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對自由的看法 - 單身
By Caitlin
at 2008-09-22T09:04
at 2008-09-22T09:04
Table of Contents
在第一篇文章回應裡面有提過,在這邊我所講的道德,
指的是"morality",這個字的字源意思指的就是風俗和習慣,
或許你覺得道德在我眼裡是很高尚的,你怎麼可以拿這兩個字來褻瀆。
只能說你所想的道德,跟我所提的道德是指不同意思。
如果我今天沒有前後文,直接說"道德=習俗"你有這種感覺是無可厚非的。
試問你有看前後文,了解那篇文對這個字的定義是甚麼嗎?
我說陳進興是一個變態殺人犯,從這句話你可以了解我說的是殺害白曉燕的
殺人犯,而不是說隔壁名字剛好叫陳進興的阿伯是殺人犯,這樣OK了嗎?
※ 引述《register (月光下的妖貓)》之銘言:
: 先 say sorry 因為
: 在這篇文章裡 我倒沒有要分享什麼自由的想法
: 關於尼采這個人 我是從一本和他無關的書知道他的 所以我也不是很了解
: 大家所討論的背德和不背德 是啥 ┐(─_─)┌
: 在這裡 僅要分享一下
: 自己對於"道德"兩字的想法
: 關於 Ensanguine 提到 泰山 不受道德管束
: 這在我的"道德"定義裡就應該說不通了
在你的道德說不通,在那篇文章所提的道德就說得通。
: 我是照字面解釋且定義這兩個字 但往往別人都說我說的是錯的
: 所以俺說 俺的國文不好咩 ┐(─_─)┌ 所以看看就好...
: 我是相信 萬事萬物皆循著一種道而行 講白一點就是一個 你也許感受不到
: 但它就是存在的規則 當然每樣生物的規則是不一樣的
: 以 水熊蟲(water bears) 這種乾燥後 放個數年 再加一滴水 就能復活的生物來說
: 和 埃及人的木乃伊 及一些動物的標準 就不能相提並論
: 而"德" 這個字 說實在的 我只能主觀去定義它 卻無法客觀去定義之
: 因為我覺得這牽扯到太多文化問題....
: 在我的主觀來說 "包容" 就是一種"德"表現 P.S. 是包容 不是縱容
: 這也是我在那本《植物的秘密生命》裡 看到尼采說的 真的極為佩服
: 你相信 當你在切蘿蔔時 你手下的蘿蔔 正在發抖嗎?
: 生物界本就有一種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 這在我眼中就是一種道
: 但很多東西卻會不全然因此法則而活下來 這在我眼中就是一種德
: 所以世間本就存有一定程度的道德 而為什麼有習俗 為什麼有法律
: 這不過是要將這些東西 制式化而已 其目的 不過是為了讓人容易適應
: 當然 制式化的東西 當然沒有客制化的東西完備 這也是很理所當然的
: 所以人們才不停的修法 變更習俗 目的是為了讓整個社會進步
: 至於 大家認定的道德 就一定是道德嗎? 也不盡然!!
: 順從自己的道德 難道就是道德嗎? 我想也不是吧!!
: 最先我想提的就是....每個人認定的道德本就不一 但法律就只是要訂出一個中間的限度
: Ensanguine 提到 社會的道德認定年紀大了就不該單身
: ^^^^^^^^^^
: 我的想法是.... 這是怎麼訂的 這應該只是因為你的周圍的人這樣覺得吧
: 那是他們的價值觀 他們只是社會的一部分 就像你我也是
: 當把它認定為 該有的道德觀時 那是誰的問題!!
我也希望"社會的道德認定年紀大了就不該單身",這個是只有我周圍的人才這樣覺得,
若是這樣,這個板怎麼會常常有類似這種抱怨呢?
"為甚麼要一直問我有沒有男/女朋友"、
"爸媽擔心我嫁不出去"
"為什麼不能不找男/女朋友呢?"
不好意思,他們可是很大一群,我們是分散於各地的一小撮。
所以當你違反這群所認定的道德,在這群裡面你就是背德的。
若你組成一個人民公社,裡面的人通通認定單身是好的,
當然不在此限。
: 高第是一個我很喜歡的建築學家 他醉心於建築 一輩子單身
: 可是我並沒有聽說 有任何人攻擊他這點的事
: 就像愛因斯坦的婚姻 也不是很順遂啊!!
高第、愛因斯坦可不是活在台灣,你要舉台灣的例子才算數。
我已經說過各地風俗、習慣不同。
: 有一些問題 很多都是緣於自己的認定 而不是社會道德的認定
: 人必自陷 而被陷之 很多東西往往是沒搞清楚 就怪罪 但搞清楚就好了
: 所謂"迎合" 不也是個人選擇嗎?
: 至於國家 當然是希望人民結婚的 這是生產力的問題 不是道德的問題
在這邊又要提一下,你所說的道德,跟我文中的道德是不同的。
: 至於....Ensanguine 提到的標籤 這由我來舉個我本身的例子吧!!
: 二十多年前 那時的氣喘病並沒有像現在那麼的多和普及
: 大部分的人們 都不了解那是什麼東西....
: 而這正是 我人生第二個修行場...
: 小三那年 我老哥去世 而我的氣喘病發了 那是我開始覺得人生悲情的一年
: 因為前一天送急診 休息了一天就好了
: 晚上我就會想出門 不想待在那病厭厭的房間裡
: 生病久了
: 老爸把我冠上了敗家子的標籤 同學把我冠上了裝病的壞孩子的標籤
: 我曾有一度 也認同他們的想法
: 我不懂 為什麼我需要拚命的掙扎 而只是想回來一個不歡迎我的世界
: 我不懂 為什麼沒人了解 有些東西不是你願意不願意的問題
: 我不懂 我沒有害人的意圖 我不想傷人 我做錯了什麼
: 那是我這輩子開始沉思習慣的日子...
: 我總是將包著十多顆藥丸的藥紙 拿來寫詩 以舒解我沒法釋懷的壓力
: 有天
: 當我老爸 一直不斷的和我說 我不對 我不對
: 我無奈的 拿著我自己的頭去撞牆 只想求過寬恕和解脫
: 至那天起 他不再多說 我也不再冀望他的了解
: 過了很多年
: 我漸漸地發現 人生裡少不了認同感
: 但錯誤的去認同別人 而迫害自己 這樣 的錯誤 其實是自己的問題
你所說的就很符合我所提的道德,他自然與你的道德不同。
可是你就是活在一個,常常生病=敗家子、裝病的社會裡面,所以當你常常生病,
就是背德的。
: 就如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是一種自以為的安全感 錯誤的依戀
: 然而拿別人的道德 來逼害自己 這可以是一種德嗎?
: I don't think so.
: 而自己的道德觀 就一定道德嗎? 沒有私慾? 我想 沒人能保証!!
: 在我的眼裡 與其討論不同定義的道德 還不如討論法律和習俗 是否該修正 實際點
: 道德本就是存乎於每個人心理的想法 該自己去修 而不是拿來說嘴
: 至於 他人眼光的問題....
: 那有部分是表示 自己存在有一種叫羞恥心的感覺 這其實是好的
: 而另一部分則是 自己有種對自己的不夠肯定認同 這其實也不壞
: 但怎麼去看待這樣的問題
: 我想... 這真的主要是心理問題....不全然是社會道德問題....
你也知道這是不同定義的道德,怎麼還這樣斷章取義呢?
--
La Bruyere: 所有我們的禍害都來自我們不能獨處
--
指的是"morality",這個字的字源意思指的就是風俗和習慣,
或許你覺得道德在我眼裡是很高尚的,你怎麼可以拿這兩個字來褻瀆。
只能說你所想的道德,跟我所提的道德是指不同意思。
如果我今天沒有前後文,直接說"道德=習俗"你有這種感覺是無可厚非的。
試問你有看前後文,了解那篇文對這個字的定義是甚麼嗎?
我說陳進興是一個變態殺人犯,從這句話你可以了解我說的是殺害白曉燕的
殺人犯,而不是說隔壁名字剛好叫陳進興的阿伯是殺人犯,這樣OK了嗎?
※ 引述《register (月光下的妖貓)》之銘言:
: 先 say sorry 因為
: 在這篇文章裡 我倒沒有要分享什麼自由的想法
: 關於尼采這個人 我是從一本和他無關的書知道他的 所以我也不是很了解
: 大家所討論的背德和不背德 是啥 ┐(─_─)┌
: 在這裡 僅要分享一下
: 自己對於"道德"兩字的想法
: 關於 Ensanguine 提到 泰山 不受道德管束
: 這在我的"道德"定義裡就應該說不通了
在你的道德說不通,在那篇文章所提的道德就說得通。
: 我是照字面解釋且定義這兩個字 但往往別人都說我說的是錯的
: 所以俺說 俺的國文不好咩 ┐(─_─)┌ 所以看看就好...
: 我是相信 萬事萬物皆循著一種道而行 講白一點就是一個 你也許感受不到
: 但它就是存在的規則 當然每樣生物的規則是不一樣的
: 以 水熊蟲(water bears) 這種乾燥後 放個數年 再加一滴水 就能復活的生物來說
: 和 埃及人的木乃伊 及一些動物的標準 就不能相提並論
: 而"德" 這個字 說實在的 我只能主觀去定義它 卻無法客觀去定義之
: 因為我覺得這牽扯到太多文化問題....
: 在我的主觀來說 "包容" 就是一種"德"表現 P.S. 是包容 不是縱容
: 這也是我在那本《植物的秘密生命》裡 看到尼采說的 真的極為佩服
: 你相信 當你在切蘿蔔時 你手下的蘿蔔 正在發抖嗎?
: 生物界本就有一種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 這在我眼中就是一種道
: 但很多東西卻會不全然因此法則而活下來 這在我眼中就是一種德
: 所以世間本就存有一定程度的道德 而為什麼有習俗 為什麼有法律
: 這不過是要將這些東西 制式化而已 其目的 不過是為了讓人容易適應
: 當然 制式化的東西 當然沒有客制化的東西完備 這也是很理所當然的
: 所以人們才不停的修法 變更習俗 目的是為了讓整個社會進步
: 至於 大家認定的道德 就一定是道德嗎? 也不盡然!!
: 順從自己的道德 難道就是道德嗎? 我想也不是吧!!
: 最先我想提的就是....每個人認定的道德本就不一 但法律就只是要訂出一個中間的限度
: Ensanguine 提到 社會的道德認定年紀大了就不該單身
: ^^^^^^^^^^
: 我的想法是.... 這是怎麼訂的 這應該只是因為你的周圍的人這樣覺得吧
: 那是他們的價值觀 他們只是社會的一部分 就像你我也是
: 當把它認定為 該有的道德觀時 那是誰的問題!!
我也希望"社會的道德認定年紀大了就不該單身",這個是只有我周圍的人才這樣覺得,
若是這樣,這個板怎麼會常常有類似這種抱怨呢?
"為甚麼要一直問我有沒有男/女朋友"、
"爸媽擔心我嫁不出去"
"為什麼不能不找男/女朋友呢?"
不好意思,他們可是很大一群,我們是分散於各地的一小撮。
所以當你違反這群所認定的道德,在這群裡面你就是背德的。
若你組成一個人民公社,裡面的人通通認定單身是好的,
當然不在此限。
: 高第是一個我很喜歡的建築學家 他醉心於建築 一輩子單身
: 可是我並沒有聽說 有任何人攻擊他這點的事
: 就像愛因斯坦的婚姻 也不是很順遂啊!!
高第、愛因斯坦可不是活在台灣,你要舉台灣的例子才算數。
我已經說過各地風俗、習慣不同。
: 有一些問題 很多都是緣於自己的認定 而不是社會道德的認定
: 人必自陷 而被陷之 很多東西往往是沒搞清楚 就怪罪 但搞清楚就好了
: 所謂"迎合" 不也是個人選擇嗎?
: 至於國家 當然是希望人民結婚的 這是生產力的問題 不是道德的問題
在這邊又要提一下,你所說的道德,跟我文中的道德是不同的。
: 至於....Ensanguine 提到的標籤 這由我來舉個我本身的例子吧!!
: 二十多年前 那時的氣喘病並沒有像現在那麼的多和普及
: 大部分的人們 都不了解那是什麼東西....
: 而這正是 我人生第二個修行場...
: 小三那年 我老哥去世 而我的氣喘病發了 那是我開始覺得人生悲情的一年
: 因為前一天送急診 休息了一天就好了
: 晚上我就會想出門 不想待在那病厭厭的房間裡
: 生病久了
: 老爸把我冠上了敗家子的標籤 同學把我冠上了裝病的壞孩子的標籤
: 我曾有一度 也認同他們的想法
: 我不懂 為什麼我需要拚命的掙扎 而只是想回來一個不歡迎我的世界
: 我不懂 為什麼沒人了解 有些東西不是你願意不願意的問題
: 我不懂 我沒有害人的意圖 我不想傷人 我做錯了什麼
: 那是我這輩子開始沉思習慣的日子...
: 我總是將包著十多顆藥丸的藥紙 拿來寫詩 以舒解我沒法釋懷的壓力
: 有天
: 當我老爸 一直不斷的和我說 我不對 我不對
: 我無奈的 拿著我自己的頭去撞牆 只想求過寬恕和解脫
: 至那天起 他不再多說 我也不再冀望他的了解
: 過了很多年
: 我漸漸地發現 人生裡少不了認同感
: 但錯誤的去認同別人 而迫害自己 這樣 的錯誤 其實是自己的問題
你所說的就很符合我所提的道德,他自然與你的道德不同。
可是你就是活在一個,常常生病=敗家子、裝病的社會裡面,所以當你常常生病,
就是背德的。
: 就如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是一種自以為的安全感 錯誤的依戀
: 然而拿別人的道德 來逼害自己 這可以是一種德嗎?
: I don't think so.
: 而自己的道德觀 就一定道德嗎? 沒有私慾? 我想 沒人能保証!!
: 在我的眼裡 與其討論不同定義的道德 還不如討論法律和習俗 是否該修正 實際點
: 道德本就是存乎於每個人心理的想法 該自己去修 而不是拿來說嘴
: 至於 他人眼光的問題....
: 那有部分是表示 自己存在有一種叫羞恥心的感覺 這其實是好的
: 而另一部分則是 自己有種對自己的不夠肯定認同 這其實也不壞
: 但怎麼去看待這樣的問題
: 我想... 這真的主要是心理問題....不全然是社會道德問題....
你也知道這是不同定義的道德,怎麼還這樣斷章取義呢?
--
La Bruyere: 所有我們的禍害都來自我們不能獨處
--
Tags:
單身
All Comments
By Olga
at 2008-09-22T14:21
at 2008-09-22T14:21
By Zora
at 2008-09-22T20:51
at 2008-09-22T20:51
By Tristan Cohan
at 2008-09-25T04:16
at 2008-09-25T04:16
By Mia
at 2008-09-28T16:00
at 2008-09-28T16:00
By Dora
at 2008-10-03T06:21
at 2008-10-03T06:21
By James
at 2008-10-08T00:03
at 2008-10-08T00:03
By Jessica
at 2008-10-09T09:06
at 2008-10-09T09:06
By Selena
at 2008-10-14T02:16
at 2008-10-14T02:16
By Robert
at 2008-10-18T00:45
at 2008-10-18T00:45
By Liam
at 2008-10-22T03:25
at 2008-10-22T03:25
By Selena
at 2008-10-22T04:31
at 2008-10-22T04:31
By Candice
at 2008-10-23T04:54
at 2008-10-23T04:54
By Caroline
at 2008-10-23T17:22
at 2008-10-23T17:22
By Belly
at 2008-10-25T01:57
at 2008-10-25T01:57
By Kristin
at 2008-10-28T12:33
at 2008-10-28T12:33
By Suhail Hany
at 2008-10-31T05:46
at 2008-10-31T05:46
By Linda
at 2008-11-05T03:18
at 2008-11-05T03:18
By Ophelia
at 2008-11-06T20:23
at 2008-11-06T20:23
By Andrew
at 2008-11-09T11:30
at 2008-11-09T11:30
By Irma
at 2008-11-10T01:09
at 2008-11-10T01:09
By Sierra Rose
at 2008-11-14T13:32
at 2008-11-14T13:32
By Bethany
at 2008-11-16T01:54
at 2008-11-16T01:54
By Ophelia
at 2008-11-19T15:22
at 2008-11-19T15:22
By Daniel
at 2008-11-20T10:44
at 2008-11-20T10:44
By Linda
at 2008-11-21T01:23
at 2008-11-21T01:23
By Una
at 2008-11-25T02:08
at 2008-11-25T02:08
Related Posts
尼采對自由的看法
By Thomas
at 2008-09-22T02:40
at 2008-09-22T02:40
獨自慶祝特別的日子該做什麼好?
By Christine
at 2008-09-22T00:46
at 2008-09-22T00:46
台北雙年展
By Zenobia
at 2008-09-21T19:36
at 2008-09-21T19:36
幾個單身人士的高鐵行
By Sarah
at 2008-09-21T16:18
at 2008-09-21T16:18
台北雙年展
By Una
at 2008-09-21T15:33
at 2008-09-21T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