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庭風險管控的觀念分歧 - 婚姻
By Dinah
at 2020-09-22T20:34
at 2020-09-22T20:34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作者的優點是行動力強又願意付出,在一般狀況下,絕對是優點。
不過,之所以出現狀況,或許有可以調整的地方。
你舉的例子都在今年,或許過往對方看不慣你的做法,但今年高頻/環境動盪讓衝突的機會
變多。
原文提到:家不是講對錯的地方。
我也很贊同。
不過,有時候風平浪靜是對方忍讓或配合。有不講對錯的觀念,不代表會放棄堅持。達成共
識的時候,是誰的意見變成事實比較多呢?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的,不然幹嘛做?
如果真的是對方讓你比較多,請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再來,原文例子都是針對非常態突發事件/風險的控管。
這可能是你的心結。所以做的程度是不是超出常理?也就是超出客觀環境認為可能發生的跟
資源配置上合理的程度。
怎麼說呢?
怕封城或是物價上漲,先買東西。
但是若遇到地震,錢比物資好用,物資帶不走。
你的預防反而是減少了另一件事的資源。
風險控管像你說的保險,最好是沒發生也不可惜的狀態。
但是你的物資購買,在沒發生的現在,造成生活方式必須配合。
那是不是可以在準備的時候,設定門檻,第一階段準備多少、第二階段準備多少,假如什麼
時候沒發生,就把舊物資吃掉換新的。
有人說不可能預見,
就是不可能預見才要預防吧。
過程有損失難免,但是損失就不用控制了嗎?這才是我想講的。
不可能預見的事太多了。
有一個可能,如果對方的安全感是錢,她覺得危險的是地震/其他。(只是舉例)
看你這樣花,當然會不開心啊。就像你看她什麼都沒準備一樣。
價值觀是一整套的,兩個人明顯不同的話,設定範圍內你自由處理,她不管不看。你也歡喜
做甘願受。
真的勉強不來,只要知道兩個人都是好意就行了。
我覺得現在過不去有幾個點:
心情上你覺得被忽視了、你不知道對方為什麼不贊同你的做法。
那就去問。
最後,
看原文寫得有條有理。我覺得比較會表達的人有時候會忽視對方的話。
因為對方習慣的溝通方式不相同,講出來的理由聽起來不太重要。
自己權衡之後,就覺得自己的想法比較重要,不知道對方為什麼不聽。
但是比較會說話的人,當然要多出點力溝通啊!
對方是比較不會表達,但不代表想法沒智慧。珍惜對方的智慧,或許感情會更好。
--
不過,之所以出現狀況,或許有可以調整的地方。
你舉的例子都在今年,或許過往對方看不慣你的做法,但今年高頻/環境動盪讓衝突的機會
變多。
原文提到:家不是講對錯的地方。
我也很贊同。
不過,有時候風平浪靜是對方忍讓或配合。有不講對錯的觀念,不代表會放棄堅持。達成共
識的時候,是誰的意見變成事實比較多呢?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的,不然幹嘛做?
如果真的是對方讓你比較多,請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再來,原文例子都是針對非常態突發事件/風險的控管。
這可能是你的心結。所以做的程度是不是超出常理?也就是超出客觀環境認為可能發生的跟
資源配置上合理的程度。
怎麼說呢?
怕封城或是物價上漲,先買東西。
但是若遇到地震,錢比物資好用,物資帶不走。
你的預防反而是減少了另一件事的資源。
風險控管像你說的保險,最好是沒發生也不可惜的狀態。
但是你的物資購買,在沒發生的現在,造成生活方式必須配合。
那是不是可以在準備的時候,設定門檻,第一階段準備多少、第二階段準備多少,假如什麼
時候沒發生,就把舊物資吃掉換新的。
有人說不可能預見,
就是不可能預見才要預防吧。
過程有損失難免,但是損失就不用控制了嗎?這才是我想講的。
不可能預見的事太多了。
有一個可能,如果對方的安全感是錢,她覺得危險的是地震/其他。(只是舉例)
看你這樣花,當然會不開心啊。就像你看她什麼都沒準備一樣。
價值觀是一整套的,兩個人明顯不同的話,設定範圍內你自由處理,她不管不看。你也歡喜
做甘願受。
真的勉強不來,只要知道兩個人都是好意就行了。
我覺得現在過不去有幾個點:
心情上你覺得被忽視了、你不知道對方為什麼不贊同你的做法。
那就去問。
最後,
看原文寫得有條有理。我覺得比較會表達的人有時候會忽視對方的話。
因為對方習慣的溝通方式不相同,講出來的理由聽起來不太重要。
自己權衡之後,就覺得自己的想法比較重要,不知道對方為什麼不聽。
但是比較會說話的人,當然要多出點力溝通啊!
對方是比較不會表達,但不代表想法沒智慧。珍惜對方的智慧,或許感情會更好。
--
Tags:
婚姻
All Comments
By Thomas
at 2020-09-24T19:40
at 2020-09-24T19:40
By Freda
at 2020-09-25T11:33
at 2020-09-25T11:33
By Elma
at 2020-09-25T18:11
at 2020-09-25T18:11
By Jacky
at 2020-09-28T15:05
at 2020-09-28T15:05
By Harry
at 2020-09-29T11:23
at 2020-09-29T11:23
By Heather
at 2020-10-01T10:52
at 2020-10-01T10:52
By Dorothy
at 2020-10-02T21:28
at 2020-10-02T21:28
By Adele
at 2020-10-04T16:55
at 2020-10-04T16:55
By Isla
at 2020-10-09T13:15
at 2020-10-09T13:15
By Susan
at 2020-10-10T19:11
at 2020-10-10T19:11
By Megan
at 2020-10-11T21:51
at 2020-10-11T21:51
By Odelette
at 2020-10-13T16:35
at 2020-10-13T16:35
By Iris
at 2020-10-17T10:51
at 2020-10-17T10:51
Related Posts
我想,就算了吧。
By Candice
at 2020-09-22T17:45
at 2020-09-22T17:45
我想,就算了吧。
By Mary
at 2020-09-22T14:20
at 2020-09-22T14:20
對家庭風險管控的觀念分歧
By Mary
at 2020-09-22T14:13
at 2020-09-22T14:13
Re: 家庭開銷
By David
at 2020-09-22T13:44
at 2020-09-22T13:44
Re: 家庭開銷
By Elma
at 2020-09-22T12:43
at 2020-09-22T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