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找回從前的"幸福" - 婚姻

By Agnes
at 2012-04-02T20:04
at 2012-04-02T20:04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divina (callas)》之銘言:
: : → snowphase:我的一位親戚也是 大家都苦哈哈的養孩子的時候 03/31 08:01
: : → snowphase:他們是我爸媽那一輩最讓人羨慕的 沒小孩到處去玩 03/31 08:02
: : → snowphase:不是每個人都會後悔 不過他們剛好就後悔了 五十歲才領養 03/31 08:02
: : → snowphase:結果所有那個年紀的都在約退休去玩 只有他們還忙著養小 03/31 08:03
: : → snowphase:孩 抽不出時間..不是說夫妻就一定要生 但要有共識啊 03/31 08:03
: 其實反過來想,這樣倒過來過也沒啥不好。
: 五十歲以前年輕有體力,該玩的都一起去玩,
: 想必感情很好,也有很多美好又瘋狂的回憶。
: 很多夫婦退休以後,感情在之前被生活消磨掉,到最後根本不想跟對方一起出去玩。
: 我周遭n個相關例子,其中一個是我媽,還曾發誓絕對不要再跟我爸一起出國旅行..Orz..
: 而且很多人退休閒了以後,每天只看到對方覺得很討厭,就開始逼小孩生孫子給他們帶。
: 那麼愛帶小孩,那麼帶自己的小孩不就正好!
: 年青沒生,後悔了還可以領養或找代理孕母,
: 年青生了要是後悔了,想塞都塞不回去...............
如果總共計畫要生兩個以上的小孩
金錢又只能在養小孩和自助遊中 二選一
依照未來二十年的代理孕母科技 突飛猛進的發展
年輕時期猛力工作搶錢和自助遊 年老時期代理生小孩 自己在家親自帶
反過來計畫比較好
因為猛力工作和自助遊 重點在冒險心態衝勁
自己帶小孩 重點在固定和瑣碎的家事和情緒穩定 心態成熟
兩者都很花體力 但是工作自助遊和帶小孩 花體力的型態不同
一種是爆發力 隨機應變 一種是耐力 不厭其煩 重複作瑣碎家事
年輕人擅長前者 年老人擅長後者
以前代理孕母科技不夠發達的時候 人類無法自由的規劃人生
以後會有更大的規劃空間
而且現在雙薪家庭 自己帶小孩的時間很少
沒有享受到親自帶小孩的樂趣 又沒有自助遊的樂趣
兩種好處都享受不到 囧
薪水前腳進後腳出 ..........
※ 編輯: melodypiano 來自: 114.32.233.114 (04/02 20:06)
年輕時候猛力工作和自助遊 先不生小孩花錢
年老時候有積蓄 可以用錢滾錢的方法 去賺點小錢
比起年輕時候養小孩 都沒積蓄來的好多了
供給小孩上大學後已經沒積蓄 要等小孩工作把錢拿回家
或者小孩上大學時候 父母退休在家 乾脆一起搬到大學附近
全家人住一起 生活費更省
20年後 讀大學的成本 生活費必然比學費高很多
現在私立大學學費大約1個月8千到1萬 生活費大約也是1個月8千到1萬
20年後學費可能漲價20% 生活費漲價至少50%以上
※ 編輯: melodypiano 來自: 114.32.233.114 (04/02 20:15)
一堆老人在帶孫子 帶的不錯
帶孫子重點在於耐力 情緒穩定 和不厭煩瑣碎的家事
這些都是年輕人做不來的
年輕人空有體力 待在家裡重複作著煩悶的家事和帶小孩
通常不會情緒穩定和樂天知命
孩子就學期間常請假帶父母去看醫生 算是及時行孝的溫馨
孩子出了社會 很難住在同縣市 加上工作很難請假
父母還不是要自己去看病 囧
小孩高中大學的時光 把追星和酒肉朋友打混的時間省下來
撥些時間照顧父母 是最適合的時機了
工作後 依照台灣鬼島的奴工風氣 撥些時間照顧父母很困難
代理孕母跟自身高齡是沒有關係的
不過這件事情要提前規劃 年輕時候 趕快儲存卵子
先有規劃之後才有材料可以製造
※ 編輯: melodypiano 來自: 114.32.233.114 (04/02 20:37)
孩子一邊工作 一邊常請假帶父母看醫生 會溫馨嗎?
可能連工作都丟了 囧
因為上一輩的人20左右生子 70多歲時候 子女確實快退休了
這一輩的人70多歲的時候 子女很不巧在最尷尬的中年危機時期 囧
耐性和時間才是關鍵 年輕人血氣方剛 家裡待不住的
光是丈夫尿滴在馬桶附近 年輕的妻子掃廁所 掃到火大
火大的原因很複雜 不只因為尿臭 還有被綁在家裡作家管的煩悶
各種原因交織成怒火
年長的妻子掃廁所不會火大 除了有耐性以外
還能拿丈夫至少能自行上廁所 不用包尿布來安慰自己 ..................
41歲小孩出生之前 沒有儲蓄的習慣嗎?
很多事情需要提早很多年計畫 像是小孩大學的學費 代理孕母的卵子
最好25歲之前就去存 25歲後開始老化 我已經存好哩 XDDDD
因為年輕時候 沒有提早作準備
人工受孕和小孩學費 很難臨時抱佛腳的 20多歲就要開始作準備了
年輕時候沒有存錢存卵 事到臨頭才要擠出錢或擠出不健康的卵 都已經太遲了
※ 編輯: melodypiano 來自: 114.32.233.114 (04/02 23:20)
: : → snowphase:我的一位親戚也是 大家都苦哈哈的養孩子的時候 03/31 08:01
: : → snowphase:他們是我爸媽那一輩最讓人羨慕的 沒小孩到處去玩 03/31 08:02
: : → snowphase:不是每個人都會後悔 不過他們剛好就後悔了 五十歲才領養 03/31 08:02
: : → snowphase:結果所有那個年紀的都在約退休去玩 只有他們還忙著養小 03/31 08:03
: : → snowphase:孩 抽不出時間..不是說夫妻就一定要生 但要有共識啊 03/31 08:03
: 其實反過來想,這樣倒過來過也沒啥不好。
: 五十歲以前年輕有體力,該玩的都一起去玩,
: 想必感情很好,也有很多美好又瘋狂的回憶。
: 很多夫婦退休以後,感情在之前被生活消磨掉,到最後根本不想跟對方一起出去玩。
: 我周遭n個相關例子,其中一個是我媽,還曾發誓絕對不要再跟我爸一起出國旅行..Orz..
: 而且很多人退休閒了以後,每天只看到對方覺得很討厭,就開始逼小孩生孫子給他們帶。
: 那麼愛帶小孩,那麼帶自己的小孩不就正好!
: 年青沒生,後悔了還可以領養或找代理孕母,
: 年青生了要是後悔了,想塞都塞不回去...............
如果總共計畫要生兩個以上的小孩
金錢又只能在養小孩和自助遊中 二選一
依照未來二十年的代理孕母科技 突飛猛進的發展
年輕時期猛力工作搶錢和自助遊 年老時期代理生小孩 自己在家親自帶
反過來計畫比較好
因為猛力工作和自助遊 重點在冒險心態衝勁
自己帶小孩 重點在固定和瑣碎的家事和情緒穩定 心態成熟
兩者都很花體力 但是工作自助遊和帶小孩 花體力的型態不同
一種是爆發力 隨機應變 一種是耐力 不厭其煩 重複作瑣碎家事
年輕人擅長前者 年老人擅長後者
以前代理孕母科技不夠發達的時候 人類無法自由的規劃人生
以後會有更大的規劃空間
而且現在雙薪家庭 自己帶小孩的時間很少
沒有享受到親自帶小孩的樂趣 又沒有自助遊的樂趣
兩種好處都享受不到 囧
薪水前腳進後腳出 ..........
※ 編輯: melodypiano 來自: 114.32.233.114 (04/02 20:06)
→ blockcat:這個…可是高齡生小孩,小孩長大了你也老了啊,要畢業了 04/02 20:08
→ blockcat:(誤)要退休時小孩剛上大學,哭都來不及了… 04/02 20:09
年輕時候猛力工作和自助遊 先不生小孩花錢
年老時候有積蓄 可以用錢滾錢的方法 去賺點小錢
比起年輕時候養小孩 都沒積蓄來的好多了
供給小孩上大學後已經沒積蓄 要等小孩工作把錢拿回家
或者小孩上大學時候 父母退休在家 乾脆一起搬到大學附近
全家人住一起 生活費更省
20年後 讀大學的成本 生活費必然比學費高很多
現在私立大學學費大約1個月8千到1萬 生活費大約也是1個月8千到1萬
20年後學費可能漲價20% 生活費漲價至少50%以上
※ 編輯: melodypiano 來自: 114.32.233.114 (04/02 20:15)
→ blockcat:以你的推算看,爸媽都6、70了,小孩還沒20... 04/02 20:09
推 Abbyabbie:會跟小孩代溝很大喔,會很不好溝通 04/02 20:10
→ blockcat:其實現在就已經有種爸媽老了,很無力的感覺T口T 04/02 20:10
→ Abbyabbie:我有親戚父跟子年紀差很多的,小孩很沒有安全感常覺得爸 04/02 20:11
→ Abbyabbie:不知道哪時候會那個... 04/02 20:11
→ Abbyabbie:還有很多問題,老了體力跟健康狀況可能不像年輕那樣 04/02 20:21
一堆老人在帶孫子 帶的不錯
帶孫子重點在於耐力 情緒穩定 和不厭煩瑣碎的家事
這些都是年輕人做不來的
年輕人空有體力 待在家裡重複作著煩悶的家事和帶小孩
通常不會情緒穩定和樂天知命
→ Abbyabbie:搞不好孩子在就學期間還要常請假帶父母去看醫生 04/02 20:22
孩子就學期間常請假帶父母去看醫生 算是及時行孝的溫馨
孩子出了社會 很難住在同縣市 加上工作很難請假
父母還不是要自己去看病 囧
小孩高中大學的時光 把追星和酒肉朋友打混的時間省下來
撥些時間照顧父母 是最適合的時機了
工作後 依照台灣鬼島的奴工風氣 撥些時間照顧父母很困難
推 amberyen:突然覺得本文很有道理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為什 04/02 20:27
→ amberyen:麼我沒早點讀到這篇文呢!!! 04/02 20:28
→ AppleAlice:"依照未來二十年的代理孕母科技 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太 04/02 20:30
→ AppleAlice:能苟同這個,我是不知道現在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可以讓 04/02 20:31
→ AppleAlice:你有這麼樂觀的預期,純就現在來講,醫學技術就沒那麼 04/02 20:31
→ AppleAlice:容易突破,高齡之後作人工受孕還是要吃很多苦,高齡產 04/02 20:32
→ AppleAlice:婦的寶寶仍然有比較高的風險,更不要說相關法規範是否 04/02 20:32
→ AppleAlice:能很快的通過,如果真的想要生,我覺得不能過度期待把 04/02 20:33
→ AppleAlice:希望押在未來的代理孕母制度上面 04/02 20:33
代理孕母跟自身高齡是沒有關係的
不過這件事情要提前規劃 年輕時候 趕快儲存卵子
先有規劃之後才有材料可以製造
※ 編輯: melodypiano 來自: 114.32.233.114 (04/02 20:37)
→ AppleAlice:而且如果我當媽了我應該不會覺得孩子一邊讀書一邊還要 04/02 20:36
→ AppleAlice:常請假看我看醫生很溫馨吧,反而會覺得自己耽誤到孩子 04/02 20:36
孩子一邊工作 一邊常請假帶父母看醫生 會溫馨嗎?
可能連工作都丟了 囧
→ AppleAlice:我祖父母需要常常看醫生的時候我父母都接近退休年齡了 04/02 20:43
推 fdav:美樂蒂鋼琴的文都很有趣 XD 不過先生後生本來就沒有定論 04/02 20:43
→ AppleAlice:那時候請假不太會搞到快丟工作,如果在求學或正在衝刺 04/02 20:43
→ AppleAlice:事業的時候常常請假影響比較大吧,不過也是因為老一輩 04/02 20:44
→ fdav:我也有親戚這幾年才做試管生了小孩,他們的確就是事業衝刺到 04/02 20:44
→ AppleAlice:身體都還不錯啦到七八十歲才比較常需要跑醫院.... 04/02 20:44
因為上一輩的人20左右生子 70多歲時候 子女確實快退休了
這一輩的人70多歲的時候 子女很不巧在最尷尬的中年危機時期 囧
推 Abbyabbie:祖父母帶孫子不會帶到青春期,孩子青春期後會跟高齡父母 04/02 20:45
→ fdav:一個段落後專心帶孩子,每天很開心的跟小孩玩,若是年輕就生 04/02 20:45
→ Abbyabbie:代溝很大,高齡之後要學新的事物體力跟腦力都不太行了 04/02 20:45
→ fdav:大概沒那個耐心跟時間帶小孩,所以我覺得晚生也不錯,重點還 04/02 20:46
耐性和時間才是關鍵 年輕人血氣方剛 家裡待不住的
光是丈夫尿滴在馬桶附近 年輕的妻子掃廁所 掃到火大
火大的原因很複雜 不只因為尿臭 還有被綁在家裡作家管的煩悶
各種原因交織成怒火
年長的妻子掃廁所不會火大 除了有耐性以外
還能拿丈夫至少能自行上廁所 不用包尿布來安慰自己 ..................
→ fdav:是夫妻要有共識而已,沒共識早生晚生都會是問題。 04/02 20:47
→ tiffanybox:這個問題呢,如果晚生的識菁英&高收入階層, 04/02 20:50
→ tiffanybox:甚麼陪看病&養老都不是問題,也不會拖累到孩子 04/02 20:51
→ tiffanybox:代溝&學新東西的腦力則是看夫妻自己的觀念與屬性 04/02 20:52
→ tiffanybox:所以怎麼安排,還是夫妻兩人最瞭解 04/02 20:53
→ dorakao:我有個朋友 父母40歲才生她 04/02 20:58
→ dorakao:雖然爸媽到學校看起來會比較老 但是經濟相對穩定 04/02 20:59
→ dorakao:都給她最好的栽培她 這也是晚生的好處 不過40歲生的出來 04/02 20:59
→ dorakao:算是奇蹟吧 04/02 20:59
→ dorakao:有錢的人其實早生晚生都沒差 有差的是領死薪水的老百姓T T 04/02 21:00
→ fdav:美樂蒂回的都超有喜感 XDDDDDDD 我親戚也是近40才生,的確算 04/02 21:01
→ fdav:很幸運,只是沒有前十幾年的打拼,現在他們也不能過的這麼自 04/02 21:02
→ fdav:在,經濟的確佔很大因素啊~ 04/02 21:03
推 Tzetze:道長的主張還有一大好處 大幅縮短婆媳問題的年限啊 XD 04/02 21:04
→ fdav:不過身邊也是有聽過早早結婚生子,不富裕但小倆口+孩子也過的 04/02 21:05
→ fdav:蠻甜蜜的,話又繞回來,還是夫妻倆決定要怎麼做的問題~~~ 04/02 21:06
→ blockcat:不過我還是希望父母留在自已身邊久一點啊T口T 04/02 21:06
→ fdav:旁人怎麼說都沒用的,承擔責任的是當事人,我們只能一張嘴XDD 04/02 21:06
→ divina:想想我自己青春期時跟爸媽的代溝比跟祖父母的代溝大多了... 04/02 21:39
噓 ladyluck:對不起這種想法實在太一廂情願了.... 04/02 22:41
→ ladyluck:我們孩子出生時我老公41歲,也算是經濟上還不錯了,但是 04/02 22:43
→ ladyluck:想到60歲小孩才要上大學正是花錢時候就還是很抖 04/02 22:43
41歲小孩出生之前 沒有儲蓄的習慣嗎?
很多事情需要提早很多年計畫 像是小孩大學的學費 代理孕母的卵子
最好25歲之前就去存 25歲後開始老化 我已經存好哩 XDDDD
→ leprosy:這是很令人發抖沒錯 04/02 22:44
→ ladyluck:還有代理孕母,嗯,美國這裡要找的話最少四萬起跳 04/02 22:46
→ ladyluck:四萬是美金,要找還得先有這筆錢... 04/02 22:47
→ ladyluck:人工受孕的話我在台灣朋友有人花了二十幾萬沒成功的 04/02 22:48
因為年輕時候 沒有提早作準備
人工受孕和小孩學費 很難臨時抱佛腳的 20多歲就要開始作準備了
年輕時候沒有存錢存卵 事到臨頭才要擠出錢或擠出不健康的卵 都已經太遲了
→ blockcat:以一般人來說,與其存4W鎂生小孩,不如早點生吧…反而省 04/02 22:56
→ blockcat:錢,再者不覺得本末倒置了嗎?你是想作媽媽還作奶奶? 04/02 22:57
→ dorakao:可能要有錢到能信託教育基金的程度 才有辦法放心晚生吧 04/02 23:01
推 leprosy:大家好有錢 04/02 23:07
※ 編輯: melodypiano 來自: 114.32.233.114 (04/02 23:20)
→ ladyluck:如果都要先存錢那又哪來什麼先享受人生這回事XDDDDDDD 04/02 23:45
→ dorakao:林老杯是郭台銘 50歲生都不擔心養不起 04/02 23:46
→ ladyluck:想去自助旅行,啊不行要存代理孕母的費用 04/02 23:46
→ ladyluck:你確定冷凍卵子品質就不會下降嗎? 04/02 23:47
→ ladyluck:你知道人工受孕對女孩子來說是多辛苦的一件事情嗎? 04/02 23:48
→ dorakao:冷凍卵子的品質就是因為比年老的卵子還好才要花錢冷凍啊 04/02 23:48
→ ladyluck:我的年紀到了身邊很多朋友都在走這條路的時候,我看了都 04/02 23:49
→ ladyluck:覺得很心疼,要選擇這條路沒什麼不好,只是套句你講的話 04/02 23:49
→ ladyluck:年輕時最好先搞清楚會是怎樣的後果而不是想得很簡單 04/02 23:50
→ dorakao:我記得如果是精子的問題 男方要從睪丸取精母細胞培養 04/02 23:52
→ dorakao:要把睪丸切開耶>< 光想就很痛 平常不小心彈到老公都慘叫了 04/02 23:52
推 ladyluck: 更何況年紀大了要生還不只是卵子的問題 04/02 23:52
→ ladyluck:我不反對晚點生,我自己都是年屆高齡才生育,但我覺得如 04/02 23:54
→ ladyluck:果打算晚生最好先想清楚可能的後果,早生晚生各有優缺點 04/02 23:55
→ ladyluck:,但不要把某方面優點擴大缺點視而不見或是不當一回事 04/02 23:56
推 divina:先存著也是有好處啦,存著又不一定要生,到時候發現ㄟ~還 04/03 00:23
→ divina:是不想生,或是沒錢沒辦法找人生,那就不生囉。如果到時有 04/03 00:24
→ divina:閒又有錢,那生一個也無妨,不用特地去存一定要把它孵育的 04/03 00:25
→ divina:的錢,因為又不是『一定』需要把它孵育。 04/03 00:26
推 ladyluck:我會這樣講是因為這篇的前提是以後要生 04/03 00:27
→ ladyluck:如果是現在不想生以後也無所謂那就是樓上的講法了 04/03 00:28
→ ladyluck:以我自己的情況來說,我們當初就是不想生以後也不見得要 04/03 00:28
→ ladyluck:,有懷孕計畫時也是抱著有就有沒有就算了的心態 04/03 00:29
→ ladyluck:如果你的人生規劃是一定要有孩子但想晚點生,最好先搞清 04/03 00:30
→ ladyluck:楚可能要付出的代價。還有這篇也把什麼投資賺錢看太容易 04/03 00:31
→ ladyluck:講得很輕鬆你知道美國現在很多人都推遲退休嗎?因為退休 04/03 00:33
→ ladyluck:帳戶的股票這幾年虧不少啊 04/03 00:33
→ fdav:當然樓上說的有理,但其實知道道長是備份王就不用那麼認真了:D 04/03 01:08
推 selenahu:存著也是要錢的,每個月1000,一年12000,10年120000 04/03 11:02
推 divina:哪一家啊?真便宜,我考慮要去存了.... 04/03 13:28
→ divina:一個月一千換十年的自由自在,還滿值的~ 04/03 13:29
→ cheetah0:胚胎發育環境的貢獻是不可忽略的,代理孕母也是小孩生理 04/03 18:47
→ cheetah0:上的母親。既然不在乎並非100%自己的小孩,何不領養? 04/03 18:48
推 divina:其實我也覺得領養是一個很好的選項,世界上的人已經太多 04/03 19:09
→ divina:需要被照顧的小孩也很多,能夠真心的愛護這些孩子,對世界 04/03 19:10
→ divina:也會很有貢獻。 04/03 19:11
推 wssp:這篇言之有理兼之幽默XDDDDD 04/05 13:06
Tags:
婚姻
All Comments

By Necoo
at 2012-04-05T02:57
at 2012-04-05T02:57

By Donna
at 2012-04-08T21:26
at 2012-04-08T21:26

By Anthony
at 2012-04-13T09:06
at 2012-04-13T09:06

By Bethany
at 2012-04-14T11:54
at 2012-04-14T11:54

By Necoo
at 2012-04-14T17:31
at 2012-04-14T17:31

By Madame
at 2012-04-15T13:27
at 2012-04-15T13:27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4-19T23:50
at 2012-04-19T23:50

By Ingrid
at 2012-04-24T13:26
at 2012-04-24T13:26

By Hardy
at 2012-04-26T15:19
at 2012-04-26T15:19

By Charlotte
at 2012-04-29T00:01
at 2012-04-29T00:01

By Carol
at 2012-05-01T14:38
at 2012-05-01T14:38

By Leila
at 2012-05-06T04:21
at 2012-05-06T04:21

By Caroline
at 2012-05-06T14:54
at 2012-05-06T14:54

By Iris
at 2012-05-07T11:24
at 2012-05-07T11:24

By Sarah
at 2012-05-11T16:44
at 2012-05-11T16:44

By Donna
at 2012-05-15T14:02
at 2012-05-15T14:02

By Quanna
at 2012-05-18T08:00
at 2012-05-18T08:00

By Adele
at 2012-05-22T07:25
at 2012-05-22T07:25

By Olga
at 2012-05-22T14:35
at 2012-05-22T14:35

By Mason
at 2012-05-23T05:39
at 2012-05-23T05:39

By Donna
at 2012-05-27T01:32
at 2012-05-27T01:32

By Andrew
at 2012-05-29T12:44
at 2012-05-29T12:44

By Hardy
at 2012-06-02T22:08
at 2012-06-02T22:08

By Erin
at 2012-06-05T18:09
at 2012-06-05T18:09

By Caitlin
at 2012-06-08T15:53
at 2012-06-08T15:53

By Harry
at 2012-06-11T05:57
at 2012-06-11T05:57

By Wallis
at 2012-06-11T10:56
at 2012-06-11T10:56

By Mason
at 2012-06-14T22:38
at 2012-06-14T22:38

By Genevieve
at 2012-06-15T17:13
at 2012-06-15T17:13

By Lily
at 2012-06-19T12:16
at 2012-06-19T12:16

By Charlotte
at 2012-06-23T16:49
at 2012-06-23T16:49

By Harry
at 2012-06-27T02:22
at 2012-06-27T02:22

By Franklin
at 2012-06-29T02:00
at 2012-06-29T02:00

By Frederic
at 2012-07-01T10:20
at 2012-07-01T10:20

By Hardy
at 2012-07-06T04:38
at 2012-07-06T04:38

By Elvira
at 2012-07-07T02:31
at 2012-07-07T02:31

By Olga
at 2012-07-09T06:05
at 2012-07-09T06:05

By Anonymous
at 2012-07-10T21:20
at 2012-07-10T21:20

By Elvira
at 2012-07-11T12:11
at 2012-07-11T12:11

By Bethany
at 2012-07-14T17:53
at 2012-07-14T17:53

By Elvira
at 2012-07-17T12:14
at 2012-07-17T12:14

By Tracy
at 2012-07-21T11:18
at 2012-07-21T11:18

By Joe
at 2012-07-25T20:00
at 2012-07-25T20:00

By Blanche
at 2012-07-28T23:44
at 2012-07-28T23:44

By Tom
at 2012-07-31T14:55
at 2012-07-31T14:55

By Jake
at 2012-08-05T04:00
at 2012-08-05T04:00

By Catherine
at 2012-08-07T15:51
at 2012-08-07T15:51

By Olga
at 2012-08-08T11:19
at 2012-08-08T11:19

By Oscar
at 2012-08-10T17:36
at 2012-08-10T17:36

By Daph Bay
at 2012-08-12T14:45
at 2012-08-12T14:45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2-08-14T06:02
at 2012-08-14T06:02

By Delia
at 2012-08-18T09:52
at 2012-08-18T09:52

By Kyle
at 2012-08-20T10:14
at 2012-08-20T10:14

By Joseph
at 2012-08-23T06:26
at 2012-08-23T06:26

By Tracy
at 2012-08-26T05:14
at 2012-08-26T05:14

By Tom
at 2012-08-30T22:14
at 2012-08-30T22:14

By Mia
at 2012-09-02T22:42
at 2012-09-02T22:42

By Odelette
at 2012-09-05T06:07
at 2012-09-05T06:07

By Lucy
at 2012-09-09T12:58
at 2012-09-09T12:58

By Queena
at 2012-09-12T20:43
at 2012-09-12T20:43

By Eartha
at 2012-09-15T04:14
at 2012-09-15T04:14

By Gilbert
at 2012-09-15T17:48
at 2012-09-15T17:48

By Caitlin
at 2012-09-17T02:03
at 2012-09-17T02:03

By Barb Cronin
at 2012-09-17T23:00
at 2012-09-17T23:00

By Ida
at 2012-09-19T14:04
at 2012-09-19T14:04

By Todd Johnson
at 2012-09-23T05:08
at 2012-09-23T05:08

By Ingrid
at 2012-09-27T03:29
at 2012-09-27T03:29

By Olga
at 2012-09-27T14:35
at 2012-09-27T14:35

By Robert
at 2012-10-02T02:15
at 2012-10-02T02:15

By Robert
at 2012-10-04T09:17
at 2012-10-04T09:17

By Regina
at 2012-10-04T18:19
at 2012-10-04T18:19

By Cara
at 2012-10-05T10:38
at 2012-10-05T10:38

By Elma
at 2012-10-07T01:39
at 2012-10-07T01:39

By Franklin
at 2012-10-09T17:53
at 2012-10-09T17:53

By Hazel
at 2012-10-12T16:21
at 2012-10-12T16:21

By Edith
at 2012-10-16T01:48
at 2012-10-16T01:48

By Brianna
at 2012-10-18T16:24
at 2012-10-18T16:24

By Isla
at 2012-10-18T22:40
at 2012-10-18T22:40

By Frederic
at 2012-10-19T15:48
at 2012-10-19T15:48

By William
at 2012-10-22T21:22
at 2012-10-22T21:22

By Yedda
at 2012-10-27T17:32
at 2012-10-27T17:32
Related Posts
該如何找回從前的"幸福"

By Lily
at 2012-04-02T19:19
at 2012-04-02T19:19
該如何找回從前的"幸福"

By Frederica
at 2012-04-02T16:58
at 2012-04-02T16:58
該如何找回從前的"幸福"

By Dorothy
at 2012-04-02T15:47
at 2012-04-02T15:47
一點小感慨

By Kelly
at 2012-04-02T13:40
at 2012-04-02T13:40
心裡真的很難過......

By Daph Bay
at 2012-04-02T13:34
at 2012-04-02T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