為什麼不好的心態而去降低
了他們衡量事情的標準?是否對待自己犯錯跟對待你們犯錯的標準差距比例不大?(可
能不能說是一模一樣)
第三件事情:說,學會如何去說。觀察父母親的喜怒哀樂,這樣不是叫你去做一個
奉承阿諛的佞臣,而是指你應該在適當的時機(氣氛或情緒情境)下發言。盡量避開他們
情緒不好的時候說出你的"建議"。心平氣和的去說,你自己的內心也要有一種不是"為了
指責而指責"的心態去講,如果你是懷著不平怨恨的心去講,即使話的表面沒有難聽的字
,別人也會感受得到那種感覺。所以在講之前,建議你自己的心理先好好順一順,不過
這不太容易,要花時間。
總之,懷著善意去講,不要抱著非得糾正你不可的激烈心態,真正為了別人好而
表現平靜的去講,效果會比較好。如果他們還是不聽,那就是他們的問題。
--
(恕刪)
: 身為晚輩的我,可以質疑父母嗎?
: 有許多觀念的分歧,我可以直接的表達嗎?
(刪節)
: 有時候我很想在傳統的道德規範與自我意識之中取得平衡,但通常都是疑惑比較多。
其實我也有類似的困擾。小時候我們都被教導要聽父母親的話才是「孝順」,當我
們還沒有判斷能力的時候幾乎是大部分的東西都是照單全收的。
可是,我們漸漸長大了。要衡量一個人就不再是以親疏遠近來合理化他們的行為
。中國人有一個弊病就是「人情化」太重。「人情化」並非全然不好,裡面有正有負
,表現在正的方面是關懷與容忍等,表現在負的方面是「人情關說」、「走後門」等。
我想第一個問題是:我能不能懷疑父母?其實可以,你可以懷疑。但是不是一味
的懷疑,你可以在普遍道德觀念(很模糊的觀念)上去判斷你的父母親說的話和行為是否
不對?法律是一個參考指標,但是法律沒辦法規定一切,不犯法也不表示是對的。
第二個工作是觀察和收集足夠的證據。我的意思不是說你要去告他們,不是,我的
意思是說:同樣的情況,你的父母親會怎麼處理?會不會因為什麼不好的心態而去降低
了他們衡量事情的標準?是否對待自己犯錯跟對待你們犯錯的標準差距比例不大?(可
能不能說是一模一樣)
第三件事情:說,學會如何去說。觀察父母親的喜怒哀樂,這樣不是叫你去做一個
奉承阿諛的佞臣,而是指你應該在適當的時機(氣氛或情緒情境)下發言。盡量避開他們
情緒不好的時候說出你的"建議"。心平氣和的去說,你自己的內心也要有一種不是"為了
指責而指責"的心態去講,如果你是懷著不平怨恨的心去講,即使話的表面沒有難聽的字
,別人也會感受得到那種感覺。所以在講之前,建議你自己的心理先好好順一順,不過
這不太容易,要花時間。
總之,懷著善意去講,不要抱著非得糾正你不可的激烈心態,真正為了別人好而
表現平靜的去講,效果會比較好。如果他們還是不聽,那就是他們的問題。
--
Tags:
家務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Re: 從來沒有那麼討厭過人 唯讀他們

By Ingrid
at 2006-03-08T15:15
at 2006-03-08T15:15
打聲招呼

By Madame
at 2006-03-08T14:23
at 2006-03-08T14:23
Re: 我妹

By Belly
at 2006-03-08T14:08
at 2006-03-08T14:08
Re: 續....

By Isla
at 2006-03-08T11:58
at 2006-03-08T11:58
黑特我媽

By Rebecca
at 2006-03-08T02:03
at 2006-03-08T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