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年支出分享 2021 - 婚姻

Mia avatar
By Mia
at 2022-01-18T09:44

Table of Contents

地點: 美國舊金山灣區
人口:兩大一小(2歲)

以下單位皆為美金,不含稅金

房屋
---- 房貸與物業管理費 $41040
---- 一次性裝潢 $53497.94
保險(健保、房屋與車保)
---- $4896.41
水電瓦斯、手機、網路
---- $6359.40
食物 (7成自煮3成餐廳外賣)
---- $14946.83
購物 (各式生活用品與小孩玩具書本)
---- $15024.04
交通 (2台車,一台為租賃車)
---- $9366.58
旅費(今年只有一個旅行,為回台探親)
---- $5375.36
教育費(8月開始上托兒所)
---- $4885
其他雜資 (包含孝親)
---- $5273.95

總計:$66127.57 (不包含房屋花費)
$160665.51 (包含房屋花費)

心得: 基本這年還是待在家中的一年,所以除了回台機票與隔離的旅行花費,沒有什麼基
本花費以外的支出。最大的意外花費就是裝修浴室與冷氣的費用,這項目完全展示了covid-
19造成的通膨威力,一樣的工程,兩年前問的價錢大概是今年的六成。此外,這統計大概也
顯示台美物價大概是三比一,按照這樣換算,這樣的支出與前幾篇的內容相符。



--
Sent from my Google Pixel 5a

PiTT // PHJCI

--
Tags: 婚姻

All Comments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22-01-18T11:50
很難得的國外生活分享,給推。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22-01-18T13:55
這是哪一州XD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22-01-18T16:01
喔喔我眼殘,難怪
Rae avatar
By Rae
at 2022-01-18T18:06
很好奇分享這種文 意義在哪?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22-01-18T20:12
我跟樓上一樣想知道,我想說是不是大家都很需要這類
資訊只是我不需要所以不懂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22-01-18T22:17
回樓上 這種文就是用來避孕啊xD 我自從看過去年的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22-01-19T00:23
就下定決心 絕對不生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22-01-19T02:28
要去美國工作可以了解一下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22-01-19T04:33
應該很多人有機會看海外機會,談薪水前要評估一下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22-01-19T06:39
推分享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22-01-19T08:44
加州這樣很省耶 尤其是教育費 daycare隨便一個月都
$2000+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22-01-19T10:50
daycare好便宜 食物也好省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22-01-19T12:55
推分享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22-01-19T15:01
請問房屋持有稅有算進去嗎?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22-01-19T17:06
個人覺得物業管理費+持有稅算生活成本,和房貸(資
產)要分開來比較好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22-01-19T19:12
飲食平均一個月$1250三口之家,在灣區真的很省欸!
我們夫妻在南加州,一個月吃$700-900不等,看週末餐
廳吃多好XD
Una avatar
By Una
at 2022-01-19T21:17
滿喜歡看這些分享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2-01-19T23:23
稅金呢 聽說國外税很重 真的嗎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22-01-20T01:28
感覺過的好窮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2-01-20T03:34
所有的稅都沒列(房屋稅等),畢竟那跟每個人的節
稅方法有關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22-01-20T05:39
可以看其他人的生活方式和花費,我覺得很不錯啊~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22-01-20T07:45
推分享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22-01-20T09:50
daycare好便宜+1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22-01-20T11:56
要講有沒有意義的話,一大堆靠北老公老婆婆家吵架要
不要拜祖先的文章有多什麼參考價值嗎?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22-01-20T14:01
$1250真的超省… 我們兩大一小一嬰光買食材就大概超
過了,還不算團購熟食甚至外食的錢…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22-01-20T16:07
現在便當兩個加完稅都要$30了......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22-01-20T18:12
好奇美國上班族的實質稅率大約是多少?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22-01-20T20:18
實質稅率=應納稅額/所得總額x100%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22-01-20T22:23
美國各州稅差很大。然後也是看收入級距,加州灣區一
般工程師家庭大約扣30-40%?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22-01-21T00:29
@nanaling: 有人有困難上來發問, 應該是有意義吧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22-01-21T02:34
至少應該比閒聊有意義?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22-01-21T04:40
@nanaling 實質稅率大多會低於級距,因為還有扣除額
而且級距是累進的稅率.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22-01-21T06:45
推分享!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22-01-21T08:51
快被某些人笑死,版友熱心分享在下面問有什麼意義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22-01-21T10:56
還想問你推這句文是有什麼意義咧
Ivy avatar
By Ivy
at 2022-01-21T09:16
噓別人文沒有意義的,可以自己發篇文以載道、極有
深度的婚姻版好文給個示範嗎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22-01-21T11:21
樓上說的讓我想到林清玄....XD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22-01-21T09:16
恩我說的就是 實際被拿走的税大概是薪資的30-40%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22-01-21T11:21
上面級距的意思只是說看收入高低稅率當然不同,不是
直接薪資=級距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22-01-21T09:16
不用想那麼複雜,一般在這裡的中階(中年)工程師家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22-01-21T11:21
庭頂多1-3個小孩,上面也沒什麼老人可以扶養, 薪
水到手都是扣30%起跳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22-01-21T09:16
但如果要說服務業或以小費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人我就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22-01-21T11:21
不清楚了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22-01-21T09:16
只能先分享 這裡消費稅直接突破10%(哭) 很多餐廳
除了小費還強制規定顧客要給員工福利金。 連叫外送
除了外送費稅金服務費也還要司機福利金,然後再問你
要不要再加小費上去
Ina avatar
By Ina
at 2022-01-21T11:21
前年去美東出差,當地同事就建議小費給15%,美西較低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22-01-21T09:16
現在預設18%起跳了。 西岸沒有比較低阿哈哈哈哈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22-01-21T11:21
我朋友在紐約 托兒所什麼的都一樣價錢甚至更便宜一
點。 我還是在外圍不在矽谷中心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22-01-21T09:16
疫情之後漲得很誇張啦。 小費就算了,強制要求客人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22-01-21T11:21
付員工福利讓人超不爽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22-01-21T09:16
這花費在舊金山超省的耶,我上次只去玩9天就嚇到了X
D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22-01-21T11:21
從這篇去了解國外開支跟從版上支出分享文就推斷沒
幾百萬不能正常生活一樣有偏差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22-01-21T09:16
很多年前小費15%應該就基本了 去大
城市找朋友他們還都給20%..
Joe avatar
By Joe
at 2022-01-21T11:21
比網路上算living cost 更有參考價值,希望有更多
海外鄉民分享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22-01-21T09:16
推分享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22-01-21T11:21
推分享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22-01-21T09:16
不是工程師... 但是拿到手上的只有大概65%薪水。哭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22-01-21T11:21
保險算便宜 原po公司福利應該不錯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22-01-21T09:16
這種文很好看啊!推分享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22-01-21T11:21
我裝兩組一對三的冷氣兩萬塊,你裝哪一種的?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22-01-21T09:16
聽說木料大漲價,所以裝潢建築費用也水漲船高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22-01-21T11:21
美國房屋稅超高的,屬於如果沒有收入根本養不起房子
,不可能放著不租人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22-01-21T09:16
剛好也在灣區,推一個!也想看更多海外家庭的支出
分享。餐廳內用小費的話至少都是15%了,連亞馬遜生
鮮也要給司機小費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22-01-21T11:21
老房子沒辦法把牆挖開做ductwork,只好裝分離式
貴得要死有的公司還調不到貨,說都塞在海上....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22-01-21T09:16
我家想裝分離式, 電路太老舊無法支撐連電都要重牽
…裝不起…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22-01-21T11:21
工人來我家也是先看電箱,好在前屋主更新過還夠用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2-01-21T09:16
請電工來看, 光電路就要花快一萬。 我們還是繼續
放盆冰塊吹電扇…. 好險一年熱沒幾天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22-01-21T11:21
以前也是這樣想,這兩年夏天越來越熱受不了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22-01-21T09:16
老房子就直接拉明線啦,頂多用塑膠線槽修飾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22-01-21T11:21
這些拉明管?? https://tinyurl.com/26wsnyb4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22-01-21T09:16
哇噻大工程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22-01-21T11:21
就是不可能拉明管,破牆做暗管工程太大,才用分離式
明管真的太醜了,我這種沒美感的人都沒辦法接受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22-01-21T09:16
中央空調的暖氣應該比較夠力,分離式分區調溫方便

小孩要放哪邊?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22-01-18T05:29
感謝各位版友的幫忙跟給意見, 但是還請別去打擾我的家人,有問題麻煩私信給在下。 要罵我鞭我,我都可以接受。 老婆是個很溫柔的人,也是個很有耐心的人,所以才會讓我有些成就。 她把家顧得很好,我真的很感激。 我父母也是個熱心,很感激從這個幸福的家庭長大,就是很單純的退休人士。 很抱歉,太多細節沒能說明清楚, ...

小孩要放哪邊?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22-01-18T02:24
感謝推文提醒 我把太細節的刪掉 原po也有私信我 另 發文有被噓的心理準備 但被批評的長輩 有點像我的半個娘家媽媽 在我家遭遇困難跟長輩重病 都是她不遺餘力 大力幫忙 真的 真的很感謝她 - 好像是認識的人 但我熟的不是原po 是原po的父母 想幫「搶小孩」的公婆說點話 這兩位阿公阿嬤一定沒想那麼多 忘 ...

朋友的另一半提出這些婚後要求合理?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22-01-18T00:17
要不是因為現在單一薪水無法養家 不然的話我蠻贊成夫妻其中一人全職在家帶小孩 以兒童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來說 幼兒在六歲以前、尤其是三歲以前 (港話有句話說:三歲定八十,是有科學根據的 有沒有媽媽陪伴對幼兒的人格發展超級大的 但是現在都有託嬰,而託嬰是否可以取代媽媽 好像還沒定論,個人是傾向無法取代啦 ...

老公會拜自己過世的爸(媽)嗎?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22-01-17T23:36
女婿莫上墳,查了一下似乎真的有這樣的習俗。 不過這習俗還有上聯:女婿不睡娘家床,清明莫上丈人墳。 女婿回娘家,照習俗是不能和妻子睡在同一房間的。 既然原po先生家重視禮俗,那麼照理說應該要全部都遵守。 下次回娘家時,就請先生去睡客廳吧,總不能說要遵守習俗,卻只遵從一半而已吧。 - ...

家庭年支出分享 2021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22-01-17T23:14
: 食(兩大):18萬/年 : 稅金(車、房、所得):6萬/年 : 人車保險:12萬/年 : 管理費:7萬/年 : 水電瓦斯、手機:4萬/年 : 雜支(含娛樂等):18萬/年 : 保母費:15萬/年 : 食(一小):5萬/年 : 雜支(一小):5萬/年 : 房貸:144萬/年(投資,非必要花費) : 以上不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