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父母當成客戶管理 (2) - 家務

By Daniel
at 2007-09-04T13:01
at 2007-09-04T13:01
Table of Contents
看著CATCH板T大的文章,總是給我一股勇氣,因為唯有努力過得來的才會珍惜,如果努力
到百分之一千,最後連上天都會動容。所以沒有人是天生就會做父母的,我一直堅信這一
點,甚至直到小孩長大兒女成群,自己的父母也有可能還是不太會做父母。在這些掙扎交
錯的情感中,我也犯下過很多的錯誤。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我常常忘記台灣是一個情、理
、法國家,面對任何問題都是用這樣的方式處理,但是對待別人就剛好相反,老是用法、
理、情去嚴苛對待。
父母的相處、與男友的互動等等,不免都會看見這樣的衝突發生,所以就讓我體悟到
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原來人類第一時間想要解決的問題原來都是『情緒問題』,只是他
們都會用藉口、理由甚至逃避來包裝『情緒問題』。這一點我要非常感謝我的師父跟我的
男友,讓我深刻地體認到這一點。
所以客戶挑出來的問題到底是不是問題?總歸一句話就是『奇蒙子』問題,所以把客戶的
『奇蒙子』安撫得服服貼貼的,才有可能繼續談生意。不過跟客戶談完生意就可以馬上走
人,可是父母呢?要是連續面對一個澳洲來的客人24個小時,任憑誰可能都會抓狂吧。
舉個例子,父母老是會規定一些有的沒有的規矩要遵守,但是從來沒有說為什麼,而且手
段往往都很強硬,如果孩子不小心違反了,就會發生很恐怖的後果(這個可能大家都有一
些同感)。真的要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強硬,為什麼要制定這些,他也說不上來,但是只要
違反,一定會有這句話穿插其中--『規矩就是規矩』。當然個性軟一點的小孩可能就是敢
怒不敢言地陽奉陰違地表面接受了,個性衝一點的恐怕馬上開啟辯論大會。(情理法VS法
理情的法庭劇情馬上就要上演)
不過之前提到,這都是『奇蒙子』問題,父母再怎麼辯論,他們都不會去思考或是承認,
其實是自己的權威被質疑挑戰不爽,所以才掀起法庭劇情的。所以總是用著說理包裹著不
爽,不爽的情緒沒有解決,孩子就算說理比父母強上一萬倍也是沒有用的。大概就會落得
扣零用錢還是禁足的懲罰。(我自己還遇過罰跪、趕出家門的懲罰)
如果不能解決父母的『奇蒙子』問題,心理學上有一個狀態是Fight or Flight,我個人
的建議是打不過也處理不了,那就逃吧,等冷靜之後,找個時機再來慢慢地聊。因為說實
話,很多情緒問題吵了也沒用,只會把事情更加惡化,這是我在這樣的家庭存活了幾十年
得到結論,而且親情跟愛情一樣,越吵磨耗地越快,有些家庭真的會吵到變成整家都成了
陌生人,只是把房間當旅館。
現在我都是覺得做人晚輩的,能讓一點就讓一點,除非真的是很誇張不可開交的事情,一
爆發出來就得吵,我就只能說改天再說了。這種狀況我也有過,原本就是直接騎車衝出去
想要好好講清楚,不過騎到一半想一想就算這樣也不是辦法,今天這樣應該是無解,所以
都快騎到了我媽家又折返回來,真是夠蠢的了。
蠢事我做過很多,願意分享出來也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不要犯下我曾經犯過這麼白痴
的錯誤。
不過目前遇到最棘手的情緒問題其實是隱含在種種表面情緒問題之後的那種,換言之可以
說是心結了,這種由心結引發多層次的情緒問題真的還滿難解決的,尤其是母親莫名的不
安。(不要說男女之間光處理彼此的信任與不安問題就夠頭痛了,父母親那種灰暗隱藏的
又伴隨控制欲的,加上傳統觀念包裝過的心結,真是令人難解。)
這種狀況是我經過多次擬真心靈模擬之後才得出來的結論,因為需要經過多次的抽絲剝繭
去蕪存菁,還要避開父母親設下的種種心理陷阱(說實話,我實在好幾次都死在這種心理
陷阱之下。),還有很多條件需要考量才會得出那最後的真相。『真相只有一個』,但是
心中的真相是最不喜歡所為人發掘揭露的。
踩到陷阱卡有時候引發的狀況真的會讓人難以收拾,小至『如果媽媽跟妻子同時落海,丈
夫應該先救誰』這種鳥問題,大至『孩子一定都要按照社會期望發展,要不然就很丟臉!
』,陷阱卡踩到不可怕,可怕的是搞不清楚設下陷阱卡的心態就貿然闖關,別忘了恐怖陷
阱卡的背後都藏有一隻大魔王。
當然有些陷阱卡所觸發的狀況是『反對問題』,這時候也是要研究父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不要懷疑,父母有的時候也會很幼稚的。),還是反對問題背後另外有一個反對問題,就
像買保險一樣,丟給推銷員拒絕不買的理由往往不是心裡面真正想要說出的理由。像是父
母親制止交男女朋友,就要先搞清楚是針對這個男女朋友的問題,還是自身的問題,還是
根本就是本質上磁場不合的問題。不過大部分的人為了怕麻煩,都會儘量選擇符合父母期
望的伴侶,省得自已還要奮鬥老半天,搞不好還換來對方寄來紅色炸彈,新郎(娘)卻不是
自己的狀況。
還記不記得上文中我曾經提到我的優先順序:我>親情>愛情。
看了作家深雪『愛經述異』中的睡公主Helen醒過來就是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即使知道有
著一份永恆的愛情在等著她,她還是選擇了忠於自我。我一直在接受這樣的改變,但是卻
害怕其他人無法接受而失去了他們,包含我的父母與我的男友還有我的朋友,因為我知道
當我做出忠於自我的這個決定時,一切的想法與作為都是基於這個基本點出發,我也將不
會是過去的那個我,過去已死。但是活在這樣的衝突之中,加上種種的事情發生,讓我更
加懷疑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嗎?所以做到一半的事情愕然中止,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父
母親更樂得拿回控制權,我也幾乎要失去了男友。
一直到問題點這麼大了,造成根本性的大爆炸,加上看完師父推薦的動畫之後,我認真地
思考了目前現在的處境。才開始認真地去思考我喜歡做什麼、我要什麼、父母親的期望、
師父的期望、男友的期望、工作的期望、價值觀的衝突與整合等等。我才搞清楚一點,人
不怕出錯,就怕一再犯同樣的錯誤。
--
我得了一種戀愛的時候不寫小說就會死的病
http://www.wretch.cc/blog/MistyChen413
此病無藥可醫 而且只會重複愛上同一個人
--
到百分之一千,最後連上天都會動容。所以沒有人是天生就會做父母的,我一直堅信這一
點,甚至直到小孩長大兒女成群,自己的父母也有可能還是不太會做父母。在這些掙扎交
錯的情感中,我也犯下過很多的錯誤。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我常常忘記台灣是一個情、理
、法國家,面對任何問題都是用這樣的方式處理,但是對待別人就剛好相反,老是用法、
理、情去嚴苛對待。
父母的相處、與男友的互動等等,不免都會看見這樣的衝突發生,所以就讓我體悟到
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原來人類第一時間想要解決的問題原來都是『情緒問題』,只是他
們都會用藉口、理由甚至逃避來包裝『情緒問題』。這一點我要非常感謝我的師父跟我的
男友,讓我深刻地體認到這一點。
所以客戶挑出來的問題到底是不是問題?總歸一句話就是『奇蒙子』問題,所以把客戶的
『奇蒙子』安撫得服服貼貼的,才有可能繼續談生意。不過跟客戶談完生意就可以馬上走
人,可是父母呢?要是連續面對一個澳洲來的客人24個小時,任憑誰可能都會抓狂吧。
舉個例子,父母老是會規定一些有的沒有的規矩要遵守,但是從來沒有說為什麼,而且手
段往往都很強硬,如果孩子不小心違反了,就會發生很恐怖的後果(這個可能大家都有一
些同感)。真的要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強硬,為什麼要制定這些,他也說不上來,但是只要
違反,一定會有這句話穿插其中--『規矩就是規矩』。當然個性軟一點的小孩可能就是敢
怒不敢言地陽奉陰違地表面接受了,個性衝一點的恐怕馬上開啟辯論大會。(情理法VS法
理情的法庭劇情馬上就要上演)
不過之前提到,這都是『奇蒙子』問題,父母再怎麼辯論,他們都不會去思考或是承認,
其實是自己的權威被質疑挑戰不爽,所以才掀起法庭劇情的。所以總是用著說理包裹著不
爽,不爽的情緒沒有解決,孩子就算說理比父母強上一萬倍也是沒有用的。大概就會落得
扣零用錢還是禁足的懲罰。(我自己還遇過罰跪、趕出家門的懲罰)
如果不能解決父母的『奇蒙子』問題,心理學上有一個狀態是Fight or Flight,我個人
的建議是打不過也處理不了,那就逃吧,等冷靜之後,找個時機再來慢慢地聊。因為說實
話,很多情緒問題吵了也沒用,只會把事情更加惡化,這是我在這樣的家庭存活了幾十年
得到結論,而且親情跟愛情一樣,越吵磨耗地越快,有些家庭真的會吵到變成整家都成了
陌生人,只是把房間當旅館。
現在我都是覺得做人晚輩的,能讓一點就讓一點,除非真的是很誇張不可開交的事情,一
爆發出來就得吵,我就只能說改天再說了。這種狀況我也有過,原本就是直接騎車衝出去
想要好好講清楚,不過騎到一半想一想就算這樣也不是辦法,今天這樣應該是無解,所以
都快騎到了我媽家又折返回來,真是夠蠢的了。
蠢事我做過很多,願意分享出來也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不要犯下我曾經犯過這麼白痴
的錯誤。
不過目前遇到最棘手的情緒問題其實是隱含在種種表面情緒問題之後的那種,換言之可以
說是心結了,這種由心結引發多層次的情緒問題真的還滿難解決的,尤其是母親莫名的不
安。(不要說男女之間光處理彼此的信任與不安問題就夠頭痛了,父母親那種灰暗隱藏的
又伴隨控制欲的,加上傳統觀念包裝過的心結,真是令人難解。)
這種狀況是我經過多次擬真心靈模擬之後才得出來的結論,因為需要經過多次的抽絲剝繭
去蕪存菁,還要避開父母親設下的種種心理陷阱(說實話,我實在好幾次都死在這種心理
陷阱之下。),還有很多條件需要考量才會得出那最後的真相。『真相只有一個』,但是
心中的真相是最不喜歡所為人發掘揭露的。
踩到陷阱卡有時候引發的狀況真的會讓人難以收拾,小至『如果媽媽跟妻子同時落海,丈
夫應該先救誰』這種鳥問題,大至『孩子一定都要按照社會期望發展,要不然就很丟臉!
』,陷阱卡踩到不可怕,可怕的是搞不清楚設下陷阱卡的心態就貿然闖關,別忘了恐怖陷
阱卡的背後都藏有一隻大魔王。
當然有些陷阱卡所觸發的狀況是『反對問題』,這時候也是要研究父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不要懷疑,父母有的時候也會很幼稚的。),還是反對問題背後另外有一個反對問題,就
像買保險一樣,丟給推銷員拒絕不買的理由往往不是心裡面真正想要說出的理由。像是父
母親制止交男女朋友,就要先搞清楚是針對這個男女朋友的問題,還是自身的問題,還是
根本就是本質上磁場不合的問題。不過大部分的人為了怕麻煩,都會儘量選擇符合父母期
望的伴侶,省得自已還要奮鬥老半天,搞不好還換來對方寄來紅色炸彈,新郎(娘)卻不是
自己的狀況。
還記不記得上文中我曾經提到我的優先順序:我>親情>愛情。
看了作家深雪『愛經述異』中的睡公主Helen醒過來就是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即使知道有
著一份永恆的愛情在等著她,她還是選擇了忠於自我。我一直在接受這樣的改變,但是卻
害怕其他人無法接受而失去了他們,包含我的父母與我的男友還有我的朋友,因為我知道
當我做出忠於自我的這個決定時,一切的想法與作為都是基於這個基本點出發,我也將不
會是過去的那個我,過去已死。但是活在這樣的衝突之中,加上種種的事情發生,讓我更
加懷疑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嗎?所以做到一半的事情愕然中止,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父
母親更樂得拿回控制權,我也幾乎要失去了男友。
一直到問題點這麼大了,造成根本性的大爆炸,加上看完師父推薦的動畫之後,我認真地
思考了目前現在的處境。才開始認真地去思考我喜歡做什麼、我要什麼、父母親的期望、
師父的期望、男友的期望、工作的期望、價值觀的衝突與整合等等。我才搞清楚一點,人
不怕出錯,就怕一再犯同樣的錯誤。
--
我得了一種戀愛的時候不寫小說就會死的病
http://www.wretch.cc/blog/MistyChen413
此病無藥可醫 而且只會重複愛上同一個人
--
Tags:
家務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關於我媽

By Kelly
at 2007-09-04T12:21
at 2007-09-04T12:21
把父母當成顧客管理

By Sierra Rose
at 2007-09-04T11:24
at 2007-09-04T11:24
跟我一樣的朋友與家庭

By Isabella
at 2007-09-03T20:44
at 2007-09-03T20:44
跟我一樣的朋友與家庭

By Kumar
at 2007-09-03T20:30
at 2007-09-03T20:30
無依無靠...

By Zenobia
at 2007-09-03T17:54
at 2007-09-03T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