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被言語暴力壓垮 - 婚姻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9-09-19T15:14

Table of Contents


身為助人工作者,每週都要協助這類(曾)在這種暴力環境長大的受害者,
而通常來的,都不是像原po這種受暴婦女,而是這些婦女們的【小孩】。

雖然這些人已長大成人、有獨自賺錢能力、早已搬離家、父親已停止
暴力言行,但原po要不要聽聽他們都怎麼邊哭邊陳述童年的傷痛?

"我父親那個樣子,我媽媽居然還不跟他離婚,害得我們也跟著受暴,
我爸打罵我時,她做了什麼?她只是在旁邊看耶、她只是沉默,或叫我
不要回嘴才不會讓我爸更生氣,我恨透了,她為什麼沒有站出來保護我們?
我氣她沒有用,她當母親這角色根本就無能,無法保護我們免於受到傷害,
我叫她離婚,她就說我不懂;現在跟她提當年事,她也只會說對不起,有用
嗎?傷害都造成了,我還要再花錢來療傷!"

以上是我綜合編輯過、大部份的受害者之共同語言之一。

請問原po和曾經/現在正經歷暴力環境的婦女們,當妳自認為你不離婚和沉默的
隱忍是為了孩子、但你的孩子身心卻不斷地承受你看不見的傷痛、長大後要跟
另一人邊哭邊講出童年難以忘記的惡夢時,請問,愛孩子的妳們,有何感受?

妳以為妳的隱忍、維繫一個婚姻是為了孩子【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但,在孩子的心裡,有個充滿暴力的父/母住在他/她每天都要回去住、回去生活的家,
這個家,早已不完整了,而且令人充滿恐懼,甚至想到等等放學要回家,都會【怕】。

妳以為妳犧牲付出而維繫的【家】,是為了孩子【好】,但在孩子心裡卻是【恐懼】,
長大後在他們心裡深深烙印的是—【夢魘】。

請問,這是妳送給孩子的愛嗎?

雖然之前文章我有提過,但我想再強調一次:

【暴力】的定義:含肢體、言語、情緒/精神、以及 "忽略"

有時童年被父母對待的方式,長大後會再遇到類似的對象,就像你母親那樣對你,
妳現在又遇到,但我認為這反映了上天有要你學習的課題—妳是如何面對被言語暴力
的處境?除了沉默隱忍,是否有其它妳可以學習、甚至應該學習的方式?

受暴者習於合理化暴力者的言行, 但沒有覺察到自己的思緒其實有著很深的盲點,甚至
那樣的思緒只會使自己以及小孩更深陷於受暴環境或助長加害者的言行。

我只能語重心長的說,就算你不想為你自己著想,也請多為你的孩子想,身為一個母親,
請留意,別在無形中成為助長施暴者言行的共犯。

請踏出第一步,找一位諮商師好好地談妳的議題。

請站出來救自己,更是要救孩子的一輩子。

P.S. 此文只是提供在家暴環境長大的孩子之視角,但不是要讓大家責備受暴婦女、也沒
有提及她們只能離婚等各種因應作法,而是希望正在忍受家暴的所有婦女明白,自己目前
不向外求助的隱忍,日後對她自己和子女可能會帶來不小的影響力與傷害。

不少華人的傳統婦女礙於面子或其它因素不向外尋求資源或管道協助,會使自己與小孩
更受困於暴力環境中,但我希望妳們能夠知道,其實妳們的內在是有力量的,才能支撐
妳走到現在,因此妳可以、也有權利擁有比現在或過去更好的生活環境;只要踏出第一
步,向外尋求專業協助,不會比現在更糟,至少不會像現在這樣動彈不得。

但是,拒絶所有外界的協助,維持現狀,不會更好,只是延長受暴的時間;相信這不會
是妳和孩子想要的生活。


※ 編輯: UYC (114.40.45.100 臺灣), 09/19/2019 15:16:11
saluawu: 推 09/19 15:20
talk5566: 不要我想鬧版 09/19 15:22
bunreachable: 推。希望她看到。希望很多人可以看到 09/19 15:23
taiwancola: 推你 09/19 15:23
miruw: 推 09/19 15:25
LoveSports: UYC大好文必推 09/19 15:31
ebobkz: 大推! 希望原po以及類似狀況的人都能看到這篇文章,並且 09/19 15:35
ebobkz: 勇敢做出改變! 09/19 15:35
LoveSports: 前陣子日本五歲小女孩船戶結愛小妹妹的母親於9/17被判 09/19 15:37
LoveSports: 實刑8年。結愛小妹妹被父親虐死,母親身為保護責任者 09/19 15:37
agnel: 推 09/19 15:37
LoveSports: 犯下保護責任者遺棄致死罪(她沒有實際動手),法官承認 09/19 15:38
LoveSports: 這位母親有遭受丈夫心理上的虐待但仍舊判處實刑。 09/19 15:38
qualala: 我小時候就是過這樣的生活 國中 高中 回家時就要擔心 09/19 15:40
qualala: 酒鬼今天有沒有喝酒 今天晚上有沒有辦法睡覺 09/19 15:40
qualala: 大學我就選擇離家遠 一學期只要回家一次的地方 09/19 15:40
qualala: 現在在外地工作穩定 有自己的家庭 我連過年都不回家了 09/19 15:40
qualala: 只有抽空找我媽吃飯 09/19 15:40
qualala: 有段時間很恨我媽 為什麼不走 不離婚 09/19 15:40
qualala: 為什麼別的同學就有正常的家庭生活 09/19 15:40
qualala: 後來覺得她真的很可憐 這輩子就困在那個牢籠中 09/19 15:40
qualala: 對她們那一輩來說 離婚是困難且無助的 09/19 15:40
qualala: 但是現在時代不同 援助資源也多了 09/19 15:40
qualala: 所以我在板上都說 勉強維持這樣的家庭 只是帶給小孩一生 09/19 15:40
qualala: 的陰影而已 09/19 15:40
qualala: 我到現在面對工作或是生活的未知狀況 都非常容易焦慮甚至 09/19 15:40
qualala: 失眠 09/19 15:40
Whiteplus: 大推! 09/19 15:41
djboy: 推! 09/19 15:42
trueblend: 推 09/19 15:42
lynnlin: 推! 09/19 15:44
LoveSports: 希望未來能明確立法配偶的家暴忽視共犯罪 09/19 15:46
LoveSports: 明確一點比較不會讓以自保為優先的媽媽搞不清楚狀況。 09/19 15:47
LoveSports: 要搞清楚自己的安穩生活是用幼小孩子的身心健康換來的 09/19 15:47
wcw2121: 臺女:他沒那摸壞!我能改變他!他會為瞭我跟孩子改的XD 09/19 15:48
wcw2121: 看到那些人滿嘴為了小孩還認為自己粉偉大的樣子.. 09/19 15:53
alaskatomato: 淚推 09/19 15:54
chiaokai: 推推 09/19 15:56
crispycarrot: 真正台女悲歌 QQ~~ 連受家暴都要被推文嘴 09/19 16:01
wowowe: 真的是這樣 所以 第一件事情 就是要先保護孩子 09/19 16:09
grimmq52156: 推推 09/19 16:09
et99899: 好心疼那些小孩 09/19 16:20
ardice: 推! 09/19 16:20
cattus: 推 09/19 16:21
cc4572: 推! 09/19 16:22
ariesapril: 大推,借分享 09/19 16:25
winnielin28: 推。希望多點人能看到 09/19 16:32
LoveSports: 好文值得再推一次 09/19 16:33
ally0618: 推! 09/19 16:44
simonfz: 小時候看父母吵架真的會怕,就直接一起加入戰局了(誤 09/19 16:45
humane840103: 推推! 09/19 16:45
milla0713: 唉...又是一個不專業的心理師亂發主見文 09/19 16:53
milla0713: 您的老師是這樣教您「教導」個案的嗎? 09/19 16:53
milla0713: 研究結果是研究結果,案主中心的立場您放哪裡了? 09/19 16:55
milla0713: 您看到的研究對象就適合放在這個原po身上嗎? 09/19 16:56
milla0713: 您真的有客觀的了解狀況了嗎? 09/19 16:56
milla0713: 補虛 09/19 16:56

好奇請問,你有看過哪個心理師在公開網站把沒見過面的網友當個案的?
和個案晤談是在保密的空間,把網友當個案,才是真的不專業吧?
所以您的老師是這樣教您的嗎?
因此,我並沒有把原po當我的個案,所以我不教導她,反而告訴她,請她去諮商,
找人好好地談她的議題。

就是因為在網路上的單篇求助文提供的資訊有限,我相信任何一位專業的心理師都
不會把此當成全部資訊;既然不把網友當個案、也不是在做諮商,所以需要了解所有
狀況、以個案為中心的協助,是她與她的心理師間在晤談室的事,不是我,謝謝。

LoveSports: 樓上,我的精神科醫師也會請我媽直接去見他當面教訓。 09/19 16:57
LoveSports: 因為當年快要害死我了,感謝勇於發聲的醫生與心理師。 09/19 16:58
Agneta: 推! 09/19 16:58
LoveSports: 大多數的醫生心理師只能顧自己工作,他們沒有錯,但眼 09/19 17:00
LoveSports: 見社會亂象尤其是涉及犯罪行為(忽視也是家暴=犯罪), 09/19 17:00
LoveSports: 勇於指出來提醒或試圖阻止的專業人士,我個人非常尊敬 09/19 17:01
stayhere: 推 09/19 17:11
mamajustgo: 推本文,也推回文 09/19 17:12
stitch0509: 推 09/19 17:14
LoveSports: 提醒跟建議也叫把人當個案的話,那心理師跟醫師都不要 09/19 17:16
LoveSports: 上電視也不要出書也不要上網發文宣導社會大眾好了。 09/19 17:16
UYC: @LoveSports:您講出要點了! Good point!:) 09/19 17:19
MEIZICO: 推 希望原po也堅強加油 09/19 17:19
newthinker: 推! 09/19 17:35
dormice: 推 謝謝你 09/19 17:44
ahemaha: 推這篇 媽媽以為自己為了小孩犧牲隱忍 其實是小孩為了讓 09/19 17:44
ahemaha: 你不為難 犧牲他童年的快樂 09/19 17:44
kagaya: 非常好的提點。這世代再怎麼良善中立的文章都還是會有人亂 09/19 17:48
kagaya: 噓啦不用在意 09/19 17:48
naquo: 她們都講是為了小孩,我一直覺得其實是為了自己比較多吧, 09/19 17:50
naquo: 所以她們本來就不會離開,一開始就做了選擇了,然後嘴巴還 09/19 17:50
naquo: 不放過小孩 09/19 17:50
somouse: 我老婆就是在這種環境長大的,成年後花了無數時間在諮商 09/19 17:52
winken2004: 推 09/19 17:54
Veeshan: 說因為小孩而離不開其實都是因為自己+1 09/19 17:57
fallforyou11: 推 09/19 17:58
carnie: 我因為我爸媽 結婚後根本不想回娘家 09/19 18:11
carnie: (但有時不爽老公 沒地方去 還是會回去住啦) 09/19 18:11
Jeteaime: #1SFV71ao (marriage) 這兩篇推文可以做個對比 09/19 18:22
Jeteaime: 檢討被害人 是正義還是遮羞布 09/19 18:23
Jeteaime: 很少看到純粹的被害者 尤其妳有能力選擇和改變時 09/19 18:24
Cucoco588: 大推 09/19 18:24
seagull: 認同上面版友所說,覺得這篇發文不適當。以網友角度發言 09/19 18:31
seagull: 即可,不必在此強調自己是心理師。諮商室外並沒有成立對 09/19 18:31
seagull: 等的諮商關係,貿然給予建議並不恰當。 09/19 18:31

不知你是否也是相關專業人員...
1.即使在諮商室內,常有不同的個案們都認為心理師和他們之間,很難有對等諮商關係,
 因在個案的【心裡】,就已認為對方是心理師,自己是付費來求助。

2.諮商室外,就已不是在諮商,何來的諮商關係?更甭論對等與否。在網路上,也許反
 而人與人的互動更平等,因大家都匿名,沒有金錢、利益或情感等索求。

3.所以你的意思是,在諮商室內,因有平等的諮商關係,心理師就能給建議?在我的訓
 練養成裡,諮商室裡並不是在給建議,甚至我盡可能的不給。

4.不知你從何能證明我是【貿然】給予建議?(我週二凌晨就看到此文,考慮了兩天,
 週四下午才決定抽空回文,而唯一給的建議,就只是請原po去尋求專業諮商的協助;
 好奇若有網友在健康版上詢問胃腸相關的議題,回文者若說自己是醫生,並請該網友
 應找腸胃科檢查身體,是否對你來說也叫做貿然給建議?)

Hazel0906: 推,完整的家並不是一夫一妻的假象和平,而是充滿愛 09/19 18:34
akiwa: 推 09/19 18:51
Whiteplus: UYC板友給予的建議是找一位諮商師,請問哪裡「貿然給 09/19 18:52
Whiteplus: 予建議?」板面上多少不是心理師的板友也給予一樣的建 09/19 18:52
Whiteplus: 議,他們也「貿然」了嗎?言明自己是心理師,是希望把 09/19 18:52
Whiteplus: 自己看到的情況跟被害人的痛苦,讓當事人跟板友明瞭與 09/19 18:52
Whiteplus: 思考,究竟是哪裡「不適當?」 09/19 18:52
fake0617: 推樓上 09/19 18:53
dadapuppy: 誠心發問QQ 請問若今天來諮商的個案是「媽媽」而非「小 09/19 18:59
dadapuppy: 孩」,原po也會直接叮嚀個案別成為共犯嗎? 09/19 18:59

當然不是喔!在諮商室裡的對談是很不一樣的,我從未對受暴婦女的個案說她們是共犯,
通常會是以她為主體,提供同理,協助她看見自己的需求和內在議題。

Jeteaime: 雖然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但我懂他們說什麼 當你表明身份 09/19 19:02
Jeteaime: 時 和版友給建議是不同的 無形中代表專業 所以在某些領 09/19 19:02
Jeteaime: 域會禁止所謂的隔空問診 09/19 19:02
joggina: 推這篇,孩子不是自己懦弱無能的藉口QQ 09/19 19:05
Jeteaime: 但比起非專業 還能直接鐵口斷症的建議 我覺得這篇很ok 09/19 19:05
qwemnb: 推 09/19 19:09
sweam: 在顯而易見的言語暴力下成長的孩子,一位心理師建議孩子的 09/19 19:11
sweam: 媽去諮商。這樣就算是隔空問診嗎?我覺得這是很直白又中肯 09/19 19:11
sweam: 的建議。 09/19 19:11
rinoya: 我的工作關係/身為心理師 文章的破題多少會產生一些影響 09/19 19:13
misslai0814: 推這篇 不要理那個噓文 好有事 09/19 19:15
LoveSports: Jeteaime貼的那篇是社工師寫的。時間點今年一月,後來 09/19 19:16
LoveSports: 我繼續諮商想起媽媽精神暴力與我遇到熟人性侵的關聯, 09/19 19:16
LoveSports: (熟人性侵的記憶變得清晰浮現)解開了13年來否認被性侵 09/19 19:17
LoveSports: 的心理創傷,目前還在治療中但起碼肯面對是一個開始。 09/19 19:17
LoveSports: 我三月打電話回台灣兩個單位詢問性侵的事,兩位社工不 09/19 19:17
LoveSports: 約而同在我完全沒提到父母的情況下說出"不要怪父母"。 09/19 19:18
LoveSports: 問題是我必須先承認媽媽對我精神暴力才能解開這個創傷 09/19 19:18
LoveSports: 順便提醒,像我這樣的案例不少見,因為被媽媽精神虐待 09/19 19:19
LoveSports: 導致後來出社會遇到類似媽媽個性的裝可憐人會無法防備 09/19 19:20
LoveSports: 後來去找律師也說來不及告了,希望這世界少一點這種事 09/19 19:20
LoveSports: UYC大抱歉在你文章底下寫這些。謝謝你6年前曾回答我的 09/19 19:21
LoveSports: 問題。遺憾當時我無法面對後來放棄諮商,才會拖到今天 09/19 19:22
LoveSports: (當時問的是移情該如何處理,而非隔空請UYC大諮商) 09/19 19:24
yuhung: 推! 09/19 19:42
arkin: 真的 自己有過這種童年 絕對不可能會想要再選什麼大男人主 09/19 19:59
arkin: 義的對象來虐待自己 09/19 19:59
strawcc: 推 09/19 20:02
Tokaku: 推 09/19 20:08
ys9548033: 推 09/19 20:11
bunreachable: 在還沒發生之前,拜託救救自己的孩子 09/19 20:16
hunter05469: 推 09/19 20:22
KMTRIP: 淚推 09/19 20:24
linyap: 推 拜託別害了孩子 09/19 20:30
arkin: 還有一種是她轉嫁痛苦到小孩身上 對小孩暴力 09/19 20:31
mimihello: 推 09/19 20:48
cerenis: 我覺得沒用。這就跟分手一樣啊,分手的理由不重要;她不 09/19 20:56
cerenis: 會離婚的,孩子啊責任啊都只是她的藉口而已。 09/19 20:56
nanalia: 孩子未來離家也是一樣痛苦 還無家可歸 09/19 21:03
trueblend: 有些孩子長大後還被說因為身為孩子的她長大了接收新的 09/19 21:10
trueblend: 資訊有很多求助的管道所以她應該要幫助她的母親,她做 09/19 21:11
trueblend: 晚輩的自己身段要先軟下來去同理理解母親去想辦法改善 09/19 21:12
trueblend: 親子關係. 那個孩子不過就是倒楣投胎到這戶人家罷了Q_Q 09/19 21:13
qq204: 自己都受不了語言暴力了 居然覺得孩子撐的住? 09/19 21:41
may5th: 大推好文 09/19 22:01
pennyyaya: 好推...我也曾這樣問過我媽 但她回我,舅舅阿姨都不贊 09/19 22:03
pennyyaya: 成離婚,而且離婚會被指指點點 讓我對婚姻整個就是倒彈 09/19 22:03
pennyyaya: 到一個極點。 09/19 22:03
tallshorter: 好文! 09/19 22:09
concor: 推 09/19 22:26
taotao1012: 大推 09/19 22:47
lucky90158: 推好文~別管那個噓的 09/19 23:14
SmileCora: 這麼好的一篇文章也要噓,milla大才是嘴沒資格說自己是 09/19 23:17
SmileCora: 心理師吧 09/19 23:17
redcard08: 推。我也記恨到現在,不能理解我媽為何要生下我一起承 09/19 23:17
redcard08: 受她的選擇 09/19 23:17
redcard08: 現在自己都成家了想起來還是很傷心 09/19 23:18
hhuve: 推 09/19 23:25
sosoeyes: 推 09/19 23:39
fiegger: 我還不推爆 09/19 23:42
gofree: 推 09/19 23:49
dancing: 必推 09/19 23:59
plokmn: 推推 09/20 00:07
RoxanneC: 好文必推 09/20 00:14
nanaling: 推 09/20 00:21
nanaling: 推 09/20 00:23
truelove356: 心理師也有強跟弱 台大畢跟阿薩布魯畢業的 某噓的那 09/20 00:37
truelove356: 位感覺就很弱 09/20 00:37
ilovebingoo: 請問子女該如何減輕對被當作共犯的母親的憤怒呢?誠 09/20 00:56
ilovebingoo: 心發問,謝謝! 09/20 00:56

這是大哉問,因沒有標準答案;坦白說,當個案和我說 "無法原諒" 時,我都會說沒關
係,沒有一定要原諒;但是再過一陣子,看到憤怒就會慢慢減輕,甚至慢慢原諒了。
(這只是單一case為例,但我不會把個案進展的方式當成答案,因每人的傷口不同)

其實要減輕前,可能需要先被同理、也需要先理解憤怒的情緒,但這是諮商室裡的事,
我就不便講太多細節了,畢竟每人的傷口和家庭結構都不同。

anniekinki: 推 09/20 01:03
tomap41017: 謝謝你 09/20 01:23
dearlayla310: 我就是在那種家庭長大的,有了小孩以後,我常常在 09/20 01:44
dearlayla310: 管教的過程中感到害怕,覺得抓不到該有的界限,很 09/20 01:44
dearlayla310: 怕他們像我一樣長大,不知道該怎麼拿捏暴力與管教 09/20 01:44
dearlayla310: 間的距離 09/20 01:44
dearlayla310: ,深怕一個不小心衝動說錯話,他們會像我小時候一 09/20 01:45
dearlayla310: 樣害怕 09/20 01:45
nokia418: 看了讓人好難過 09/20 01:47
annaxuan: 大推 09/20 01:58
nanalia: 我爸媽也是受害著 以前會埋怨他們 現在加害者不在了 比 09/20 02:59
nanalia: 較能放下 09/20 02:59
CheiA: 推 09/20 03:04
banbanmeow: 推 09/20 03:09
yeeru: 推 09/20 03:22
godzillagrrr: 推 身為某方面家庭問題受害者真的淚推 09/20 05:53
EarlyInMay: 責怪受害者很怪 有些媽媽是有意願但沒有能力離開 這 09/20 08:02
EarlyInMay: 個文章的說法有點危險 09/20 08:02
EarlyInMay: 你對諮商室裡婦女不會提供這種建議 但在這裡提供這種 09/20 08:05
EarlyInMay: 建議也會有很多受害婦女看到 基於你是諮商師的角色接 09/20 08:05
EarlyInMay: 受這個資訊 09/20 08:05
xxxatyt: 推 09/20 08:27
poaoq: 樓上,你為何要忽略他最主要的建議是“去找人諮詢”呢? 09/20 08:29
KLvonRANDOLL: 推 09/20 08:33
Whiteplus: (1)真的不知道哪裡危險了?當事人完全認同自己受害 09/20 08:39
Whiteplus: 者的身份,然後當事人的結論是「想我應該還是會拖著疲 09/20 08:39
Whiteplus: 憊,繼續過這樣的日子 忍耐到孩子大了吧」到底哪一種想 09/20 08:39
Whiteplus: 法才危險?如果沒有體認到這篇回文的提醒:「請留意, 09/20 08:39
Whiteplus: 別在無形中成為助長施暴者言行的共犯」的換位思考,當 09/20 08:39
Whiteplus: 事人如何能成長?如何能有勇氣離開?如何能真正明白自 09/20 08:39
Whiteplus: 己的消極已造成孩子的痛苦?(2)不是只有受害婦女看 09/20 08:39
Whiteplus: 到,一般普通人如我,如果沒有看到這篇文章,根本無法 09/20 08:39
Whiteplus: 瞭解孩子是有多痛苦。這樣的體認會讓我更關心周遭的人 09/20 08:39
Whiteplus: 。請問,這樣的想法到底哪裡危險? 09/20 08:39
Whiteplus: (3)然後E板友這句話「有些媽媽是有意願但沒有能力離 09/20 08:50
Whiteplus: 開」那就跟這篇文章無關了,就算當事人沒有能力離開, 09/20 08:50
Whiteplus: 正確的事就不應該被討論、被理解、被注意、被處理嗎? 09/20 08:50
Whiteplus: 還有,當事人是有考慮離婚的,何以見得這篇文章不會改 09/20 08:50
Whiteplus: 變她的想法跟最後的決定呢?(4)感謝本板的專業人士 09/20 08:50
Whiteplus: 花費寶貴的時間、精力分享所得所知。謝謝。 09/20 08:50
lumimi633: 沒能力離開完全是另外一個議題 09/20 09:05
lumimi633: 要討論的會是要怎麼用社會的力量扶助受害者脫離 09/20 09:06
firebirdy: 推 09/20 09:07
fifybl: 推 台灣的疏忽致死罪在父母方面太過輕放 09/20 09:22
fifybl: 幼小的孩子被製造出來時沒能力保護自己 父母有絕對的義務 09/20 09:22
fifybl: 和責任 09/20 09:22
fifybl: 沒能力的就向外求援 家事服務員或長照要求不高 或外送派 09/20 09:22
fifybl: 遣也能多一筆收入 09/20 09:22
fifybl: 除非自身為無行為能力者 遲早必須為自己的懦弱和選擇負責 09/20 09:22
fifybl: 孩子怨恨不願原諒非常合理 09/20 09:22
fifybl: 另外我不覺得諮商久了以後原本非常怨恨的可以原諒 09/20 09:22
fifybl: 諮商幫助人邁過路邊的石頭 充滿怨恨對身心是一種摧殘 當 09/20 09:22
fifybl: 不再重視在乎 傷害就會弱化 放下負面情緒只不過是善待自 09/20 09:22
fifybl: 己的身心 09/20 09:22
fifybl: 但說到原諒.........那只能看傷害有多大了 情緒平靜有時 09/20 09:22
fifybl: 並不代表原諒 只是放過自己而已 09/20 09:22
chenlittle: 謝謝您的專業文!! 09/20 09:25
signature: 請問從小承受媽媽的負面情緒算精神暴力嗎?(媽媽訴苦 09/20 09:29
signature: 的對象 09/20 09:29
fifybl: 當你有反應無法承受時 依然無視你的痛苦 要你繼續承受當 09/20 09:33
fifybl: 然算精神暴力 09/20 09:33
alice0514: 家暴小孩贊同心理師說法 太多人說媽媽很可憐 09/20 09:36
alice0514: 要體諒媽媽 那小孩呢?媽媽有選擇 小孩沒有欸! 09/20 09:38
chillout: 推!讓原原po有不同思考角度,而不是陷在「我是為孩子好 09/20 09:42
chillout: 而隱忍」的迷思中。 09/20 09:42
agnesfreda: 推 媽媽可以選擇 小孩沒得選擇!小孩被媽媽自私的決定 09/20 10:06
agnesfreda: 帶到這個世上,當媽媽的應該保護小孩,不是非得維持婚 09/20 10:06
agnesfreda: 姻!很多媽媽堅持不離婚口口聲聲說為了小孩其實是為了 09/20 10:06
agnesfreda: 自己 09/20 10:06
lluunnaa: 謝謝分享,很多人都在這種創傷中成長,理解受暴者(長輩) 09/20 10:40
lluunnaa: 也讓自己不再受傷害,希望更多人看到 09/20 10:40
KDCI: 推這篇,長大後問我媽為什麼不帶我們走,1個人賺錢養我爸和3 09/20 10:41
KDCI: 個小孩然後我們還要被我爸家暴,結果她說為了我們,我們還小 09/20 10:41
KDCI: ,整個白眼翻天耶,有沒有爸爸根本沒差,她可以少養1個人, 09/20 10:41
KDCI: 我們還可以不被打耶 09/20 10:41
pinkygirl: 推這篇 在網路上發問不就是希望得到很多人回答嗎 管他 09/20 11:24
pinkygirl: 是不是諮商師? 09/20 11:24
pinkygirl: 本篇作者就算不是心理師 內文也是很好的建議 09/20 11:25
cses88283: 推 09/20 11:49
lazycandy08: 跟前面KDCI大一樣,小時候也是都活在恐懼中,每次都 09/20 11:52
lazycandy08: 在問為什麼不離婚,媽媽一直說我要給你們完整的家, 09/20 11:52
lazycandy08: 說人家都說單親小孩會很可憐,乾!那都是表象給外人 09/20 11:52
lazycandy08: 看的,外遇還揍人,忍到國中受不了跟哥哥一起拜託媽 09/20 11:52
lazycandy08: 媽離婚,媽媽才終於懂我們說的,我不覺得我自己單親 09/20 11:52
lazycandy08: 很糟很可憐,外人憑什麼說嘴,可以當陌生人最開心就 09/20 11:52
lazycandy08: 是我跟我哥了 09/20 11:52
shacullen: 推 09/20 12:02
tkhunter: 超推 09/20 12:37
yoonyoon: 專業就是專業 推! 09/20 13:12
UYC: 特別謝謝Whiteplus和其他網友的推文說明 您們的邏輯思路很清 09/20 13:36
UYC: 晰 知道我回文目的 也能看出不同主題應分開談 讓我不用再述 09/20 13:38
※ 編輯: UYC (114.40.41.163 臺灣), 09/20/2019 13:43:02
oxhill: 推以小孩的福祉為優先 09/20 16:44
hsiantinc: 推...淚推QQQQQ 09/20 19:37
badshrimp: 真的就是這樣 09/20 21:22
badshrimp: 真的是滿嘴為了小孩 其實只是自己懦弱 09/20 21:26
husky2: 推 09/21 01:09
milanookimo: 沒辦法,無能的母親只會閃看這篇.. 09/21 07:20
Doralice: QQ 09/21 09:30
sotsu2016: 那整段話根本是每當深夜時讓我痛哭原因的具象化 09/21 15:19
leonian: 推 09/21 18:01
kingnamefu: 推這篇!身為小孩的角色真的是很痛苦,而且這種傷痛 09/22 06:56
kingnamefu: 完全會伴隨一輩子!說難聽一點,我覺得這種媽媽很自私 09/22 06:56
kingnamefu: ,口頭上說是為了「我們」,但我覺得她們只是不敢誠 09/22 06:56
kingnamefu: 實面對自己的人生!(當然可能因為時代環境不同,「忍 09/22 06:56
kingnamefu: 耐」可能是她們習以為常的價值觀,但現在都2019了, 09/22 06:56
kingnamefu: 我希望遇到相同情況的媽媽們可以勇敢一點,你所謂的退 09/22 06:56
kingnamefu: 讓,只是讓你的小孩痛苦一輩子!) 09/22 06:56
milanookimo: 推你,但像原PO那麼自私離不開,看起來是沒用的 09/23 16:43
rusing: 推 09/23 20:56
amazgo: 推給小孩,其實是本身軟弱而無作為的自我催眠 09/30 07:43
stevielin: 好文!推~ 09/30 20:52
heureux307: 推好文 10/05 13:49

Tags: 婚姻

All Comments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9-09-22T07:09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9-09-26T02:07
不要我想鬧版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9-09-27T20:52
推。希望她看到。希望很多人可以看到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9-09-29T11:21
推你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9-10-02T20:34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9-10-06T16:34
UYC大好文必推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9-10-08T13:40
大推! 希望原po以及類似狀況的人都能看到這篇文章,並且
勇敢做出改變!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9-10-12T09:55
前陣子日本五歲小女孩船戶結愛小妹妹的母親於9/17被判
實刑8年。結愛小妹妹被父親虐死,母親身為保護責任者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9-10-14T13:04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9-10-16T10:47
犯下保護責任者遺棄致死罪(她沒有實際動手),法官承認
這位母親有遭受丈夫心理上的虐待但仍舊判處實刑。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9-10-18T10:29
我小時候就是過這樣的生活 國中 高中 回家時就要擔心
酒鬼今天有沒有喝酒 今天晚上有沒有辦法睡覺
大學我就選擇離家遠 一學期只要回家一次的地方
現在在外地工作穩定 有自己的家庭 我連過年都不回家了
只有抽空找我媽吃飯
有段時間很恨我媽 為什麼不走 不離婚
為什麼別的同學就有正常的家庭生活
後來覺得她真的很可憐 這輩子就困在那個牢籠中
對她們那一輩來說 離婚是困難且無助的
但是現在時代不同 援助資源也多了
所以我在板上都說 勉強維持這樣的家庭 只是帶給小孩一生
的陰影而已
我到現在面對工作或是生活的未知狀況 都非常容易焦慮甚至
失眠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9-10-20T20:31
大推!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9-10-25T10:43
推!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9-10-27T02:53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9-10-27T14:41
推!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9-10-29T08:47
希望未來能明確立法配偶的家暴忽視共犯罪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9-11-02T23:22
明確一點比較不會讓以自保為優先的媽媽搞不清楚狀況。
要搞清楚自己的安穩生活是用幼小孩子的身心健康換來的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9-11-05T18:59
臺女:他沒那摸壞!我能改變他!他會為瞭我跟孩子改的XD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9-11-07T05:02
看到那些人滿嘴為了小孩還認為自己粉偉大的樣子..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9-11-08T22:27
淚推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9-11-13T05:55
推推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9-11-13T16:06
真正台女悲歌 QQ~~ 連受家暴都要被推文嘴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9-11-17T17:09
真的是這樣 所以 第一件事情 就是要先保護孩子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9-11-21T06:54
推推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9-11-23T18:15
好心疼那些小孩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9-11-24T14:24
推!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9-11-27T13:15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9-12-01T00:10
推!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9-12-02T10:08
大推,借分享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9-12-06T06:32
推。希望多點人能看到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9-12-10T02:19
好文值得再推一次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9-12-11T15:03
推!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9-12-13T20:07
小時候看父母吵架真的會怕,就直接一起加入戰局了(誤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9-12-14T16:53
推推!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9-12-16T06:36
唉...又是一個不專業的心理師亂發主見文
您的老師是這樣教您「教導」個案的嗎?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9-12-17T12:56
研究結果是研究結果,案主中心的立場您放哪裡了?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9-12-19T23:15
您看到的研究對象就適合放在這個原po身上嗎?
您真的有客觀的了解狀況了嗎?
補虛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9-12-22T03:10
樓上,我的精神科醫師也會請我媽直接去見他當面教訓。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9-12-26T06:39
因為當年快要害死我了,感謝勇於發聲的醫生與心理師。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9-12-29T22:43
推!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9-12-31T18:17
大多數的醫生心理師只能顧自己工作,他們沒有錯,但眼
見社會亂象尤其是涉及犯罪行為(忽視也是家暴=犯罪),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20-01-05T14:19
勇於指出來提醒或試圖阻止的專業人士,我個人非常尊敬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20-01-09T05:44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20-01-11T21:23
推本文,也推回文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20-01-12T02:55
Una avatar
By Una
at 2020-01-12T13:14
提醒跟建議也叫把人當個案的話,那心理師跟醫師都不要
上電視也不要出書也不要上網發文宣導社會大眾好了。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0-01-13T18:40
@LoveSports:您講出要點了! Good point!:)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20-01-16T16:18
推 希望原po也堅強加油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20-01-17T06:35
推!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20-01-21T16:39
推 謝謝你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20-01-22T21:03
推這篇 媽媽以為自己為了小孩犧牲隱忍 其實是小孩為了讓
你不為難 犧牲他童年的快樂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20-01-24T04:03
非常好的提點。這世代再怎麼良善中立的文章都還是會有人亂
噓啦不用在意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20-01-26T22:54
她們都講是為了小孩,我一直覺得其實是為了自己比較多吧,
所以她們本來就不會離開,一開始就做了選擇了,然後嘴巴還
不放過小孩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20-01-27T11:00
我老婆就是在這種環境長大的,成年後花了無數時間在諮商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20-01-29T18:40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20-02-01T03:57
說因為小孩而離不開其實都是因為自己+1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20-02-04T09:55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20-02-07T14:11
我因為我爸媽 結婚後根本不想回娘家
(但有時不爽老公 沒地方去 還是會回去住啦)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20-02-08T09:19
#1SFV71ao (marriage) 這兩篇推文可以做個對比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20-02-12T03:01
檢討被害人 是正義還是遮羞布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20-02-15T19:14
很少看到純粹的被害者 尤其妳有能力選擇和改變時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20-02-18T11:25
大推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20-02-19T23:46
認同上面版友所說,覺得這篇發文不適當。以網友角度發言
即可,不必在此強調自己是心理師。諮商室外並沒有成立對
等的諮商關係,貿然給予建議並不恰當。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20-02-23T01:05
推,完整的家並不是一夫一妻的假象和平,而是充滿愛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20-02-25T19:51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20-02-26T14:52
UYC板友給予的建議是找一位諮商師,請問哪裡「貿然給
予建議?」板面上多少不是心理師的板友也給予一樣的建
議,他們也「貿然」了嗎?言明自己是心理師,是希望把
自己看到的情況跟被害人的痛苦,讓當事人跟板友明瞭與
思考,究竟是哪裡「不適當?」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20-02-27T00:15
推樓上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20-02-29T12:16
誠心發問QQ 請問若今天來諮商的個案是「媽媽」而非「小
孩」,原po也會直接叮嚀個案別成為共犯嗎?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20-02-29T23:12
雖然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但我懂他們說什麼 當你表明身份
時 和版友給建議是不同的 無形中代表專業 所以在某些領
域會禁止所謂的隔空問診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20-03-02T19:38
推這篇,孩子不是自己懦弱無能的藉口QQ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20-03-02T22:28
但比起非專業 還能直接鐵口斷症的建議 我覺得這篇很ok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20-03-04T15:39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20-03-05T09:22
在顯而易見的言語暴力下成長的孩子,一位心理師建議孩子的
媽去諮商。這樣就算是隔空問診嗎?我覺得這是很直白又中肯
的建議。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20-03-08T01:49
我的工作關係/身為心理師 文章的破題多少會產生一些影響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20-03-11T03:58
推這篇 不要理那個噓文 好有事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20-03-11T06:59
Jeteaime貼的那篇是社工師寫的。時間點今年一月,後來
我繼續諮商想起媽媽精神暴力與我遇到熟人性侵的關聯,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20-03-15T09:41
(熟人性侵的記憶變得清晰浮現)解開了13年來否認被性侵
的心理創傷,目前還在治療中但起碼肯面對是一個開始。
我三月打電話回台灣兩個單位詢問性侵的事,兩位社工不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20-03-19T10:27
約而同在我完全沒提到父母的情況下說出"不要怪父母"。
問題是我必須先承認媽媽對我精神暴力才能解開這個創傷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20-03-22T17:19
順便提醒,像我這樣的案例不少見,因為被媽媽精神虐待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20-03-27T11:28
導致後來出社會遇到類似媽媽個性的裝可憐人會無法防備
後來去找律師也說來不及告了,希望這世界少一點這種事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20-03-30T13:28
UYC大抱歉在你文章底下寫這些。謝謝你6年前曾回答我的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20-04-01T14:08
問題。遺憾當時我無法面對後來放棄諮商,才會拖到今天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20-04-04T17:45
(當時問的是移情該如何處理,而非隔空請UYC大諮商)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20-04-07T08:44
推!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20-04-08T12:31
真的 自己有過這種童年 絕對不可能會想要再選什麼大男人主
義的對象來虐待自己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20-04-10T00:31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20-04-12T12:50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20-04-17T05:59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20-04-19T13:54
在還沒發生之前,拜託救救自己的孩子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20-04-20T10:06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20-04-21T05:01
淚推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20-04-23T16:40
推 拜託別害了孩子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20-04-27T10:15
還有一種是她轉嫁痛苦到小孩身上 對小孩暴力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20-04-27T13:33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20-04-28T10:42
我覺得沒用。這就跟分手一樣啊,分手的理由不重要;她不
會離婚的,孩子啊責任啊都只是她的藉口而已。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20-04-29T22:35
孩子未來離家也是一樣痛苦 還無家可歸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20-05-03T15:19
有些孩子長大後還被說因為身為孩子的她長大了接收新的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20-05-06T09:42
資訊有很多求助的管道所以她應該要幫助她的母親,她做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20-05-11T08:08
晚輩的自己身段要先軟下來去同理理解母親去想辦法改善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20-05-13T02:10
親子關係. 那個孩子不過就是倒楣投胎到這戶人家罷了Q_Q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20-05-13T19:44
自己都受不了語言暴力了 居然覺得孩子撐的住?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20-05-16T22:18
大推好文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20-05-18T19:36
好推...我也曾這樣問過我媽 但她回我,舅舅阿姨都不贊
成離婚,而且離婚會被指指點點 讓我對婚姻整個就是倒彈
到一個極點。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20-05-23T19:21
好文!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20-05-24T21:51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20-05-26T22:19
大推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20-05-27T19:50
推好文~別管那個噓的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20-05-27T21:09
這麼好的一篇文章也要噓,milla大才是嘴沒資格說自己是
心理師吧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20-06-01T11:36
推。我也記恨到現在,不能理解我媽為何要生下我一起承
受她的選擇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20-06-05T10:01
現在自己都成家了想起來還是很傷心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20-06-07T15:10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20-06-09T15:46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20-06-10T09:22
我還不推爆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20-06-12T18:54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20-06-16T16:23
必推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20-06-17T19:45
推推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20-06-21T22:57
好文必推
Ina avatar
By Ina
at 2020-06-24T05:08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20-06-27T22:30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20-07-01T23:11
心理師也有強跟弱 台大畢跟阿薩布魯畢業的 某噓的那
位感覺就很弱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20-07-03T04:16
請問子女該如何減輕對被當作共犯的母親的憤怒呢?誠
心發問,謝謝!
Mia avatar
By Mia
at 2020-07-07T03:51
Tom avatar
By Tom
at 2020-07-10T19:11
謝謝你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20-07-12T10:13
我就是在那種家庭長大的,有了小孩以後,我常常在
管教的過程中感到害怕,覺得抓不到該有的界限,很
怕他們像我一樣長大,不知道該怎麼拿捏暴力與管教
間的距離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20-07-16T16:32
,深怕一個不小心衝動說錯話,他們會像我小時候一
樣害怕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20-07-17T03:43
看了讓人好難過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20-07-20T23:32
大推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20-07-21T08:34
我爸媽也是受害著 以前會埋怨他們 現在加害者不在了 比
較能放下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20-07-22T20:34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20-07-26T05:14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20-07-27T16:05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20-07-30T17:33
推 身為某方面家庭問題受害者真的淚推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20-07-31T20:38
責怪受害者很怪 有些媽媽是有意願但沒有能力離開 這
個文章的說法有點危險
Ivy avatar
By Ivy
at 2020-08-02T12:36
你對諮商室裡婦女不會提供這種建議 但在這裡提供這種
建議也會有很多受害婦女看到 基於你是諮商師的角色接
受這個資訊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20-08-04T03:04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20-08-06T18:08
樓上,你為何要忽略他最主要的建議是“去找人諮詢”呢?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20-08-11T15:47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20-08-13T00:22
(1)真的不知道哪裡危險了?當事人完全認同自己受害
者的身份,然後當事人的結論是「想我應該還是會拖著疲
憊,繼續過這樣的日子 忍耐到孩子大了吧」到底哪一種想
法才危險?如果沒有體認到這篇回文的提醒:「請留意,
別在無形中成為助長施暴者言行的共犯」的換位思考,當
事人如何能成長?如何能有勇氣離開?如何能真正明白自
己的消極已造成孩子的痛苦?(2)不是只有受害婦女看
到,一般普通人如我,如果沒有看到這篇文章,根本無法
瞭解孩子是有多痛苦。這樣的體認會讓我更關心周遭的人
。請問,這樣的想法到底哪裡危險?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20-08-17T10:39
(3)然後E板友這句話「有些媽媽是有意願但沒有能力離
開」那就跟這篇文章無關了,就算當事人沒有能力離開,
正確的事就不應該被討論、被理解、被注意、被處理嗎?
還有,當事人是有考慮離婚的,何以見得這篇文章不會改
變她的想法跟最後的決定呢?(4)感謝本板的專業人士
花費寶貴的時間、精力分享所得所知。謝謝。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20-08-20T01:20
沒能力離開完全是另外一個議題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20-08-22T11:26
要討論的會是要怎麼用社會的力量扶助受害者脫離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20-08-23T04:55
Ula avatar
By Ula
at 2020-08-26T00:59
推 台灣的疏忽致死罪在父母方面太過輕放
幼小的孩子被製造出來時沒能力保護自己 父母有絕對的義務
和責任
沒能力的就向外求援 家事服務員或長照要求不高 或外送派
遣也能多一筆收入
除非自身為無行為能力者 遲早必須為自己的懦弱和選擇負責
孩子怨恨不願原諒非常合理
另外我不覺得諮商久了以後原本非常怨恨的可以原諒
諮商幫助人邁過路邊的石頭 充滿怨恨對身心是一種摧殘 當
不再重視在乎 傷害就會弱化 放下負面情緒只不過是善待自
己的身心
但說到原諒.........那只能看傷害有多大了 情緒平靜有時
並不代表原諒 只是放過自己而已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20-08-29T03:35
謝謝您的專業文!!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20-08-29T08:47
請問從小承受媽媽的負面情緒算精神暴力嗎?(媽媽訴苦
的對象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20-08-31T14:35
當你有反應無法承受時 依然無視你的痛苦 要你繼續承受當
然算精神暴力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20-09-02T03:31
家暴小孩贊同心理師說法 太多人說媽媽很可憐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20-09-02T21:13
要體諒媽媽 那小孩呢?媽媽有選擇 小孩沒有欸!
Tom avatar
By Tom
at 2020-09-07T12:27
推!讓原原po有不同思考角度,而不是陷在「我是為孩子好
而隱忍」的迷思中。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20-09-08T19:53
推 媽媽可以選擇 小孩沒得選擇!小孩被媽媽自私的決定
帶到這個世上,當媽媽的應該保護小孩,不是非得維持婚
姻!很多媽媽堅持不離婚口口聲聲說為了小孩其實是為了
自己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20-09-12T01:18
謝謝分享,很多人都在這種創傷中成長,理解受暴者(長輩)
也讓自己不再受傷害,希望更多人看到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20-09-16T01:04
推這篇,長大後問我媽為什麼不帶我們走,1個人賺錢養我爸和3
個小孩然後我們還要被我爸家暴,結果她說為了我們,我們還小
,整個白眼翻天耶,有沒有爸爸根本沒差,她可以少養1個人,
我們還可以不被打耶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20-09-19T05:27
推這篇 在網路上發問不就是希望得到很多人回答嗎 管他
是不是諮商師?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20-09-22T23:51
本篇作者就算不是心理師 內文也是很好的建議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20-09-24T12:28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20-09-27T11:56
跟前面KDCI大一樣,小時候也是都活在恐懼中,每次都
在問為什麼不離婚,媽媽一直說我要給你們完整的家,
說人家都說單親小孩會很可憐,乾!那都是表象給外人
看的,外遇還揍人,忍到國中受不了跟哥哥一起拜託媽
媽離婚,媽媽才終於懂我們說的,我不覺得我自己單親
很糟很可憐,外人憑什麼說嘴,可以當陌生人最開心就
是我跟我哥了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20-09-30T12:05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20-10-02T00:34
超推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20-10-06T01:20
專業就是專業 推!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20-10-07T12:22
特別謝謝Whiteplus和其他網友的推文說明 您們的邏輯思路很清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20-10-12T03:11
晰 知道我回文目的 也能看出不同主題應分開談 讓我不用再述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20-10-13T14:08
推以小孩的福祉為優先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0-10-14T19:17
推...淚推QQQQQ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20-10-19T12:45
真的就是這樣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20-10-22T06:54
真的是滿嘴為了小孩 其實只是自己懦弱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20-10-24T17:25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20-10-28T03:35
沒辦法,無能的母親只會閃看這篇..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20-11-01T02:16
QQ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20-11-02T11:00
那整段話根本是每當深夜時讓我痛哭原因的具象化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20-11-06T16:33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20-11-10T14:42
推這篇!身為小孩的角色真的是很痛苦,而且這種傷痛
完全會伴隨一輩子!說難聽一點,我覺得這種媽媽很自私
,口頭上說是為了「我們」,但我覺得她們只是不敢誠
實面對自己的人生!(當然可能因為時代環境不同,「忍
耐」可能是她們習以為常的價值觀,但現在都2019了,
我希望遇到相同情況的媽媽們可以勇敢一點,你所謂的退
讓,只是讓你的小孩痛苦一輩子!)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20-11-14T23:24
推你,但像原PO那麼自私離不開,看起來是沒用的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20-11-19T19:25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20-11-23T15:55
推給小孩,其實是本身軟弱而無作為的自我催眠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20-11-26T12:08
好文!推~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20-11-27T13:46
推好文

生活習慣的不合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9-09-19T11:44
※ 引述《fattyred (猩)》之銘言: : 舉例四 : 先生不能接受牙刷放盥洗室裡,他覺得容易有細菌;我因爲原生家庭從小到大牙刷都放 裡 : 面,雖然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但也覺得沒拿出來也沒關係。 : 牙刷其實很容易孳生細菌, 畢竟洗碗會用力刷洗牙刷 你不會每根毛仔細洗。 所以我在公司刷完牙都把 牙 ...

生活習慣的不合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9-09-19T10:22
看到這篇,讓我想到剛跟老公一起租房生活時,發生的小小摩擦。 舉例一 租屋處是木質地板,房東有要求不能穿鞋踩上去,所以我們是赤腳踩在上面,先生會嫌棄 我走路有聲音,但這個聲音對我而言真的很微小,可以忽略的那種,就像把水杯輕放在木 質桌上那樣,而且套房空間也不大,裡面走也沒幾步路,我也不會一直在走路,但是先生 ...

生活習慣的不合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9-19T07:03
才剛結婚不久 建議直接說清楚講明白 妳從來不說出妳的感受,是要忍多久? 還有兩個人住10坪真的太小了 空間小很容易讓人煩躁 吵完架還是得窩在同一個空間面對面 建議可以先搬到2房左右的空間 試看看吧,心情會差很多 然後把該說的說一說 給自己一個時間停損點 習慣不了就認賠殺出吧 ----- Sent fr ...

生活習慣的不合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9-09-19T03:25
※ 引述《misuchiru10 (開心過生活)》之銘言: :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 與其說是生活習慣不合,或許更應該說是個性不合。 : 結婚半年但是同居一年了, : 同居前半年幾乎沒什麼問題,不知道是怎樣, : 最近這一兩個月發現生活上越來越不合,導致我覺得快喘不過氣來。 : 1.目前同住在一間約十 ...

生活習慣的不合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9-09-18T23:55
※ 引述《misuchiru10 (開心過生活)》之銘言: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與其說是生活習慣不合,或許更應該說是個性不合。 結婚半年但是同居一年了, 同居前半年幾乎沒什麼問題,不知道是怎樣, 最近這一兩個月發現生活上越來越不合,導致我覺得快喘不過氣來。 1.目前同住在一間約十坪的小套房, 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