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當自強 - 婚姻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7-03-21T15:59

Table of Contents

這篇不禁讓我抖了好幾下,
為了避免太多人被百歲誤導,
陳年魯妹我正巧也從事腦科學心理相關領域,
在此提供微薄的知識供大家參考。
註:歡迎分享,無須再推文問我囉~

心理學行為理論的方法使用起來很簡單,不需深入了解理論也可使用,
但這些運用往往流於土法煉鋼,而且在發展上可能會造成未來某些長期的問題。
因為本篇不是給專業領域的人閱讀,我盡可能只取必要的訊息,
除了一開始的定義名詞外也盡量不使用任何專有名詞。

--名詞定義起始線--

增強:一種歷程或刺激,可增加該行為在未來出現的機率。
增強可分為「正增強」與「負增強」。
正增強:當你做出某個「好」的行為時,給你一個你會感到愉悅的東西,
來增加該行為在未來出現的機率。
例如小孩乖乖坐好或考試成績不錯時,被父母誇獎等。
負增強:移除一個會令你感到不悅的東西,來增加該行為在未來的再現率。
例如父母一直碎念小孩成績低落或房間凌亂等,
但有天小孩忽然考得不錯或主動清理房間時,父母就不碎念了。

懲罰與增強截然不同
懲罰:降低該行為在未來出現機率的刺激。一樣有分正負。
正懲罰:當你做出某個「壞」行為時,給你一個令你不悅的東西,
來降低該行為在未來的再現率。
例如,小孩子打人或考不好時,所以被父母或師長打或責罵。
負懲罰:移除一個令人愉悅的東西,來降低該行為在未來的再現率。
例如,小孩子哭鬧時,大人故意不理他們。

--名詞定義終止線--

行為理論的基礎之一(操作制約)是透過對行為的增強來增加或降低
該行為在未來的出現頻率。行為理論本身並沒有說不應該使用懲罰,
但一般而言比較鼓勵透過增強的方式來形塑或改變一個行為。

人在被施行獎懲之後,會對「行為結果」與「獎、懲」產生連結及推論。

許多研究及實務的案例都發現:
使用懲罰不只易使個體在當下有負面的情緒,
且連續的慣用懲罰可能在未來產生額外的不良影響。
例如被打的小孩可能習得攻擊行為。大人為了讓小孩的行為符合他們期望,
直接懲罰未進一步多加解釋,導致小孩難以理解是何種原因被懲罰;
或是可以理解為何被懲罰,但不能理解為何行為不符合期望就要被暴力對待;
以及無法理解為何成人可以施以懲罰來對待他人。

對上述的疑惑,小孩可能推論出:
因為大人的地位比我高,只要我做出讓他們不高興的行為就會受到懲罰。
在未來,當他們自覺自己地位比他人高時,就特別可能做出攻擊行為,
透過攻擊行為來要求他人的行為符合自己的期望。
因此,近年來才會相當強調就算要懲罰人,
也要讓他們真的理解到底是為什麼要接受懲罰。

使用增強的方法比較不容易有額外的負作用,
不過增強通常會是用在漸進式的改變上,
所以需要花的時間跟精力往往會是更大的。
但在面對問題時,最輕鬆的解決方法往往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在施行獎懲之前都應該先搞清楚以下三點,再開始設計行為改變計畫並施行:
1)是什麼原因產生這個(問題)行為?
2)是什麼原因使小孩持續做出這個(問題)行為?
3)小孩做出這個(問題)行為後能得到的環境回饋是什麼?
「行為產生的原因」、「維持因子」及「行為結果」的觀察與判斷是另一個重要的部分,
如果無法辨明的話,就只能每個人都機械化的套用一樣的模式。
人的確有像機器或電腦的一面,但事實上人跟機器或電腦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從發展的研究中發現,小孩會透過與親近者(通常是父母)的互動
來形成他們對自己的概念、依附關係及未來與他人互動的原型;
經由父母對小孩的正向回應,從中感受到自己是價值的人,反之,是無價值的人。

透過與父母的互動,孩童會形成不同的依附型態,
在此我們粗略地區分為安全與不安全依附兩種。
有研究發現安全依附的人在成年後,對於親密關係較感到舒適
且不會過度的擔憂被他人拒絕;
而不安全依附的人則在成年後較容易過度地找尋親密的關係
且易擔憂自己會被他人拒絕,或者是在親密關係中感到不舒服並且想迴避。
當然還有其他的情緒問題等等,就略過不提了。

姑且不論其他更多的部分,就這兩部份綜合而言,
我們先來思考為何新生兒會很容易哭?

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餓了。新生兒並不知道大人的規矩,也不耐餓,
更沒有其他表達飢餓的能力,所以餓了就以哭鬧的方式表示。
多數人想要把嬰兒的哺餵時間調整到接近成人活動型態,只是方法上有所不同。

以負懲罰的方式,讓小孩持續哭並不理會他們,等到他們哭累了,餓著肚子睡著;
或是讓小孩發現再怎樣哭都無法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在未來他們就會越來越不傾向以哭鬧的方式來取得他們所想要的。

在這過程中,小孩可能已建立起父母冷漠或自我是沒有價值的假設。
以反覆的懲罰(不論正負)的方式來應對小孩子的基本需求,
這個假設成立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在我餓的時候,父母不會主動給我食物,但是只要我乖乖的等著,
我就可以等到食物。所以我父母還是關心我的,我也是有價值的」
一個新生兒怎可能會有能力得出如此複雜的推論?

就算小孩長大後瞭解到「我父母還是關心我的,我也是有價值的」
但也只是建立在「只要我不做父母不喜歡的事情」這個條件上而已。

當孩童處於的互動方式是反覆出現的懲罰,
就容易認為父母對小孩漠不關心或是對小孩的回應是有條件的,
不論是哪個都不利安全依附的建立。

對於規律性高的小孩,直接用負懲罰可以得到非常快速的成效,
但對這種小孩就算使用正增強其實也未必會慢到哪裡去,
而且還可以迴避很多潛在的問題。

就算是使用懲罰也應該要讓小孩了解為什麼要接受懲罰,
而不是單純的以臉色、地位、權力等來施行懲罰而已。
這樣小孩學到的可能不是什麼事情不能做,
而是因為有個權力或地位比我高的人不高興我做這件事情,所以我不能做。

後者很明顯是一個外控的概念,當這個權力或地位更高的人消失掉時,
這種「有規矩」的行為也會隨之消失;另一個需要擔憂的問題是,
小孩子會不會透過這種過程逐漸形塑出被動、看人臉色做事的行為模式,
或在未來易於產生其他的情緒或行為問題。

總之,在教養中最忌諱的就是將同一套方法硬套到所有小孩身上,
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特質皆有所不同,有的小孩時間規律性高、有的小孩負面情緒較多,
如果都使用同一種方法來教養的話,其實跟揠苗助長也沒有太大差別。

教養是有方法的,但最簡單且輕鬆的辦法通常不會是最好的方法,
尤其當我們把時間拉長來看。

--
以上由某帥氣單身的心理師主筆
陳年魯妹潤稿

※ 引述《licklabium (76600ferio)》之銘言:
: 「你是準備好當爸爸,才當爸爸?還是當了爸爸,才開始學著怎麼當爸爸呢?」
: 記得那一年我大三,參加了中央大學暑期科學營隊
: 有一晚的與教授星夜談心活動,教授和我們分享著當新手爸爸和科學研究
: 兩者之間的衝突與調適。在那個場合,我舉手發問了這個問題
: 教授愣了一下,說他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 我會問,是因為我的爸爸,從來沒當過一天稱職的爸爸
: *************************************************************************
: 老婆懷孕後,我開始看了許多教養的書,百歲醫生、零歲開始、德國媽媽教我的
: 育兒寶典、教養的迷思、教養大震撼、你的零歲兒子…
: 這也讓我開始轉而接觸了許多腦科學的書堆中
: 懷孕過程,我便和老婆討論著往後要如何教小孩子
: 趴睡(這有爭議,請看的人一定要自己慎重判斷)
: 餵母乳,小孩自己睡一間房間,和一覺睡到隔夜,這是我們當初說好的四件事
: 小孩出生的過程,老婆生了四十個小時,我全程都在場,包括在產房時
: 所以我很能懂那種生死交關的過程,是多麼偉大
: 在醫院的時間,小孩哭了,護士就會抱給老婆,然後吸著乳頭睡著
: 在醫院時一切都還可以接受,但回家後,一切就不同了
: 白天,每隔十五分鐘就哭,老婆就得抱著餵,然後就又睡著
: 放到嬰兒床一下子,就又哭;半夜兩點哭,抱著餵,不哭;放下去,三點又哭
: 回家的第三天,岳母還在我家幫忙做月子,白天中午,我兒子又哭了
: 老婆很無力地又抱起來哄,然後就大哭了
: 她哭著說:真得好累~好累~~
: 從醫院回來的兩個晚上,她都沒能好好睡一覺
: 我立即把兒子從她手上抱過來,放到另一間房間的嬰兒床上,兒子嚎啕大哭
: 我關上門,抱著我老婆說:誰都不能欺負你,就算是兒子也不行!
: 然後我要老婆去睡覺,就讓兒子哭
: 那是我兒子第一次哭了超過一個小時
: 岳母當下很不能接受,說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 我媽媽罵我,說從來沒見過這麼殘忍的父親,小孩餵了不給喝奶
: 但我絲毫不為所動,一個小時後,小孩睡著了,老婆也睡著了
: 從那一天起,我們嚴格的執行,3.5~4小時才親餵一次
: 是的,一開始的確很困難,兒子會哭,岳母會不諒解,老婆會心疼
: 但是我堅持,兒子醒了,可以抱可以陪他玩,但不能餵母乳
: 而且,只要他是哭鬧的,就不能抱
: 只有停止哭時,我們才會去抱他去逗他玩
: 不到一個星期,兒子就能四個小時才餵一次,而且每次餵都是很專心吸
: 不到一個月,兒子可以從晚上九點直接睡到早上七點,不用再起來餵母乳
: 老婆和我也能好好睡個覺,陪小孩玩時也都能有很好的心情
: ********************************************************************
: 生了老二後,在月子中心,我們就要求要執行這一套模式,所以第三天女兒
: 就已經完全進入四小時餵一次,離開月子中心前,就已經建立好一覺到天亮
: 的模式。
: 這一次岳母改而全力支持,因為兒子的改變讓他們兩老私下說:看來年輕人
: 的方式,真的很有一套。
: *********************************************************************
: 兩個小孩從小就開始會用哭鬧的方式,來達到他們想要的目的
: 我兒子兩歲時,吵著要吃零食,我不給他們吃,老大開始哭
: 我說,再哭,就不許吃晚餐
: 他竟然就賴在地上大哭,我冷眼看著他,說:今天你不許吃晚餐
: 他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我就是靜靜等著他
: 至少哭了100分鐘,他不哭了,自己爬了過來,我問他:還要哭嗎?
: 他說:不哭了!
: 我說:好!那你一樣不許吃零食,也不許吃晚餐。過來,爸爸抱抱
: 就這樣,他餓了一晚,隔天早餐吃得很好。
: *******************************************************************
: 四歲那年,大年初二回娘家,兒子對岳母說話不禮貌,我要他跟阿嫲道歉
: 他很任性不要,我說,如果你不道歉,今天中午不許吃飯
: 他開始哭,岳母一直打圓場說,沒關係啦~小孩子不懂事~
: 我斷然的說,不能這樣~
: 然後,我把他帶到大門口,他一直哭一直哭,最後警察也來關心
: 我告訴警察事情經過,警察就走了
: 至少哭了一個小時,他不哭了
: 我問他:為什麼我要你跟阿嫲道歉?
: 他說:因為對阿嫲不禮貌~
: 我說:那你要不要道歉~
: 他說:要~
: 我說:好~那你進去,自己跟阿嫲道歉。但今天中午,你不許吃飯~
: 那一天,我真的不讓他吃午餐。岳父母一直打圓場,但我堅持著~
: ********************************************************************
: 是的,我很殘忍,我的兒子、女兒都曾歷過有一餐沒吃
: 是的,我很嚴格,而且言出必行!
: 我兒子有兩次哭超過一小時,我女兒一次~
: 我兒子現在八歲,有三次不許吃飯,女兒六歲,有兩次經驗
: 我全都記得,他們也全都記得
: 所以,他們從小就可以乖乖坐在椅子上吃完飯才下來,從來不用追著跑
: 所以,他們現在完全不挑食、苦瓜、茄子、魚、豆子…什麼都吃
: 所以,他們現在睡覺時間到,就會自動刷牙、就寢
: 隔天鬧鐘響,自己起來換好衣服到我們房間,不需要我們叫
: 他們一旦開始任性,我的眼神就可以讓他們收斂
: 因為他們知道我不會打他們,但我言出必行
: 每年寒暑假,我們可以很放心地把兩個小孩送到岳父母家住一個星期
: 因為吃飯、睡覺、常規,都不太讓他們操心
: 而我和老婆則有一整週屬於自己的甜蜜時光
: ************************************************************************
: 那一年有個朋友眼神渙散地來找我,說:夫妻快離婚了~
: 我問為什麼,他說小孩五歲了,每晚都得起來喝奶,兩個人這五年都沒辦法好好睡
: 我把我的方法告訴他,他說:這樣很殘忍耶!
: 我問他:那你要離婚還是要試試看?
: 他想了很久,說他想試試~
: 一個星期後,他很開心告訴我,他和小孩溝通後,開始實施
: 終於這五年來第一次,三個人可以一覺到天亮!!
: *******************************************************************
: 養育小孩很辛苦,我懂~
: 所以更應該讓心力可以放在享受親子互動的時光,而不是彼此互相折磨
: 有時嚴格,不是殘忍,而是為了讓彼此能有良好的互動
: 當孩子知道,哭鬧是無效的;當孩子知道什麼是可以做,什麼是不行的
: 他反而會很安心,因為他知道怎麼樣表達自己的情緒
: 也知道如何正確得到他要的東西
: 現在,我兒子女兒懂得好好和我商量,要買些什麼東西
: 愛,要有行動,更要有方法。
: 兩個人能相遇相愛,很不容易,別讓生活中的事,磨光了這份愛
: 願你們,能愈走愈有愛~

--
Tags: 婚姻

All Comments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7-03-21T21:24
專業文給推,有些推崇百歲作法還沾沾自喜的人應該重新思
考一下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7-03-26T19:45
有些推崇的人,根本一知半解,之前還有人強調百歲=軍事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7-03-28T06:37
,不走百歲=溺愛,真得應該從頭瞭解一下,百歲到底是什
麼!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7-03-29T08:23
餓生理需求這點真的不能接受...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17-03-30T19:51
推 但他可能會覺得 我小孩超適合我的功績你們都不懂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7-03-30T22:25
最後一句,是有人要徵婚嗎XDD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7-04-03T12:50
好文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7-04-04T04:12
好文!請問能夠轉到我個人臉書分享給其他友人看嗎?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7-04-08T10:59
推 專業的分析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7-04-13T05:38
不管是百歲還是親密,重點是要清楚了解這些派的意義!只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7-04-14T01:37
了解一半或根本不清楚的,照著走...真的會有傷害!!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7-04-14T23:35
也可以借我轉到FB嗎?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7-04-17T02:55
超專業的啦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7-04-20T06:50
推。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7-04-21T00:24
這是告訴大家,魯妹還是有個帥氣老公!!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7-04-24T08:38
推專業!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7-04-24T17:57
推 超專業的分析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7-04-25T14:14
推推!希望板上也能以鼓勵代替酸人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7-04-28T10:09
推專業與熱心分享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7-05-02T01:21
你是不是上過Vicki的狗狗行為課 :D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7-05-02T10:15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7-05-06T22:03
想再看魯妹分享其他文章!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7-05-11T09:45
說得真好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7-05-16T06:46
推推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7-05-16T08:50
推專業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7-05-19T03:29
大推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7-05-23T20:25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7-05-28T12:44
推專業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7-05-31T05:19
請問可以轉貼嗎?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7-05-31T22:47
推這篇!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7-06-02T19:00
可轉貼唷~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7-06-05T10:10
推 父母權柄容易與人性哲學問題互斥,決定懲罰背後的動
機很值得細膩討論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7-06-09T22:53
大推此文!從中看見自己的影子啊~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7-06-12T07:39
專業推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7-06-15T21:53
專業好文推~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7-06-16T10:22
有一些人就是聽不進去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7-06-17T18:12
這篇文章才值得分享跟推薦給他人,謝謝原po花時間po文,某
位自稱教育界的,教育心理學不知道是讀到哪去了…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7-06-21T16:43
專業推~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7-06-25T04:38
人家覺得自己小孩好好噠,教育方式沒錯啦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7-06-27T18:03
推 自省中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7-07-01T08:51
這篇超棒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7-07-04T17:59
專業推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7-07-08T21:23
專業好文!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7-07-11T14:31
推~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7-07-12T16:35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7-07-15T11:30
超棒的這篇!請問可以分享嗎?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7-07-19T12:30
專業推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7-07-21T12:13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7-07-23T21:09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7-07-28T15:27
說得太正確了!跟我學習到的心理學課程一模一樣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7-07-29T21:27
推 大學修教心時也有學到相關的知識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7-08-03T10:36
超棒的!我也想分享到自己的FB中~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7-08-04T02:00
推,好文!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7-08-07T13:47
推。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7-08-07T21:56
推推推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7-08-08T18:09
大推!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7-08-09T01:34
給個推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7-08-12T14:37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7-08-12T22:47
想問一下
對嬰兒要如何使用正增強啊
假如他都沒有哭對時間的話?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7-08-14T10:30
推,相當認同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7-08-18T00:47
專業推。養成太“乖”的小孩並不是好事,我自己從小就常
被稱讚乖巧,長大後才慢慢察覺個性不好的一面,但定型了
很難改。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7-08-22T05:17
謝分享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7-08-23T08:14
推,孩子的價值對大部分東方父母來說就只是乖不乖,夠不夠
服從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7-08-27T11:34
謝謝你,受用了。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7-08-29T02:56
那請問對於自律不夠的孩子 該用什麼方面的教養?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7-09-01T13:31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7-09-03T04:04
謝謝分享,受教了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7-09-08T02:00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7-09-10T03:37
推 但是那個人還是會堅持自己是對的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7-09-10T19:36
路過多嘴,不是一套方法就可以教所有的小孩,行為治療
有效的前提是建立在實證基礎上,所以如果有人在沒有看
到“證據”(例子/紀錄等)的情況下就判定你的小孩要用
正/負增強/處罰的行為療法,那多半是嘴砲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7-09-13T22:09
算了吧~偏執的人你怎麼說他就是懲罰懲罰孩子你給林北聽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7-09-16T23:05
話,還去給你了解為什麼勒,孩子就跟軍犬一樣coach跟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7-09-17T20:28
punish就好,不行就強化就結了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7-09-21T05:15
好文 我也想分享 感謝!!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17-09-25T05:22
好文,不過他會回你在詛咒他XD 心理師推一個,臨床的
嗎?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9-27T09:17
專業文推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7-09-30T02:14
這篇好棒,想多看一點跟婚姻、跟教養相關文章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7-10-01T03:44
超棒真的希望不要再訓練嬰兒了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7-10-01T05:58
推 每個流派都有優缺點端看小孩適合哪種 沒有絕對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7-10-04T16:08
推!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7-10-09T02:35
謝分享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7-10-11T07:25
推,這篇不只適用於嬰兒對於幼兒至青少年都受用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7-10-12T01:57
去他媽的百歲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7-10-14T18:03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7-10-19T10:09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7-10-24T09:21
我並不支持百歲,但是百歲絕非讓嬰兒在那邊餓到哭而且不
管他/她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7-10-26T22:10
來推推專業文!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7-10-29T05:49
不然百歲是哪一樣?至少媽寶版看到的百歲派差不多就
那樣~不照做還會被說母愛太氾濫沒堅持太寵溺什麼的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7-10-29T07:58
已收藏此文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7-10-30T08:31
這篇主要討論負懲"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否有實際的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7-10-30T12:33
統計數據,是否有正增對孩童影響的討論?是否會造成溺愛?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7-11-03T00:09
推專業文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7-11-03T12:58
請問,負增強跟正懲罰怎麼區分?移除一個令人不悅的
因素(碎念),不是也等於已經增加一個令人不悅的因
素給孩子了嗎(因為不整理房間而碎念)?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7-11-03T17:03
增強的目的是增加行為發生的可能性, 懲罰的目的是減少行為

手機密碼換了...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7-03-21T14:34
前幾日,老公忽然想查and#34;松鼠怎麼叫?and#34; 從桌上就近拿起我的手機,直接輸入密碼... 我: 噢!又偷看我手機! 老公: 你可以換密碼呀~~~ (and#34;咬我啊,笨蛋and#34;的表情) 我: 我換密碼,你會不會演小劇場? 例如,老婆換密碼了,心裡有鬼!一 ...

婆婆說的話...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7-03-21T13:57
看完內文~ 有些經歷想跟你分享 我和我老公國中就認識了 老公的家庭也不算和樂,大概就是四個人四個家這樣 婆婆在我們還沒結婚前已經因病過世 公公、小叔平常不會跟我們聯絡 但只要聯絡,就一定非好事 包含公公酒醉路倒坐計程車不給錢,然後就報我先生電話 小叔信用卡繳不出來、要借錢買車...等 要錢的 ...

收入有限, 買房是否與婆婆同住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7-03-21T13:51
原PO的問題不是表面上討論的錢夠不夠啦??要不要同住啦?? 這些 顯然他要買房了,錢也夠! 應該也打定主意不跟老媽同住了 他的問題是自己跟老婆住新房 結果叫媽媽去外面租小套房 而且是辛苦把他扶養長大的單親老媽 講出去很難聽啦 應該就是這樣 解決方法就是 認命點 畢竟 你媽那麼辛苦把你扶養長大 先去 ...

婚後真是磨脾氣的漫漫長路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7-03-21T13:33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生完孩子後終於覺得婚姻進入磨脾氣的階段。 我是育嬰留停的全職媽媽,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 莫名其妙的會忍不住握著拳頭跟老公說話。 不過這幾天剛好發生兩件事,讓我體會到「轉念」好重要: ================================================ ...

收入有限, 買房是否與婆婆同住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7-03-21T10:48
1.男方兩位姐姐請直接忽略不列入考量 2.女方家長願意無息出借100萬請別借, 以你們目前能力不缺這筆 你們只缺獨自生活成家的自信心 下半年女方轉回南部工作, 夫妻年薪總合約140-150萬 其實在南部生活這樣子很夠的, 真的不需要太擔心錢的部分 即使不久後生小孩, 只要還是雙薪 你們還是可以過著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