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離家工作女性及家人接受訪談 - 家務

By Oliver
at 2012-08-15T14:50
at 2012-08-15T14:50
Table of Contents
您是正在(或曾經)為了夢想,離鄉背井,奔波於工作與家庭間的職業女性嗎?
需要耗費多大努力,才能兼顧工作者、妻子、母親等不同角色?
又有怎麼樣的心情?
我是凃馨婷,現就讀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由於關心家庭成員如何在母親/妻
子不在身邊時互助合作,因而非常希望邀請您與您的家人,透過參與訪談研究,重新回顧
這段經歷中歡樂與辛苦的點點滴滴,若您符合:
1. 離開原本共同居住地,出外工作一年以上(僅特定時間與家人重聚)的女性通勤者、
配偶及子女。
2. 女性通勤者離家時,長子(女)已13歲以上。
3. 願意分享個人的經驗與故事。
敬請閱讀以下為更詳細研究說明,並與我聯繫。
--------------------------------------------------------------------------
您好:
我是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的研究生凃馨婷,目前正在趙淑珠老師指導下,進行
碩士論文研究,論文題目是:「女性通勤家庭互動轉變研究-系統觀點
」。希望能同時邀請離家工作之女性通勤者以及女性通勤者的家人(配偶、子女)一起協
助我進行此研究。
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下,跨國或跨區就業機會增多,個人不只求取溫飽,亦重視工作帶來的
成就感。環境與個人因素交互作用之下,較難在居所附近覓得合適的工作,因而不同於傳
統「每天生活在一起」,僅於特定時間重聚的非傳統家庭逐漸增多。
但目前研究多著重在男性通勤者的家庭經驗,原本為人妻、人母的女性,離家工作而形成
的「女性通勤家庭」,則較少被關注。女性通勤者自身、配偶及子女在適應新生活形態的
過程中,是如何互動,各自又有哪些心情與體悟,皆是需要被社會大眾理解與看見的。
因此,若您符合以下條件,在此誠摯邀請您參與我的研究,或若您身邊有符合以下條件者
,也非常希望您能協助邀請或推薦:
1. 離開原本共同居住地,出外工作一年以上(僅特定時間與家人重聚)的女性通勤者、
配偶及子女。
2. 女性通勤者離家時,長子(女)已13歲以上。
3. 願意分享個人的經驗與故事。
若您及您的家人同意受訪,我將以您的意願安排您方便的時間、場地及訪談方式,所需訪
談次數約為2~3次,每次約90分鐘。訪談過程中需錄音,錄音內容將只做為資料分析用途
,且會在完成研究後全數銷毀。
再次誠摯邀請您參與我的研究,透過分享您的經驗與故事,除了可重新整理您與家人的互
動關係,您的分享亦對於有類似經驗之家庭,以及諮商工作有重大助益。為了表示我的誠
摯感謝,我將於研究完成後附上小禮物一份,答謝您的協助。
誠摯靜候您的消息,而若您有任何疑問或意見,也歡迎隨時透過站內信、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或撥打0937016061與我聯繫,讓我有機會能親自向您說明、澄清
,非常感謝您的參與及協助。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生 凃馨婷
--
需要耗費多大努力,才能兼顧工作者、妻子、母親等不同角色?
又有怎麼樣的心情?
我是凃馨婷,現就讀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由於關心家庭成員如何在母親/妻
子不在身邊時互助合作,因而非常希望邀請您與您的家人,透過參與訪談研究,重新回顧
這段經歷中歡樂與辛苦的點點滴滴,若您符合:
1. 離開原本共同居住地,出外工作一年以上(僅特定時間與家人重聚)的女性通勤者、
配偶及子女。
2. 女性通勤者離家時,長子(女)已13歲以上。
3. 願意分享個人的經驗與故事。
敬請閱讀以下為更詳細研究說明,並與我聯繫。
--------------------------------------------------------------------------
您好:
我是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的研究生凃馨婷,目前正在趙淑珠老師指導下,進行
碩士論文研究,論文題目是:「女性通勤家庭互動轉變研究-系統觀點
」。希望能同時邀請離家工作之女性通勤者以及女性通勤者的家人(配偶、子女)一起協
助我進行此研究。
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下,跨國或跨區就業機會增多,個人不只求取溫飽,亦重視工作帶來的
成就感。環境與個人因素交互作用之下,較難在居所附近覓得合適的工作,因而不同於傳
統「每天生活在一起」,僅於特定時間重聚的非傳統家庭逐漸增多。
但目前研究多著重在男性通勤者的家庭經驗,原本為人妻、人母的女性,離家工作而形成
的「女性通勤家庭」,則較少被關注。女性通勤者自身、配偶及子女在適應新生活形態的
過程中,是如何互動,各自又有哪些心情與體悟,皆是需要被社會大眾理解與看見的。
因此,若您符合以下條件,在此誠摯邀請您參與我的研究,或若您身邊有符合以下條件者
,也非常希望您能協助邀請或推薦:
1. 離開原本共同居住地,出外工作一年以上(僅特定時間與家人重聚)的女性通勤者、
配偶及子女。
2. 女性通勤者離家時,長子(女)已13歲以上。
3. 願意分享個人的經驗與故事。
若您及您的家人同意受訪,我將以您的意願安排您方便的時間、場地及訪談方式,所需訪
談次數約為2~3次,每次約90分鐘。訪談過程中需錄音,錄音內容將只做為資料分析用途
,且會在完成研究後全數銷毀。
再次誠摯邀請您參與我的研究,透過分享您的經驗與故事,除了可重新整理您與家人的互
動關係,您的分享亦對於有類似經驗之家庭,以及諮商工作有重大助益。為了表示我的誠
摯感謝,我將於研究完成後附上小禮物一份,答謝您的協助。
誠摯靜候您的消息,而若您有任何疑問或意見,也歡迎隨時透過站內信、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或撥打0937016061與我聯繫,讓我有機會能親自向您說明、澄清
,非常感謝您的參與及協助。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生 凃馨婷
--
Tags:
家務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疑似亞斯伯格的爸爸

By Ida
at 2012-08-12T22:27
at 2012-08-12T22:27
我的家庭

By Lucy
at 2012-08-12T20:22
at 2012-08-12T20:22
久未連絡的母親,喜帖如何發

By Valerie
at 2012-08-12T17:10
at 2012-08-12T17:10
我的家庭

By Hamiltion
at 2012-08-12T13:39
at 2012-08-12T13:39
究竟是我的問題還是觀念不合

By Andrew
at 2012-08-12T13:23
at 2012-08-12T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