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惠文:教父母「可以對自己好」 - 家務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3-08-01T21:02

Table of Contents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0907

老媽媽來到女兒家,發現五歲小孫子竟然自己睡一間,很驚訝對女兒說:「你怎麼讓小孩自己睡覺?那小孩半夜踢被怎麼辦?」女兒解釋,小孩的睡衣有足夠厚度,稍微踢一下被不致於著涼,他也從來沒有睡覺著涼過。老媽媽繼續說:「你怎麼知道那個冷風會不會進到他的骨頭裡,會不會五十歲發風溼病?你小時候我都跟你睡,我不敢睡著,你只要一踢被子我就把你蓋好,所以你是這樣長大的。你是不是現在很少腰痠背痛?」女兒啞口無言,因為她覺得自己沒有腰痠背痛,是因為有在運動。

我們指望有小兒科醫師出來告訴大家,小時自己睡跟風溼沒有關聯,問題是上一代的老媽媽這樣把小孩帶大的時候,有很多的情感在裡面。她們喜歡看到你用一樣方式帶她的孫子或者過人生,她會覺得她的青春歲月再次被你活出來,會覺得很詩意、很浪漫。但新一代媽媽用新方法教養孩子,其實老媽媽們會有一種滿大的失落感,就是她被教的這個東西到她這裡斷掉了。

別期待父母認錯或改變

尤其上一代女性在婚姻中是非常委屈跟不平等,很多人是在整個社會氛圍之下,放棄自己的興趣、工作、交友跟娘家,對家庭完全投入。但可憐的是,她們的下一代已經不這樣想了,父母對自己的公公婆婆、對小孩無怨無悔付出,但是小孩長大後沒有這樣回報,反而說你們觀念已經落伍了,你們是最後一代,我們要用新的方式過生活。

身為子女如果要幫忙處理,不是去問:「不然你們要我怎麼樣?」第一步,自我心理的工作要做好,就是父母的遺憾、不愉快並不是子女的錯,這一點沒辦法真正處理好的人容易跟父母爭執。

未來恐怕大家要面對一個很無奈的狀況,如果是父母有怨懟,子女不是透過跟父母談,要求他們認錯或叫他們改變來滿足自己;而是透過自己的成長(也許是靠當爸爸媽媽來成長),告訴自己「我是有價值的,我是充滿希望的」,在心裡面自己能夠先接納自己。

把父母當孩子帶領

第二階段,回頭看父母時,要能去想像他們內在也有非常孩子氣的部分。當子女完整了自己以後,願不願意去帶父母,而且帶他們的方式要像帶孩子一樣的帶,因為他們可能到了六、七十歲才要學習這種人生怎麼過。父母要小孩成長,不可能把《親子天下》丟給小孩看,跟他們說你要這樣做才是乖小孩。心態上要先轉變過來。想要父母學新的東西,子女要自己消化後,用他們可以理解的方式講給他們聽。

做家族諮商時,經常碰到子女問:「為什麼現在我要帶著父母長大?他們一輩子就是言語情緒上面找我麻煩。」大家想一下,小孩長大會離開你,但是父母愈老愈倚賴你,父母若是活到一百歲,接下來的三、四十年想要有好日子過的話,子女能不能回頭把他們帶好?其實這是為你自己做的工作。

如果他們現在整天嘮叨抱怨,想想看為什麼,他們缺了什麼?是不是從來沒有人肯定他們做的東西,所以他們很難想像被肯定是什麼感覺?是不是沒有安全感,所以要不斷提醒這個那個?是不是沒有練習溝通,所以內心很寂寞?如果老父母缺乏肯定,可能要請大家勉強自己去肯定父母親,或許有些人害怕如果肯定他們會不會變本加厲,其實不會。

如果女兒真心肯定媽媽:「媽,你當年那樣每晚幫我蓋被子,你心裡覺得你做得比別人更多,我應該比別人更懂,我真的懂,你對我的付出是真的比別人還要多。」所以如果阿嬤要幫孫子蓋被,就讓她去蓋,那是一種安全感。

幫父母改善關係

幫助老父母改善關係也非常非常重要。比方說,父母親曾有一些分裂,媽媽跟女兒最好,整天跟她講爸爸壞話,讓她從小跟爸爸不親。這時女兒要理解,當媽媽整個需求在你身上時,那個洞你是填不了的,所以要幫媽媽把她的情感需求轉回到父親身上,但是如果父親這輩子都沒有對媽媽表達情感,子女要幫忙他。

最重要的是,讓老父母知道「他們可以對自己好」,上一代父母覺得對自己好是有罪惡感的,他們非常矛盾,身為子女要讓父母知道:「當你們對自己好,是在幫忙我,我會覺得很踏實。」有個朋友的父母從來不出國,但他爸爸每天都看日本旅遊台的節目,喜歡看溫泉跟美食,可是朋友要幫他們訂三天兩夜日本行,他們卻不要。他們看子女這麼辛苦、那麼忙,所以很少回去看他們,這樣狀況下他們怎麼可以用子女的錢,或者他們如果自己有錢,也不敢用在旅遊。

台灣父母有個奇怪觀念是,他們如果錢沒有用完一定要留給小孩,所以他們即使是連用自己的錢,都覺得對不起孩子,很多父母過得確實很辛苦。

身為子女也很辛苦,成長過程中沒有理想父母幫忙,現在回頭還要帶著父母,心裡會有很多怨氣。但還是鼓勵大家去試試看,因為當父母得到幫助的時候,是跨過一個門檻,他們的整個內在開發起來,終於又可以當你的父母,那會是很棒很棒的感覺。(採訪整理∣李宜蓁;錄音整理∣余佩雯)

***********************************

鄧惠文:跟父母相處為什麼痛苦

很多人一跟父母溝通就會很憤怒,或受不了父母的情緒,其實是因為從小父母就很強勢、不講理,所以自己從來就沒有機會被尊重。雖然長大成人了,但一跟父母相處,內心就回到小孩子的狀態,覺得父母根本不像父母,但是自己也沒有辦法變成父母。說穿了其實是大小孩跟老小孩在吵架。

有一個個案從小母親只要說「對」,他就不能再講話,即便母親誤會他。有一次他從學校回來沒帶便當盒,母親就不由分說的打了他,他說:「我不是忘記帶便當盒。」媽媽說:「你還講!忘了還狡辯,便當盒都能忘記,你人生會變成怎樣?不准講話,去罰站。」就罰了他一整晚,他好幾次想解釋:「媽媽,我可不可以告訴你我的便當盒是……」一說媽媽就打,抱怨還要找個便當盒給他帶。第二天他把便當盒帶回來想跟媽媽解釋,媽媽說:「你還在講,欠打,好好去反省。」一口咬定他就是忘記帶。

一個永遠在指責的媽媽

其實便當盒是被惡作劇的同學藏起來了。因家境不好,媽媽只帶了醬菜,同學嘲笑他。班上的老大叫他開他不肯,結果對方跟他說:「你給我記著。」然後他吃完飯去打掃回來,便當盒就不見了。

可是媽媽在家境困難下壓力非常大,不見了一個不鏽鋼便當盒,她想到還要花幾十元去買所以非常焦慮,還怕被爸爸罵,於是媽媽打小孩其實是在發洩自己家境上面的壓力,彼此是沒有空間的。你可以想像,除了便當盒之外任何的犯錯,功課成績、生活行為,他經常被媽媽罵。所以他很早就到外縣市去念大學,去外縣市工作,但是他媽媽常常打電話來:「最近在幹什麼?什麼時候會加薪會升官?你要認真做事。」他覺得媽媽永遠扮演一個指責他的角色。

他以為永遠不用跟媽媽相處。結果有天媽媽摔斷腿,所以媽媽到他那裡住。到中年他要重新再跟媽媽相處,他怕到每天下班在外面流浪到半夜才敢回去。有一天他媽媽打開冰箱說:「你怎麼在喝冰水?」他很憤怒的說:「很多人都在喝冰水啊!」媽媽說:「喝冰水對身體不好,你就是喝冰水才會虛胖。」他非常非常生氣把冰水拿過來咕嚕咕嚕喝了半罐,很挑釁。媽媽開始一直唸:「你從小就是這樣子,生活作息也不對,到現在還沒有結婚,還好你沒結婚,不然你養小孩都給他們喝冰水,全都養不大。」他就回去房間裡面哭。

他完全沒辦法跟媽媽互動。我問他知不知道媽媽為什麼對冰水這麼反感嗎?他說:「我不想知道。」我說你有沒有告訴媽媽為什麼愛喝冰水?他說:「我也不想講。」因為他一直躲著媽媽,媽媽每一次要講事情,他就好像被電到一樣,所以他媽媽就愈喜歡找事情來批評。

父母人格不成熟、做得不好,有他自己的原因,也許他的父母沒有讓他成熟,或是另一半或是大環境。其實我滿同情上一代的父母,因為整個社會風氣鼓勵他們對待小孩子的方式是錯誤的,以孝順為名,不講道理,太害怕走錯路不讓小孩探索,因此累積了很多跟下一代的心結,他們也很無奈、很寂寞。面對時代改變,他們無所適從,怕被這代人丟掉或否定,那個衝突非常的強烈。

甘心接受不完美的父母

唯一能互相了解的途徑,是這代的人可不可以甘心說:好吧!我就是沒有得到理想的父母。我們能否接受父母沒有給我們應得的東西,可是我們還是長大了,於是我開始回頭去帶著他,把他當小孩來帶。一旦跳到這種心態,知道父母被某些東西卡住,有所困境跟局限,內心成熟度沒有你高,反過來用這種態度看,你就有機會跟父母和解。

後來我請他先了解媽媽對冰水的迷信。就像小孩怕黑,心理醫生會問他為何怕黑?燈關掉看到什麼?孩子畫出一隻四腳怪獸,我們帶他跟四隻腳的狗玩,說其實怪獸就像狗一樣,我們會這樣治療小孩,不會罵:「你白癡啊,為什麼怕黑?」同樣把媽媽當小孩,「冰水傷身體?你從哪聽來?中醫師跟你講?」「我以後儘量不要喝那麼冰。」如果你願意把媽媽當小孩,她的觀念很多錯誤、很多不理性,你的反應其實可以帶動她去改變。

大部分人會說:「我為什麼要跟媽媽好好溝通?從小她什麼時候跟我溝通過?


48期 搞定刺蝟小孩
購買

訂閱
我怕黑的時候她都直接罵我是白癡,為什麼她怕冰水我要引導她?」要做到剛講的這些溝通,必須從內心克服一個傷痛是:「我媽這輩子是沒辦法像個媽,她就是固執又不講理。」講得容易,但這非常非常難。幾乎沒有一個被爸媽霸凌的小孩願意去寬容爸媽,可是一定要先寬容,爸媽才會改變。如果到了五十歲還期待你媽有一天會變成溫柔慈愛的媽媽,你就繼續等吧!她只會愈來愈固執,永遠不會變慈愛的媽媽,你要像小孩一樣去疼她,她才會成長。(採訪整理∣李宜蓁;錄音整理∣余佩雯)



--
Tags: 家務

All Comments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3-08-03T21:04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3-08-05T23:42
好文推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3-08-06T14:13
為人女子的 有時也很辛苦....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3-08-06T21:02
同意樓上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3-08-11T01:45
最好的方式不是去帶他們,而是搬出去,好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3-08-14T16:57
好對待自己的另一半和下一代,上一代的父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3-08-18T01:06
母就讓他們安靜的凋零退場,畢竟這一代也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3-08-21T19:19
沒多少正面能量分給上一代,放眼未來,正
面的能量應該全心灌注到另一半和下一代身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3-08-25T13:18
上,這雖然有點冷酷但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3-08-28T01:06
因為社會絕大多數的人除了要面對上一代,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3-08-29T00:32
還有工作上,經濟上的壓力,累積的情緒還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3-09-01T00:21
得幫忙處理上一代他們自己的心結,沒那麼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3-09-05T00:35
厲害,每個人都是心理諮商師,這種諮商也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3-09-08T10:22
不是非專業的家人的工作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3-09-10T09:39
推newstyle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3-09-13T09:48
最怕是沒處理好他們,連另一半和下一代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3-09-15T19:01
推!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3-09-16T05:23
推型塑社會、家庭壓力雙重悲哀的處境。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3-09-17T04:07
沒有什麼是"應該",教育父母前先保養自己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13-09-21T06:15
沒照顧好自己身心平衡,容易成為悲哀鏈的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3-09-22T04:45
一環。這家庭背景,讓自己穩定、發展更寬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3-09-22T07:27
下 總是首要的事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3-09-24T01:31
推先照顧自己與自己家庭再說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3-09-24T07:14
否則就是一起沈淪,然後一代代的複製
我是覺得可以建議父母去諮商。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3-09-24T14:37
深有同感。其實會成為刺蝟小孩,就是心裡已經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3-09-29T10:39
重傷,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無法心平氣和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3-09-30T09:42
溝通,但對別人卻不會這樣。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3-10-02T12:04
帶父母,真的是很難很痛,不過看見他們改變時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3-10-03T21:31
心裡真的會有種踏實安定的感覺。大家加油!!

跟兄弟姊妹不好 會參加婚禮嗎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3-07-31T20:06
如標題 如果感情不好 會去參加婚禮嗎 之前是去過一次 雖然有幫忙 不過就心不甘情不願 最近可能會有第二次了 有人沒參加自己親兄弟姊妹的婚禮的嗎 - ...

重女輕男?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3-07-30T17:57
不曉得有沒有誰跟我有一樣的故事... 我的爸媽都是各自家庭的老大 他們生下三個孩子 我姊、我和我妹 是的,我們家陰盛陽衰,男的只有我爸和我而已= = 其實,夾在中間的我常常覺得很容易被忽略Orz 爸媽比較重視我姊或我妹的訴求 但對於我....他們只是覺得好像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T^T 一般都是重男輕女 ...

我該怎麼辦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3-07-30T17:02
大家好 雖然之前發過文,可是同樣的問題似乎比我想像中嚴重多了, 我想離開,可是卻走不了。 今天媽媽的公司差點跳票了。 第一次感受到原來三點半一到是這麼快, 媽媽從中午離開公司就沒有回來了, 只是不停的哭著打電話給我、我弟、我爸說她對不起我們,她已經無能為力了, 看著銀行裡面的應付票據,那 ...

不需要銷售業績只需要服務的店員工作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3-07-29T17:55
※ 引述《cseoryaru (這是什麼教訓?)》之銘言: : 標題: Fw: [請益] 不需要銷售業績只需要服務的店員工作 : 時間: Mon Jul 29 05:18:30 2013 : ※ [本文轉錄自 Salary 看板 #1HzO4RU2 ] : 作者: cseoryaru (這是什麼教訓?) 看板 ...

不需要銷售業績只需要服務的店員工作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3-07-29T05:18
※ [本文轉錄自 Salary 看板 #1HzO4RU2 ] 作者: cseoryaru (這是什麼教訓?) 看板: Salary 標題: [請益] 不需要銷售業績只需要服務的店員工作 時間: Mon Jul 29 04:37:45 2013 幾經思量,小妹我覺得我比較適合做這樣的工作 請問有沒有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