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真的很不愛聽孩子的意見...... - 家務

By Joseph
at 2007-12-22T14:58
at 2007-12-22T14:5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Apricotsu ()》之銘言:
: 我媽就一直堅持統聯不方便,我不知道路,時間會來不及之類的
: 一直要我坐火車,還說火車票都定好了。
: 我的個性非常節儉,火車的票價是統聯的兩倍
: 所以我很堅持要坐統聯,叫我媽把車票拿去退。
: 然後我媽就叫我爸、我兩個姊姊輪流打電話給我要說服我
: 我的個性是越強迫我就越不想,就堅持要坐統聯。
: 她後來打電話給我,就發飆了,
: 說為什麼我都不聽她的話,她在我心中還是一個母親嗎?
: 還說火車票花的1500他不要去退,從下個月的生活費扣
: 我就說他拿去退,不用轉生活費也沒關係。
蠻有趣的,我以前也是這樣
曾經因為我媽要我載她從台北回新店
我習慣走高速公路,她卻很堅持走羅斯福路就好
就這樣她也抓狂,我也不爽
我非常不能理解,方向盤在我手上,開車的人是我
而妳的目的只不過是要回到新店的家而已
為什麼非得管我要走哪條路呢?
我老母也非常不能理解,不過就是十來公里的路
你為什麼就不能聽我的話走羅斯福路就好呢?
但如果是現在,我想我會聽她的話了
其實他們在意的根本不是哪條路或者什麼方法
他們在意的只是「我的孩子聽不聽話」
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其實是很複雜的
一方面他希望你趕快長大,能夠獨立自主
另一方面,他卻更害怕你長大之後就不再需要他了
你母親希望你坐火車,希望陪你一起去
其實都只是想要告訴自己也告訴你,她還是可以參與你的人生的
你考上了研究所,可你還是她的孩子,所以還需要她幫你決定該怎麼去報到
需要她幫你安排買車票,需要她陪你一起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去報到
這些對你來說可能完全都不重要也不需要,但對她來說,卻是無比的重要
我曾經遇過一對父母,跑到村長家來問我有沒有去過德國
說他兒子的教授要他去德國參加研討會
他們要幫他安排買機票、火車票、住宿等等行程
我本來以為那兒子是個碩一的小研究生,一問之下已經博二了
當下我的感覺是「搞什麼啊!都博二了還要老父老母幫你搞定這些」
後來想想我才覺得,也許不是兒子希望父母幫忙,而是父母希望能幫上兒子的忙
我想,其實你真正在意的,也不是那幾百塊錢的價差
畢竟你都會說自己有在打工,並不需要家裏提供生活費了
你真正在意的,其實跟你母親在意的是同一件事情:「你都不聽我的話」
父母面對孩子成長的過程會害怕失去,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害怕被束縛
但如果我們願意換個角度替父母想一想
我們還是會不停地長大,而父母也終於會一點一滴地「失去」我們的某一個部份
我們不可能永遠被父母束縛,但父母卻很有可能完全地失去「照顧」我們的機會
也就是說,隨著我們漸漸長大,父母漸漸老去
我們聽父母的話的機會將越來越少,但父母聽我們的話的機會將越來越多
所以,如果結果不會改變,為什麼不能稍微讓步一下?
走羅斯福路,我還是會到新店;坐火車,你還是趕得及報到
但是我們的母親都會快樂,都會認為我們還是她心中聽話的孩子
我們又為什麼要吝惜於給她這麼一點小小的快樂?
只要你清楚自己並不是需要依賴她
又何妨在一些小地方上讓自己的母親仍能享有一個做「母親」的感受呢?
而且,更奇妙的是,你越「聽話」,你會發現你的父母也會變得越「聽話」
(當然,我指的是正常的家庭關係裡的這類齟齬,暴力、賭博那類的又是另一回事了)
從小我母親就認為我就是死不聽話的小孩,我也真的就是不聽話
也因為這樣,我所說的一切,她都認為我是要跟她唱反調、要自討苦吃
很多問題她也是寧願去聽三姑六婆的也不肯聽我的
但是這幾年我自己慢慢成熟了一些,也慢慢摸索出跟母親的相處之道以後
現在她會打電話來問我事情了,小到什麼手機如果沒有按掉是不是會被多扣錢
大到買了房子要我趕快找時間回去幫她看裝潢要怎麼做
有時候,硬碰硬真的是會兩敗俱傷
別忘了,我們都是我們的爹娘生的,倔強是會遺傳的 XD
吃軟不吃硬也是遺傳的,我跟我娘吵了三十年之後才終於發現這件事情
而我也發現,改變我,要比改變她來得容易多了,畢竟咱們年輕嘛!
而且我改變了,她就自然而然地改變了,這不是很奇妙嗎 :)
下次,試著柔軟一點對媽媽,給她一點成就感吧
她其實只是想要確定你還是她的寶貝孩子罷了 :)
--
My 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lw-ghost/
My Album: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lwghost
--
: 我媽就一直堅持統聯不方便,我不知道路,時間會來不及之類的
: 一直要我坐火車,還說火車票都定好了。
: 我的個性非常節儉,火車的票價是統聯的兩倍
: 所以我很堅持要坐統聯,叫我媽把車票拿去退。
: 然後我媽就叫我爸、我兩個姊姊輪流打電話給我要說服我
: 我的個性是越強迫我就越不想,就堅持要坐統聯。
: 她後來打電話給我,就發飆了,
: 說為什麼我都不聽她的話,她在我心中還是一個母親嗎?
: 還說火車票花的1500他不要去退,從下個月的生活費扣
: 我就說他拿去退,不用轉生活費也沒關係。
蠻有趣的,我以前也是這樣
曾經因為我媽要我載她從台北回新店
我習慣走高速公路,她卻很堅持走羅斯福路就好
就這樣她也抓狂,我也不爽
我非常不能理解,方向盤在我手上,開車的人是我
而妳的目的只不過是要回到新店的家而已
為什麼非得管我要走哪條路呢?
我老母也非常不能理解,不過就是十來公里的路
你為什麼就不能聽我的話走羅斯福路就好呢?
但如果是現在,我想我會聽她的話了
其實他們在意的根本不是哪條路或者什麼方法
他們在意的只是「我的孩子聽不聽話」
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其實是很複雜的
一方面他希望你趕快長大,能夠獨立自主
另一方面,他卻更害怕你長大之後就不再需要他了
你母親希望你坐火車,希望陪你一起去
其實都只是想要告訴自己也告訴你,她還是可以參與你的人生的
你考上了研究所,可你還是她的孩子,所以還需要她幫你決定該怎麼去報到
需要她幫你安排買車票,需要她陪你一起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去報到
這些對你來說可能完全都不重要也不需要,但對她來說,卻是無比的重要
我曾經遇過一對父母,跑到村長家來問我有沒有去過德國
說他兒子的教授要他去德國參加研討會
他們要幫他安排買機票、火車票、住宿等等行程
我本來以為那兒子是個碩一的小研究生,一問之下已經博二了
當下我的感覺是「搞什麼啊!都博二了還要老父老母幫你搞定這些」
後來想想我才覺得,也許不是兒子希望父母幫忙,而是父母希望能幫上兒子的忙
我想,其實你真正在意的,也不是那幾百塊錢的價差
畢竟你都會說自己有在打工,並不需要家裏提供生活費了
你真正在意的,其實跟你母親在意的是同一件事情:「你都不聽我的話」
父母面對孩子成長的過程會害怕失去,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害怕被束縛
但如果我們願意換個角度替父母想一想
我們還是會不停地長大,而父母也終於會一點一滴地「失去」我們的某一個部份
我們不可能永遠被父母束縛,但父母卻很有可能完全地失去「照顧」我們的機會
也就是說,隨著我們漸漸長大,父母漸漸老去
我們聽父母的話的機會將越來越少,但父母聽我們的話的機會將越來越多
所以,如果結果不會改變,為什麼不能稍微讓步一下?
走羅斯福路,我還是會到新店;坐火車,你還是趕得及報到
但是我們的母親都會快樂,都會認為我們還是她心中聽話的孩子
我們又為什麼要吝惜於給她這麼一點小小的快樂?
只要你清楚自己並不是需要依賴她
又何妨在一些小地方上讓自己的母親仍能享有一個做「母親」的感受呢?
而且,更奇妙的是,你越「聽話」,你會發現你的父母也會變得越「聽話」
(當然,我指的是正常的家庭關係裡的這類齟齬,暴力、賭博那類的又是另一回事了)
從小我母親就認為我就是死不聽話的小孩,我也真的就是不聽話
也因為這樣,我所說的一切,她都認為我是要跟她唱反調、要自討苦吃
很多問題她也是寧願去聽三姑六婆的也不肯聽我的
但是這幾年我自己慢慢成熟了一些,也慢慢摸索出跟母親的相處之道以後
現在她會打電話來問我事情了,小到什麼手機如果沒有按掉是不是會被多扣錢
大到買了房子要我趕快找時間回去幫她看裝潢要怎麼做
有時候,硬碰硬真的是會兩敗俱傷
別忘了,我們都是我們的爹娘生的,倔強是會遺傳的 XD
吃軟不吃硬也是遺傳的,我跟我娘吵了三十年之後才終於發現這件事情
而我也發現,改變我,要比改變她來得容易多了,畢竟咱們年輕嘛!
而且我改變了,她就自然而然地改變了,這不是很奇妙嗎 :)
下次,試著柔軟一點對媽媽,給她一點成就感吧
她其實只是想要確定你還是她的寶貝孩子罷了 :)
--
My 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lw-ghost/
My Album: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lwghost
--
Tags:
家務
All Comments

By Damian
at 2007-12-26T00:07
at 2007-12-26T00:07

By Lily
at 2007-12-27T16:11
at 2007-12-27T16:11

By Faithe
at 2008-01-01T16:01
at 2008-01-01T16:01
Related Posts
不要豢養我

By Hedda
at 2007-12-21T23:37
at 2007-12-21T23:37
這究竟是什麼情況....

By Bennie
at 2007-12-20T14:34
at 2007-12-20T14:34
何處是我的家?

By Jacky
at 2007-12-20T09:25
at 2007-12-20T09:25
何處是我的家?

By Belly
at 2007-12-19T23:31
at 2007-12-19T23:31
父子關係之前導性研究之邀請函

By David
at 2007-12-18T18:02
at 2007-12-18T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