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有感.. - 家務

By Harry
at 2007-07-27T21:50
at 2007-07-27T21:50
Table of Contents
版主問說是火藥味濃厚,還是討論激烈..
我想應該是討論激烈吧! :P
我沒想到我一開始的引子會引來這麼多討論..
看到有些版友在猜我的想法,老實說有些看的並不舒服,那些根本不是我的想法..
btw,我都已經說了,算的那麼仔細的(表妹的錢不夠夫妻倆生活費)是阿姨
為何還是有人硬說是我算的呢?
當初會寫這個引子,只是感慨有些人明明就受到家庭的呵護長大..
結果,等到家裡有需要,自己也有能力時,卻....
早知道我就不要寫借錢那部分....模糊整個焦點 orz
今天不管我有沒有借錢出去,在我眼中,表妹可回報她原生家庭更多的這件事都不會改變
說可回報更多是基於:她現在住家裡 & 她是被父母愛護長大的 & 她有工作
一開始借錢出去時,我就抱著可能收不回來的心理準備了
(所有借出去的錢都是這樣)
但畢竟每分錢都是辛苦去賺的,又不是我中樂透平白無故得到的...
但就算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也不代表我不在乎這些錢
我並沒有要我表妹過多慘的日子我才甘願..
(有些回應看起來好像我要把表妹榨乾我才會爽)
很多抱怨的話(如折算成房租),那些都是我阿姨的抱怨..
對我來說是:
IF(阿姨"家"沒有錢)THEN
那就算了;
ELSEIF(阿姨"家"有一筆不小的錢) THEN
心裡暗不爽;
//其實表妹不要那麼白目常在我面前談買房子的事,也就不會令我不爽
//表妹知道借錢的事
END;
其中,阿姨"家"的set是 {阿姨, 表妹, 表妹夫, 表弟}
而阿姨家有一筆不小的錢判斷就是來自於上述集合中裡的子集合有人買了房子
對大部分外人來說就是這樣..那個家的集合就是那四個人..
而且 1.成員是相處愉快的,除了提到錢外 orz
2.借的錢算是全家共同支出,無論是喪葬費或是日常生活所需
不過因為這是pay home版,所以大概有不少人會抗議我把整個家庭一起看..
所以我們再把這個家庭的集合拆開來看..
1.四個人的生活費,在阿姨不工作的前提下,阿姨一個月可支配不到兩萬
所以生活辛苦,偶而需借貸*
(有人提過什麼做手工,網拍-手工以前做過,賺不了什麼錢...網拍--沒什麼好拍)
2.其中兩個成員{表妹,表妹夫},姑且稱作子集合小家庭,一個月上繳一萬
而這個小家庭如果在外租屋,吃住自己負責的話,顯然要花的不止一萬**
3.表弟偶而的打工入帳全數上繳,大部分時間在軍中
4.基於1的*及2的**,所以莫名其妙被罵腦殘的我認為
~阿姨借回去的錢,小家庭自己其實也有share到
so....對於看到表妹買房子感到不是滋味
5.若小家庭上繳的錢,可以讓人覺得至少可以cover小家庭本身的吃住
那我阿姨也不會不爽了-->這個不爽有反應給小家庭
簡而言之就是:如果小家庭上繳的可以cover自己本身吃住,就不會落人口實了..
這一切的重點不在於我要我表妹多慘我才會爽..
而是在於,小家庭上繳的錢明顯無法cover他們自己本身的吃住
雖然房子我阿姨不需付實質租金,但卻要付出機會成本..
此外,有人說小家庭上繳一萬已經很多了(a),
也有人說小家庭本身剩下來的錢很少,小家庭很辛苦-->but至少大於三萬(b)
(據我所知不用繳婆家,因為婆家是公務員有月退..但年節還是要包紅包)
當然(a),(b)不見得是同一個人說的..
只是若放在一起看的話..好像有點不太平衡?
不到兩萬要處理四個人的日常基本生活 -->處理不善,我阿姨理財不善?
扣掉一切日常基本支出後,一個月三萬的二個人小家庭 -->很辛苦?
當然我知道最後一句話有失公允,因為小家庭畢竟有自己未來的規劃..
要存錢準備房子,準備生養小孩..
只是在自己都無法cover自己現階段吃住(就是運用娘家資源 but 娘家自己不好過)
卻還要執意現階段買房子..這沒有任何緩衝空間嗎?
並不是要他們完全犧牲自己,勒緊褲帶....並不是0或1的問題
而是在0與1之間,還有很多選擇空間...
他們現在可能是在0.2,也許我阿姨期望的是0.3..之類的...
以我一個外人來看....
我是認為,如果是上繳可以cover小家庭本身的吃住的費用...
(我想至少一個月會15000,依照我們這邊的行情,17坪的空間可能就不止一萬了)
那小家庭本身不吃虧,我阿姨又有比較多的錢可以運用..
親情也可以兼顧
這樣就可以拿到雙贏
--
我想應該是討論激烈吧! :P
我沒想到我一開始的引子會引來這麼多討論..
看到有些版友在猜我的想法,老實說有些看的並不舒服,那些根本不是我的想法..
btw,我都已經說了,算的那麼仔細的(表妹的錢不夠夫妻倆生活費)是阿姨
為何還是有人硬說是我算的呢?
當初會寫這個引子,只是感慨有些人明明就受到家庭的呵護長大..
結果,等到家裡有需要,自己也有能力時,卻....
早知道我就不要寫借錢那部分....模糊整個焦點 orz
今天不管我有沒有借錢出去,在我眼中,表妹可回報她原生家庭更多的這件事都不會改變
說可回報更多是基於:她現在住家裡 & 她是被父母愛護長大的 & 她有工作
一開始借錢出去時,我就抱著可能收不回來的心理準備了
(所有借出去的錢都是這樣)
但畢竟每分錢都是辛苦去賺的,又不是我中樂透平白無故得到的...
但就算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也不代表我不在乎這些錢
我並沒有要我表妹過多慘的日子我才甘願..
(有些回應看起來好像我要把表妹榨乾我才會爽)
很多抱怨的話(如折算成房租),那些都是我阿姨的抱怨..
對我來說是:
IF(阿姨"家"沒有錢)THEN
那就算了;
ELSEIF(阿姨"家"有一筆不小的錢) THEN
心裡暗不爽;
//其實表妹不要那麼白目常在我面前談買房子的事,也就不會令我不爽
//表妹知道借錢的事
END;
其中,阿姨"家"的set是 {阿姨, 表妹, 表妹夫, 表弟}
而阿姨家有一筆不小的錢判斷就是來自於上述集合中裡的子集合有人買了房子
對大部分外人來說就是這樣..那個家的集合就是那四個人..
而且 1.成員是相處愉快的,除了提到錢外 orz
2.借的錢算是全家共同支出,無論是喪葬費或是日常生活所需
不過因為這是pay home版,所以大概有不少人會抗議我把整個家庭一起看..
所以我們再把這個家庭的集合拆開來看..
1.四個人的生活費,在阿姨不工作的前提下,阿姨一個月可支配不到兩萬
所以生活辛苦,偶而需借貸*
(有人提過什麼做手工,網拍-手工以前做過,賺不了什麼錢...網拍--沒什麼好拍)
2.其中兩個成員{表妹,表妹夫},姑且稱作子集合小家庭,一個月上繳一萬
而這個小家庭如果在外租屋,吃住自己負責的話,顯然要花的不止一萬**
3.表弟偶而的打工入帳全數上繳,大部分時間在軍中
4.基於1的*及2的**,所以莫名其妙被罵腦殘的我認為
~阿姨借回去的錢,小家庭自己其實也有share到
so....對於看到表妹買房子感到不是滋味
5.若小家庭上繳的錢,可以讓人覺得至少可以cover小家庭本身的吃住
那我阿姨也不會不爽了-->這個不爽有反應給小家庭
簡而言之就是:如果小家庭上繳的可以cover自己本身吃住,就不會落人口實了..
這一切的重點不在於我要我表妹多慘我才會爽..
而是在於,小家庭上繳的錢明顯無法cover他們自己本身的吃住
雖然房子我阿姨不需付實質租金,但卻要付出機會成本..
此外,有人說小家庭上繳一萬已經很多了(a),
也有人說小家庭本身剩下來的錢很少,小家庭很辛苦-->but至少大於三萬(b)
(據我所知不用繳婆家,因為婆家是公務員有月退..但年節還是要包紅包)
當然(a),(b)不見得是同一個人說的..
只是若放在一起看的話..好像有點不太平衡?
不到兩萬要處理四個人的日常基本生活 -->處理不善,我阿姨理財不善?
扣掉一切日常基本支出後,一個月三萬的二個人小家庭 -->很辛苦?
當然我知道最後一句話有失公允,因為小家庭畢竟有自己未來的規劃..
要存錢準備房子,準備生養小孩..
只是在自己都無法cover自己現階段吃住(就是運用娘家資源 but 娘家自己不好過)
卻還要執意現階段買房子..這沒有任何緩衝空間嗎?
並不是要他們完全犧牲自己,勒緊褲帶....並不是0或1的問題
而是在0與1之間,還有很多選擇空間...
他們現在可能是在0.2,也許我阿姨期望的是0.3..之類的...
以我一個外人來看....
我是認為,如果是上繳可以cover小家庭本身的吃住的費用...
(我想至少一個月會15000,依照我們這邊的行情,17坪的空間可能就不止一萬了)
那小家庭本身不吃虧,我阿姨又有比較多的錢可以運用..
親情也可以兼顧
這樣就可以拿到雙贏
--
Tags:
家務
All Comments

By Leila
at 2007-07-28T05:46
at 2007-07-28T05:46

By Tom
at 2007-07-30T10:01
at 2007-07-30T10:01

By Olga
at 2007-08-02T18:35
at 2007-08-02T18:35

By Frederic
at 2007-08-04T21:24
at 2007-08-04T21:24

By Blanche
at 2007-08-05T11:25
at 2007-08-05T11:25

By Mason
at 2007-08-08T01:51
at 2007-08-08T01:51

By Christine
at 2007-08-09T19:53
at 2007-08-09T19:53

By Rachel
at 2007-08-12T19:21
at 2007-08-12T19:21

By Rosalind
at 2007-08-13T12:38
at 2007-08-13T12:38

By Puput
at 2007-08-17T22:35
at 2007-08-17T22:35

By Vanessa
at 2007-08-22T16:40
at 2007-08-22T16:40

By Quintina
at 2007-08-26T18:56
at 2007-08-26T18:56

By Daph Bay
at 2007-08-27T09:19
at 2007-08-27T09:19

By Olga
at 2007-08-30T11:59
at 2007-08-30T11:59

By Harry
at 2007-08-31T18:07
at 2007-08-31T18:07

By Isla
at 2007-09-04T14:38
at 2007-09-04T14:38

By Oliver
at 2007-09-08T02:43
at 2007-09-08T02:43

By Hazel
at 2007-09-10T20:43
at 2007-09-10T20:43

By Quanna
at 2007-09-14T21:59
at 2007-09-14T21:59

By Sandy
at 2007-09-15T00:21
at 2007-09-15T00:21

By Audriana
at 2007-09-18T04:20
at 2007-09-18T04:20

By Madame
at 2007-09-21T06:07
at 2007-09-21T06:07

By Andrew
at 2007-09-22T08:05
at 2007-09-22T08:05

By Queena
at 2007-09-26T23:15
at 2007-09-26T23:15

By Edward Lewis
at 2007-09-29T06:48
at 2007-09-29T06:48

By Jacob
at 2007-09-30T20:44
at 2007-09-30T20:44

By Sarah
at 2007-10-03T23:18
at 2007-10-03T23:18

By Olivia
at 2007-10-07T05:33
at 2007-10-07T05:33

By Cara
at 2007-10-10T18:40
at 2007-10-10T18:40

By Queena
at 2007-10-13T01:26
at 2007-10-13T01:26

By Noah
at 2007-10-15T18:43
at 2007-10-15T18:43

By Joe
at 2007-10-17T14:20
at 2007-10-17T14:20

By Suhail Hany
at 2007-10-19T18:12
at 2007-10-19T18:12

By William
at 2007-10-20T23:16
at 2007-10-20T23:16

By Annie
at 2007-10-22T08:00
at 2007-10-22T08:00

By George
at 2007-10-26T03:31
at 2007-10-26T03:31

By Liam
at 2007-10-29T06:30
at 2007-10-29T06:30

By George
at 2007-10-30T05:25
at 2007-10-30T05:25
Related Posts
代溝

By Daniel
at 2007-07-27T19:47
at 2007-07-27T19:47
Re: 有感..

By Mason
at 2007-07-27T19:17
at 2007-07-27T19:17
Re: 有感..

By Aaliyah
at 2007-07-27T19:13
at 2007-07-27T19:13
Re: 有感..

By Connor
at 2007-07-27T16:45
at 2007-07-27T16:45
Re: 有感..

By Gilbert
at 2007-07-27T12:51
at 2007-07-27T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