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認同的欲望 - 單身

By Bennie
at 2009-03-08T22:36
at 2009-03-08T22:36
Table of Contents
雖然本意不是要評論 Y 大的這篇心得
但在打這篇文章時 有些用辭讓自己感覺有這種感覺
既然俺發現了 就先行說明一下好了
在此文中,吾僅是想表示自己想法的差異性,還請海涵。 m(╴ ╴)m
若有較佳的用辭方式 還請指教
※ 引述《YangWenli (半退隱中)》之銘言:
: ※ 引述《register (月光下的妖貓)》之銘言:
: : 而我所想到的則是 首先的一件事 要學會斷絕 就要先學會不沉迷
: 貓大「不沈迷」的工夫我深表認同。而在各種事物中,最合乎Si
: ngle版旨的,就是對人際關係的不沈迷吧!更精確一點說,人際互動
: 有一些是屬於工具性的,如到商店買東西,這部分無所謂沈迷的問題
: 。真正的沈迷是涉及個人獨特的性格、想法、價值觀的層面,人希望
: 找到另一個或一群認同自己的人,這或許是人際關係的一個重要源頭
: 。至於Single版友則可以說是欲望較少的一群人。
工夫 = =? 我是不知道 那可不可以這樣稱之
總之我覺得那是一種了解事物的方法 但是不是這樣就欲望少
我就不予置評了,並沒有什麼什麼樣的狀況讓我認為自己的欲望少了。
: 欲望較少有什麼優點呢?首先如我在〈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文所
: 說,某一方面認同自己、想法相近的人,另一方面卻未必與自己相同
: 。要找到各方面都一致的人,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或許也是Si
: ngle版友被認為「太挑」的原因之一。「找到各方面都一致」這種想
: 法的問題在於設下過高的理想,與理想相比,現實生活顯得太過平淡
: ,也就不易自得其樂。如果根本不去找各方面都一致的人,就沒有挑
: 不挑的問題;只要在某方面與自己契合,就是值得認識、往來的朋友
: ,而不必尋求絕對的一致;如此一來更能安於平淡,更能珍惜、欣賞
: 身邊談得來的朋友,對生活當然就更滿意了。而且「各方面一致」的
: 想法,本來就有虛幻性。與朋友互動很大一部分的樂趣,在於不同觀
: 念的激盪,只要抱持相互尊重的態度,「差異」不僅不是缺點,反而
對於 挑與不挑 這個問題 我的想法 和 Y大 有很大的出路
我覺得 「挑」 這個字的用處 是用在 你所想 「要」的 東西上
我如果要交朋友 我對朋友當然是有「挑」 的
我沒有要找另一半 那我跟本不是「太挑」 而是 「不挑」
別人弄錯了 我也不需隨之起舞 對於不想買的東西 你還翻來翻去 我覺得是「找喳」
: 能夠開闊自己的見識與胸襟。尋求一些金庸筆下的星宿派門人做朋友
: ,意義就不大了。再者如果尋求認同的欲望太強,可能會從「尋找」
: 、「遇見」變成「控制」、「改造」別人,由於每個人都有自主意志
: ,要控制別人就得使出種種手段,還不一定會成功,時時面對成敗的
: 壓力,人生又何必活得那麼累呢?相反地,若我們能將生活重心從「
: 改變別人」轉成「自我成長」,時時反省自己的缺點並改進,由於這
: 大多是在自己能夠掌握的範圍內,也就不易感到挫折或是與別人起衝
: 突了。
= = 至於「改變別人」和「自我成長」這類問題
我還處於尚無法完全釐清觀點的思考中,所以還不想主觀地去評論什麼
因為我覺得 很多看這些事情的角度 都充滿了太多的預設立場
畢竟 何謂控制 何謂感染 潛移默化 催眠 教育 尋求認同 ....
這些 難道就不算是一種手段嗎?? 我一直很自我質疑 所以 我還在思考
: 以我從事的學術研究來說,其實我經常覺得學術是很Single的工
: 作,尤其文科的研究生,大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默默地面對深奧的書
: 籍,不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否被人認同,還是成為國家圖書館的另
: 一堆廢紙。但研究生卻不會因此氣餒,相反地,在學習知識、發現問
: 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每一步都是踏實而充滿樂趣的。
: 即使不一定被看見,但能夠抱著極大的熱情,鑽研自己有興趣的學問
: ,就是一件快樂的事了!:)
對於學術 我抱持的觀點並不一樣 我覺得不管研究是文法理工商醫
解釋任何東西的角度 本就有不同 所以我不覺得可以單究Single面下去看
我覺得這是流程的問題
當庖丁 要解剖牛身之前 除了先要把刀磨利 (培養自己看事情的方法) 外
更要很深入的下第一刀 當然 從刀 進入牛身之前 刀當然是孤獨專注的
而當刀進入牛身時 如何的在牛骨和牛筋間 遊走 則是刀與牛的問題了
卡在牛肉之間的刀 我並不覺得它能自得奇樂 我覺得它會生锈壞去
以上,這是我個貓的一點想法。 (報告完畢 收工打盹)
--
『一個人如果一直沒有找到值得他
為之獻出生命的東西,那麼他就沒必要再活下去。』
---馬丁.路德.金恩 Martin Luther King
--
Tags:
單身
All Comments

By Blanche
at 2009-03-12T11:06
at 2009-03-12T11:06

By Zanna
at 2009-03-15T14:23
at 2009-03-15T14:23

By Andy
at 2009-03-20T00:03
at 2009-03-20T00:03

By Eden
at 2009-03-24T04:18
at 2009-03-24T04:18

By Anthony
at 2009-03-27T03:33
at 2009-03-27T03:33

By Rebecca
at 2009-03-29T01:40
at 2009-03-29T01:40
Related Posts
很 single 的 阿拉斯加之死

By Poppy
at 2009-03-08T10:57
at 2009-03-08T10:57
完全斷絕與世界連結的可能性?

By Odelette
at 2009-03-08T00:03
at 2009-03-08T00:03
一個人的旅行@台東

By Rebecca
at 2009-03-07T23:34
at 2009-03-07T23:34
這樣到底好不好

By Madame
at 2009-03-07T21:12
at 2009-03-07T21:12
完全斷絕與世界連結的可能性?

By Dorothy
at 2009-03-07T14:05
at 2009-03-07T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