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徵求三代同堂家庭夫妻分享婚姻經驗 - 家務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2-03-16T20:47
at 2012-03-16T20:47
Table of Contents
首先
謝謝你願意點進來看這封信
你的參與可能在無形之中幫助到許多不認識的人
大家好
我是一個碩士生
目前正進行三代同堂家庭成年夫妻婚姻關係的研究
同時我也是一個三代同堂家庭長大的小孩
我很心疼自己的媽媽從被捧在掌心的獨生女
變成嫁到別人家裡,事事都要遵照別人家庭規矩的媳婦
同時我也看見我的爸爸
負擔著一整個大家庭的經濟以及孝順的包袱
他們大多數的時間不是給了小孩就是給了父母
兩人之間的相處時間相對少很多
同時也曾經為了要不要搬出去住爭吵過
兩個人的婚姻似乎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
而是牽扯兩個家族的角力
然而
三十幾個年頭仍舊過去了
他們的婚姻雖然少了一些甜蜜
但有更多的是認分與認命
這是華人的夫妻很大的特色
研究發現三代同堂家庭的夫妻較一般家庭的夫妻承受更大的婚姻壓力
如今的社會老人的照顧問題愈來愈嚴重
有更多的夫妻也許現在自己住
但未來也會面對要和公婆住在一起的情況
因此
希望可以邀請"三代同堂家庭的夫妻雙方"
分享其婚姻經驗
家庭中夫妻如何去處理上一代遇到的問題
在三代同堂家庭中有什麼辛苦?或者協助?
您的分享將可以讓更多同樣處境的夫妻的困境或生活能夠被看見以及理解
並且獲得有效的幫助
研究進行方式如下
一、 研究者將與夫妻雙 方各 自進行 1~3次的訪談,
每次時間約90-120分鐘,時間及地點將依照資料蒐集情況以及夫妻雙方狀況做彈
性調整。
二、 對於訪談資料,研究者將謹慎處理並且絕對保密,
資料內容會以匿名或代號方式呈現,
同時會小心處理可辨識身分之資料。
三、 由於需要謄寫逐字稿以及與指導教授討論,訪談過程將全程錄音。
錄音資料僅供研究過程與指導教授及研究團隊討論、謄寫逐字稿與內容分析,
並於研究完成後銷毀。
四、 訪談過程中如夫妻雙方或任一方想要終止訪談,研究者均尊重其意願,並且在必要
時提供相關協助資源及資訊。
五、 資料的逐字稿將會邀請受訪者檢視,如有未能完整表達受訪者意原的地方都將討論
並修改,期望研究結果能夠貼近受訪者的真實情況。
接受訪談者將贈送18度C巧克力工坊巧克力一盒
感謝你們分享寶貴的生命經驗
如有興趣接受訪談的夫妻
請寄站內信並留下EMAIL與電話
我將再主動與您連絡並說明
--
--
謝謝你願意點進來看這封信
你的參與可能在無形之中幫助到許多不認識的人
大家好
我是一個碩士生
目前正進行三代同堂家庭成年夫妻婚姻關係的研究
同時我也是一個三代同堂家庭長大的小孩
我很心疼自己的媽媽從被捧在掌心的獨生女
變成嫁到別人家裡,事事都要遵照別人家庭規矩的媳婦
同時我也看見我的爸爸
負擔著一整個大家庭的經濟以及孝順的包袱
他們大多數的時間不是給了小孩就是給了父母
兩人之間的相處時間相對少很多
同時也曾經為了要不要搬出去住爭吵過
兩個人的婚姻似乎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
而是牽扯兩個家族的角力
然而
三十幾個年頭仍舊過去了
他們的婚姻雖然少了一些甜蜜
但有更多的是認分與認命
這是華人的夫妻很大的特色
研究發現三代同堂家庭的夫妻較一般家庭的夫妻承受更大的婚姻壓力
如今的社會老人的照顧問題愈來愈嚴重
有更多的夫妻也許現在自己住
但未來也會面對要和公婆住在一起的情況
因此
希望可以邀請"三代同堂家庭的夫妻雙方"
分享其婚姻經驗
家庭中夫妻如何去處理上一代遇到的問題
在三代同堂家庭中有什麼辛苦?或者協助?
您的分享將可以讓更多同樣處境的夫妻的困境或生活能夠被看見以及理解
並且獲得有效的幫助
研究進行方式如下
一、 研究者將與夫妻雙 方各 自進行 1~3次的訪談,
每次時間約90-120分鐘,時間及地點將依照資料蒐集情況以及夫妻雙方狀況做彈
性調整。
二、 對於訪談資料,研究者將謹慎處理並且絕對保密,
資料內容會以匿名或代號方式呈現,
同時會小心處理可辨識身分之資料。
三、 由於需要謄寫逐字稿以及與指導教授討論,訪談過程將全程錄音。
錄音資料僅供研究過程與指導教授及研究團隊討論、謄寫逐字稿與內容分析,
並於研究完成後銷毀。
四、 訪談過程中如夫妻雙方或任一方想要終止訪談,研究者均尊重其意願,並且在必要
時提供相關協助資源及資訊。
五、 資料的逐字稿將會邀請受訪者檢視,如有未能完整表達受訪者意原的地方都將討論
並修改,期望研究結果能夠貼近受訪者的真實情況。
接受訪談者將贈送18度C巧克力工坊巧克力一盒
感謝你們分享寶貴的生命經驗
如有興趣接受訪談的夫妻
請寄站內信並留下EMAIL與電話
我將再主動與您連絡並說明
--
--
Tags:
家務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怎麼解釋?

By Edward Lewis
at 2012-03-16T06:05
at 2012-03-16T06:05
與親戚走太近感覺好討厭

By Poppy
at 2012-03-15T23:11
at 2012-03-15T23:11
教育弟弟的瓶頸 (文很長)

By Sierra Rose
at 2012-03-15T22:20
at 2012-03-15T22:20
與親戚走太近感覺好討厭

By Doris
at 2012-03-15T21:27
at 2012-03-15T21:27
教育弟弟的瓶頸 (文很長)

By Linda
at 2012-03-15T12:04
at 2012-03-15T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