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積症 家庭溝通災難 - 婚姻

By James
at 2017-04-18T10:11
at 2017-04-18T10:11
Table of Contents
我是後來看了推文整理了一下
原PO 媳婦
老公是老么(第三) 平常住宿舍
婆家有新家 舊家
老公的大哥 自己搬出去住
老公的二哥 住在舊家
公婆住在新家
因為原PO小孩要出生了
住宿舍不方便!?也沒錢...
新家比較乾淨 但是不想跟公婆住
所以希望可以搬回去舊家住(公婆NO 二伯OK?)
但因為覺得舊家太髒亂 堆一堆雜物 因此想整理公共空間
問過大伯 大伯只要生物圖鑑 (沒說問過二伯?)
後來整理之後 二伯就不開心自己東西被丟掉
威脅也要丟掉原PO家的
===================================================
然後問題是 覺得為什麼舊家只有二哥可以住
(這個要問你老公吧?)
而且亂丟別人東西真的很糟糕
不論是你的身分是什麼 畢竟在這邊住很久的是二伯 也不是你
乾淨不乾淨也不是你決定的 畢竟他都沒嫌了
重點是妳老公 叫他自己去處理
因為這還是他家的家產 不是你的
妳老公要去處理 也不要用什麼他的意見沒人聽
畢竟他還是家中的一份子 除非房子擁有人不讓他住
這樣的話你們就想辦法 自己搬出去
不然我覺得你後來也只會持續上來抱怨而已
我是覺得拍不下去就是...
※ 引述《rs87423 (境)》之銘言:
: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 討拍文長QQ
: 婆家的舊房子,狀況已經在囤積症邊緣了
: 這個舊家是他們一家住了約三十年的老公寓
: 雜物雖然還沒堆到跟人一樣高,但是任何距離牆面一公尺的地上
: 堆滿各種陳舊家具,上面還有一堆幾年不穿的衣服、不用的各種物品
: 家具本身整個被埋起來,下面也塞滿不知道幾年前的舊襪子
: 現在這個舊房子只有二伯(單身)住,大伯已婚搬出去住,很少回來
: 公婆也搬到新家了
: 我和隊友只有周末會回去他的舊房間收拾和休息
: 新家買了一堆新家具和碗盤,這很正常,但舊家還是維持垃圾堆的樣子
: 今年大寶要出生了,我和隊友想要把舊家大掃除一番
: 不希望小孩跟爸爸一樣,從小嚴重過敏
: 大伯很乾脆地說只要留他的生物圖鑑,其他舊衣物沒想起來就是不用了
: 所以我們把客廳裡堆積好幾年的衣服山篩選後,掃進最大的黑色垃圾袋
: 裝了五大袋還沒裝完,留下大概兩個大紙箱,看起來可能還堪用或有紀念圖樣的衣服
: 之後告訴大伯二伯,大伯表示贊同,二伯沒說什麼
: 結果二伯回舊家以後才抱怨我們把他的東西丟掉
: 在家族的line群組上罵我和隊友,還威脅要把我們的物品也丟掉
: (我們會放在公共區域的物品,只有陽台曬的衣物。
: 我們也沒有進去他的房間,丟掉他房間裡的物品。)
: 隊友雖然是么子,從小卻是最不被理睬的
: 哥哥們都可以在家裡發表意見、批評和抱怨
: 但只有小弟說話永遠被當耳邊風,婆婆也不理會他的意見
: 每次只要隊友不想理他,甚至還說「你自己不要,你有問rs想要嗎?」
: 一整個試圖挑播我們的意見,逼我親自拒絕
: 所以他已經不太在意長輩的態度了,只要不尊重我們的,隊友一律拒絕
: 問題的本質:
: 我認為居家環境的髒亂和家人之間溝通不良,有很大的關係
: 公共空間有太多不知屬於誰的個人物品,不溝通也無法處理掉,象徵家人的負面情緒混雜
: 牽扯
: 問了家人也不整理,才整理了一部分又被嫌,不可能不衝突而解決
: 近因:
: 寶寶要出生了,不希望在新家和公婆住,隱私和生活衛生習慣問題(隊友也不想)
: 既然有舊家可住,也希望可以省下房租這筆開銷
: 為何只有二伯能住,公共空間卻不能整理?
: 舊家交通、生活機能、醫療都方便,只要整理乾淨其實空間不小
: 我們也希望有自己做家事、自己開伙的空間
: (洗衣機所在的洗衣間非常狹小,而且要進入公婆房間,動線很奇怪,晾衣服也很不便)
: (婆婆是廚房的主人,我可以尊重她掌管廚房,
: 所以我希望不要同住,自己把關冰箱與廚房清潔衛生)
: 唉,發了這文真的只能討拍,我也不確定能怎麼做
: 罵我沒看清婆家就嫁,我也認了
: 隊友至少能夠和我同陣線,抗拒家人的意見
: 只是二伯氣焰凌人,公婆河蟹,大伯也不表態
: 隊友整個呈現單方面被嗆的樣子
: 我也有心理準備,黑掉就黑掉
--
原PO 媳婦
老公是老么(第三) 平常住宿舍
婆家有新家 舊家
老公的大哥 自己搬出去住
老公的二哥 住在舊家
公婆住在新家
因為原PO小孩要出生了
住宿舍不方便!?也沒錢...
新家比較乾淨 但是不想跟公婆住
所以希望可以搬回去舊家住(公婆NO 二伯OK?)
但因為覺得舊家太髒亂 堆一堆雜物 因此想整理公共空間
問過大伯 大伯只要生物圖鑑 (沒說問過二伯?)
後來整理之後 二伯就不開心自己東西被丟掉
威脅也要丟掉原PO家的
===================================================
然後問題是 覺得為什麼舊家只有二哥可以住
(這個要問你老公吧?)
而且亂丟別人東西真的很糟糕
不論是你的身分是什麼 畢竟在這邊住很久的是二伯 也不是你
乾淨不乾淨也不是你決定的 畢竟他都沒嫌了
重點是妳老公 叫他自己去處理
因為這還是他家的家產 不是你的
妳老公要去處理 也不要用什麼他的意見沒人聽
畢竟他還是家中的一份子 除非房子擁有人不讓他住
這樣的話你們就想辦法 自己搬出去
不然我覺得你後來也只會持續上來抱怨而已
我是覺得拍不下去就是...
※ 引述《rs87423 (境)》之銘言:
: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 討拍文長QQ
: 婆家的舊房子,狀況已經在囤積症邊緣了
: 這個舊家是他們一家住了約三十年的老公寓
: 雜物雖然還沒堆到跟人一樣高,但是任何距離牆面一公尺的地上
: 堆滿各種陳舊家具,上面還有一堆幾年不穿的衣服、不用的各種物品
: 家具本身整個被埋起來,下面也塞滿不知道幾年前的舊襪子
: 現在這個舊房子只有二伯(單身)住,大伯已婚搬出去住,很少回來
: 公婆也搬到新家了
: 我和隊友只有周末會回去他的舊房間收拾和休息
: 新家買了一堆新家具和碗盤,這很正常,但舊家還是維持垃圾堆的樣子
: 今年大寶要出生了,我和隊友想要把舊家大掃除一番
: 不希望小孩跟爸爸一樣,從小嚴重過敏
: 大伯很乾脆地說只要留他的生物圖鑑,其他舊衣物沒想起來就是不用了
: 所以我們把客廳裡堆積好幾年的衣服山篩選後,掃進最大的黑色垃圾袋
: 裝了五大袋還沒裝完,留下大概兩個大紙箱,看起來可能還堪用或有紀念圖樣的衣服
: 之後告訴大伯二伯,大伯表示贊同,二伯沒說什麼
: 結果二伯回舊家以後才抱怨我們把他的東西丟掉
: 在家族的line群組上罵我和隊友,還威脅要把我們的物品也丟掉
: (我們會放在公共區域的物品,只有陽台曬的衣物。
: 我們也沒有進去他的房間,丟掉他房間裡的物品。)
: 隊友雖然是么子,從小卻是最不被理睬的
: 哥哥們都可以在家裡發表意見、批評和抱怨
: 但只有小弟說話永遠被當耳邊風,婆婆也不理會他的意見
: 每次只要隊友不想理他,甚至還說「你自己不要,你有問rs想要嗎?」
: 一整個試圖挑播我們的意見,逼我親自拒絕
: 所以他已經不太在意長輩的態度了,只要不尊重我們的,隊友一律拒絕
: 問題的本質:
: 我認為居家環境的髒亂和家人之間溝通不良,有很大的關係
: 公共空間有太多不知屬於誰的個人物品,不溝通也無法處理掉,象徵家人的負面情緒混雜
: 牽扯
: 問了家人也不整理,才整理了一部分又被嫌,不可能不衝突而解決
: 近因:
: 寶寶要出生了,不希望在新家和公婆住,隱私和生活衛生習慣問題(隊友也不想)
: 既然有舊家可住,也希望可以省下房租這筆開銷
: 為何只有二伯能住,公共空間卻不能整理?
: 舊家交通、生活機能、醫療都方便,只要整理乾淨其實空間不小
: 我們也希望有自己做家事、自己開伙的空間
: (洗衣機所在的洗衣間非常狹小,而且要進入公婆房間,動線很奇怪,晾衣服也很不便)
: (婆婆是廚房的主人,我可以尊重她掌管廚房,
: 所以我希望不要同住,自己把關冰箱與廚房清潔衛生)
: 唉,發了這文真的只能討拍,我也不確定能怎麼做
: 罵我沒看清婆家就嫁,我也認了
: 隊友至少能夠和我同陣線,抗拒家人的意見
: 只是二伯氣焰凌人,公婆河蟹,大伯也不表態
: 隊友整個呈現單方面被嗆的樣子
: 我也有心理準備,黑掉就黑掉
--
Tags:
婚姻
All Comments

By Queena
at 2017-04-20T10:10
at 2017-04-20T10:10

By Jacky
at 2017-04-21T03:17
at 2017-04-21T03:17

By Kyle
at 2017-04-26T00:52
at 2017-04-26T00:52

By Gilbert
at 2017-04-28T03:54
at 2017-04-28T03:54

By Linda
at 2017-04-30T05:19
at 2017-04-30T05:19

By Hamiltion
at 2017-05-03T13:24
at 2017-05-03T13:24

By Connor
at 2017-05-07T04:04
at 2017-05-07T04:04

By Jack
at 2017-05-09T12:26
at 2017-05-09T12:26

By Ingrid
at 2017-05-12T16:27
at 2017-05-12T16:27

By Damian
at 2017-05-12T18:51
at 2017-05-12T18:51

By Jacky
at 2017-05-14T22:08
at 2017-05-14T22:08

By Isabella
at 2017-05-16T11:29
at 2017-05-16T11:29

By Una
at 2017-05-18T09:39
at 2017-05-18T09:39

By Leila
at 2017-05-22T05:49
at 2017-05-22T05:4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5-22T09:08
at 2017-05-22T09:08

By Robert
at 2017-05-22T14:17
at 2017-05-22T14:17

By Dinah
at 2017-05-27T13:09
at 2017-05-27T13:09

By Donna
at 2017-05-28T09:25
at 2017-05-28T09:25

By Liam
at 2017-05-29T03:52
at 2017-05-29T03:52

By Hedwig
at 2017-06-02T17:27
at 2017-06-02T17:27

By John
at 2017-06-03T06:01
at 2017-06-03T06:01

By Anonymous
at 2017-06-03T09:02
at 2017-06-03T09:02

By Carol
at 2017-06-06T19:24
at 2017-06-06T19:24

By Wallis
at 2017-06-08T12:21
at 2017-06-08T12:21

By Margaret
at 2017-06-13T09:55
at 2017-06-13T09:55

By Anonymous
at 2017-06-13T23:29
at 2017-06-13T23:29

By Robert
at 2017-06-15T11:55
at 2017-06-15T11:55

By Rachel
at 2017-06-16T18:05
at 2017-06-16T18:05

By Hazel
at 2017-06-20T02:28
at 2017-06-20T02:28

By Margaret
at 2017-06-24T23:15
at 2017-06-24T23:15

By Jessica
at 2017-06-27T02:17
at 2017-06-27T02:17

By Michael
at 2017-07-01T16:39
at 2017-07-01T16:39

By Sierra Rose
at 2017-07-03T03:12
at 2017-07-03T03:12

By Lucy
at 2017-07-06T04:19
at 2017-07-06T04:19

By Caroline
at 2017-07-08T20:19
at 2017-07-08T20:19

By Charlotte
at 2017-07-10T14:52
at 2017-07-10T14:52

By Brianna
at 2017-07-11T00:22
at 2017-07-11T00:22

By Olivia
at 2017-07-12T01:33
at 2017-07-12T01:33

By Sandy
at 2017-07-14T02:27
at 2017-07-14T02:27

By Mia
at 2017-07-15T10:11
at 2017-07-15T10:11

By Necoo
at 2017-07-15T12:09
at 2017-07-15T12:09

By Dorothy
at 2017-07-19T12:00
at 2017-07-19T12:00

By Lily
at 2017-07-22T06:42
at 2017-07-22T06:42

By Daniel
at 2017-07-23T19:35
at 2017-07-23T19:35

By Delia
at 2017-07-27T21:38
at 2017-07-27T21:38

By Susan
at 2017-07-29T16:06
at 2017-07-29T16:06
Related Posts
沒有交集的生活...

By Jacky
at 2017-04-18T03:25
at 2017-04-18T03:25
該回娘家還是夫家好呢

By Wallis
at 2017-04-18T02:20
at 2017-04-18T02:20
婆婆要去托嬰中心搶小孩

By Freda
at 2017-04-17T20:08
at 2017-04-17T20:08
老公的主管很喜歡約他出去...

By Doris
at 2017-04-17T19:41
at 2017-04-17T19:41
正在面臨離婚這個課題

By Michael
at 2017-04-17T17:04
at 2017-04-17T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