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性別刻板印象(二) - 家庭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8-09-30T00:44

Table of Contents


今年上半年發生了沸沸揚揚的司法院職務法庭性騷擾案,本文概略過程如下段。

法官陳鴻彬於2012~2014年疑似性騷擾其女性法官助理,遭送職務法庭,於2016年被判決免除職務,但因陳提起再審(且成功)所以重新組成第二次職務法庭審理。2018年第二次的職務法庭判決結果為「罰款」而已、輿論嘩然,且中間還歷經陪席法官謝靜慧辭去職務法庭職務、以及受命法官陳志祥對外發言不當等額外波折。最後,監察院針對第二次職務法庭判決結果提起再審,而陳志祥自己也遭送評鑑。至此,司法院做成一內部政策:全體法官都要接受性平教育3~6小時(視經辦業務而定)。小編對此新聞印象深刻。


民眾可能普遍認為法律專業人士的性平意識不佳或不足,應該只會發生在性侵、性騷擾等案件吧?事實上,『所有的案件』都可能牽扯到性別議題!例如也頗具爭議的大法官釋字第728號「……雖相關規約依循傳統之宗族觀念,大都限定以男系子孫(含養子)為派下員,多數情形致女子不得為派下員,但該等規約係設立人及其子孫所為之私法上結社及財產處分行為,基於私法自治,原則上應予尊重,以維護法秩序之安定……」,意即大法官會議認為:部分祭祀公業規定「女性晚輩並不能當『派下員』」是合理的、國家尊重此財產處分以及私法自治。另外,依照美國刑事案件꜊P刑數據統計,在差不多案情與當事人性質的刑事案件,男性都比女性被判刑的期間要長(相信國內的數據也類似),美國目前也開始有男權團體出來發聲、認為不公。而家事事件(含保護令、親權)當然也是最容易與性別議題相關的案件。


本團隊成員以及我們所接觸到的個案,多數人都有共通類似的經驗,不論法院或社工:都會直覺認為「女性比較會養育孩子」。假若是一般男性為經濟支柱的單薪家庭,女性養育孩子的「時間」一定會比較長、這是客觀的事實,但這樣是否就代表「比較會」養育孩子呢?當然不是,而需視個案而定。在親權案件中,法院多數都是委託社工或指派家事調查官對雙方進行訪視,當然,如同本團隊前述文章所提及、這類訪視通常都對「當下,與孩子同住的那一方」有利,所以另方若平時對於照顧養育孩子也有所貢獻,必須『積極提出客觀證據』加以說服來訪者!另外,依照國內案
件多數的實務狀況,社工訪視通常「只有一次」,這種狀況要能對雙方照顧能力進行多深入的剖析或觀察……小編認為效果是有限的。

https://imgur.com/QB435zx

另外也藉由本文介紹「友善父母」、「主要照顧者」原則以外的另一重要親權酌定依據:「幼兒從母」。「幼兒從母」的淵源來自於古時的英國習慣法,以時代背景而言,有兩大因素導致此慣例產生:一、在奶粉或嬰幼兒主副食品工業尚未存在或發達的年代,嬰幼兒離開母親(母乳提供者)的存活率會大降;二、以當時多數的社會分工狀況來看,男人負責經濟活動、女人則主司(或只能)擔任家管,甚至是以歧視婦女的角度,認為婦女「只適合」養育孩子。


在21世紀,前述這兩大原因應該幾乎與多數家庭所處的社會經濟生活無關了,但法院仍將此一原則視為重要依據。近年慢慢有很多評論認為「幼兒從母」是性別歧視,不論是「認為婦女適合帶孩子」或「認為男性不適合帶孩子」兩種切入角度都是歧視,因此法院在用字遣詞上有一些修正,諸如「孩子年紀尚小,與xx依附關係較深」(xx可帶入父親或母親)等中性用語、或更長更多的文字段落來替代「幼兒從母」。不過,還是有法院或其他法律專業人士,仍高頻、大量使用「幼兒從母」一詞就是了,各位隨意google、應該都一堆~~事實上,2013年民法第1055-1條修正通過後
,司法院於2014年頒佈的<院台廳少家二字第1030001373號:法院依民法第 1055 條酌定或改定未成年子女之親權人之參考原則>內,仍直接使用「幼兒從母」名詞。


另外,本團隊認為實務界常有錯誤解讀性別統計數據的狀況。依照司法院公開的統計數據,在親權酌定案件中,整體未成年子女親權判給父母的比率,各約1:2(意即親權爭執的案件中,法院給爸爸子女監護權約33%、給媽媽約66%),當子女在3歲以下時,這個比率會拉高至1:4(即20% vs 80%)。這些數據僅能客觀解釋最後判決的最終結果而已。


但是,有次小編聽一位曾為法官、現轉為律師的FB線上直播,該律師提到上述親權酌定結果的父母親比率、評論道「爸爸們要多加油~」。小編認為這位律師在直播過程的建議雖是善意,但事實上已經扭曲了該統計數據的意涵;承上,該數據只是客觀展現了法院「裁判的結果」,跟當事人於訴訟過程是否有努力、願不願意努力根本無關!試想,若法院針對年紀較小的孩子,仍秉持著依照性別歧視或刻板印象的「幼兒從母」原則進行裁判,該案的父親要怎麼努力呢?加上法院實務上又有許多對於男性的負面刻板印象,拉高了男性爭取親權的門檻……這些來自於大眾與公部門的
錯誤印象不排除,父親們要付出多少不對等的努力呢?

--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w.flamingos/

--
Tags: 家庭

All Comments

這樣是可以的嗎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8-09-28T14:13
我爸經營一間公司 本是跟我大姑還有我表哥合夥 我妹跟弟弟是我同父異母 我之間因為精神狀況 我爸不錄用我 現雇用我妹(我弟離開了 公司)最近我繼母把它放在公司的八百萬抽走 我有放兩百萬在公司 最近我爸教我增貸 可能要我多放兩三百萬在公司 這樣我放蠻多的 我可以因此要求他讓我在那邊做一半工作? (我現在在國營作半 ...

與父母跟岳父母相處的問題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8-09-27T18:19
版上大家 你們好 目前我的狀況是,我的不耐煩從國中開始我便與自己 父母相處都是沒有很好,因此我有去調整,從碩士班 到現在有稍微再好一點,但也稱不上改很多,我知道 還須要再多去努力,然後對爸媽也要用比較軟的態度 跟他們互動,也不是做不到,但就是我自己的部份會 要再加強。 但狀況是,我有時會受不了父母或岳父 ...

家族裡的嫂嫂拿我當擋箭牌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8-09-24T23:59
中秋節一大家族聚餐,我爸那輩三個男性都只生一個(我前有一個堂哥後有一個堂弟)。 一般人可能會覺得不一定很親,可是我們是逢年過節、爺爺奶奶忌日等都會要聚餐拜拜, 維繫一定的感情。 幾年前我堂嫂嫁來,我一開始見面時候會跟他聊個兩句,但發現他會刻意保持距離, 或回很冷的話,有時我講了一些白目的話,像是and#34 ...

啃老族心態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8-09-24T17:19
啃老族心態: 反正老的會繼續供養我 & 吃到飽的網路世界就是我的社會哈哈。 -----分隔線----- 外人旁觀者清, 但被情緒勒索的長者渾然不察?他們是很甘心嗎? 這個啃老族已年過35,大學重考兩次,木柵大學畢業, 成天說念錯系了,浪費青春了(也浪費學費), 但從沒考過轉系考,且研究所、國 ...

免費講座「男性與親密暴力」系列講座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8-09-24T16:40
[免費活動宣傳]~台北系列講座共4場~ 主辦單位:台灣男性協會 「男性與親密暴力」系列講座 https://imgur.com/6xl4Ngo.jpg 【報名網址】 https://goo.gl/WZNQE6 (可看到各場次更詳細的介紹唷!) 【活動地點】 Changee 串串 (臺北市南京西路18巷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