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與家族 - 家庭

By Andy
at 2008-08-21T17:12
at 2008-08-21T17:12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humanity 看板]
作者: imotion (Fool & Fitz) 看板: humanity
標題: [家人] 家與家族
時間: Thu Aug 21 17:08:43 2008
這是我爹娘的經驗,和我一點點的心得,而寫的文章
BLOG版 http://www.wretch.cc/blog/imotion/12722566
『家』與『家族』
『家』是大部分人心中最溫暖的地方,它是最後的港灣,它象徵著一個用愛
聯繫的小屋簷,它代表著一小群你所特別溺愛的人們。『家族』,則是藉由
血緣與承諾,將一個個『家』集結起來的大部落,是一種你最無法否認的勢
力。
然而,每個人的『家』或『家族』,不一定會給他最溫暖的感受,有時甚至
是一種累綴,但無論如何,卻好似有一條你不願去切斷的線,綁住了所有的
人事物。在這所有裡頭,我總最納悶『血緣』這一環,家族裡頭,總是有大
半的人員,只會在一年中見個兩三面,我甚至可說不認識他們;然而,因為
某股上溯了幾個世代的血液,而幾乎算是強迫似的使他們在我內心佔了一個
份量,那與我真正朝夕相處,相敬相愛的朋友相比,究竟誰比較重要呢?
人說,血緣是最重要的,無論如何,家人(包含家族)總在你身邊,但我更
想實際地感受,哪些人我愛他更多,哪些人他愛我更多。而這完全不限於血
緣的遠近。當然,我也不願去否認血液的力量,與父母一切的付出,只是,
對於家族中許多成員之於我的意義,這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
其實會說這些,一切都開始於父母的一場旅行。一場目的地為海南島的訪親
之旅。
早我兩代的那個年頭,正是國民政府大撤退的時候,就像台灣大部分的家庭
一樣,原本居住在海南島的世族,一部分留在當地,一部分則逃到了印尼,
成為華僑,整個家族分散兩地。後來,印尼發生反華事件,又有一批人逃到
台灣,才有了我,當然,這都是題外話了。
隔了這麼多年,所有風雨盡逝,印尼與台灣兩邊的家族開始互通有無,但對
於當時留在海南的那些人,多半只有書信或口耳交流,卻難以再有實際上的
往來,一方面也跟兩岸政局有關。
兩岸交通越來越方便後,各地的家族終於召集起來,約好一起回到海南探望
當年那些親戚。這些所謂的『親人』來自世界各方,有印尼,有台灣,有上
海,也有美國,就被這股『血緣』全縫在了一塊兒。
海南島留下的大家長,是我爹的嬸嬸,對我而言該稱呼為嬸婆。我對親族稱
呼一向不太會辨別,總之是我爺爺的弟弟的太太,我爺爺當時一起逃到台灣
,在我襁褓的時候便已往生。
嬸婆儼然成了我們家族海南島區的大家長,兒孫滿群,來機場迎接我爹娘的
,便是嬸婆的孫女。大夥兒來到嬸婆家時,嬸婆瞧見了大家,目光索在我娘
身上,這個素未謀面,一臉和善的婦女,竟突然崩潰,上前一把抱住,就這
樣哭了起來,久久難以自己,這才娓娓道出這些年來的辛酸。
當年共產黨要剷除黑五類,我爹的家世不錯,自然成了被圍剿的對象。聽說
很多人被冠上了莫名其妙的罪名,就這樣與大石頭一起裝入麻袋中,沉到水
底了。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大家能逃則逃,一些已在印尼成家立業的遠房親
戚,便把大陸的家人一一接濟;當時也被通緝的叔公,靠著在印尼的哥哥,
就這樣逃了出來。但陰錯陽差,居然只救到了他,卻沒救到嬸婆,連他自己
的母親,也就是我的阿奏,也一併地留在了大陸。當時嬸婆懷有身孕,我叔
公留了張字條,寫著孩子的命名,就這樣離開了。
後來大家分隔兩地,不可能有任何通訊,叔公在印尼展開了新生活,有了新
的家庭。但大陸那兒呢?當年紅衛兵抓不到我叔公,只好拿嬸婆開刀,一個
懷孕的女子成了被鬥爭的對象。可能因為是個女子,所以沒被殺,但從此沒
人敢與嬸婆往來,紅衛兵也天天到家中汙辱她。於是,嬸婆一個人撐起了那
個破碎的家,撫養小孩,並照顧著丈夫的母親。
在完全無法通訊,沒有人願意幫助自己的狀況下,嬸婆獨自帶著棺材躲到山
裡頭,直到風雨過去。事隔多年,兩地終於可以往來,嬸婆已年高八十,兒
孫滿堂,家境也很不錯。而叔公呢?叔公在印尼成家立業後,卻英年早逝,
但兩地資訊不流通,嬸婆孤獨地守著丈夫的家業,現在又算是誰的家業?
這段故事成了親戚間討論的話題,人人都說嬸婆偉大,但其實一切都很複雜
。這次的家族聚會,大家也邀請了叔公在印尼的太太與小孩,據說他們其實
很想來,但那位太太腳受傷了,孩子忙著考試,所以不克前來。其實不只是
因為血緣,我們對於社會禮教的認知,串起了所有的故事與選擇,你卻無法
道其對錯。這樣如同連續劇般的故事。卻是這樣的真實,如果我是裡頭的任
何一個角色,我又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一名我不認試,來自於上海的家族成員,娶的上海姑娘聽了故事後,在大家
此起彼落的讚嘆聲中,就這樣蹦出了一句:『欸~那這個男人當時有沒有定
時寄錢回去阿?』,此情此景真是有趣。還有一個來自印尼的大男孩,大約
20初頭的年紀,因為留學,只會說印尼話與英語,個性開朗,拿著相機,像
是觀光似的,每天東拍拍西照照,多種文化,同樣血液的一個家族,交織出
完全不一樣的故事。
最後,我老爹實在阿呆,在嬸婆的孫女開車載著大家到處玩的時候,居然問
了一句:『所以你們現在都沒有鬥爭嚕?』,這也未免太直接了吧?但那孫
女只是笑笑,說現在的政府都不會這樣了,只要人民好好工作,就能有好的
生活。這時,收音機卻傳出『共產黨真好』的流行歌。我內心一陣唏噓,感
到一股龐大的力量,結合了整個社會,這一切的一切,像個齒輪一樣無法停
止運轉,讓我對『家』與『家族』,有了新的體認。
--
機緣之舞,最後一曲,我們終將領會彼此的心意;
環結已經鬆開,我們抱憾而別離。
敬 Beloved Fool & FitzChivalry Farseer
http://www.wretch.cc/blog/imotion Fool Imotion
--
作者: imotion (Fool & Fitz) 看板: humanity
標題: [家人] 家與家族
時間: Thu Aug 21 17:08:43 2008
這是我爹娘的經驗,和我一點點的心得,而寫的文章
BLOG版 http://www.wretch.cc/blog/imotion/12722566
『家』與『家族』
『家』是大部分人心中最溫暖的地方,它是最後的港灣,它象徵著一個用愛
聯繫的小屋簷,它代表著一小群你所特別溺愛的人們。『家族』,則是藉由
血緣與承諾,將一個個『家』集結起來的大部落,是一種你最無法否認的勢
力。
然而,每個人的『家』或『家族』,不一定會給他最溫暖的感受,有時甚至
是一種累綴,但無論如何,卻好似有一條你不願去切斷的線,綁住了所有的
人事物。在這所有裡頭,我總最納悶『血緣』這一環,家族裡頭,總是有大
半的人員,只會在一年中見個兩三面,我甚至可說不認識他們;然而,因為
某股上溯了幾個世代的血液,而幾乎算是強迫似的使他們在我內心佔了一個
份量,那與我真正朝夕相處,相敬相愛的朋友相比,究竟誰比較重要呢?
人說,血緣是最重要的,無論如何,家人(包含家族)總在你身邊,但我更
想實際地感受,哪些人我愛他更多,哪些人他愛我更多。而這完全不限於血
緣的遠近。當然,我也不願去否認血液的力量,與父母一切的付出,只是,
對於家族中許多成員之於我的意義,這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
其實會說這些,一切都開始於父母的一場旅行。一場目的地為海南島的訪親
之旅。
早我兩代的那個年頭,正是國民政府大撤退的時候,就像台灣大部分的家庭
一樣,原本居住在海南島的世族,一部分留在當地,一部分則逃到了印尼,
成為華僑,整個家族分散兩地。後來,印尼發生反華事件,又有一批人逃到
台灣,才有了我,當然,這都是題外話了。
隔了這麼多年,所有風雨盡逝,印尼與台灣兩邊的家族開始互通有無,但對
於當時留在海南的那些人,多半只有書信或口耳交流,卻難以再有實際上的
往來,一方面也跟兩岸政局有關。
兩岸交通越來越方便後,各地的家族終於召集起來,約好一起回到海南探望
當年那些親戚。這些所謂的『親人』來自世界各方,有印尼,有台灣,有上
海,也有美國,就被這股『血緣』全縫在了一塊兒。
海南島留下的大家長,是我爹的嬸嬸,對我而言該稱呼為嬸婆。我對親族稱
呼一向不太會辨別,總之是我爺爺的弟弟的太太,我爺爺當時一起逃到台灣
,在我襁褓的時候便已往生。
嬸婆儼然成了我們家族海南島區的大家長,兒孫滿群,來機場迎接我爹娘的
,便是嬸婆的孫女。大夥兒來到嬸婆家時,嬸婆瞧見了大家,目光索在我娘
身上,這個素未謀面,一臉和善的婦女,竟突然崩潰,上前一把抱住,就這
樣哭了起來,久久難以自己,這才娓娓道出這些年來的辛酸。
當年共產黨要剷除黑五類,我爹的家世不錯,自然成了被圍剿的對象。聽說
很多人被冠上了莫名其妙的罪名,就這樣與大石頭一起裝入麻袋中,沉到水
底了。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大家能逃則逃,一些已在印尼成家立業的遠房親
戚,便把大陸的家人一一接濟;當時也被通緝的叔公,靠著在印尼的哥哥,
就這樣逃了出來。但陰錯陽差,居然只救到了他,卻沒救到嬸婆,連他自己
的母親,也就是我的阿奏,也一併地留在了大陸。當時嬸婆懷有身孕,我叔
公留了張字條,寫著孩子的命名,就這樣離開了。
後來大家分隔兩地,不可能有任何通訊,叔公在印尼展開了新生活,有了新
的家庭。但大陸那兒呢?當年紅衛兵抓不到我叔公,只好拿嬸婆開刀,一個
懷孕的女子成了被鬥爭的對象。可能因為是個女子,所以沒被殺,但從此沒
人敢與嬸婆往來,紅衛兵也天天到家中汙辱她。於是,嬸婆一個人撐起了那
個破碎的家,撫養小孩,並照顧著丈夫的母親。
在完全無法通訊,沒有人願意幫助自己的狀況下,嬸婆獨自帶著棺材躲到山
裡頭,直到風雨過去。事隔多年,兩地終於可以往來,嬸婆已年高八十,兒
孫滿堂,家境也很不錯。而叔公呢?叔公在印尼成家立業後,卻英年早逝,
但兩地資訊不流通,嬸婆孤獨地守著丈夫的家業,現在又算是誰的家業?
這段故事成了親戚間討論的話題,人人都說嬸婆偉大,但其實一切都很複雜
。這次的家族聚會,大家也邀請了叔公在印尼的太太與小孩,據說他們其實
很想來,但那位太太腳受傷了,孩子忙著考試,所以不克前來。其實不只是
因為血緣,我們對於社會禮教的認知,串起了所有的故事與選擇,你卻無法
道其對錯。這樣如同連續劇般的故事。卻是這樣的真實,如果我是裡頭的任
何一個角色,我又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一名我不認試,來自於上海的家族成員,娶的上海姑娘聽了故事後,在大家
此起彼落的讚嘆聲中,就這樣蹦出了一句:『欸~那這個男人當時有沒有定
時寄錢回去阿?』,此情此景真是有趣。還有一個來自印尼的大男孩,大約
20初頭的年紀,因為留學,只會說印尼話與英語,個性開朗,拿著相機,像
是觀光似的,每天東拍拍西照照,多種文化,同樣血液的一個家族,交織出
完全不一樣的故事。
最後,我老爹實在阿呆,在嬸婆的孫女開車載著大家到處玩的時候,居然問
了一句:『所以你們現在都沒有鬥爭嚕?』,這也未免太直接了吧?但那孫
女只是笑笑,說現在的政府都不會這樣了,只要人民好好工作,就能有好的
生活。這時,收音機卻傳出『共產黨真好』的流行歌。我內心一陣唏噓,感
到一股龐大的力量,結合了整個社會,這一切的一切,像個齒輪一樣無法停
止運轉,讓我對『家』與『家族』,有了新的體認。
--
機緣之舞,最後一曲,我們終將領會彼此的心意;
環結已經鬆開,我們抱憾而別離。
敬 Beloved Fool & FitzChivalry Farseer
http://www.wretch.cc/blog/imotion Fool Imotion
--
Tags:
家庭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暑假在家有點不高興>"<

By Iris
at 2008-08-21T14:24
at 2008-08-21T14:24
暑假在家有點不高興>"<

By Una
at 2008-08-21T14:10
at 2008-08-21T14:10
男友的姊很機車~~

By Heather
at 2008-08-20T20:50
at 2008-08-20T20:50
Re: 培養弟弟自己唸書的習慣?

By Sierra Rose
at 2008-08-20T20:22
at 2008-08-20T20:22
Re: 培養弟弟自己唸書的習慣?

By Anthony
at 2008-08-20T18:43
at 2008-08-20T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