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法律教室 - 離婚

By Zora
at 2014-07-22T15:16
at 2014-07-22T15:16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arriage 看板 #1JpUckGi ]
作者: Saddy (我只是愛掛站) 看板: marriage
標題: [閒聊] 離婚法律教室
時間: Tue Jul 22 12:33:47 2014
我是去年底結婚的新手
逛婚姻版會看到各種故事,有時候我心裡也會想:這樣就離婚吧
不過今天在臉書看到呂秋遠律師分享的離婚法律小教室
我想也許對於某些人會有幫助,因此想轉PO在這裡
畢竟別人說說很容易,但實際上離婚的程序或是要注意要考慮的
也許還是需要專業的一些了解,更有助於做判斷
呂律師自己說這篇文就像是避孕藥或是保險套
是知道怎麼保護自己的方法
呂律師的臉書設的是公開,直接在FB搜尋他的名字就會看到了
因為我不知道怎麼點選單一動態取得連結,所以就直接貼上全文
如有違反版規請再告訴我
----以下複製貼上-----
呂秋遠 12小時 ·
【臉書法學教室之離婚概論】
如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婚姻的平均保存期限是五年,
早就已經把形容婚姻危險期:「七年之癢」的成語改成「五日京兆」。
所以,離婚的常識應該已經是家中必備良藥。
有鑑於「政治過量,有礙健康」,我們來補充點法律維他命。
離婚,不要動輒就找律師,第一件事情要先找對方。
不論是什麼原因要離婚,總是要先與對方溝通,
到法院打離婚官司,是很痛苦的,兩邊對簿公堂,孩子出庭作證,訴訟動輒經年。
說不定對方早也就想離婚了,只要溝通就能解決的事情,何必找律師處理?
但是,離婚這件事有三大難處。
第一件事就是對方同意,
同意以後,第二件與第三件事,就是孩子的監護權與財產分配的問題。
同意是大學問,監護權與剩餘財產分配大概是同意與否的問題點。
一般而言,我會建議共同監護,剩餘財產的分配原則是「不要貪心」。
不過,要記得一件重要的事情,
簽署完離婚協議書,不代表已經離婚,必須要「一起」去戶政事務所登記才算數。
如果對方不願意一起去登記,或是最終沒辦法有共識,
大概就要進入訴訟,也就是判決離婚。
判決離婚,就得要有原因說服法官。
第一大類,有十種理由,我稱之為「十出」,這十種情狀,都可以構成訴請離婚的理由。
不過常用到的大概也就是這兩項:家庭暴力與通姦,其他原因比較少見。
所謂的家庭暴力,不是只有肢體暴力,語言暴力也算,例如說粗話、三字經等。
如果發生,我會建議聲請保護令,一併提出離婚的訴求。至於通姦,就不必我解釋了,
但是通姦的事實,非常難以舉證。除非逼不得已,盡量不要找徵信社,麻煩非常多的,
光是徵信社的故事,就可以在天橋下分成九段,說上三天三夜。
第二大類,就只有一個理由,
我用白話文來說,叫做「任何人處於這種情狀,都會想要離婚」。
意思就是除了上述十種理由外,有其他狀況是一般人都受不了的。
舉例來說,老公三年都不洗澡、要求老婆學日本色情片等等。
我見過的理由千奇百怪,我只提醒一個標準,就是把自己想離婚的原因講給路人聽,
如果三個以上的路人都覺得離譜,那法官應該就會同意了。
不敢講?就說「強者我朋友」就好了,又沒人要你承認是自己的故事。
提起離婚訴訟,要寫狀紙。
可以自己打字,格式網路上也都有得抄。但是要把具體原因、法條依據都說明。
一般而言,如果有孩子,會「順便」請求法官酌定親權,也就是孩子的監護權。
如果兩人結婚很久,會有財產糾葛不清的問題,可以「順便」請求法官一起判斷。
如果想要一次解決,可以再提起孩子扶養費的請求。
贍養費,請不必想。
我國民法對於贍養費的請求標準非常嚴,
必須離婚過失不在自己身上,而且離婚之後會頓失依靠,陷入經濟困境。
第一項不難,但是第二項很難,這年頭誰不是好手好腳?又是誰離婚以後就會流離失所?
高額贍養費,大概只會出現在另一半自願給,或是英美國家的法院裡才會出現,
台灣的法院是不可能判決這部分的。
寫完狀紙以後,大約等待一個多月,就會有法院的調解通知到來。
離婚是強制調解,所以一定得到,
但是到了並不代表一定要答應對方的所有條件。
調解委員會給一些建議,要聽不聽都可以,這沒有強制力。
但是要是接受建議,在調解筆錄上簽字,那就是白紙黑字,效力等同於判決,
而且可以單方到戶政事務所登記離婚。
如果調解不成,就會送進法院,由法官決定要不要判決兩人離婚。
談到這裡,如果是因為監護權與財產權談不攏,
很多時候就可以先同意調解離婚,後面再慢慢磨。不過這種說法會因人而異,
如果有一方特別想離婚,不妨就可以用簽字離婚做誘餌,換取對方願意較多的讓步。
在離婚的市場上,永遠是比較急的人最吃虧。
趁著對方急著離婚,多為自己或孩子想一點,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如果進入法院,法官就會針對離婚事由、監護權、財產分配的相關事實加以調查。
離婚不外乎就是看誰對誰錯,兩邊努力的撕破臉抨擊對方傷害彼此不留任何情面,
監護權大概也是如此,用心證明自己是好爸爸好媽媽不愛江山愛小孩之現代二十四孝。
不過現在監護權的判定,過去大概就是以社工訪視報告為準,
現在則是多了程序監理人的設計,
也就是法院會指派一名心理諮商專家,代表孩子發表意見。
我個人很贊同程序監理人制度,
不過目前台北三個家事法院,還是台北地院比較流行而已,
新北跟士林地院要看情況,不是每個法官都會主動指派,可能家長要自己留點心。
不過,說實在話,監護權的爭取有非常多奧妙之處,
說起書來也是可以三天三夜,在天橋下分成九段,很難用一篇文章表達完畢,
我們日後有機會再來談這個議題。
總之,絕對不是誰有錢,誰就一定拿得到權利。
法官會用各種方式瞭解誰比較關心小孩、愛小孩。
請記得,孩子不是大人的玩具,他們是自己的主人,
請以小孩的福利為主,不要只想著佔住孩子來報復對方。
至於財產分配的部分,會分成婚前財產與婚後財產。
婚前財產的部分,另一半都不能分配;
只有婚後財產的部分,兩人的財產增長的差額,才可以由少的人取得一半。
不過,爸媽給的,另一半是不能分的。
所以不要以為嫁給富二代,就可以在離婚後取得一代給二代的財產,
套句世間的話:「Over his dead body」,
除非有耐性等到另一半駕鶴西歸,否則只要是離婚,就只能分到「白手起家」的那部分,
至於「家族庇蔭」的那部分,洗洗睡是比較實際的。
今天的法學教室,我們就上到這裡,
我們今天談了離婚的原因、監護權與財產的大方向,
有機會我們再以故事的方式講給大家聽。
--
作者: Saddy (我只是愛掛站) 看板: marriage
標題: [閒聊] 離婚法律教室
時間: Tue Jul 22 12:33:47 2014
我是去年底結婚的新手
逛婚姻版會看到各種故事,有時候我心裡也會想:這樣就離婚吧
不過今天在臉書看到呂秋遠律師分享的離婚法律小教室
我想也許對於某些人會有幫助,因此想轉PO在這裡
畢竟別人說說很容易,但實際上離婚的程序或是要注意要考慮的
也許還是需要專業的一些了解,更有助於做判斷
呂律師自己說這篇文就像是避孕藥或是保險套
是知道怎麼保護自己的方法
呂律師的臉書設的是公開,直接在FB搜尋他的名字就會看到了
因為我不知道怎麼點選單一動態取得連結,所以就直接貼上全文
如有違反版規請再告訴我
----以下複製貼上-----
呂秋遠 12小時 ·
【臉書法學教室之離婚概論】
如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婚姻的平均保存期限是五年,
早就已經把形容婚姻危險期:「七年之癢」的成語改成「五日京兆」。
所以,離婚的常識應該已經是家中必備良藥。
有鑑於「政治過量,有礙健康」,我們來補充點法律維他命。
離婚,不要動輒就找律師,第一件事情要先找對方。
不論是什麼原因要離婚,總是要先與對方溝通,
到法院打離婚官司,是很痛苦的,兩邊對簿公堂,孩子出庭作證,訴訟動輒經年。
說不定對方早也就想離婚了,只要溝通就能解決的事情,何必找律師處理?
但是,離婚這件事有三大難處。
第一件事就是對方同意,
同意以後,第二件與第三件事,就是孩子的監護權與財產分配的問題。
同意是大學問,監護權與剩餘財產分配大概是同意與否的問題點。
一般而言,我會建議共同監護,剩餘財產的分配原則是「不要貪心」。
不過,要記得一件重要的事情,
簽署完離婚協議書,不代表已經離婚,必須要「一起」去戶政事務所登記才算數。
如果對方不願意一起去登記,或是最終沒辦法有共識,
大概就要進入訴訟,也就是判決離婚。
判決離婚,就得要有原因說服法官。
第一大類,有十種理由,我稱之為「十出」,這十種情狀,都可以構成訴請離婚的理由。
不過常用到的大概也就是這兩項:家庭暴力與通姦,其他原因比較少見。
所謂的家庭暴力,不是只有肢體暴力,語言暴力也算,例如說粗話、三字經等。
如果發生,我會建議聲請保護令,一併提出離婚的訴求。至於通姦,就不必我解釋了,
但是通姦的事實,非常難以舉證。除非逼不得已,盡量不要找徵信社,麻煩非常多的,
光是徵信社的故事,就可以在天橋下分成九段,說上三天三夜。
第二大類,就只有一個理由,
我用白話文來說,叫做「任何人處於這種情狀,都會想要離婚」。
意思就是除了上述十種理由外,有其他狀況是一般人都受不了的。
舉例來說,老公三年都不洗澡、要求老婆學日本色情片等等。
我見過的理由千奇百怪,我只提醒一個標準,就是把自己想離婚的原因講給路人聽,
如果三個以上的路人都覺得離譜,那法官應該就會同意了。
不敢講?就說「強者我朋友」就好了,又沒人要你承認是自己的故事。
提起離婚訴訟,要寫狀紙。
可以自己打字,格式網路上也都有得抄。但是要把具體原因、法條依據都說明。
一般而言,如果有孩子,會「順便」請求法官酌定親權,也就是孩子的監護權。
如果兩人結婚很久,會有財產糾葛不清的問題,可以「順便」請求法官一起判斷。
如果想要一次解決,可以再提起孩子扶養費的請求。
贍養費,請不必想。
我國民法對於贍養費的請求標準非常嚴,
必須離婚過失不在自己身上,而且離婚之後會頓失依靠,陷入經濟困境。
第一項不難,但是第二項很難,這年頭誰不是好手好腳?又是誰離婚以後就會流離失所?
高額贍養費,大概只會出現在另一半自願給,或是英美國家的法院裡才會出現,
台灣的法院是不可能判決這部分的。
寫完狀紙以後,大約等待一個多月,就會有法院的調解通知到來。
離婚是強制調解,所以一定得到,
但是到了並不代表一定要答應對方的所有條件。
調解委員會給一些建議,要聽不聽都可以,這沒有強制力。
但是要是接受建議,在調解筆錄上簽字,那就是白紙黑字,效力等同於判決,
而且可以單方到戶政事務所登記離婚。
如果調解不成,就會送進法院,由法官決定要不要判決兩人離婚。
談到這裡,如果是因為監護權與財產權談不攏,
很多時候就可以先同意調解離婚,後面再慢慢磨。不過這種說法會因人而異,
如果有一方特別想離婚,不妨就可以用簽字離婚做誘餌,換取對方願意較多的讓步。
在離婚的市場上,永遠是比較急的人最吃虧。
趁著對方急著離婚,多為自己或孩子想一點,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如果進入法院,法官就會針對離婚事由、監護權、財產分配的相關事實加以調查。
離婚不外乎就是看誰對誰錯,兩邊努力的撕破臉抨擊對方傷害彼此不留任何情面,
監護權大概也是如此,用心證明自己是好爸爸好媽媽不愛江山愛小孩之現代二十四孝。
不過現在監護權的判定,過去大概就是以社工訪視報告為準,
現在則是多了程序監理人的設計,
也就是法院會指派一名心理諮商專家,代表孩子發表意見。
我個人很贊同程序監理人制度,
不過目前台北三個家事法院,還是台北地院比較流行而已,
新北跟士林地院要看情況,不是每個法官都會主動指派,可能家長要自己留點心。
不過,說實在話,監護權的爭取有非常多奧妙之處,
說起書來也是可以三天三夜,在天橋下分成九段,很難用一篇文章表達完畢,
我們日後有機會再來談這個議題。
總之,絕對不是誰有錢,誰就一定拿得到權利。
法官會用各種方式瞭解誰比較關心小孩、愛小孩。
請記得,孩子不是大人的玩具,他們是自己的主人,
請以小孩的福利為主,不要只想著佔住孩子來報復對方。
至於財產分配的部分,會分成婚前財產與婚後財產。
婚前財產的部分,另一半都不能分配;
只有婚後財產的部分,兩人的財產增長的差額,才可以由少的人取得一半。
不過,爸媽給的,另一半是不能分的。
所以不要以為嫁給富二代,就可以在離婚後取得一代給二代的財產,
套句世間的話:「Over his dead body」,
除非有耐性等到另一半駕鶴西歸,否則只要是離婚,就只能分到「白手起家」的那部分,
至於「家族庇蔭」的那部分,洗洗睡是比較實際的。
今天的法學教室,我們就上到這裡,
我們今天談了離婚的原因、監護權與財產的大方向,
有機會我們再以故事的方式講給大家聽。
--
Tags:
離婚
All Comments

By Callum
at 2014-07-23T05:45
at 2014-07-23T05:45

By Isla
at 2014-07-26T21:11
at 2014-07-26T21:11

By Ursula
at 2014-07-31T10:17
at 2014-07-31T10:17

By Andrew
at 2014-08-04T01:45
at 2014-08-04T01:45

By Enid
at 2014-08-05T10:15
at 2014-08-05T10:15

By Poppy
at 2014-08-07T22:27
at 2014-08-07T22:27

By Belly
at 2014-08-08T22:13
at 2014-08-08T22:13

By Caroline
at 2014-08-10T22:36
at 2014-08-10T22:36

By Kumar
at 2014-08-15T18:03
at 2014-08-15T18:03

By Carol
at 2014-08-17T20:27
at 2014-08-17T20:27

By Daniel
at 2014-08-21T07:42
at 2014-08-21T07:42

By Daph Bay
at 2014-08-26T06:49
at 2014-08-26T06:49

By Annie
at 2014-08-27T19:39
at 2014-08-27T19:39

By Tracy
at 2014-08-28T05:16
at 2014-08-28T05:16

By Erin
at 2014-08-31T23:02
at 2014-08-31T23:02

By Anonymous
at 2014-09-04T06:58
at 2014-09-04T06:58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4-09-07T05:49
at 2014-09-07T05:49

By Harry
at 2014-09-10T09:12
at 2014-09-10T09:12

By Anthony
at 2014-09-14T03:08
at 2014-09-14T03:08

By Lydia
at 2014-09-15T15:25
at 2014-09-15T15:25

By Kyle
at 2014-09-20T13:15
at 2014-09-20T13:15

By Dorothy
at 2014-09-24T17:55
at 2014-09-24T17:55

By Zenobia
at 2014-09-25T06:17
at 2014-09-25T06:17
Related Posts
還是離婚了

By Robert
at 2014-07-15T14:51
at 2014-07-15T14:51
還是離婚了

By Iris
at 2014-07-13T21:25
at 2014-07-13T21:25
離婚的掙扎

By Christine
at 2014-07-12T21:27
at 2014-07-12T21:27
離婚的掙扎

By Hazel
at 2014-07-11T11:09
at 2014-07-11T11:09
請推薦熟悉離婚的律師

By Jake
at 2014-07-10T20:23
at 2014-07-10T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