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麗佳人歐蘭朵片末的的天使? - 感情
By Quanna
at 2010-05-14T00:00
片末天使唱了一首歌是否暗示著整部電影所要探討的議題還是天使出現在最後有別的特殊用意天使沒有性別歐蘭朵也沒性別是這樣嗎?還有歐蘭朵最後說他既快樂卻又悲傷這是什麼意思?這部片主要是在說女性主義嗎?改編電影和原著之間哪個較為精彩?維吉尼亞吳爾芙為何會想寫一個貴族女子的自傳而非自己的?...Showmore
片末天使出現並唱歌的用意和寓意:Iamcoming!Iamcoming!Iamcomingthrough!(我來了!我來了!我熬過來了)Comingacrossthedividetoyou(穿越時空走向你)Inthismomentofunity(在這融為一體的時刻)Feelinganecstasy(內心一陣狂喜)Tobehere,tobenow(就在此地,就在此時)AtlastIamfree(終於我得到自由)Yes,atlast,atlast(是的,終於)Tobefreeofthepast.(我擺脫了過去)Andofafuturethatbeckonsme.(而未來在對我招手)Iamcoming!Iamcoming!HereIam!(我來了,我來了,我身在此處)Neitherawoman,noraman(既非女人,亦非男人)Wearejoined,weareonewithahumanface.(我們合而為一,我們有著人類的面容)Iamonearth.(我身在塵土)AndIaminouterspace.(也身在蒼穹)IambeingbornandIamdying.(我正值新生,也正在凋零)這首歌為這部電影做了最好的收尾與詮釋!儘管有人說片末天使出現的設計是多此一舉,但其實這也是導演莎莉波特的神來之筆,有畫龍點睛之效,以此回應原著小說揮灑自如的瀟灑神采,頗富導演個人風格化的小創意。歐蘭朵最後說他既快樂卻又悲傷這是什麼意思?Orlando本來就是一個對兩極化狀態敏感的人,當他與俄國公主相戀最歡樂之時,他一下子跌到悲傷的深淵,俄國公主問他為何悲傷,他說,最深的快樂之後,往往就是最深的悲傷。穿著馬裝騎著四輪摩托車載著女兒的歐蘭朵,在樹下看見天空有一個天使氫氣球笑著。女兒問他為什麼看起來如此悲傷,他說,不,我很快樂。他的眼神悲傷,他的嘴微笑著。這是快樂的悲傷,說明情感豐富的敏銳和厚重。本片描述歐蘭朵自1600跨越百年時空所遭遇的一切,主題涵蓋了死亡(Death,1600)、愛情(Love,1610)、詩情(Poetry,1650)、政治(Politics,1700)、社交(Society,1750)、性(Sex,1850)和新生(Birth,1992)。這400年內,歐蘭朵從男兒身變成了女兒身,沈睡七天醒來對自己的女兒身毫不驚訝,只是對著鏡子說:『同一個人,一點都沒有變,只是性別不一樣』,多麼輕如鴻毛!話說吳爾芙是在1922年遇到小她十歲的英國女貴族薇塔(Vita),兩人開始展開逾十年的戀情,1928年出版的《歐蘭朵》就是以薇塔為樣本寫出的傲世傑作,吳爾芙以歐蘭朵表達了她對薇塔的愛情私語,所以薇塔的兒子NigelNicholson就說,這本書是文學史上最長也最迷人的情書。這部片主要是在說女性主義嗎?沒錯,這是一部很有名的女性主義電影,早在20世紀初,維吉妮亞吳爾芙的思想就非常前衛,她的文學作品不論是意識流登峰傑作《戴洛維夫人》、《燈塔行》、《海浪》,文體呈現空靈飄逸、思緒幻湧的瑰麗美感;她身處英國新舊社會交織的年代,身為一位不可明說的女同性戀者,她用文字創造了超越性別枷鎖的而有獨特創見的《歐蘭朵》;她寫《婦女與小說》、《自己的房間》、《三枚金幣》等散文,論說當代婦女地位的現況,期許女性意識的提升;她也寫寫中短篇小說,都屬於意識流文學的延伸小品。維吉妮亞吳爾芙可算是女性主義文學的教母和開路先鋒了,她的地位,就像女性主義哲學界的西蒙波娃寫出的《第二性》。改編電影和原著之間哪個較為精彩?各有巧思,都很精彩,這是無法比較高下的,因為文化媒介不同。原著小說作為文學作品,媒介就只是文字表達和創造,誠然吳爾芙的文字功力實在堪稱一絕,但文學可貴之處在於讀者自己想像力;電影所能運用的載體,就是劇本結構、聲音、畫面、對白、人物表演、造型,看完影片,你將深刻地體會英國女導演莎莉波特的完美詮釋!可以看見她對維吉尼亞吳爾芙《歐蘭朵》的深刻理解和用心程度!改編電影的《美麗佳人歐蘭朵》影片中完整傳達了原著小說的精神,令人驚嘆不已!維吉尼亞吳爾芙為何會想寫一個貴族女子的自傳而非自己的?吳爾芙假托一個虛構的歷史人物Orlando,虛構了一段超越時空和性別的故事,這是所謂「偽自傳體小說」,她以此部作品隱諱地表達了她的性別遠見、以及她對心上人薇塔的情感。吳爾芙希望藉由文字書寫,超脫她實際生活上的憂鬱症和苦戀秘密。...Showmore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