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疫情延燒,先生仍然外出聚餐 - 婚姻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22-05-01T23:07

Table of Contents

家有六歲以下小孩,仍持續外出,說聚餐人數很少,但吃飯喝酒本來就是高風險,但卻說
每個人早晚都會得到,小孩也不例外,得了頂多輕症,新聞上連陳指揮官也大方去聚餐,
政策混亂,網路很多確診後遺症的文章,也有給他看,但都是國外的研究居多,他不置可
否,真的無言不知道怎麼溝通,為什麼要拿我跟小孩的健康去賭,平常也不是自私的人,
也愛我跟孩子,這次不知道怎麼了......

--
Tags: 婚姻

All Comments

Tom avatar
By Tom
at 2022-05-02T23:47
我覺得怕的話...那為何不拿鎖鎖住家門
大家都不要出門
一直到疫情真的結束了..才開門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22-05-04T00:26
如果要說拿你健康賭
那真的不要出門
只有不出門不接觸才比較安全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22-05-05T01:05
覺得先生沒錯啊 難道要永遠不出門嗎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22-05-06T01:45
中國都演給你看了
只有真的不出門才能避免感染
其他世界各國都放棄治療了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22-05-07T02:24
是公司必要聚餐嗎?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22-05-08T03:03
當疫情滿地開花...只要出門有接觸人
就是有機會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22-05-07T20:06
而且小孩不用去學校嗎?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22-05-08T20:45
有幼兒可以理解耶,畢竟幼兒也沒疫苗可打更怕染疫,
像我們家有幼兒,母親節南部婆家跟我外婆家都先不回
去了,也盡量減少非必要聚會。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22-05-07T20:06
家人就不會感染嗎?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22-05-08T20:45
其實你只是活在其他國家走過的那段日子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22-05-07T20:06
這很正常
當滿地開花的時候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22-05-08T20:45
去公司就很容易感染了
我公司一個感染,接下來就是輪流感染
有人連自己感染都不知道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22-05-07T20:06
因為無症狀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22-05-08T20:45
其實去公司上班最容易感染...你太緊張了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22-05-07T20:06
確診後遺症的文章...看了也沒意義
日子也是要過的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22-05-08T20:45
只要無法完全不踏出家門 是不是出門聚餐都一樣吧 上
班就不會染疫嗎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22-05-07T20:06
我不會說你有錯...這是你想追求的生活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22-05-08T20:45
小孩有去上課的話更容易得吧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2-05-07T20:06
老實說,以現在的防疫政策,就是希望大家都得過但
不要太耗費醫療資源就康復,有外出有上班就遲早都會
得,我們家五個人在這波全中了,目前還在全家隔離
中,我家三歲小孩沒打過疫苗,反而無症狀,其他人
都打了三劑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22-05-08T20:45
你擔心太多了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22-05-07T20:06
我不知道妳的小孩幾歲,但如果妳的論點是大人有打疫
苗但小孩沒有的話,請問妳要把小孩關幾年?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22-05-08T20:45
覺得你太焦慮了,你不可能永遠自我封閉的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22-05-07T20:06
你是要罵先生還是要偷酸政策先說啊 確診數上升時政
策隨著狀況更動被你說成混亂 了不起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2-05-08T20:45
不知道你小孩幾歲?去幼稚園難道就沒有機會傳染嗎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2-05-07T20:06
妳要不要去看一下其他國家12歲以下的疫苗接種資料?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22-05-08T20:45
焦慮的人疫情下總是希望政府封城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22-05-07T20:06
不如分居到你覺得疫情結束的時候?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22-05-08T20:45
大家都不出門就減少感染的機會
當然前提是家裡有錢不上班不愁吃穿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22-05-07T20:06
好奇小孩沒有吃上幼兒園在外面吃午餐嗎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22-05-08T20:45
況且幼兒真的就是輕症居多
Mia avatar
By Mia
at 2022-05-07T20:06
對了..我現在在丹麥...
已經沒人戴口罩了
外面一堆人溜小孩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22-05-08T20:45
與其過度擔憂,還不如正常生活 正常學習成長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22-05-07T20:06
臺灣人過去兩年真的被保護太好了,國外從原始株到BA2
一路達爾文下來,如今都要正常生活了,妳還活在過去?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22-05-08T20:45
我小孩學校有小朋友確診,我小姑職場也有人確診,在
遍地開花的情況下,你根本不知道到底是誰傳誰,總
之就是大家都中了,除非永遠都關在家,不然不可能
防得住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22-05-07T20:06
可以小心但不是窮擔心 英國都宣布口罩解禁了...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22-05-08T20:45
準備好萬一染疫需要的資源跟物資,先設想好然後正
常生活就好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22-05-07T20:06
其實可以理解原po,女兒四個月大,要群體免疫早晚會
染疫,但還是希望可以晚一點,制度清楚一點、醫療量
能正常一點再來染疫,不要跟大家擠在一起染疫,佔用
一定得出門的人需要的醫療資源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22-05-08T20:45
正常生活就好 即便我自己超宅 但先生小孩都有上班上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22-05-07T20:06
你自己也做到不要買東西逛百貨喔!呵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22-05-08T20:45
學 還是有被傳染的可能 今天才接到通知去學校拿快篩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22-05-07T20:06
這就是觀念不同,沒有對錯。
我沒有特別阻止先生去聚餐,因為疫情已經第三年,也
該恢復一般的社交了,不想因為疫情而失去對生活的熱
情。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22-05-08T20:45
因為小孩任課老師確診了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22-05-07T20:06
有些人會說雖然知道難免碰到,但希望越晚越好,所以
想把封閉的生活方式一直持續延長。
但其實已經第三年了,也夠久了。
第一年我們真的幾乎都不外食也不和外人聚餐。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22-05-08T20:45
所以你老公一直WFH?你小孩沒去上學?
Una avatar
By Una
at 2022-05-07T20:06
如果真的想晚點得或保護小孩就該認真執行,而不是
有去上班上學出門買菜卻不能吃飯交際吧?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22-05-08T20:45
第二年增加一點外食和聚餐次數,但偏少。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22-05-07T20:06
今年第三年我們外食和聚餐仍然偏少,但已經沒有太大
限制,頂多說更會過濾人,一些不值得來往和應酬的人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22-05-08T20:45
再也不用硬去應酬做做樣子果斷推掉 XD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22-05-07T20:06
我家有小孩我們都一起去聚餐耶 你想太多了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22-05-08T20:45
了解你的憂心 如果是上班上課會中就認了 不必要的聚
餐 就節制一下吧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22-05-07T20:06
早晚要得的 放寬心吧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22-05-08T20:45
妳老公真可憐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22-05-07T20:06
看了一下原po去年中生了二寶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22-05-08T20:45
我們附近的學校倒是下週都停課了 會想撐到醫療跟政
策順暢狀態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22-05-07T20:06
還好後援算充足 雖然說遲早都會得 也不會想因為不
必要的社交而得 可能因為我朋友圈都是有小孩的 大家
都很識相不會揪吃飯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22-05-08T20:45
那不要去上班好了,上班比用餐還危險好嗎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22-05-07T20:06
真的有點無聊,情緒綁架...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22-05-08T20:45
怕的話 要不要不要上班比較安全
也都不要上課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22-05-07T20:06
不反對也不支持 小孩若發燒仍然是目前最害怕的問題
跟家人聚餐不反對 若是平常上班就相處在一起工作
的同事也不反對 畢竟這些人都常接觸了 若吃飯環境
給人不是那麼的安全衛生 那就真的不建議去那種場所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22-05-08T20:45
其實有些上班是不用接觸人的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22-05-07T20:06
上課的部分其實從四月中過後還真是都沒去了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22-05-08T20:45
標準雙標 去幼稚園 托兒所更容易得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22-05-07T20:06
其實我身邊確診的大人,都是小孩在安親班或者學校
傳染回來比較多耶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22-05-08T20:45
我原本是偏向更保守派一點的
只是撐到一個階段會覺得如果不開始改變,就是一直僵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22-05-07T20:06
在那邊。很多事情如果都是覺得沒必要、不必要的,那
的確大部分事情都不做、大部分地方都不去、大部分社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22-05-08T20:45
問題應該是放在老公跟原po溝通無效吧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22-05-07T20:06
交都非必要性所以不用去也沒差,話是這樣說沒錯。
但這樣一來就變成生無可戀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22-05-08T20:45
只剩下必要的生存最低標的事情才有必要做
所以只能去上班或買吃的不然會餓死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22-05-07T20:06
幫你補血,同樣家有小小孩,雖然知道確診是早晚的
問題,但還是會避免非必要的聚會和餐敘,延後發生
的時間。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22-05-08T20:45
其他都是非必要的話
那說真的也逐漸會覺得活著說真的也沒什麼意義了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22-05-07T20:06
從今年開始比較明顯,大家對於 "延後發生的時間"
的認知歧異度就比較大了,有些人會覺得已走過兩年要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22-05-08T20:45
可以理解妳。雖說遲早會被感染,但也盡可能不要在醫
療非常緊繃的這個時間點染上比較好。所以不要參加非
必要的聚會是合理的!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22-05-07T20:06
繼續到那個不明的時間點呢? 所以已經畫下了延後的
休止符,畢竟已經兩年多了。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22-05-08T20:45
不是每個人都認為要延後到三年、四年或更久。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22-05-07T20:06
我還是很少社交是因為本來就很宅,不愛社交懶得聚餐
,但週邊的人從今年很明顯就開始分為兩種想法。
一種跟你比較像,一種跟你先生比較像,比例都差不多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22-05-08T20:45
跟我老婆一樣的想法…以小孩來當防疫無限上綱的理由
,我就問她一句,你知道台灣一個禮拜有多少人死於流
感和肺炎嗎?答案是400人,而新冠肺炎才多少,病毒
看起來已經不會消失,真的不要過度恐慌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22-05-07T20:06
全世界得過的人那麼多 你硬要拿少數例子來折騰自己
何必?怎麼就沒看你不開車不出門因為台灣被車撞死
的人比例更高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22-05-08T20:45
就是有人一直帶共存風向才會造很多人的心態改變,認
為反正都會得了為什麼還要防疫,完全不管他人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22-05-07T20:06
人類本來就不是靠數字進而理性的判斷是否該焦慮憂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22-05-08T20:45
就是對疫情想法不一樣而已 都是對的 夫妻應該互相尊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22-05-07T20:06
心態會改變,是因為到一個階段不是每個人都想繼續過
這樣的生活,每個人有每個人想活下去的方式。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22-05-08T20:45
不然你是要永遠鎖在家嗎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22-05-07T20:06
至於帶風向其實兩種方向都蠻不惶多讓的誇張啦。
我是覺得過與不及都不太好。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22-05-08T20:45
補血,有幼兒本來就會比較謹慎,先生說的沒錯的確要
逐步面對,但媽媽會擔心也是很正常,就算真的確診了
開酸的那些人可沒人會鳥你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22-05-07T20:06
現在已經2022了 你可以多多了解一下國外現在是什麼
狀態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22-05-08T20:45
有沒打疫苗的小孩,本來自己能減少在外風險行為就
該減少,該思考的是多做這個動作多多少風險,而不
是跟原有其他的生活比較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22-05-07T20:06
其實就算是相對開放的人,大部分還是有減少社交呀,
或許對他們來說已經減少很多了,只是不一定會減少到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22-05-08T20:45
封閉派認為的標準。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22-05-07T20:06
可以理解妳!而且妳生氣的是他不覺得自己會帶給小
孩風險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22-05-08T20:45
自私啊,誰能保證是輕症,就想喝酒吧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22-05-07T20:06
其實他說的也沒錯啊 重症跟死亡率比車禍還低 你為了
愛孩子 要不要乾脆都走路出門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22-05-08T20:45
然後酸雙標的,必要非必要都不會分?可以選不要聚
餐但是可以選不要去辦公室嗎?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22-05-07T20:06
國外沒戴口罩到底有什麼好得意?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22-05-08T20:45
你捫心自問,沒有疫情的話,你是不是也希望他不要去
聚餐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22-05-07T20:06
我到現在還是避免面對面社交,朋友都改用視訊或語
音聊天,出門只去買生活必需品,買完回家
Ivy avatar
By Ivy
at 2022-05-08T20:45
完全不外食,上班日就兩點一線生活
在特效藥還沒普及之前 我覺得共存不是那麼容易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22-05-07T20:06
覺得先生沒錯 北部疫情炸裂 不用出門吃飯也是隨便
都可以接觸到確診者 疫情都兩三年了還這麼敏感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22-05-08T20:45
路上被車撞死的機率遠遠高於染疫死掉 你以前怎麼不
會不出門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22-05-07T20:06
單純碰到和一起吃飯喝酒風險不可一併而論吧 脫口罩
聊天傳染風險本來就高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22-05-08T20:45
你太緊張了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22-05-07T20:06
也沒有賭吧 不然何時才可以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22-05-08T20:45
共存仔跟恐慌仔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夫妻不一樣很難搞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22-05-07T20:06
拿車禍而死跟染疫的機率比?避免車禍可以從防禦駕駛
來做起,這波疫情吃個飯就可能中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22-05-08T20:45
而如果認定非必要,大多的事情都是非必要做,但這樣
也救生無可戀沒有什麼生活的意義了。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22-05-07T20:06
而且現在正在鋒頭上 何必一定要挑現在 前半年沒事
我也是到處玩爽爽
現在正在走一個新階段合併要搶在這時候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22-05-08T20:45
對一些人來說,人生還是要向前走,即使有風險也不會
一定要完全避免,因為不想繼續在那種停滯階段。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22-05-07T20:06
不敢離就不要叫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22-05-08T20:45
非必要的範圍實在太廣,廣到讓人失去生活下去的熱情
所以疫情會讓有些伴侶/夫妻更緊密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22-05-07T20:06
也會讓有些伴侶/夫妻更加速分開或分裂。
觀念差太多也是無法繼續共同生活的原因。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22-05-08T20:45
疫情後的每個人的理想生活方式不一樣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22-05-07T20:06
可以理解你的焦慮,我們家都堅持外帶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22-05-08T20:45
觀念差太多其實可能要走向分開住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22-05-07T20:06
現在染疫源太多 基本上有出門就有可能感染 妳不可
能家裡的人永遠都不出門吧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22-05-08T20:45
家有小孩我也是避免盡量交際,尤其聚餐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22-05-07T20:06
…這麼說好了,如果真的都不出門,最後大流行,你家
都沒得,那接下來呢?你們繼續戴口罩到2030?你如果
說被匡列了很不方便照顧小孩我還理解,如果理由是怕
小孩得病…你千萬不要看恐怖家庭醫學。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22-05-08T20:45
真的要鎖妳連出門上班或採購都不行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22-05-07T20:06
是不是要等你小孩18歲才能出門了 真慘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22-05-08T20:45
其實保守一點是對的,不是說一定要封城但是CDC感覺
就沒配套,醫療資源短期內吃緊,先自己保護自己一段
日子也沒錯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22-05-07T20:06
妳能怕一輩子嗎?妳以為病毒會突然不見嗎?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22-05-08T20:45
看小孩幾歲耶,一歲以下的嬰兒我還是會嚴謹的防疫
,和保姆24小時待在家,也不跟其他人靠近,一歲以
上的就趨向正常生活。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22-05-07T20:06
穿隔離衣生活是唯一解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22-05-08T20:45
你自己有都不出門再來要求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22-05-07T20:06
我覺得這段期間還是少去人多的地方,因為目前人們
對新冠肺炎的了解程度還不如流感,沒人能確切跟你
說染疫後是否有後遺症,所以還是保守些,畢竟健康才
是全部。
Ida avatar
By Ida
at 2022-05-08T20:45
新冠病毒在短短兩年多就可以演化為和人類共存,光這
點就可以看出這病毒有多麼難以捉摸,而且染疫後的症
狀和後遺症五花八門,所以我覺得還是保守一點,自己
的健康自己負責。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22-05-07T20:06
妳愛鎖鎖自己就自己去自主坐牢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22-05-08T20:45
要不要小孩都頭上套個玻璃頭套,跟海賊王天龍人一樣
同款的?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22-05-07T20:06
無聊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22-05-08T20:45
笑死 原來真的有恐嚇仔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22-05-07T20:06
妳老公真可憐 你可以買鐵鍊綁住妳老公啊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22-05-08T20:45
妳太誇張了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22-05-07T20:06
一輩子都在家不出門算了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22-05-08T20:45
這病毒就是只能共存,早晚要得的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22-05-07T20:06
這世界是有規定出門上班吃飯不會傳染但是聚餐就會嗎
?你醒醒好嗎?你只是不平你需要待在家但是他可以出
去趴趴走吧?你可以考慮去上班給自己點自由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22-05-08T20:45
有小小孩會緊張很正常,真的有狀況也是媽媽要顧,
一堆站著說話不要疼的人...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22-05-07T20:06
媽媽如果可以跟小孩關在家幾年 那我就同意網友是站
著說話不腰疼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22-05-08T20:45
有小小孩真的會緊張,幫你拍拍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22-05-07T20:06
把老公腳打斷 他就無法出門了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22-05-08T20:45
內用吃飯是高風險。能避免當然是最好的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22-05-07T20:06
我每天三餐都內用,政府有禁內用嗎?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22-05-08T20:45
悲哀的恐懼仔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22-05-07T20:06
台男不意外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22-05-08T20:45
有六歲以下小孩這樣很正常吧,何況現在看起來小小
孩就醫sop也很亂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22-05-07T20:06
好慘 不過是一個擔憂的媽媽 卻因為不信任XX 被當成X
X同路人在噓 事實是儘管一直宣導醫療量能足夠 仍有
未能及時接受救治的零星死亡案例 而大人還能選擇打
疫苗增加防護力 幼童甚至連食鹽水都沒能選擇 原po的
擔憂完全能理解 原po的丈夫是沒有違反目前規定 但在
家裡有幼童 而每日確診數持續提高的情況下 降低非必
要外出而染疫的風險是大多數爸媽會想做的選擇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22-05-08T20:45
而且兒童死亡率跟成人不一樣吧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22-05-07T20:06
不到六歲沒有疫苗可打,不知道為什麼滑坡到一輩子
不出門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22-05-08T20:45
政策沒有混亂,是一堆酸民吃飽太閒一整天在罵,政
府要清零也罵,現在要共存了還要嫌東嫌西,什麼都
怪政府好棒棒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22-05-07T20:06
能理解你的擔心處,我家也有幼兒,也知道早晩共存,
和先生有共識,現在醫療狀況不明,先減少外出外食。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22-05-08T20:45
自己打好三劑就無視沒疫苗抵抗力又弱的族群嗎?原P
O認清你先生就是在賭自己孩子不是不幸的那個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22-05-07T20:06
不如不要去上班好了 像我跟家人辦公室都有人確診喔
上班也很危險der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22-05-08T20:45
我家小孩三歲跟兩歲完全正常生活 正常內用 怕的人記
得也不要出去玩喔 畢竟病毒很危險的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22-05-07T20:06
老公快篩陰才可以進門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22-05-08T20:45
人家又不是不准出門 只是怕內用而已 共存仔就崩潰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22-05-07T20:06
世界上不是只有Covid一種病毒耶,也不是當初重症率
高的原始株、alpha、delta了,小孩關在家裡沒接受
環境中其他毒性不高的病原體,養出一些對抗其他病
原體的抗體,是一直要住溫室的意思嗎?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22-05-08T20:45
所以病毒只會挑吃飯玩樂的人 不會挑認真上班的人 這
個邏輯很ok!!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22-05-07T20:06
然後什麼叫已經撐兩年了? 誰規定撐兩年算夠久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22-05-08T20:45
雖然知道政府擺爛放推 早晚會得 但現在完全沒配套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22-05-07T20:06
想撐到醫療量能有穩定了很合理啊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22-05-08T20:45
這就是共存和清零的矛盾選擇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22-05-07T20:06
妳打算關在 幾年?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22-05-08T20:45
撐兩年半即使你覺得還不夠久,但社會就是已經改變了
,偏向保守的人和偏向開放的人現在就是在消長階段,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22-05-07T20:06
已漸漸邁向黃金交叉,未來即便確診數更多,和原PO老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22-05-08T20:45
公的一樣的人只會越多,這是保守派必須面對的現實。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22-05-07T20:06
賭你跟小孩健康? 情緒綁架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恐慌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22-05-08T20:45
3年對多數人是很長一段時間,高一入學今年
都要高三或準備大一了,永無止盡的防疫,
而且越來越難防,傾向開放的自然會增加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22-05-07T20:06
幼兒目前就是輕症居多,我都會覺得還不如早一點得一
得早一點放飛了,已經三年了有夠累人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22-05-08T20:45
高峰期還沒到,而且高峰期有可能會持續一兩個月,
到時候可能會更亂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22-05-07T20:06
冠狀病毒從來沒有消失在世界上耶 已經有藥有疫苗了
還要怎樣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22-05-08T20:45
我自己的實際行為是中間派偏保守多一點點(一方面是
本來就宅),也很討厭之前有人隨意批國外都怎樣怎樣
不怕死,台灣怎麼那麼爛這麼蠢關在家用相對保守方式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22-05-07T20:06
沒有喔,在我眼中自私的是你,清零仔快滾不要妨礙我
這種想共存的人好嗎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22-05-08T20:45
想撐到醫療量能穩定(?)事實是台灣在有疫情前醫
療量能也一直很緊繃,因為健保大家就醫習慣很差,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22-05-07T20:06
不信你去問護理師一人照顧幾床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22-05-08T20:45
清零仔真可怕
Ida avatar
By Ida
at 2022-05-07T20:06
防疫...之類,畢竟國內也是很不容易的熬過來。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22-05-08T20:45
先生這樣有幼兒是會擔心....還是要不要先住到山上
不要跟人往來兩年後再下山,也許那時候比較安全了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22-05-07T20:06
但到現在其實還是不得不面對世界已經改變的現實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22-05-08T20:45
建議離婚,妳帶著小孩搬到上海,超安全喔,大家都
關在家給妳滿滿的安全感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22-05-07T20:06
我即便現在踩在偏保守多一點點,也只能放鬆看待往開
放走的人越來越多,不知不覺間許多人已經往另個方向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22-05-08T20:45
移動,我暫且還不想動太多,但不也得不面對現實。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22-05-07T20:06
對啊 政策就是共存達爾文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22-05-08T20:45
包括原本比我偏更極端保守的人,有些都還動得比我快
,即便我不想動,也無法改變大量的人已往另一個方向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22-05-07T20:06
前進的現實,想要改變趨勢會如同狗吠火車般枉然。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22-05-08T20:45
如果妳是去年這時候發文還不會被噓啦
Ivy avatar
By Ivy
at 2022-05-07T20:06
只是在過其他國家的過程+1。妳要不要乾脆帶妳小孩上
玉山隱居?妳乾脆離婚隱居比較快啦,我覺得人間生
活太為難妳們母子了。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22-05-08T20:45
現在症狀根本輕微到一堆無症狀的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22-05-07T20:06
幫你補血,家有小小孩的很懂你的擔心,畢竟是非必要
的聚餐,能避就避,沒有任何人敢賭自己小孩得了covi
d是無症/輕症,還是重症,何況現在看診亂糟糟,醫
療一團亂,要得也不是現在得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22-05-08T20:45
妳要不要跟小孩足不出戶物資空投五年再出門?現在
不用出門真的可以活啊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22-05-07T20:06
我們一開始也是嚴守防疫,但現在已經開始慢慢帶小
孩外出,偶爾在外用餐了,希望小孩多接觸外面刺激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22-05-08T20:45
小孩生病本來就很麻煩,而且還是一個新的病毒。流感
跟腸病毒高峰期時,家長們也會減少外出跟被感染啊。
Tom avatar
By Tom
at 2022-05-07T20:06
推文說輕症,小孩光是平常一個感冒,可能就咳個三
五天睡不好的,更別說一家感染要大人拖著病體照顧小
孩。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22-05-08T20:45
頂多就死掉而已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22-05-07T20:06
未來即便每日確診數比現在高,和你往不同方向走的人
恐怕都只會越來越多,因為越多例且防不勝防,就會再
多一批人不再堅持偏嚴苛的生活方式,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22-05-08T20:45
不過你們的問題是夫妻不同調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22-05-07T20:06
我們最多也只能控制自己,但無法控制趨勢改變。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2-05-08T20:45
大家心累放棄堅持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22-05-07T20:06
沒錯啊 輕症可能會咳個好幾天睡不著,也可能發燒上
吐下瀉喔!但能怎麼辦他傳播力那麼強~與其擔心會
生病還不如加強免疫力,除非都不要上班啦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22-05-08T20:45
流感、腸病毒的傳播力跟Covid-19完全不能比喔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22-05-07T20:06
沒那麼恐怖,現在好吃的餐廳沒訂還吃不到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22-05-08T20:45
你可以比照去年 叫他在玄關脫光去洗澡啊..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22-05-07T20:06
妳只是拿疫情和小孩滿足妳阻止他和朋友來往。大人
若已打完三劑,還要怎樣?且這波反而是小朋友在幼兒
園先感染,妳有先關住小孩嗎?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22-05-08T20:45
離婚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22-05-07T20:06
能理解,覺得大人能避就避阿,大人有疫苗可保護,
孩子還沒有欸,非必要的交際真的不用拿孩子賭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22-05-08T20:45
把門焊死好啦…
Ivy avatar
By Ivy
at 2022-05-07T20:06
事實上不是每個家長都會堅持小孩要在零風險的處境,
還是有家長接受小孩承受部分風險的。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22-05-08T20:45
過了兩三年也不是每個人都會繼續堅持過只有必要的事
Rae avatar
By Rae
at 2022-05-07T20:06
才做的低配生活,而且這樣的人還越來越多。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22-05-08T20:45
這就是觀念差異的人彼此人數在消長中
原PO的顧慮其實都很可以理解,但理解不等於親密的人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22-05-07T20:06
一定要跟站在同邊才是對的,這就是夫妻難解的習題。
很多事情沒有對錯但就是觀念不同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22-05-08T20:45
妳老公就低能憨包一個啊,時鐘放爛也在學,連自己家
人的風險評估都不會,把自己開心放第一,家人安危放
最後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22-05-07T20:06
我們之前也都很乖啊,結果還是因為小孩學校有人確診
被居隔,除非全家都在家裡不然防不勝防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22-05-08T20:45
我家也是兩個幼兒,還有老人各自有小中風/肺癌病史
的,還是比較小心一點,平日還是上班/幼兒園兩點一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22-05-07T20:06
線生活+周末去戶外不內用,講是講輕症多,但是看媽
寶版有人分享小孩輕症燒幾天也是很鬧,之前我們得流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22-05-08T20:45
感也是差不多經驗,其實照顧起來也是蠻累的,能避免
就避免囉,還好全家本來也宅 XDDDD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22-05-07T20:06
有人擔心家裡,推掉了聚餐/有人擔心聚餐,推掉了家裡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22-05-08T20:45
看數據跟科學證明,不要整天情緒勒索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22-05-07T20:06
真的不同調就讓先生吃飯之後隔離一段時間 在家戴口
罩 睡不同房間用不同浴室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22-05-08T20:45
疫情是妳逼他不要去聚餐的藉口
Joe avatar
By Joe
at 2022-05-07T20:06
跟樓上同感,你只是不想他去聚餐吧XD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22-05-08T20:45
你應該先釐清,符合什麼條件下你可以放心讓先生去
聚餐,再和先生商量做法。不然國外兩年前就開始規
劃走向共存,台灣做不到100%的封鎖,病毒還是會進
來,你總得設一個你覺得可以接受的標準,不然連出
門買個菜的必要行為也可能接觸到病毒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2-05-07T20:06
我也是擔心 但又覺得擔心再多也沒有比較降低染疫機
率 不如就正常過生活吧 快三年 這一批幼兒真的少很
多體驗 我還是會內用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22-05-08T20:45
你想聽怎樣的答案直接說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22-05-07T20:06
而且 你確實就是得要預設一個時間開放的 大家說不然
把小孩關到18歲也不是玩笑話 你要保守也得知道自己
要保守多久 說要等醫療資源穩定 那你覺得是什麼時
候 現在比較資源充足 還是三個月後 你能判斷?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22-05-08T20:45
你太擔心了,不只聚餐只要出門就會有風險,這樣擔
心不完的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22-05-07T20:06
遲早的事情,政府都暗示共存,你要永遠不出門嗎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22-05-08T20:45
國外沒多少小孩打疫苗,不要在小孩沒疫苗,這樣看
起來很有被媒體洗腦的感覺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22-05-07T20:06
不驗就不會確診,還要我教?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22-05-08T20:45
補血~我們家從疫情爆發之後就不在外用餐,一律買回
家。有人會說上班上學也會染疫、遲早要得的,但我就
是想降低染疫風險啊,就像流感高峰期跟腸病毒在流
行時,我們家也會減少在外用餐、不去親子館,。先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22-05-07T20:06
不說目前是政府一面說要共存,但配套根本還沒到位
的狀況,就說小孩抵抗力的問題好了,學齡前的幼兒與
小學生的抵抗力能比嗎?說幼兒染疫症狀輕微,但中
重症還是在,萬一發高燒快不行了,去急診能像以前
那樣得到有效的救治嗎?還是必須在急診室外大排長龍
等檢傷分類、等黃金救援時間都過了才輪到呢?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22-05-08T20:45
所以像樓上就有很明確的時間點 要小孩小學才開放
原po沒有XD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22-05-07T20:06
笑死,有你這種老婆,同情你老公
阿是說推文有4%笑死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22-05-08T20:45
推Relid大。政府沒有規定,我們就自肅,不是放著等
著被感染,共存不是這樣共存的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22-05-07T20:06
另外 「配套措施」到底是什麼、「配套措施」到什麼
程度才算是夠 如果要參考國外經驗 就是不管各種做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22-05-08T20:45
法一定有人死 一定會醫療塞車 也一定會排擠到非武
肺的病人 現在台灣是有人死就要罵了 是不是頗問號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22-05-07T20:06
我也覺得過與不及都不好,不過明顯有的人就是只有0
和1,只有到處亂跑和全家關在家兩種選項而已,這中
間明明可以討論出一個夫妻都能接受的防疫標準。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22-05-08T20:45
除了職場和家人,我努力不讓別人把我寫到密切接觸者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22-05-07T20:06
家有幼兒,我非常能理解想降低風險的心情。我現在一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22-05-08T20:45
妳先生是對的,都三年了要過正常生活了吧。照妳的
邏輯是連班都不要上了,也不用去學校了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22-05-07T20:06
家人對防疫不同心真的很辛苦,給原PO拍拍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22-05-08T20:45
律不在外用餐,和婆家、娘家也不聚餐,希望盡可能減
Rae avatar
By Rae
at 2022-05-07T20:06
回suction,我只是舉例,我自己小孩才四歲,我也不
確定什麼時候我們家才敢放心內用,再來還有心理壓力
的問題,我本身是教職員,看著行政同仁被停課這件
事搞到人仰馬翻,我也會很怕自己染疫突然需要同事
支援、連帶班上都要停課,我覺得這種麻煩能免就免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22-05-08T20:45
少染疫的風險。當然不可能完全不外出,但就盡力減少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2-05-07T20:06
同時做好萬一染疫的準備。家有兩個學齡前幼兒,真的
非常憂心啊! >"<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22-05-08T20:45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不要當第一個染疫不然會過度被被
關注 其他就算了 因為我不覺得周遭都中獎我還能逃過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22-05-07T20:06
我們家目前外出就是不往人群裡跑、不在餐廳內用,前
兩天出去玩要吃午餐,我們也是車停在餐廳停車場外帶
到車上吃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22-05-08T20:45
小孩還那麼小不到一歲 擔心程度和已上國小的當然會
不同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22-05-07T20:06
因為工作或上學被感染沒人會罵,吃喝玩樂中獎了
被關注也是該承受的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22-05-08T20:45
我其實沒有認同他先生要去聚餐 不過我覺得這個階段
想要聚餐也不算天理不容了 跟去年不同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22-05-07T20:06
你寧願看網路的文章…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22-05-08T20:45
吃喝玩樂中獎了被關注也是莫名其妙~~說到教職員,
我本身也是,認識的教職員完全放假都不敢出門,不是
怕染疫而是怕自己被匡列給學校跟學生帶來困擾,真
的覺得壓力很大,但問題是學生根本都是到處趴趴走
啊,放寬心比較好吧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22-05-07T20:06
不知道一堆人在罵你什麼,聚餐是必須把口罩拿下來口
沫橫飛的場合當然是能避免就避免,為什麼一定要現在
急著跟大家一起染疫?喜歡得病的人就積極去得,但也
要尊重還不想染疫的人的想法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22-05-08T20:45
想想看你要對待流感和腸病毒 未來就是差不多這樣
Joe avatar
By Joe
at 2022-05-07T20:06
你先生好可憐,放輕鬆點好嗎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22-05-08T20:45
面對流感 你選擇高防護 那就一樣高防護對待omicron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22-05-07T20:06
恐慌仔好了啦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22-05-08T20:45
現在其實是卡在政策要隔離或自主管理的 讓大家心理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22-05-07T20:06
負擔沒辦法放得下 幾年前有一段時間流感也是要快篩
現在懷疑流感沒重症也都直接開藥讓你回家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22-05-08T20:45
有病就去看醫生
Ivy avatar
By Ivy
at 2022-05-07T20:06
好啦一輩子不要出門啦關在家裡等死好不好開心了沒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22-05-08T20:45
我也覺得若原PO真的有想要和先生溝通,那或許需要和
先生界定一個明確的標準,譬如到什麼狀況、或什麼時
間點,是一個你可以接受聚餐的時機,而不是沒有標準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22-05-07T20:06
只能等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Rae avatar
By Rae
at 2022-05-08T20:45
有小寶寶會擔心本來就很正常啊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22-05-07T20:06
而先生的講法也是有可攻之處啦
譬如政治人物的盤算是有更多考量的,如果是我可能會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22-05-08T20:45
我家有三歲小孩 但我覺得你真的太恐慌了
難道有疫情小孩就不出門了嗎?其他大肢體以及社交也
是很需要發展的。
Rae avatar
By Rae
at 2022-05-07T20:06
跟他說我們沒有要選市長,而且如果染疫也沒有資源快
速通關,我們和政治人物能有的醫療資源和得到的利益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22-05-08T20:45
是不同的。
而且染疫沒有一定是輕症,即便是輕症小孩拖著拖著就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22-05-07T20:06
變嚴重很麻煩,一般人又沒有資源或勢力在就醫上能快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22-05-08T20:45
我家是偏好少人且常見人們的聚會 出遊偏好人潮較少
且開闊的山上海邊(不走熱門景點)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22-05-07T20:06
速通關,得病了只能等,小小孩不見得有那時間等就變
嚴重了。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22-05-08T20:45
繼續恐慌起來,最好離婚 不然得了病會死掉,要期待
甚麼答案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22-05-07T20:06
補血,一歲以下是高危險群,能儘量避免比較好,畢
竟小孩如果染疫,現在基層跟急診醫療資源都緊繃。
看了媽寶版的媽媽帶小孩住負壓隔離病房,真心覺得
很累,若共存後,感覺就一般病房處理(?),可以
跟先生商量彼此可接受的時間點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2-05-08T20:45
有疫情難道就不出門了嗎+1 一直放大那低機率的重症
跟後遺症,那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搭大眾交通工具碰上意
外的機率,吃東西食物中毒的機率,所以你也會不搭公
車不吃東西嗎?頭兩年大家還可以忍,但現在疫苗都打
完了,各國都在恢復生活了,想"死守"的人覺得自己可
以守到什麼時候我很好奇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22-05-07T20:06
99.7%是輕症或無症狀,R值又這麼高,你真以為閃的過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22-05-08T20:45
如果我是2x大學生哪管疫情照常出去玩阿,每個人風
險承受能力不同囉,原po你還是跟先生溝通一個共同
防疫標準或染疫的預備吧!看推文你家還有嬰兒,說
不定討論好你家小孩甚至全家確診隔離送醫的配套措
施(?)你老公自然就會減少聚餐了XDD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22-05-07T20:06
如果是我也是會要老公想好確診隔離全餐的配套XD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22-05-08T20:45
你才是那個綁住全家的人
出門會出車禍也是有機率會死,建議這輩子不要出門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22-05-07T20:06
如果他還要拿檯面上的人來舉例,我會問他有沒有喬到
夠大咖的人能有特權在醫療上能通關。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22-05-08T20:45
(不是說鼓勵特權啦,只是他如果硬要舉例我會大力提
醒他我們和特定人士的資源和權利是不同的喔)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22-05-07T20:06
說起來這種文章,前幾個月先生會被幹得要死,風向~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22-05-08T20:45
建議老公辭職在家、免得工作時被傳染怎麼辦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22-05-07T20:06
一歲以下我也會避免 如果是三四歲真的就太緊張
但一歲不管什麼病都是比較危險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22-05-08T20:45
為什麼要趕在現在聚餐呢? 一直鼓勵放推的 是沒看現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22-05-07T20:06
在急診有多亂嗎? 如果不巧不是輕症呢?
Ula avatar
By Ula
at 2022-05-08T20:45
替其他高風險的人,謝謝妳先生的貢獻,希望TW快點
群體免疫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22-05-07T20:06
推jocelyne24,沒有疫情的時候,小孩病了什麼的看
醫生掛急診都還好,現在急診這麼亂,前兩天還有六
個月大小孩發燒來不及就醫而走的…帶小孩去戶外散步
踏青,如果是全程戴口罩,風險明明就比聚餐小很多,
幹嘛急著現在去聚餐啊?等整個醫療量能恢復穩定再去
不行嗎?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22-05-08T20:45
家中有嬰幼兒減少不必要的聚餐,你的想法沒錯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22-05-07T20:06
支持你,在死守跟放飛之間本來就有很多空間可以取
捨,不必要的聚餐完全是可以捨棄的。我家孩子3歲,
全家正常上班上課,但不外宿不內用,求的只是降低
風險。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22-05-08T20:45
我是真的佩服現在還有人過的跟疫情剛發生一樣的生活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22-05-07T20:06
都不社交不外食不出去玩只買生活必需品就馬上回家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22-05-08T20:45
老婆因為我帶女兒出去跟家人吃飯冷戰中,很無言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22-05-07T20:06
好啦 離婚拉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22-05-08T20:45
社交方式很多種,我跟好朋友間用通訊軟體聊天(平常
也是忙得要死,一年就聚餐個兩次),不聚餐改外帶回
家,逛百貨公司改成去戶外踏青,我覺得我的週末仍然
過得超充實啊!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22-05-07T20:06
防疫要鬆要緊現在已經是個人選擇,你只能跟先生好好
溝通吧,問大家意見也無法改變你先生的想法阿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22-05-08T20:45
我們還是會帶孩子出去,但一定是人少的空曠地區,也
會外帶外食,病不覺得特別難啊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22-05-07T20:06
降低風險大家的標準都不一樣啊,如果是真的為了沒
有疫苗可打的小小孩完全不要有染疫風險產生,那確
實全家所有成員都不該出門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22-05-08T20:45
我建議搬到上海 現在上海完全禁止出門 妳應該超放心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22-05-07T20:06
我夫家有親戚這輩子沒在工作沒有朋友可能1-2個月才
出家門,前陣子還不是出門一次就遇到確認者被匡列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22-05-08T20:45
誰對誰錯只有上天會給你答案 你想怎麼做就去
畢竟小孩是你生的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22-05-07T20:06
降低風險該降低到什麼程度?妳覺得聚餐沒必要但去買
東西有必要,可是也會有人覺得現在科技發達不用出
門也能買東西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22-05-08T20:45
推65樓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22-05-07T20:06
我覺得還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社交聚會吔 有聽朋友的小
孩確診是高燒癱軟 急診室也不收 只能在家照護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22-05-08T20:45
推,可以理解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2-05-07T20:06
六歲以下小孩,根本不怕covid-19。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22-05-08T20:45
你先生和你的死亡率,是小孩的N倍
就算成人打三劑,小孩沒有打,成人死亡率還是n-1倍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22-05-07T20:06
其實就是流感,腸病毒這些疾病大流行的時候也會減少
在外面逗留的時間啊 避免趕上流行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22-05-08T20:45
都不要過生活啦 繼續關著當狗就好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22-05-07T20:06
家有小幼兒完全可以理解原 po 的心情,雖然仍要上班
上學等必要活動,但為了幼兒還是會盡量減少非必要聚
餐,能晚得一天是一天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22-05-08T20:45
懂妳 在乎的程度差很多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22-05-07T20:06
幼兒就算沒打疫苗重症率也是比成年人低很多
用小孩子當理由實在說不過去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22-05-08T20:45
有些推文不知道在噓什麼,聚餐本來就容易染疫,明
明就是能推掉的事情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22-05-07T20:06
是你覺得不重要的聚餐,對他而言是重要的事,要人家
尊重你,你也該尊重他吧!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22-05-08T20:45
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類似 "能晚一天是一天" 的想法
會讓觀念不同的人更難有交集,因為沒有明確標準的拖
延,是找不到溝通的點的。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22-05-07T20:06
兩個觀念不同的人要溝通,最好就是要設定明確的界定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22-05-08T20:45
先生沒錯吧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22-05-07T20:06
點,譬如再過N天,或撐到小孩幾歲。
這之間可能還會兩邊互相殺價?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22-05-08T20:45
但要真的要有一個界定點即便討價還價,至少有個基準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22-05-07T20:06
雙標防疫,你會叫先生不要出門上班嗎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22-05-08T20:45
而如果是像推文有些人講的聚餐有風險這點,來溝通也
是無效的,因為先生觀念就是可接受有染疫風險的。
Mia avatar
By Mia
at 2022-05-07T20:06
可憐哪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22-05-08T20:45
家裡只有大人就算了,但有6歲的孩子耶...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22-05-07T20:06
倒不如和先生先討論發生一些狀況他的假要怎麼請、事
情怎麼安排、附近醫院的資源和規定等等。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22-05-08T20:45
不能接受機率 就一輩子都不要出門 現在就不是保證
幾歲 有沒打疫苗 一定怎樣 ..那小孩也會因為感冒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22-05-07T20:06
流感 直接病重死亡 統計全台案例每年多少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22-05-08T20:45
你怎麼不會因為 感冒流感阻止你工參加任何活動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22-05-07T20:06
有完沒完的勒索啊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22-05-08T20:45
討拍失敗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22-05-07T20:06
腸病毒 流感 登革熱 XXXXXXXX 你能擋多少 動腦!
每個都有致死案例 你他媽大人就不該出門回來傳染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22-05-08T20:45
小孩? 恐慌仔真的噁心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22-05-07T20:06
對啊 指揮官都去了 他說的沒錯啊 以阿中為準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22-05-08T20:45
現在開始沒打疫苗的小孩全部鎖在保險箱好了 XXX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22-05-07T20:06
你不出門嗎?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22-05-08T20:45
家裡有小小孩的確會謹慎ㄧ點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22-05-07T20:06
雖然遲早會中但越晚越好不是嗎?有必要在這波湊熱鬧
嗎?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22-05-08T20:45
那你有每年流感高峰期停止任何聚會嗎 笑死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22-05-07T20:06
這種東西未來就是會有高峰期 你最好能保證打30劑疫
苗台灣就不會每天萬例 報不報的問題而已 恐慌仔懂?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22-05-08T20:45
我家也有幼兒, 但我覺得現在比較恐怖的是政策還沒完
全開放共存,隨時可能被匡列,還有醫院量能,送醫流
程這些很恐怖。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22-05-07T20:06
和觀念不同尤其是觀念兩極的溝通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22-05-08T20:45
先想好自己家的配套吧...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22-05-07T20:06
建議不要用 "感覺派" 行事
我也覺得能拖越晚越好,但你如果和觀念不同的人溝通
又給對方一個沒範圍或不明確的認定,那太空泛。
除非你根本不想溝通,不然你的堅持必須盡量數據化或
明確化。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22-05-08T20:45
整天追著新無窮緊張 窮情緒勒索 真沒完沒了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22-05-07T20:06
那流感會死幼兒 怎麼沒人因為流感阻止大人聚會?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22-05-08T20:45
喔 新聞炒新冠 就變成只有新冠會侵犯幼兒就是
一堆新聞焦慮鬼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22-05-07T20:06
譬如不希望他現在聚餐,那希望至少到什麼時候OK?
兩週?一個月?兩個月? ,或確診數多少以下? 死亡率
多少以下? 或小孩多大? 之類總要有一個指標性界定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22-05-08T20:45
流感我們家是早早就打疫苗+也有減少出入密閉場所,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22-05-07T20:06
有幼兒的確滿沒有身為爸爸的自覺,如果台灣目前是有
sop,有準備的共存,那當然適度正常生活不置可否,但
是現在疫情相關物資還是東缺西缺,還要人民各種排隊
,醫療量能不足,除非是權貴有醫生服務到家,不然幼
兒病情有時候來的又快又猛,求助無門只能看著小孩在
自己面前死去,已經不只第一例,再這樣亂糟糟也不會
是最後一例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22-05-08T20:45
親子館那種也都不會去,而且流感的應對方式已經很明
確,篩出來有就給藥,同住家人之後出現同樣症狀沒篩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22-05-07T20:06
,但如果你提的數字太極端誇張也要有被打槍的打算。
兩個人觀念不同有時只能找一個折衷的中間點
但找出中間點前你必須先比較明確界定出你的標準。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22-05-08T20:45
恐慌仔永遠沒有停止焦慮的一天啦 已經生病樓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22-05-07T20:06
情緒勒索!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22-05-08T20:45
大人先去看心理科比較快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22-05-07T20:06
也可以給克流感,目前武漢肺炎就沒辦法做到這樣阿,
確診的跟恐慌的全部一起塞爆醫院....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22-05-08T20:45
當初說沒疫苗 打疫苗就沒事 現在打疫苗又說配套要足
到時配套足又有一堆毛啦 恐慌症要看醫生才會好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22-05-07T20:06
跟賺錢一樣 只要恐慌 永遠資源都不夠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22-05-08T20:45
千萬不要拿出一個 "我覺得能拖越久就多久" 的答案
你越無法拿出明確,其實溝通上對你會是越不利的。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22-05-07T20:06
你以為配套進化 病毒就不會進化? 生活還要不要過
一輩子活在這東西的陰影下就好啦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22-05-08T20:45
現在小孩本來就要面對無數的病毒挑戰 你本身免疫營
養搞定 剩下的就是達爾文 整天依賴政府醫學可憐哪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22-05-07T20:06
被病毒跟恐慌勒索的人生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22-05-08T20:45
怎麼好像前面很多人在講群體免疫,現在流行的O是會
重複感染的種類,無法達到群體免疫…重複感染越多
次後遺症機率還會上升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22-05-07T20:06
防疫態度分歧ㄧ起相處真的很辛苦,不如先分居到疫
情結束為止?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22-05-08T20:45
國外都正常生活了,難道外國人命比較不值錢,所以別
人都沒在怕的嗎?顯然不是,而是就沒啥好擔心的,而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22-05-07T20:06
台灣被媒體各種標題恐嚇,民眾都被嚇傻不會判斷了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22-05-08T20:45
真的這麼容易滅人類 西班牙大流感早就殺光人類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22-05-07T20:06
你他媽終究還不是要靠自身免疫力跟達爾文
整天追著政府醫學 哪天病毒跳級一倍追不上 可能一堆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22-05-08T20:45
對我而言比較恐怖的是被隔離,還有在確診者這麼多的
狀態下的醫療量能還有送醫流程的問題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22-05-07T20:06
人只敢活在地下室一輩子 笑死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22-05-08T20:45
離婚啊 嘻嘻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22-05-07T20:06
香港兒童重症率就很高。專家也擔憂有些兒童發生多
系統炎症綜合徵
(MIS-C) 的風險較高,且 COVID-19 感染對兒童大腦
、心臟、免疫系統和其他器官的長期影響仍然未知且
令人擔憂。
國外無所謂的話為什麼會有兒童疫苗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22-05-08T20:45
政府醫學只能盡力產生這些 你害怕就去打 不代表打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22-05-07T20:06
妳的小孩也不可能都不出門,妳知道國外現在很多小
孩不明肝炎嗎,因為關在家太久沒抵抗力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22-05-08T20:45
可以請他暫時租房
台灣兒童疫苗快開打了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22-05-07T20:06
了就一定怎樣 也不代表沒做這些你就該情緒勒索別人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22-05-08T20:45
我覺得這種事情沒有對錯,但是你要跟另一半取得共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22-05-07T20:06
識。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22-05-08T20:45
就說哪天病毒超越醫學的防範力 你就是靠天擇生存!
情緒勒索 限制行動 根本邏輯失敗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22-05-07T20:06
從這病毒兩年前開始大流行時,目前流感化的論點當時
早就有了,今天不管是妳,還是妳疫情前就生的孩子,疫
情後才出生的孩子,要在這世界上活下去本來就要思考
這問題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22-05-08T20:45
除非病毒自己突變到自我毀滅,不然真的總有一天會
中獎,這樣,堅持一年,二年甚至10年有什麼意義,
徒然生活留白。只是現在處於爆發期,醫療資源緊張
,真要中獎還是中重症的話,要考慮能不能獲得充分
的醫療。所以盡量避免這段時間被感染,疫情緩解後
慢慢恢復正常生活,我是覺得比較適當,我們家也是
這樣預備。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22-05-07T20:06
這麼怕後遺症那當初就不要生二寶,因為妳不可能把二
寶關起來六年到可以打疫苗,然後目前也沒有哪一種疫
苗能100%免疫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22-05-08T20:45
你何不住山洞,最安全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22-05-07T20:06
今天先生出門聚餐,孩子如果染疫就可以怪先生,那先
生如果乖乖的結果還是發生了,那改成要怪誰?目前這
種情況已經不是怪誰就能解決,怪誰只是讓自己心裡好
過而已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22-05-08T20:45
出門自然是有風險,不同的行為風險也有差別,這次
疫情徹底告訴我們科學教育多麼重要了XDD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22-05-07T20:06
Blackmail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22-05-08T20:45
妳可以把小孩關在上海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22-05-07T20:06
小孩還沒四歲,會希望盡量避免群聚,希望晚一點再得到
畢竟現在一切都很混亂...快篩劑也還沒時間買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22-05-08T20:45
一堆這樣搞的 等到時只能靠自身免疫力 又賠上婚姻
就慢慢地哭吧 恐慌無極限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22-05-07T20:06
不過 就是共識的問題啦...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22-05-08T20:45
天真以為人類醫學能搞定所有未來病毒 真的天真啊
你現在忙得死去活來 等病毒飛一下跳級 你什麼鬼都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22-05-07T20:06
白忙一場 還不如把自身免疫力用現金方法調到最優-.-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22-05-08T20:45
不用理噓的人,要共存,明明可以延緩時間再確診,
也不用急著擠在第一波手忙腳亂醫療資源緊繃的時候
,罵最大聲的都是別人的囝仔死不了的心態,換成是
他們自己老小有三長兩短,就不是這個嘴臉了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22-05-07T20:06
最佳解沒人在乎 只在乎不段哭訴政府無能哭訴醫學無
力 好像病毒是這些人弄出來的一樣 可憐哪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22-05-08T20:45
如果小孩疫苗有了,快篩劑也普遍隨便買隨便有了,要共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22-05-07T20:06
建議離婚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22-05-08T20:45
存當然沒有問題,因為準備充足了阿.現在準備有很足?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22-05-07T20:06
恐慌仔又再示範 從地下室還是哪個狗洞打PTT?XDD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22-05-08T20:45
看到某句不要理噓的人 我就偏要來噓一下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22-05-07T20:06
現在量能最不足的應該是精神科醫生 政府還不準備!XD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22-05-08T20:45
如果我在雙北,目前醫療量能低的當下,也會避免外出
增加感染風險,不必要的聚會何必著急現在去做,前幾
天2歲童不就用他的生命來證明目前配套和人力不足嗎
?愛外出的共存仔也別在現在給醫護添麻煩吧,自私的
要命!二來也別說重症或死亡率多低,當自己兒子就是
那一個數字時還會用這個觀點去說服別人嗎?但是原po
也無法去限制老公,不如分居吧。有些噓文的真的看了
會翻白眼,無需理會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22-05-07T20:06
趕快打精神疾病疫苗先吧 就一個例子當成萬例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22-05-08T20:45
會被噓的原因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22-05-07T20:06
根本不是風控,也不是避險
文字裡就看得出來想要責任轉嫁
要責難老公就直說我還會給推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22-05-08T20:45
低重症率不代表不會有人重症,沒人知道自己是不是那
少數.如果量能可以有改善,現在染疫當然不可怕
而且六歲以下不能獨自在家,每次染疫都是要長時間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22-05-07T20:06
離開工作崗位.這對很多人而言應該是滿可怕的.
之前公公臥床,跑急診室是家常便飯.病危都不知道簽幾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22-05-08T20:45
張去了,難道我還會怕這個?但現在就是不足阿...
但我跟先生目前是有共識,都是兩點一線上班回家...
Ula avatar
By Ula
at 2022-05-07T20:06
現在就是中重症可能沒辦法獲得醫療資源 真不知噓的
人怎麼可以這麼有自信自己跟家人都不會是最衰的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22-05-08T20:45
能守到甚麼時候就不知道了...就是盡量避免孩子染疫
萬一還是中了,也只能認了.至少,我們有盡力守著了.
只希望要是孩子中了,而且還是不幸的少數...就醫不要
這麼困難就好了...生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得醫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22-05-07T20:06
每天活著本來就有各種大大小小的風險,你現在恐慌一
個風險很低的,但其他風險更高的也沒看你多注意過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22-05-08T20:45
恐慌仔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22-05-07T20:06
沒有行止紀錄列表
檢討別人都很簡單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22-05-08T20:45
現在重症就是一堆老人啊 老人你做一大堆也未必能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22-05-07T20:06
數據都顯示在那邊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22-05-08T20:45
降低重症啦 新灌這東西出來就注定要重症一堆老人
說難聽死到一個程度 就自然會提升量能 跟你拖什麼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22-05-07T20:06
樓上要不要留點口德?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22-05-08T20:45
情緒勒索誰都無關 你乾脆說等老人都死光才能聚會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22-05-07T20:06
好了 就已經是一個必然發生的比例 你要牽拖誰?>>
Ula avatar
By Ula
at 2022-05-08T20:45
那怎麼不說老人重症率高 台灣強制老人施打疫苗????
你明明就是最拖醫療的結果施打率還低 你能勒索他嗎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22-05-07T20:06
既然你不能 你憑什麼因為老人拖了重症量能 去牽拖
其他人 笑死 邏輯啊!!!!!!!!!!!!!!!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22-05-08T20:45
大家都不要出門,我就可以出門啦!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22-05-07T20:06
要情緒勒索別人 先叫政府情緒勒索老人啊 ㄘㄟ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22-05-08T20:45
離婚吧 妳老公好可憐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22-05-07T20:06
媽寶版和這裏風氣差好多啊....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22-05-08T20:45
如果別人家發燒流感腸病毒 應該不會出席吧? 誰跟你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22-05-07T20:06
流感腸病毒不怕? 我是很怕 所以從以前就好好打疫苗
洗手 兒童椅餐桌消毒 酒精病毒崩次氯酸水COVID前在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22-05-08T20:45
媽寶板的板友群跟婚姻板還是有差啊~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22-05-07T20:06
恐慌仔一一示範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22-05-08T20:45
母嬰環境一直很流行 要當白目爸爸自己去當 但不用說
嘴別人家的防疫 畢竟你家小孩你家的事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22-05-07T20:06
快離婚啊,這麼爛的男人都不顧妳跟小孩還是要出門,
妳是在圖他的什麼?快跟小孩搬到深山上自給自足99%
安全。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22-05-08T20:45
恐慌仔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22-05-07T20:06
沒醫學常識不用出來丟人現眼 腸病毒流感重症很常見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22-05-08T20:45
趕快跟小孩搬到聖母峰住 保證沒病毒 精神科快支援
這個比新冠還可怕 快點處理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22-05-07T20:06
消毒消成那樣 結果小孩身體沒有自然跟病毒對抗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22-05-08T20:45
的基因 這還洋洋得意 以後小孩拖離媽媽或是遇到
必須接觸病毒的環境 連基礎的抵禦能力都沒 可憐哪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22-05-07T20:06
妳的過度恐慌來自妳無法處理想轉嫁出去,這樣很難有
共識,先想辦法自己冷靜下來再去談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22-05-08T20:45
台灣就是一堆保護成這樣的媽 才會媽寶一堆 誰才是
萬惡淵藪 很清楚 人類發展本來就該以自身的適應力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22-05-07T20:06
不然只是在情緒發洩,對方一定不願意接跟談的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22-05-08T20:45
去跟病毒共存 一味的閃躲 逃得了和尚逃得了廟?
這樣產生的小孩沒有對抗病毒的基因 以後的後代可憐
Una avatar
By Una
at 2022-05-07T20:06
樓上真的很氣欸,疫情悶太久了喔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2-05-08T20:45
批評先生自私?你真的很確定自己很對,至高無上?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22-05-07T20:06
台灣一堆媽寶製造機 各種消閃躲藏護
難怪基因感覺越來越殘弱 萬惡淵藪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22-05-08T20:45
說小孩可以打疫苗的人,光看這篇就知道那些推文肯定
沒小孩,因為兒童疫苗只打6歲以上,原po小孩一開始
就寫低於6歲,等於什麼防護都沒,老公還這樣真的欠
缺警覺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22-05-07T20:06
小孩6歲以上也不一定要打疫苗…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22-05-08T20:45
覺得 要共存是恢復正常生活要走的路 老公是對的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22-05-07T20:06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22-05-08T20:45
流感和腸病毒一年死的人數多少你知道嗎?要回歸正常
生活了好嗎?!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22-05-07T20:06
請他們來家裡吃飯哎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22-05-08T20:45
病毒變異速度超快
這輩子不用出門了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22-05-07T20:06
哈哈才剛出桶又想回去? 送你回去唷^^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22-05-08T20:45
她們會用人生的大半時間來消毒躲藏情率勒索別人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22-05-07T20:06
當然沒時間出門 笑死 隨便啦 反正這裡什麼時候缺
你這種貨色 水就水啊 這裡早就難救 自生自滅吧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22-05-08T20:45
反正你兒子喪失抵抗基因又不關我的事 笑死
Ivy avatar
By Ivy
at 2022-05-07T20:06
趕快一輩子跟在他屁股後面幫忙消毒吧 XDDDDDDDDDDDD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22-05-08T20:45
會喔 我會一直幫他消毒 到他自己可以注意衛生 自己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22-05-07T20:06
消毒 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 我的孩子是我的寶貝我保護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22-05-08T20:45
好了啦 你兒子上大號你也會跟進男廁 消毒馬桶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22-05-07T20:06
這我都想得到 so 說個笑話 媽寶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22-05-08T20:45
以後媽寶也會有政府認證標章吧
XDDDDDDDDDDDDDDDD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22-05-07T20:06
媽媽你太焦慮了 先生要不確診只能不去上班了 我家小
孩一歲兩個月 全家正常生活工作上班 小孩照常出門跑
跳 除了勤洗手好好吃飯睡覺就正常生活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22-05-08T20:45
把你的擔憂化為一縷酒精 噴灑在該消毒的地方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22-05-07T20:06
是喔 我不希望他在外面上廁所 真的要上坐式的 我會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22-05-08T20:45
如果你想要情緒勒索你的丈夫 不是對他碎碎念
而是他一回家就叫他雙手伸出來讓你噴消毒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2-05-07T20:06
投胎啦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22-05-08T20:45
不在外面上廁所….哈哈哈哈哈哈哈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22-05-07T20:06
消毒馬桶蓋 光是腸胃炎年紀越小越容易發燒脫水要住
院打點滴 無後援的家長沒本錢讓孩子生病 何況諾羅之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22-05-08T20:45
類完全沒有免疫性 很多疾病會一得再得 腸病毒孩子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22-05-07T20:06
嘴破哭要痛苦幾天? 洗手餐椅馬桶消毒我能簡單避免的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22-05-08T20:45
為何要讓孩子受苦? 他在學校我管不到 但老師也會要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22-05-07T20:06
其實說不定現你我身上都有微量病毒在 只是你不知而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22-05-08T20:45
支援精神科啊 落落長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22-05-07T20:06
自然的防護力不去訓練 整天靠人力 自以為葉問?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22-05-08T20:45
小孩總是會生病的…我身邊消毒最勤的小孩卻得到最嚴
重的病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22-05-07T20:06
孩子洗手做好環境衛生 免疫系統要訓練也不用嬰幼兒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22-05-08T20:45
反正繼續啊 歡迎啊 看你能跟到什麼時候防到多全面XD
Ina avatar
By Ina
at 2022-05-07T20:06
困難梭狀桿菌
住院住了三週呢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22-05-08T20:45
某人作法 最後應該不是死在病毒 而是死在精神科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22-05-07T20:06
X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22-05-08T20:45
就送出去無差別攻擊 反正我跟先生觀念一致就好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22-05-07T20:06
然後兒子當兵 就有一個女人整天抗議軍隊沒有消毒槍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22-05-08T20:45
枝 沒有消毒鋼盔 幹 我整個笑死 然後爆料公社就刊出
極品媽寶照 台灣第一個因為媽媽太鬧終於免疫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22-05-07T20:06
困難梭狀桿菌酒精消毒是沒用的 醫院重症單位環境很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22-05-08T20:45
多 有些是抗生素用太多引起的 我在做什麼我其實很清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22-05-07T20:06
所以呢 你兒子當兵請問你要怎麼消毒? 然後別人都靠
自身免疫力 就你兒子沒有媽就會病死? 我噴飯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22-05-08T20:45
楚 我倒想問問P版友了解這隻菌嗎^^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22-05-07T20:06
還是你也要簽下去貼著屁股幫忙消毒鋼盔 xxx
病態到自鳴得意 可憐的兒子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22-05-08T20:45
我只知道一般人得到這隻菌的機率很低很低很低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22-05-07T20:06
可惡 網頁板還是能看到黑名單發言...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22-05-08T20:45
這小孩可不是什麼重症患者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22-05-07T20:06
不敢邏輯回應? 你要消要躲就要保證你一輩子任何環境
你都要做到同一個標準 不然你自身沒有抗病毒基因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22-05-08T20:45
怎麼生存 所以當兵勒? 當兵不就掛了 要不要用腦啊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22-05-07T20:06
我覺得轉陳時中那邊轉得有點硬喔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22-05-08T20:45
這是常識吧 寧可用一輩子示範強迫症 也不選擇生物
對抗病毒的自然方式 真的可憐 精神科花費肯定大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22-05-07T20:06
那都不要出門好了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22-05-08T20:45
都可以想到沒辦法消毒的時機是怎樣不安恐慌焦慮
Mia avatar
By Mia
at 2022-05-07T20:06
看這情形應該叫小孩讀精神科 肯定賺爆xd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2-05-08T20:45
小孩得流感還比較嚴重,還有這病不會消失,只有大家
放爛不驗你覺得比較輕微而已,自己先調整心態吧
Rae avatar
By Rae
at 2022-05-07T20:06
現在跟國外一樣放推,那天大家不管確診數就下降了,
但不是疫情減緩,你不要搞錯了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22-05-08T20:45
原Po不要難過啦 這裡一堆生不出小孩的 嘻嘻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22-05-07T20:06
嬰幼兒可以打流感疫苗,但目前COVID沒有
大部分的焦慮也只是來自於嬰幼兒沒有COVID的疫苗可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22-05-08T20:45
打.目前很多嚴重疾病都有預防方法了,當然不用擔心
如果現在嬰幼兒也可以接踵了,這種擔憂當然會不見
我們是每年都有好好打疫苗的,全家都打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22-05-07T20:06
流感有相對應的藥物可以很容易取得,covid也還沒有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22-05-08T20:45
今年流感沒有打到是真的太忙QQ~不過之前都打四價~
沒打疫苗連大人都受不了.以前我老公不打流感疫苗的
連續重兩次後就乖乖打了.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22-05-07T20:06
是說我顧過一次1.5Y流感發高燒兩天的老嬰,就真的怕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22-05-08T20:45
我懷孕也有打 小孩出生後超過六個月 也是每年打
沒人知道自己會不會變重症...但沒有防護真的有差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22-05-07T20:06
到了,若covid是無症狀也就罷了,輕症光發燒咳嗽嘔
吐那些顧起來也真的夠崩潰的,更不要說大人還得一起
匡列在家不能換人(之前流感我們還能夫妻+長輩輪著顧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22-05-08T20:45
而且...COVID是發病前就可以傳染了,很有難度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22-05-07T20:06
又是一個活在2020年的人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22-05-08T20:45
所以小孩六歲以前 還是12歲以前都不能聚餐嗎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22-05-07T20:06
不要聽指揮中心跟媒體的屁話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22-05-08T20:45
鐵門焊死 不要讓他出門 !!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22-05-07T20:06
我認為小孩身處環境太過無菌,身體會認為既然都無菌
了那就不需要太多抵抗力,反而更容易生病,除非家中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22-05-08T20:45
改裝成無菌室一輩子不出門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22-05-07T20:06
小題大作 直接封棺好了都不會接觸人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22-05-08T20:45
你先生說的沒錯,別討拍了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22-05-07T20:06
太刻意消毒反而會讓小孩沒有抵抗力 真的這麼怕乾脆
搬去鄉下 與人之間距離要多遠有多遠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22-05-08T20:45
這麼害怕家裡先建立正壓吧
進氣使用紫外線、加熱再經過高效率過濾濾網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22-05-07T20:06
就算輕症也很不舒服啊,而且拖的夠久病毒一直轉弱
或是醫療沒那麼緊時才確診不是更安全嗎?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22-05-08T20:45
可以理解你的心情。不過聚餐容易確診,上班拿下口罩
用餐也可能會確診啊,也有小小孩傳染給同學的,真
的覺得遲早會中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22-05-07T20:06
回家設置黏性地板黏鞋子吧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22-05-08T20:45
進門設緩衝區有換衣、沐浴、被乾空氣吹完才能進家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22-05-07T20:06
既然要防止就不要防心安
防有效吧
取暖推文都不是給有效建議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22-05-08T20:45
如果要在家弄無塵室 會不會活的太辛苦?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22-05-07T20:06
原po要的是看起來安全
還是真安全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22-05-08T20:45
說無塵室太累,她要的不就是有效降低風險嗎?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22-05-07T20:06
這就是典型病毒不會挑上班的人只會挑玩樂的人
Rae avatar
By Rae
at 2022-05-08T20:45
雖然理解你的焦慮 但你這樣實在也太情緒勒索了吧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22-05-07T20:06
小孩去打疫苗吧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22-05-08T20:45
六歲以下...要打什麼疫苗?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22-05-07T20:06
誰誰病毒會一直轉弱的,那天不會突變成超強的嗎?正
常過生活即可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22-05-08T20:45
家中有6歲以下的家庭全都鎖在家好了...呵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22-05-07T20:06
我同事每天戴口罩煮飯,落實公筷母匙,全家夾完菜各
自吃,不在餐桌上用餐。我是覺得如果每天在家也戴口
罩、做到像她那樣,確實可以降低在家確診的可能性,
不然不管是聚餐上班還是什麼因素染疫,全家一起中
的可能性都還是有的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22-05-08T20:45
妳的擔心是正常的 不過已經不符社會期待了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22-05-07T20:06
除非妳跟家人都不上班不上課不外出,不然我真心請教
妳如何肯定確診是因為外出聚餐還是餐廳內用導致?
疫調?基因定緒?還是靠直覺?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22-05-08T20:45
無症狀感染者不去驗,會知道自己確診嗎?妳能保證自
己跟家人外出接觸的每個人都沒有無症狀感染者嗎?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22-05-07T20:06
共存不代表放推,凡事過與不及都不適當,而且妳表現出
來的樣子已經是恐慌成分居多了
Tom avatar
By Tom
at 2022-05-08T20:45
原來當兵的時候馬桶圈上有屎有尿 你為了增加自身
抵抗力 也會不清潔直接坐上去^^ 基本上外面公廁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22-05-07T20:06
馬桶圈就是那麼髒 不然怎麼會有拋棄馬桶圈紙給人用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22-05-08T20:45
對於無法溝通的水桶慣犯 我懶的花時間再回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22-05-07T20:06
環境無法消毒 就養成習慣勤洗手 不要碰眼睛鼻子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22-05-08T20:45
原來在j大的邏輯裡,對染疫不恐慌=故意染疫?很有趣
的論述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22-05-07T20:06
拿東西吃 巧虎都在教了 成人衛生觀念還要比小孩差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22-05-08T20:45
所以j大是不是覺得不怕鬼=自己故意要去當鬼?XD 再
掰嘛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22-05-07T20:06
你的恐慌是指我嗎?你的結論很詭異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22-05-08T20:45
我花洗手、消毒兒童椅跟馬桶蓋花30秒就能解決的事
Ina avatar
By Ina
at 2022-05-07T20:06
為什麼要讓孩子生病受苦我也苦?我還是有去戶外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22-05-08T20:45
踏青、餐廳吃飯,但聚餐跟很擠的商場最近是真的少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22-05-07T20:06
孩子學校也去 我也上班 飛沫被傳染什麼的我也認了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22-05-08T20:45
其實小朋友不打疫苗比大人打疫苗重症率沒有比較高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22-05-07T20:06
同樣疾病對2歲跟5歲得到風險就是不一樣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22-05-08T20:45
我講的不光是COVID 是推文提到腸病毒流感沒關係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22-05-07T20:06
我才說誰跟你沒關係 而且現在生任何病都得不到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22-05-08T20:45
以往的醫療相對資源 得諾羅又吐又拉發燒但沒病床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22-05-07T20:06
不能住院只能在急診打點滴或回家慢慢顧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22-05-08T20:45
先不論能否真的增加免疫力 冒這個風險幹嘛呢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22-05-07T20:06
適合搬去上海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22-05-08T20:45
可以理解你的焦慮,不過腸病毒對幼兒的威脅其實比
Covid-19大喔,如果今天沒疫情,你會因為擔心腸病毒
而限制先生的行動嗎?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2-05-07T20:06
希望妳可以跟先生堅持:1)國外花了三年才走到共存
,台灣難道被逼迫三個星期就要共存嗎?2)如果覺得
遲早都會確診的放鬆,請不要期待醫療能救到你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22-05-08T20:45
3)小孩是沒辦法自己做出保護的,媽媽妳可以的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22-05-07T20:06
拿小孩情緒勒索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22-05-08T20:45
我想知道所以國外那些很早就共存的國家小孩是染疫率
很高嗎 國外小孩打疫苗的也不多吧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22-05-07T20:06
都有人吵著要辦婚禮了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22-05-08T20:45
話說,有些人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等遇到之後才一
輩子懊悔不已。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22-05-07T20:06
這種事情沒有對錯。把共存掛在嘴邊的人,如果是自己
的至親染疫,而且證實是自己傳染回家但本人沒事的話
會不會一輩子心裡都有陰影呢?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22-05-08T20:45
為什麼染疫傳染別人要有陰影
是故意、刻意嗎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22-05-07T20:06
真的害怕染疫後果先檢視現有的防護作為吧
若在家不配戴口罩,怎麼確保自己不是無症狀者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22-05-08T20:45
不是只挑自己覺得安心項目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22-05-07T20:06
笑死,所以”必要”活動就不會染疫嗎?所謂必要活
動才是最有可能的破口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22-05-08T20:45
而且自己沒中要怎樣傳染給別人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22-05-07T20:06
染疫傳染給別人為什麼要愧疚?不用這樣吧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22-05-08T20:45
我身邊的人染疫都是上班或上學得到的,他們要感到愧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22-05-07T20:06
疚嗎?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22-05-08T20:45
不見棺材不掉淚真的是完美示範情緒勒索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22-05-07T20:06
幫補血,想共存的就自己大方地拿下口罩出國玩樂,
有擔憂的就選擇讓自己安心降低風險的方法,這不過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22-05-08T20:45
就是價值觀的問題,有人就是無所謂,有人就是謹慎
。在那裡腦補別人要關小孩一輩子,有人說要這麼極
端嗎?類比上班比較可怕,上班能選擇嗎?雖然這個
世代已經無可避免地會感染,為什麼想要在自己能做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22-05-07T20:06
的範圍內儘量保護小孩的媽媽,要被如此的抨擊?小
孩確診,確實多數的表徵是輕症,但後遺症根本到現
在都還是未知數,根本就不適合拿腸病毒/流感來做類
比。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22-05-08T20:45
放寬心吧!國外都這樣過了!就算沒新冠,流感腸病毒
諾羅也是一堆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22-05-07T20:06
國外不戴口罩是用大量死亡數換來的吧...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22-05-08T20:45
台灣一天交通死8人 你要不要一輩子別搭車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22-05-07T20:06
早晚都會得的 怕什麼?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22-05-08T20:45
1922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22-05-07T20:06
為什麼會覺得現在醫療非常緊繃啊?要共存以現在的傳
染率來說絕對還是在早期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22-05-08T20:45
幫補血,你是對的 在疫情還沒有明朗化前,或是有明
確的特效藥跟規範,保護小小孩本來就是家長要做的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22-05-07T20:06
謹慎在哪看不懂,感覺謹慎?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22-05-08T20:45
還是從家內生活落實謹慎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22-05-07T20:06
就是噓賭、自私這些字眼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22-05-08T20:45
混亂?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22-05-07T20:06
英國全面不戴口罩是每天死幾百個人換來的,交給達
爾文處理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2-05-08T20:45
不然你說先生要什麼時候才能去聚餐?疫情只會越來越
嚴重喔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22-05-07T20:06
但你要讓你小孩關到什麼時候呢 關到可以打疫苗嗎?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22-05-08T20:45
小孩打疫苗風險未必比感染低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22-05-07T20:06
關在一起吵到離婚才是你要的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22-05-08T20:45
你老公在家是不是很壓抑?寧願抱著可能被感染的風險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22-05-07T20:06
也要去你所謂的非必要聚餐,感覺出你平常對老公管很
多,一直傳一些文章來佐證你的想法這個行為其實也讓
人壓力很大,你所謂的老公平時很愛你們這次不知道怎
麼了?應該是老公平時都乖乖聽話這次怎麼不聽了吧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22-05-08T20:45
怕的話可以把自己關起來都不要出門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22-05-07T20:06
喔對了腸病毒也會重症的喔,那小孩也不要上學不然學
校很容易傳染腸病毒,這樣看來下一次出門會不會十八
年後?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22-05-08T20:45
不要被新聞影響 99%都是輕症好嗎!?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22-05-07T20:06
那不要去上班啊 不要去賺錢啊 上班也不要脫口罩吃
飯啊 不要跟我說去上班可以 這樣跟雙標政府有什麼差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22-05-08T20:45
國外spring break 滿滿的都是人 有怎樣嗎?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22-05-07T20:06
我覺得你們還是少出門 這樣我們才不用人擠人
Tom avatar
By Tom
at 2022-05-08T20:45
小孩就醫風險這麼高 我會減少非必要的聚餐 但如果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22-05-07T20:06
是必要的聚餐我可能還是會去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2-05-08T20:45
一樓真死忠呢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22-05-07T20:06
早晚都會沒錯 但不要現在 現在政府什麼都沒有準備好
得了你急診快篩都得排 何必跟大家擠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22-05-08T20:45
自己關家裡強制清零吧!只要出門就是有風險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22-05-07T20:06
出門交通事故風險也不小,我建議都待在家,呵呵。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22-05-08T20:45
挺你先生,趕快離婚不要一天到晚情緒勒索。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22-05-07T20:06
讓他穿防護衣去聚餐吧!愛聚幾攤都ok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22-05-08T20:45
廢到笑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22-05-07T20:06
@krsone 你的論點也是在開地圖炮阿 半斤八兩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22-05-08T20:45
覺得醫療資源不緊繃的,要不要去醫院看看........
急診都塞爆了好嗎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22-05-07T20:06
建議你一輩子不要出門 等等哪天被車撞也是風險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22-05-08T20:45
家裡有小小孩完全可以理解媽媽心情啊!!!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22-05-07T20:06
不要跟政策對作阿~清零的時候可以不出門,但現在要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22-05-08T20:45
共存~除非你可以關在家好幾個月不然避免不了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22-05-07T20:06
請別太焦慮 孩子染疫危險性沒那麼嚴重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2-05-08T20:45
躲好躲滿 外面很可怕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22-05-07T20:06
都要共存了 請問要擔心到小孩幾歲???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2-05-08T20:45
恐慌仔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22-05-07T20:06
呵呵 吃飯聚餐也扯陳時中 可憐唷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22-05-08T20:45
我誠心拜託各位鄉民不要再出門了啦 照八卦文章來看
應該景點餐廳都要沒人啊 為何還是那麼多人啦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2-05-07T20:06
可以上班不能聚餐?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22-05-08T20:45
我支持原po耶,目前辦公室50人,其中2人確診都是因
為共餐,辦公時間交談只要戴好口罩加上清潔手部,沒
那麼容易感染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22-05-07T20:06
信仰充足的人可以衝高感染率,這樣可以提早達到群
體免疫的目標;我信仰不夠,所以拜託你們了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2-05-08T20:45
看來內文一堆沒孩子的人才會說的話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22-05-07T20:06
@meruruC 這也無關信不信仰
指數化的感染數就是中獎早晚問題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22-05-08T20:45
疫苗的數據顯示防重症但無法防感染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22-05-07T20:06
不管你喜不喜歡政策
被感染就是趨勢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22-05-08T20:45
中重症就自求多福吧,醫療資源不一定會在你身上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22-05-07T20:06
高峰沒過,醫療資源緊繃,你這時候得的話??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22-05-08T20:45
打三劑還是會確診啊,無知真的很可悲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22-05-07T20:06
https://reurl.cc/7De5ed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22-05-08T20:45
https://i.imgur.com/TfxJq4D.jpg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22-05-07T20:06
疾管署最後更新確診者指引是3/18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22-05-08T20:45
政府給指引不想遵守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22-05-07T20:06
放寬管治朝向共存又怪
成年人怎麼一點風險評估跟應變能力沒有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22-05-08T20:45
可以理解,兩歲過世的那位就是被多重感染攻擊,救都
救不回來。只能說這波omi 感覺比Delta 時聽到小孩和
年輕人中重症還多,當然不用過度害怕,但能作的防疫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22-05-07T20:06
就盡量阿,畢竟小孩要是地獄倒楣鬼時沒有後悔藥,而
且其實小孩用藥有很多限制藥物後遺症也會比較嚴重,
能不得不要故意去得。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22-05-08T20:45
幫補血,家裡有小小孩本來就應該謹慎點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22-05-07T20:06
有小孩小心一點有什麼問題?反正早晚都會得,所以去
非必要聚餐就可以?那反正人生都有一死,那也不用
健康飲食了,不如吃得開心,就死了也是個開心鬼。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22-05-08T20:45
你太緊張了 公司上班更危險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22-05-07T20:06
等發生才會怕吧,雖然我沒小孩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22-05-08T20:45
要不要全台灣公民駕照都沒收,這樣交通事故致死率
也可以驟減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22-05-07T20:06
我是站在你老公那派的。現在為了降低低重症率的幼
兒的染病率而不進行社交娛樂,類似怕車禍而不開車
騎機車。這是一個tradeoff,但評量得失後,我選娛
樂。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22-05-08T20:45
畢竟這次清不了零了,長期抗戰時長以年計算,期間
因其他理由出門染病的機率又很高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22-05-07T20:06
不是指揮中心都說共存了?
Rae avatar
By Rae
at 2022-05-08T20:45
處理方法和腸病毒一樣,該消毒就消毒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22-05-07T20:06
跟疫情無關,是小孩那麼小老公不該一直外出聚餐吧..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22-05-08T20:45
不太可能長期要求,關太久會適得其反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22-05-07T20:06
家裡有小孩~通常都會有所警惕~畢竟小孩真的被感染到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22-05-08T20:45
症狀真的比較嚴重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22-05-07T20:06
現在感染率那麼高...很難不中標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22-05-08T20:45
你也不能拿他怎麼辦吧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22-05-07T20:06
建議小孩關到打滿十劑再出門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22-05-08T20:45
可以理解有小小孩的家長很擔心,但再焦慮也不可能
全家關在家到疫情結束,不如多看看國外研究數據和
衛福部的指引,至少家人確診時不會慌了手腳
Ula avatar
By Ula
at 2022-05-07T20:06
阿就早晚會得啊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22-05-08T20:45
知道要共存,現在的掙扎點只是要不要給小孩打疫苗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22-05-07T20:06
出門注意口罩,勤洗手,疫情延燒下去我們勢必得跟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22-05-08T20:45
病毒共存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22-05-07T20:06
我也都乖乖聽老婆話不聚餐、不內用了,家裡還有2歲
Ida avatar
By Ida
at 2022-05-08T20:45
買保險,防疫險買好買滿!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22-05-07T20:06
現在公衛體系那麼亂 台灣行政系統根本沒做好共存的
準備 支持你的想法 遲早都會得 但不是現在 至少是
我要送小孩就醫不會被排擠到醫療資源的狀態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22-05-08T20:45
我原本預估5月中要正常生活 但現在感覺政策還在轉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22-05-07T20:06
哈哈,恐慌仔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22-05-08T20:45
出門有機會被車撞死,這輩子最好都不要出門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22-05-07T20:06
台灣真的一堆疫情焦慮症的重症患者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22-05-08T20:45
可以理解你,不知道為什麼被罵成這樣,簡直就是一
言堂……不敢多說了,自求多福吧!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22-05-07T20:06
妳可以自己跟小孩鎖在一個房間都不出門最安全了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22-05-08T20:45
家有1y小孩,但自己是一線醫護,難道我要直接辭職,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22-05-07T20:06
等到都沒有疫情再出去工作嗎???或是我要跟我的家
人隔離不見面直到疫情結束嗎?現在就是回不去沒有病
毒的世界了,那我們能做的就是與之共存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22-05-08T20:45
妳全家都不要出門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22-05-07T20:06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2-05-08T20:45
0.0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22-05-07T20:06
唯一建議離婚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22-05-08T20:45
不然呢? 要關在家等小孩打疫苗嗎? 還要等幾年都
還不曉得耶,台灣都熬兩年多了是還要多久,生活都
不用過嗎? 沒有老公出去賺錢妳們的生計還行嗎?
要是那麼堅持乾脆分居好啦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22-05-07T20:06
換作是我一點都不介意自己再去租間套房住,生活費
照給,照顧小孩妳想辦法搞定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22-05-08T20:45
討論必要聚餐是三小,硬要講哪有什麼是必要的,沒
人拿槍架著你去都不必要,但拒絕社交應酬,不會影
響工作上的人際?主管上級的印象?升遷?等哪天老
公被裁員了再來擔心餓肚子吧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22-05-07T20:06
防疫價值觀上面不一樣真的會有問題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22-05-08T20:45
妳老公是對的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22-05-07T20:06
只能不出門了 連上班也不要吧因為出門就有風險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22-05-08T20:45
上班不也是一樣…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22-05-07T20:06
看完留言就知道疫情為啥飆這麼快了
妳老公不可靠,請自立自強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22-05-08T20:45
因為周遭跟你老公一樣無所謂的人太多了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22-05-07T20:06
都在賭自己不是24歲敗血症拜拜的那個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22-05-08T20:45
坦白說吧 我覺得被洗得很嚴重的反而是妳 國外就是共
存派 妳拿國外文章要他當封鎖派也太怪了....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22-05-07T20:06
我每天出門也在賭不是被車撞死的那個,因為交通事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22-05-08T20:45
故死亡的比疫情還多,但我還是天天出門因為要賺錢
,不服來辯。喜歡關緊閉你家的事,不要自以為對別
人都錯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2-05-07T20:06
我看不懂大家在砲什麼耶...你準備好共存了 原po可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22-05-08T20:45
能還沒準備好啊...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22-05-07T20:06
原po自己準備好了沒是她的事,老公的作法合情合理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22-05-08T20:45
妳自己出去賺錢啊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22-05-07T20:06
離婚啊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22-05-08T20:45
其實原po也沒錯,可能有些人就是很難宅在家吧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22-05-07T20:06
https://i.imgur.com/NW3S1fx.jpg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22-05-08T20:45
有病欸 恐慌仔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22-05-07T20:06
早晚會得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22-05-08T20:45
恐慌情勒,建議把小孩關在房間到六歲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22-05-07T20:06
沒必要恐慌,有時太溫室保護反而沒有抵抗力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22-05-08T20:45
人類病毒早相處久,cov19前流感世界每年死萬人,我看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22-05-07T20:06
了點數據才知,交通事故每年也死三千人,新聞一直跑,
很容易只把眼光放在cov19,建議最好連馬路都別靠近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22-05-08T20:45

婚前哪些檢查、諮詢是大家覺得該做的呢?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22-05-01T17:51
現代社會資訊發達,科技、生物科技水平也高,應該有很多 可以事先弄清楚的吧? 1.婚前諮詢 做最頂的諮詢,一小時一萬那種(?)把可能會碰到的問題都拿出來探討。 2.婚前健檢 大家最關心的房事也包含在裡面。 3.夫妻排盤 透過紫微斗數、八字等等統計學來觀察二人彼此是否適合。 3.確認共 ...

婚後報稅問題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22-05-01T08:52
股利94萬以內,可退8.5%. 夫妻結婚前可各自擁有94萬的額度。 結果婚後竟要合在一起算計算,夫妻共用94萬的免稅額度。剩下的94萬,就沒有8.5%可抵稅 額… 婚姻懲罰稅無誤。 - ...

婚宴延期兩年會太久嗎?

Ina avatar
By Ina
at 2022-04-30T21:42
有另一種儀式叫renew wedding vow,和婚禮一樣辦的可大可小 也沒有限定要結婚幾年才能辦 或者不要求回收紅包的話,也可以考慮下午茶會進行 我自己辦了三場相隔一年(婚禮、歸寧、補請),補請我就是用茶會方式舉行 簡單花費也低,事先聲明不發帖、不發餅、不收禮金 就是請好友們來看我穿婚紗跟我照相 婚 ...

婚後報稅問題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22-04-30T10:14
※ 引述《cutemaumau ()》之銘言: : ※ 引述《groovy (悶熱的夏季)》之銘言: : : 你計算有誤 : : 去年我們夫妻倆沒算子女父母等扣除額的話 : : 雙薪320只需要繳16萬 : : (我不知道怎麼計算,總之就選個最少的選項) : : 你才220不用繳到13,等國稅局的通知吧 : ...

婚宴延期兩年會太久嗎?

Ivy avatar
By Ivy
at 2022-04-30T02:27
風向不對,趕緊滅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