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續絃,主桌這關怎麼過... - 結婚

By Queena
at 2015-11-04T21:35
at 2015-11-04T21:3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purplejeff (太陽)》之銘言:
: (原文內容述刪)
: 我建議原PO跟原PO父親各退一步,
: (因為原PO顯然不認為"婚宴應該全以新人的家長為主",必須適度尊重新人的想法)
正確,我的確認為如此
: 原PO先決定父親要求的哪些部分可以退讓
: (例如A坐主桌較邊緣位置、喜帖印製有A姓名的長輩帖及沒有A姓名的平輩帖等等),
: 跟父親談的時候先跟父親說:
: 很謝謝A平時跟父親互相扶持,讓小孩子可以放心在外面打拼事業、成立自己的小家庭,
: 也知道A對於父親來說是一起度過下半輩子的重要的人,當然很歡迎A來參加婚宴,
: 所以以下這些部分歡迎A以父親的妻子的身分來分享新人的喜悅。
: 先說原PO退讓的部分,是為了避免一開始就拒絕父親的要求、把場面弄僵;
: 另一方面也讓原PO父親先嚐點甜頭、緩和一下氣氛。
: 而且,先向父親肯定A對父親的付出,也讓父親明白原PO沒有排斥A,
: 這樣也照顧到了父親的情感面。
可惜的是,這一步在PO文前我作了而且幾乎跟你敘述的一樣,
結果就是關主也不找我當面談,就傳個訊息來堅持主桌,
嗆明以後不見面就算了,有A在
: 接下來,再向父親說明哪些部份是原PO不能退讓的底線
: (例如主桌上原PO母親原本會坐的位置不想讓A坐),並且委婉告訴父親:
: 這些部分因為對於母親的思念以及尊重,
: 無法想像由A或是其他沒有深厚感情基礎的人來代替。
: 這邊的說詞請好好斟酌,重點盡量別放在"不讓A來做",
: 而是放在"這些事情在我心中必須由母親或具有深厚感情基礎的至親來做";
: 換句話說,同樣是訴諸情感層面,我知道這對於一般男生來說不容易,但必須試試看。
基本上,你的敘述跟我實際的做法一樣
: 比較實際的建議跟做法說完了,接著我想同理一下原PO。
: 我的父母親在我成年後離異。
: 現在父親有對象,我沒問他們是否登記成為夫妻,而我稱呼對方為阿姨。
: 我前陣子剛辦完婚宴,喜帖上印的、坐在主桌的、上台的、敬酒的新郎家長,
: 除了我父親以外,當然是我母親。
: 阿姨呢?我跟我老婆有當面邀請她來參加婚宴,
: 當天她帶著她跟她前夫生的小孩以及她的親戚,坐在一般桌
: (該桌的位置還被我父親安排在中後段喔)。
: 我一點都不覺得奇怪,顯然我父親跟阿姨也都不覺得有啥奇怪的。
: (我父親也是強勢的人,但在阿姨的地位這一點上他從未提出讓我為難的要求)
: 再來,喜帖上印著的名字不就該是新人的父母嗎?
: 若是我爸媽各自再婚,喜帖上新郎父母一欄難道該列上四個名字?
: 若有養育之恩,從情感層面來說還可以理解;
: 但是原PO跟A顯然沒有什麼感情基礎,如此要求似乎有些強求。
: 父親要現恩愛、在親友間表達對A的感情,不見得只能在原PO的婚宴上表達,
: 父親帶A去參加親友的聚會或是過年團圓,也有類似的意味;
: 但是原PO的婚宴理論上一生一次,縱使母親已不再人世,
深得我心
: 用某種方式紀念母親絕對合理阿,只是每個人紀念的方式不一樣罷了。
: 有板友建議做成長影片、或是在心中想念,我覺得這些都不衝突,
: 但是我也實在沒辦法說原PO在婚宴上把某些儀式留空的作法是不恰當的,
: 重點在於這是原PO紀念、思念他母親的方式。
: 我不太能認同婚宴應該全部以新人家長或全部以新人為主,
: 所以我建議原PO跟父親各退一步。
: 要新人退到無路可退對我來說實在不是個好方法;
這是現實狀況
: 除非原PO靜下心來考慮過後的結果是:現在不退讓、日後會後悔
: (先說明不是詛咒原PO父親,有些人在父母百年後會對某些過往的事情特別悔恨),
: 那就成全父親吧。
: 但這是原PO考量之後的結果,並不是"因為你是父親、我是兒子,所以我只好退讓",
: 否則這就只是單純用輩分在壓人,不僅不講道理、也不顧原PO的感受了。
: 最後,我去年也失去了親人,雖然不是父母,但是那位親人在我心中沒有人可以取代。
: 我能理解原PO的心情。
: 不見得要對A有什麼意見或是厭惡A才會心裡糾結著過不去,
: 而是一種"我不討厭妳,但這應該是我媽做的事情,妳不是我媽"的心情。
: 總之,希望原PO能找到圓滿的解決方式,祝原PO之後一切順利。
完全正確
以下總結,避免流於筆戰不再回反駁文,抱歉了~~~
千言萬語總是無法表答我的為難之處,正是在乎才有為難,
我跟人相處的關係很緊密,認同的就是家人,反之則否,
對,A在我而言就陌生人非家人,在我的成長背景下(非常態,有一點特殊)
認同的家人對我來說意義非凡,這牽涉了我的成長背景,不奢求其他人能理解,
在我結婚這天,就這麼一次,我任性的希望我認為最重要的人待在身邊,
因為其他家人等這天很久了,我的婚姻是全家人最後的牽掛,當然跟母親早逝有關,
系列文看下來分三派,妥協、不妥協、半妥協,有大大說我早有定見,何必上來PO文,
我承認早有定見,但狠不下心,這是糾結,打槍大大是我表達我的想法。
我一直用戲謔的態度回文,是掩飾了心中的傷痕,看到支持的意見當然心有戚戚,
看到不客氣的意見,其實又把傷痕揭開一次,我盡量用中性的態度回應,避免筆戰,
我不是討戰,而是希望解決問題,這一文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本以為要多日才有個結果,
現在看來大家看法也分享得差不多了,後期的回文也流於爭辯,這非我本意,
有大大問這樣回文不累嗎?很累很累,心中情緒起伏不止,過往的事件件溢上心頭...
文字帶來溫暖,文字也帶來傷害,小弟要跟多位獨排眾議的大大們致上十分謝意,
有你們的同理心,站在我的立場,體認我的感受,讓小弟感覺到溫暖,
而多位私訊小弟的潛水大大,他們跟我的狀況一樣,所以感同身受,有著一樣的想法,
謝謝你們特別私我支持我,我想能理解你們不在板上回文的原因,如大大說所同理心很難,
至於提供實際作法的大大們也很感謝,很多方式是我之前沒想到的,的確很有幫助,
部分建議絕對的是我會採用的方式。
最後是大多數大大都認為應該妥協,作球給爸爸,我可以理解以父親為主的做法,
這是絕對不會錯的,相信有大大看出我跟父親的關係也不一般,對,的確不一般,
牽涉成長背景不再多著墨了,但自始自終,我都希望他能開心,這是不變的,
大大們以父為主的想法絕對正確,想想人心真的幼稚,有時候就是會為了
這種微不足道的事為難自己或身邊的人,我為了A為難爸爸,爸爸為了A為難我,
我常想如果是單純的家庭有多好,這件事我會再仔細思量,大大們也別再為難我,
一件這麼重要又思考了這麼多年的事,總不可能因為看看幾篇文章、聽聽幾種說法,
就徒然改變,給我該有的時間吧~~~
我不討厭你,但這應該是我媽做的事情,你不是我媽
補充一下~~~純討論
如果今天上來問的人是爸爸的角色,堅持A上主桌的事,但兒子不願意配合?
大家會如何思考呢?
--
: (原文內容述刪)
: 我建議原PO跟原PO父親各退一步,
: (因為原PO顯然不認為"婚宴應該全以新人的家長為主",必須適度尊重新人的想法)
正確,我的確認為如此
: 原PO先決定父親要求的哪些部分可以退讓
: (例如A坐主桌較邊緣位置、喜帖印製有A姓名的長輩帖及沒有A姓名的平輩帖等等),
: 跟父親談的時候先跟父親說:
: 很謝謝A平時跟父親互相扶持,讓小孩子可以放心在外面打拼事業、成立自己的小家庭,
: 也知道A對於父親來說是一起度過下半輩子的重要的人,當然很歡迎A來參加婚宴,
: 所以以下這些部分歡迎A以父親的妻子的身分來分享新人的喜悅。
: 先說原PO退讓的部分,是為了避免一開始就拒絕父親的要求、把場面弄僵;
: 另一方面也讓原PO父親先嚐點甜頭、緩和一下氣氛。
: 而且,先向父親肯定A對父親的付出,也讓父親明白原PO沒有排斥A,
: 這樣也照顧到了父親的情感面。
可惜的是,這一步在PO文前我作了而且幾乎跟你敘述的一樣,
結果就是關主也不找我當面談,就傳個訊息來堅持主桌,
嗆明以後不見面就算了,有A在
: 接下來,再向父親說明哪些部份是原PO不能退讓的底線
: (例如主桌上原PO母親原本會坐的位置不想讓A坐),並且委婉告訴父親:
: 這些部分因為對於母親的思念以及尊重,
: 無法想像由A或是其他沒有深厚感情基礎的人來代替。
: 這邊的說詞請好好斟酌,重點盡量別放在"不讓A來做",
: 而是放在"這些事情在我心中必須由母親或具有深厚感情基礎的至親來做";
: 換句話說,同樣是訴諸情感層面,我知道這對於一般男生來說不容易,但必須試試看。
基本上,你的敘述跟我實際的做法一樣
: 比較實際的建議跟做法說完了,接著我想同理一下原PO。
: 我的父母親在我成年後離異。
: 現在父親有對象,我沒問他們是否登記成為夫妻,而我稱呼對方為阿姨。
: 我前陣子剛辦完婚宴,喜帖上印的、坐在主桌的、上台的、敬酒的新郎家長,
: 除了我父親以外,當然是我母親。
: 阿姨呢?我跟我老婆有當面邀請她來參加婚宴,
: 當天她帶著她跟她前夫生的小孩以及她的親戚,坐在一般桌
: (該桌的位置還被我父親安排在中後段喔)。
: 我一點都不覺得奇怪,顯然我父親跟阿姨也都不覺得有啥奇怪的。
: (我父親也是強勢的人,但在阿姨的地位這一點上他從未提出讓我為難的要求)
: 再來,喜帖上印著的名字不就該是新人的父母嗎?
: 若是我爸媽各自再婚,喜帖上新郎父母一欄難道該列上四個名字?
: 若有養育之恩,從情感層面來說還可以理解;
: 但是原PO跟A顯然沒有什麼感情基礎,如此要求似乎有些強求。
: 父親要現恩愛、在親友間表達對A的感情,不見得只能在原PO的婚宴上表達,
: 父親帶A去參加親友的聚會或是過年團圓,也有類似的意味;
: 但是原PO的婚宴理論上一生一次,縱使母親已不再人世,
深得我心
: 用某種方式紀念母親絕對合理阿,只是每個人紀念的方式不一樣罷了。
: 有板友建議做成長影片、或是在心中想念,我覺得這些都不衝突,
: 但是我也實在沒辦法說原PO在婚宴上把某些儀式留空的作法是不恰當的,
: 重點在於這是原PO紀念、思念他母親的方式。
: 我不太能認同婚宴應該全部以新人家長或全部以新人為主,
: 所以我建議原PO跟父親各退一步。
: 要新人退到無路可退對我來說實在不是個好方法;
這是現實狀況
: 除非原PO靜下心來考慮過後的結果是:現在不退讓、日後會後悔
: (先說明不是詛咒原PO父親,有些人在父母百年後會對某些過往的事情特別悔恨),
: 那就成全父親吧。
: 但這是原PO考量之後的結果,並不是"因為你是父親、我是兒子,所以我只好退讓",
: 否則這就只是單純用輩分在壓人,不僅不講道理、也不顧原PO的感受了。
: 最後,我去年也失去了親人,雖然不是父母,但是那位親人在我心中沒有人可以取代。
: 我能理解原PO的心情。
: 不見得要對A有什麼意見或是厭惡A才會心裡糾結著過不去,
: 而是一種"我不討厭妳,但這應該是我媽做的事情,妳不是我媽"的心情。
: 總之,希望原PO能找到圓滿的解決方式,祝原PO之後一切順利。
完全正確
以下總結,避免流於筆戰不再回反駁文,抱歉了~~~
千言萬語總是無法表答我的為難之處,正是在乎才有為難,
我跟人相處的關係很緊密,認同的就是家人,反之則否,
對,A在我而言就陌生人非家人,在我的成長背景下(非常態,有一點特殊)
認同的家人對我來說意義非凡,這牽涉了我的成長背景,不奢求其他人能理解,
在我結婚這天,就這麼一次,我任性的希望我認為最重要的人待在身邊,
因為其他家人等這天很久了,我的婚姻是全家人最後的牽掛,當然跟母親早逝有關,
系列文看下來分三派,妥協、不妥協、半妥協,有大大說我早有定見,何必上來PO文,
我承認早有定見,但狠不下心,這是糾結,打槍大大是我表達我的想法。
我一直用戲謔的態度回文,是掩飾了心中的傷痕,看到支持的意見當然心有戚戚,
看到不客氣的意見,其實又把傷痕揭開一次,我盡量用中性的態度回應,避免筆戰,
我不是討戰,而是希望解決問題,這一文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本以為要多日才有個結果,
現在看來大家看法也分享得差不多了,後期的回文也流於爭辯,這非我本意,
有大大問這樣回文不累嗎?很累很累,心中情緒起伏不止,過往的事件件溢上心頭...
文字帶來溫暖,文字也帶來傷害,小弟要跟多位獨排眾議的大大們致上十分謝意,
有你們的同理心,站在我的立場,體認我的感受,讓小弟感覺到溫暖,
而多位私訊小弟的潛水大大,他們跟我的狀況一樣,所以感同身受,有著一樣的想法,
謝謝你們特別私我支持我,我想能理解你們不在板上回文的原因,如大大說所同理心很難,
至於提供實際作法的大大們也很感謝,很多方式是我之前沒想到的,的確很有幫助,
部分建議絕對的是我會採用的方式。
最後是大多數大大都認為應該妥協,作球給爸爸,我可以理解以父親為主的做法,
這是絕對不會錯的,相信有大大看出我跟父親的關係也不一般,對,的確不一般,
牽涉成長背景不再多著墨了,但自始自終,我都希望他能開心,這是不變的,
大大們以父為主的想法絕對正確,想想人心真的幼稚,有時候就是會為了
這種微不足道的事為難自己或身邊的人,我為了A為難爸爸,爸爸為了A為難我,
我常想如果是單純的家庭有多好,這件事我會再仔細思量,大大們也別再為難我,
一件這麼重要又思考了這麼多年的事,總不可能因為看看幾篇文章、聽聽幾種說法,
就徒然改變,給我該有的時間吧~~~
我不討厭你,但這應該是我媽做的事情,你不是我媽
補充一下~~~純討論
如果今天上來問的人是爸爸的角色,堅持A上主桌的事,但兒子不願意配合?
大家會如何思考呢?
--
Tags:
結婚
All Comments

By Susan
at 2015-11-07T09:43
at 2015-11-07T09:43

By Hedda
at 2015-11-10T17:41
at 2015-11-10T17:41

By Suhail Hany
at 2015-11-12T13:16
at 2015-11-12T13:16

By Catherine
at 2015-11-17T02:52
at 2015-11-17T02:52

By Emma
at 2015-11-17T14:57
at 2015-11-17T14:57

By Steve
at 2015-11-20T17:52
at 2015-11-20T17:52

By Ula
at 2015-11-25T02:45
at 2015-11-25T02:45

By Iris
at 2015-11-27T02:55
at 2015-11-27T02:55

By Lucy
at 2015-12-01T02:37
at 2015-12-01T02:37

By Erin
at 2015-12-06T00:36
at 2015-12-06T00:36

By Rae
at 2015-12-10T07:52
at 2015-12-10T07:52

By Agnes
at 2015-12-10T12:25
at 2015-12-10T12:25

By Edith
at 2015-12-12T04:53
at 2015-12-12T04:53

By Todd Johnson
at 2015-12-14T11:56
at 2015-12-14T11:56

By Xanthe
at 2015-12-18T10:08
at 2015-12-18T10:08

By Ophelia
at 2015-12-18T15:56
at 2015-12-18T15:56

By Megan
at 2015-12-18T21:12
at 2015-12-18T21:12

By Charlotte
at 2015-12-19T00:04
at 2015-12-19T00:04

By Andy
at 2015-12-19T23:30
at 2015-12-19T23:30

By Charlie
at 2015-12-23T13:23
at 2015-12-23T13:23

By Annie
at 2015-12-27T08:26
at 2015-12-27T08:26

By Steve
at 2015-12-31T11:30
at 2015-12-31T11:30

By Audriana
at 2016-01-04T18:01
at 2016-01-04T18:01

By Mary
at 2016-01-06T19:00
at 2016-01-06T19:00

By Olga
at 2016-01-07T00:29
at 2016-01-07T00:29

By Anonymous
at 2016-01-08T17:24
at 2016-01-08T17:24

By Charlie
at 2016-01-11T22:12
at 2016-01-11T22:12

By Liam
at 2016-01-14T01:18
at 2016-01-14T01:18

By James
at 2016-01-16T19:00
at 2016-01-16T19:00

By Yedda
at 2016-01-18T05:13
at 2016-01-18T05:13

By Dinah
at 2016-01-18T19:11
at 2016-01-18T19:11

By Ivy
at 2016-01-23T01:57
at 2016-01-23T01:57

By Rachel
at 2016-01-27T06:44
at 2016-01-27T06:44

By Eden
at 2016-01-31T09:18
at 2016-01-31T09:18

By Skylar Davis
at 2016-02-03T03:00
at 2016-02-03T03:00

By Todd Johnson
at 2016-02-04T01:05
at 2016-02-04T01:05

By Cara
at 2016-02-07T06:25
at 2016-02-07T06:25

By Steve
at 2016-02-08T04:47
at 2016-02-08T04:47

By Jacky
at 2016-02-09T06:22
at 2016-02-09T06:22

By Elma
at 2016-02-12T06:57
at 2016-02-12T06:57

By Yedda
at 2016-02-16T21:08
at 2016-02-16T21:08

By William
at 2016-02-20T06:16
at 2016-02-20T06:16

By Blanche
at 2016-02-21T11:34
at 2016-02-21T11:34

By Skylar Davis
at 2016-02-23T11:21
at 2016-02-23T11:21

By Kyle
at 2016-02-28T01:54
at 2016-02-28T01:54

By Yuri
at 2016-03-01T16:26
at 2016-03-01T16:26

By Agnes
at 2016-03-04T11:47
at 2016-03-04T11:47

By Ida
at 2016-03-09T02:40
at 2016-03-09T02:40

By Gilbert
at 2016-03-10T23:03
at 2016-03-10T23:03

By Puput
at 2016-03-15T04:05
at 2016-03-15T04:05

By Ursula
at 2016-03-17T07:54
at 2016-03-17T07:54
Related Posts
與婚紗攝影師溝通的眉角?

By Olive
at 2015-11-04T21:15
at 2015-11-04T21:15
台北-婚攝清風 新娘的第二雙眼睛

By Hedwig
at 2015-11-04T20:04
at 2015-11-04T20:04
台北-新秘小朵 令人安心的好新秘

By Olivia
at 2015-11-04T19:10
at 2015-11-04T19:10
大家都會保養自己的婚戒嗎?

By Kristin
at 2015-11-04T19:08
at 2015-11-04T19:08
婚禮橋段被破梗

By Kelly
at 2015-11-04T18:36
at 2015-11-04T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