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秋遠 扶養這件事 - 家務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21-02-19T13:13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WomenTalk 看板 #1WBqWBs8 ]

作者: newthinker (newthinker) 看板: WomenTalk
標題: [討論] 呂秋遠 扶養這件事
時間: Fri Feb 19 13:09:29 2021


扶養這種事,對於很多人來說很困擾,畢竟要支援別人的收銀,是一件很辛酸的事情。
因此,有些基本的法律概念還是要知道,免得被別人賣了,還要幫別人數鈔票。
事實上,扶養的對象可以很多,但原則上都必須是親屬,且集中在父母、孩子、兄弟姊妹
的關係。


孩子的問題比較簡單,不論有沒有結婚、是不是離婚,父母都要扶養未成年的孩子到成年
為止。
目前成年是20歲,112年就會降低為18歲。所以,如果想離婚、不想照顧孩子,又想少付
一點扶養費,
建議等到112年以後再離婚,那麼就可以少付兩年的錢。但是在這之前的離婚協議,到20
歲這件事是不會改變的。
一般而言,養一個孩子的「公定價」,除了台北市是3萬元上下,其他縣市大多都是2萬元
上下,按照父母的經濟能力,按照比例分配金額。


父母就比較複雜了。到底要不要扶養父母?法律上的設計非常有趣,不管有沒有謀生能力
,父母只要無法維持生活,
就可以要求成年的子女扶養,這跟結婚與否沒有關係,「嫁」出去的女兒,這時候就不是
潑出去的水。
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爸媽即使有工作能力,但就不願意工作,只要沒錢,就可以要求兒女
扶養。
但是,如果爸媽有房、有錢,就不能要求孩子支付扶養費。


所以,有趣的狀況就出現了,如果爸媽有房子,但要求孩子出錢照顧他們;或是爸媽有房
子,某一個孩子支出全部的醫療費、扶養費,
要其他兄弟姊妹分攤,到底孩子要不要出錢?法律上,當然是不用的。因為爸媽必須先拿
自己的錢來養活自己,除非錢花光了,才能要孩子付錢。
如果有兄弟姊妹非常「熱心」,不顧爸媽還很有錢有房的事實,願意先付扶養費,再跟兄
弟姊妹要錢,這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爸媽如果把存款或房地產都先贈與給某個孩子,讓自己變成一窮二白,再跟其他孩
子要扶養費,這個方法可以嗎?
法律上「聽起來」可行,但是如果到了法院,只要其他孩子有意見,提出爸媽贈與財產的
事實,法院大概就會免除其他孩子的扶養義務,
因為對於其他人來說,爸媽本來就應該要求收到財產的人扶養才是,畢竟這些錢,本來就
應該用來養自己,現在卻把這些財產送人,
再要求沒收到財產的人養他,這實在太不公平。


那麼,如果爸媽在孩子小的時候就不告而別,或是對孩子有嚴重家暴、性侵,其實是沒有
資格要求孩子扶養的。
所以孩子可以在成年以後,主動向法院提出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或是在爸媽主張孩子要
養他的時候,
向法院提出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的訴求,其實這都是可行的,也沒有遺棄罪的問題。


重點來了,配偶的爸媽,我們必須要扶養嗎?原則上是這樣,如果同住在一起,公婆或岳
父岳母又沒有財產,就必須要扶養。
這告訴我們一件殘酷的事實,請不要與配偶的爸媽同住,搬出去不僅可以增加距離的美感
,還可以避免自己要養四個老人家,所以要跟公婆同住之前,請想清楚。
特別是,即使另一半死了,姻親關係其實還在,不要以為跟公婆的關係就此消滅,為了自
己的荷包著想,要不要同住,請想清楚。


最後就是兄弟姊妹了。基本上,兄弟姊妹要求扶養,必須要是這個人不能維持生活,而且
沒有謀生能力,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才有義務。
白話文的意思是,兄弟姊妹沒有財產、沒有錢,而且沒任何工作能力(不願意工作不算)
,才可以要求其他人幫忙。
而幫忙的意思,當然是自己行有餘力才幫忙,如果根本沒能力,即使到了法院,法院也會
考慮判決很低的金額,或是乾脆免除扶養義務。


家人,不一定是永遠的羈絆,血緣更不是拿來勒索的工具。


人跟人之間,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不要被血緣綁架了自己。
特別是談到錢的時候,優先照顧自己才是真的,為了別人,毀了自己,一點也不值得。


--
文章轉貼自呂秋遠律師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5176906795684080&id=100000944336615

https://tinyurl.com/yltxpaf7 (縮址)

如果有被家人親情勒索困擾的板友, 這篇文章非常一定要看啊!



--
Tags: 家務

All Comments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21-02-21T12:46
噓呂秋遠

Re: 弟弟占據我家房間不願意搬走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21-02-18T17:25
過年前… 我沒志氣的相信了我媽, 我媽說我弟說要我去道歉他就會搬, 我當時是很生氣不能接受, 後來覺得可能這是最省事的方法, 媽媽建議把他當神經病,讓他走就好了, 我認為我是了保護自己家庭自己小孩而去。 (我先生的解讀是,我被家人逼著去道歉) 沒想到去道歉弟弟竟然更賴皮, 還說然後呢?我沒有 ...

誰的家庭能沒問題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21-02-18T16:08
自己爸媽都不在了 但留有一些家產 實際上自己一點都不開心 過去的家暴經驗讓自己沒辦法進入感情 也因為逃避與傷害前女友 讓自己更受傷 永遠都會有聲音說 這很可怕 你已經受很多傷了 離遠一點 這個人以後可能傷害你 根本不需要你愛 你夠堅強 自己一個人就可以 他們只會變成麻煩 逃吧 然後恐慌 抽離自己 各種反思 ...

在酒店隔離的過年,卻…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21-02-17T19:54
隔了一年才回台灣, 整個過年都在隔離, 隔離要結束了卻叫我不要回家, 再去找飯店住一段時間, 因為有七天自主健康管理。 接下來還是在飯店度過… 我是沒有人要的小孩… 因為怕被我傳染… 在中國一年完全沒發燒過, 做完核酸才能入境, 隔離兩個禮拜體溫基本都在36度以下。 這種父母有跟沒有一樣, 我是不是該再回中國 ...

父親帶給我的情緒困擾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21-02-17T07:09
現況為我對我的父親避不聯絡,故事如下 從小,跟一般家庭一樣,父親主外,母親主內,還有一個姐姐,也算的上有個快樂童年。 九年前,母親癌未,我辭職照顧母親的日子,才發現他倆已經形同陌路了。 父親對結縭多年的母親的照顧可說是敷衍,甚至對只剩一星期壽命的母親破口大罵,只因 她痛到無法睡眠。 而我母親,難過到看著窗 ...

本能的追尋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21-02-17T01:28
是不是也有人像我一樣腦袋有問題 明明年紀一大把了 還是追尋著心中的理想的「家」的模樣 多希望我們不是各自為政 不是每個人只躲在自己房間 對彼此的生活和喜好一點興趣都沒有 多希望我們之間有傾聽和傾訴 或許我現在就不需要一輩子和精神疾病抗戰 在那些快消失的夜裡 不是一個人面對黑暗 我的「家」充其量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