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率不高不是單身的問題 - 單身

By Delia
at 2007-03-19T13:33
at 2007-03-19T13:33
Table of Contents
很多人(包括單身的人)都會認為單身或者未婚要對人口出生率下降負責
真正的問題並不是人的單身與否,或是結婚與否
(並不需要先結婚就可以生小孩的,這是無庸置疑的)
很多事實都告訴我們,生育率下降,政府並非完全沒有的責任
(不管是鼓勵結婚,或是婚生或非婚生子女的生育補助)
如果大家在乎的出生率下降,將來人口老化,沒有生產力的補充
那現在要做的是鼓勵生育,不是只有已婚才可以生育,單身者、未婚者一樣有生育能力
也不要再認為出生率降低都是人人不結婚的關係,這真的是種很奇怪的思考
看看幾篇新聞,法國就是高不婚社會,但是有高生育率的國家(由1.5人上升至1.9人)
更棒的是,法國人依舊浪漫,仍是經濟強國之一,並沒有因此社會、經濟就此倒退
甚至反面證據說日本的已婚夫妻也不見得就愛增產報國
婚不婚並不是決定生育率的主因,請不用再把欲加之罪老往單身者、不婚者身上放
----------------------------------------------------------------------------
http://news.sina.com.tw/global/pts/tw/2007-03-08/223812386161.shtml
法國政府育兒津貼奏效 出生率上升
公視 (2007-03-08 22:38)
對於界各地的職業婦女來說, 兼顧事業與家庭, 實在不是件簡單的事, 有些國家的家庭甚
至因為扶養孩子的花費太過龐大, 而出現人口下滑的趨勢. 但法國近來的出生率, 與其它
國家相比, 倒是顯得相當亮眼, 最新的調查顯示, 年齡分佈在25歲到49歲的法國婦女當中
, 就業人口比例高達八成一, 而其中四分之三的婦女都生養了至少兩個孩子. 法國提供了
什麼樣的社會環境, 讓這些職業婦女能夠無後顧之憂的在職場中衝刺, 來看看以下的這則
報導. 畫面上看到的不是托兒所, 而是一個真實的七口之家的故事. 住在里昂35歲的珍妮
, 生養了五個孩子, 每天一到了下午茶時間, 她就忙著替這五個年齡分佈在兩歲到八歲之
間的孩子張羅點心. 珍妮原本在醫院擔任醫生, 但她卻決定放棄職場生活, 選擇做一個全
職的家庭主婦. 里昂家庭主婦, 珍妮. 我在懷第三個孩子寶琳時拿到了醫生的資格之後我
放棄了兩者要兼顧壓力實在太大結果什麼都做不好我還在讀書時就覺得一旦我有孩子我要
全心全意的把他們照顧好 ) 在里昂像珍妮食指浩繁的家庭並不少見, 這個社會每家每戶
的平均子女數字是三個, 生養六到八個小孩的, 也大有人在. 這得感謝法國政府完善的家
庭照顧計畫, 婦女頭一胎的留職停薪時間最少二十周, 最多四十周; 生了兩個孩子之後,
若為了孩子的緣故想回到家裡做全職的主婦, 每個月可以領取七百歐元的津貼, 相當于新
台幣30800元, 最長可以領三年. 此外, 還有交通教育伙食等其它項目的津貼補助. 若是
為人母的婦女不想放棄職場生活, 也有完善的托兒所或是家庭保姆可以幫忙, 當然這一切
也都有政府的補助, 有些甚至還是免費的服務. 里昂家庭照顧中心主任, 西蒙奈特. 過去
幾年來進行的種種努力就是要幫助想要保有職業與社交生活的母親也能夠撥出生活中的一
部份來養育孩子最新的調查顯示, 年齡分佈在25歲到49歲的法國婦女當中, 就業人口比例
高達八成一, 而其中四分之三的婦女都生養了至少兩個孩子. 無論是從婦女就業的比例來
看, 還是整體的出生率來看, 法國在國際社會都是獨佔鰲頭. 就連總統大選都有生養了四
個孩子的母親出來角逐, 光就這一點來看, 其它國家可就是望塵莫及了.
>>>這位女總統候選人,生了四個小孩,跟愛人(孩子爸)還是沒結婚
http://www.ettoday.com/2006/11/27/11183-2020991.htm
法國未婚生子高達40%以上
http://www.merit-times.com.tw/list.asp?unid=24415
http://sexenter.twfriend.net/sex_news/news.php?pageNum_RecNews=8&&news_id=814
美國10新生兒 約4個非婚生
2006-11-27∣聯合報∣編譯呂理甡/報導
--------------------------------------------------------------------------------
美國衛生保健官員發表報告說,未婚媽媽所生孩子的比率創新高,去年出生的嬰兒,每十
個就有將近四個是未婚媽媽所生。
社會大眾只要提到未婚生育,就會想到未成年媽媽,但去年十到十七歲女孩的生育率實際
上已降到歷來最低,反而是二十多歲的女子生育率劇升。這顯示越來越多人晚婚,或是未
婚同居。
生育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西班牙語裔,其他族裔也上揚,而且除了十歲到十七歲的年齡層
以外,所有年齡層未婚媽媽的生育率都上升。
報告共同執筆人、全美衛生統計中心官員史蒂芬妮.范杜拉說:「很多人認為少女和未婚
媽媽是同義字,其實造成非婚生子女增加的不是她們。」
另外,雖然公共衛生當局努力降低剖腹生產,去年剖腹生產比率仍攀升到空前高點。很多
專家認為,多數剖腹生產案例並無必要,只是為了產婦或醫師的方便。
根據報告,去年美國共有四百一十萬名嬰兒出生,比前年略增。新生嬰兒中,逾一百五十
萬人是未婚媽媽所生,占百分之卅七。前年非婚生嬰兒約占百分之卅六。
有孩子的未婚家庭一直在增加,去年逾一百七十萬戶。一九七○年只有不到廿萬戶。
【2006/11/27 聯合報】
--------------------------------------------------------------------------------
浪漫法蘭西 要小孩不要婚姻
【聯合報/編譯陳宜君/報導】 2006.11.27 02:09 am
法國可能是讓人感覺最浪漫的國家,婚姻在當地卻日漸不受重視。越來越多情侶選擇一起
生兒育女、買房子,建立家庭生活,卻不尋求教會或法律認可他們的伴侶關係。一個世代
以來,法國人口與出生率持續增加,結婚率卻降低了百分之卅以上。
法國「國家人口統計學研究所」主管社會趨勢變遷研究的普萊奧克斯表示,婚姻在法國的
重要性已不如以往,結婚也不如過去普遍。
從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到法國,歐洲北部許多地區結婚率都在下降。社會學家稱之為歐洲社
會的「柔性革命」,亦即某個世代擺脫舊世界的傳統與制度,邁向更強調個人獨立的社會
。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法國情侶遠離婚姻的速度不但比歐洲多數國家快,更大幅超越美國。
法國的結婚率比美國低百分之四十五。在二○○四年,法國的結婚率是千分之四點三(每
千人有四點三人結婚),英國是千分之五點一,美國則為千分之七點八。
法國結婚率日益下滑的趨勢,係受到人口結構與文化的影響,包括達到適婚年齡的世代幾
乎普遍對宗教不熱中、城市地區出現年輕人離家獨立的大規模遷徙活動,以及法國轉型為
不僅包容、甚至支持個人自由選擇生活形態的社會。
法國的非婚生子女增加率更驚人。法國去年出生的頭胎小孩中,有百分之五十九是非婚生
子女,且大多來自選擇不結婚的父母,而非意外懷孕。非婚生子女增加並非單親媽媽、少
女懷孕或貧窮婦女增加所致,而是各種社經背景的情侶選擇不受婚姻束縛的結果。
法國最受矚目的兩位女性政治人物就選擇與伴侶同居,而不結婚。明年將代表社會黨角逐
總統大位的賽葛蘭.賀雅和社會黨黨魁歐朗德同居廿五年,育有四子。賀雅曾表示並不喜
歡婚姻,還以「資本家的制度」形容婚姻。同樣可能參選總統的現任國防部長蜜雪‧艾利
歐馬利和伴侶維持將近廿二年的同居關係,她最近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她和伴侶「一直沒
時間結婚」。
協助天主教教會「法國婚姻預備中心」訓練輔導員的狄卡桑諾瓦表示,婚姻在卅年前是傳
統的一部分,人們結婚是因為父母無法接受孩子不結婚或未婚生子;現代人不結婚並非基
於反叛或抗拒宗教,而是認為,與某人相愛,和社會並無關係。
【2006/11/27 聯合報】
http://www.sinchew.com.my/content.phtml?sec=4&artid=200703160603
日本‧出生率超低原因揭開了
34.6%夫妻無性生活
updated:2007-03-16 18:45:02 MYT
(東京訊)日本出生率異常低落的謎,終於找到原因了: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夫妻根本沒有
性生活。
日本政府最近進行的調查發現,多達34.6%的日本夫妻已4個星期以上沒有上床恩愛。
日本“家族計劃協會”常務理事北村邦夫搖頭嘆氣說:“情況真的很糟。如果已1個月沒
做愛,那表示1年內可能都不會做。對日本的出生率來說,這簡直是天大壞消息。政府得
趕緊想辦法。”
衛生部針對1400位年齡16至49歲的已婚男女所做的調查顯示,1個月以上沒行房的夫婦佔
39.7%。與2年前一項同樣調查相較,比例增加了5%。
早出晚歸失性趣
據醫生及人類學家的說法,日本人“性趣”缺缺有幾個原因。都會男性都早早出門上班,
晚晚回家,加上通勤路途漫長,回家後已疲憊不堪。
另外,他們在週末和閒暇時,不是跟同事相聚,就是忙著補眠。而多數女性也因為工作而
沒有私人時間。
日本式住家牆壁普遍單薄難以保有隱私,所以多數夫妻在第一個小孩誕生後都停止性生活
。
此外,夫妻溝通不良也是因素,尤其老一輩提到性這檔子事,往往難以啟口。
根據日本性科學協會所下定義,夫妻間如果沒有性接觸達一個月以上,且預期情況會持續
下去的話,就算是“無性婚姻”。 (星洲日報/國際‧2007.03.16)
※ 編輯: EllaElla 來自: 61.228.241.44 (03/19 13:49)
真正的問題並不是人的單身與否,或是結婚與否
(並不需要先結婚就可以生小孩的,這是無庸置疑的)
很多事實都告訴我們,生育率下降,政府並非完全沒有的責任
(不管是鼓勵結婚,或是婚生或非婚生子女的生育補助)
如果大家在乎的出生率下降,將來人口老化,沒有生產力的補充
那現在要做的是鼓勵生育,不是只有已婚才可以生育,單身者、未婚者一樣有生育能力
也不要再認為出生率降低都是人人不結婚的關係,這真的是種很奇怪的思考
看看幾篇新聞,法國就是高不婚社會,但是有高生育率的國家(由1.5人上升至1.9人)
更棒的是,法國人依舊浪漫,仍是經濟強國之一,並沒有因此社會、經濟就此倒退
甚至反面證據說日本的已婚夫妻也不見得就愛增產報國
婚不婚並不是決定生育率的主因,請不用再把欲加之罪老往單身者、不婚者身上放
----------------------------------------------------------------------------
http://news.sina.com.tw/global/pts/tw/2007-03-08/223812386161.shtml
法國政府育兒津貼奏效 出生率上升
公視 (2007-03-08 22:38)
對於界各地的職業婦女來說, 兼顧事業與家庭, 實在不是件簡單的事, 有些國家的家庭甚
至因為扶養孩子的花費太過龐大, 而出現人口下滑的趨勢. 但法國近來的出生率, 與其它
國家相比, 倒是顯得相當亮眼, 最新的調查顯示, 年齡分佈在25歲到49歲的法國婦女當中
, 就業人口比例高達八成一, 而其中四分之三的婦女都生養了至少兩個孩子. 法國提供了
什麼樣的社會環境, 讓這些職業婦女能夠無後顧之憂的在職場中衝刺, 來看看以下的這則
報導. 畫面上看到的不是托兒所, 而是一個真實的七口之家的故事. 住在里昂35歲的珍妮
, 生養了五個孩子, 每天一到了下午茶時間, 她就忙著替這五個年齡分佈在兩歲到八歲之
間的孩子張羅點心. 珍妮原本在醫院擔任醫生, 但她卻決定放棄職場生活, 選擇做一個全
職的家庭主婦. 里昂家庭主婦, 珍妮. 我在懷第三個孩子寶琳時拿到了醫生的資格之後我
放棄了兩者要兼顧壓力實在太大結果什麼都做不好我還在讀書時就覺得一旦我有孩子我要
全心全意的把他們照顧好 ) 在里昂像珍妮食指浩繁的家庭並不少見, 這個社會每家每戶
的平均子女數字是三個, 生養六到八個小孩的, 也大有人在. 這得感謝法國政府完善的家
庭照顧計畫, 婦女頭一胎的留職停薪時間最少二十周, 最多四十周; 生了兩個孩子之後,
若為了孩子的緣故想回到家裡做全職的主婦, 每個月可以領取七百歐元的津貼, 相當于新
台幣30800元, 最長可以領三年. 此外, 還有交通教育伙食等其它項目的津貼補助. 若是
為人母的婦女不想放棄職場生活, 也有完善的托兒所或是家庭保姆可以幫忙, 當然這一切
也都有政府的補助, 有些甚至還是免費的服務. 里昂家庭照顧中心主任, 西蒙奈特. 過去
幾年來進行的種種努力就是要幫助想要保有職業與社交生活的母親也能夠撥出生活中的一
部份來養育孩子最新的調查顯示, 年齡分佈在25歲到49歲的法國婦女當中, 就業人口比例
高達八成一, 而其中四分之三的婦女都生養了至少兩個孩子. 無論是從婦女就業的比例來
看, 還是整體的出生率來看, 法國在國際社會都是獨佔鰲頭. 就連總統大選都有生養了四
個孩子的母親出來角逐, 光就這一點來看, 其它國家可就是望塵莫及了.
>>>這位女總統候選人,生了四個小孩,跟愛人(孩子爸)還是沒結婚
http://www.ettoday.com/2006/11/27/11183-2020991.htm
法國未婚生子高達40%以上
http://www.merit-times.com.tw/list.asp?unid=24415
http://sexenter.twfriend.net/sex_news/news.php?pageNum_RecNews=8&&news_id=814
美國10新生兒 約4個非婚生
2006-11-27∣聯合報∣編譯呂理甡/報導
--------------------------------------------------------------------------------
美國衛生保健官員發表報告說,未婚媽媽所生孩子的比率創新高,去年出生的嬰兒,每十
個就有將近四個是未婚媽媽所生。
社會大眾只要提到未婚生育,就會想到未成年媽媽,但去年十到十七歲女孩的生育率實際
上已降到歷來最低,反而是二十多歲的女子生育率劇升。這顯示越來越多人晚婚,或是未
婚同居。
生育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西班牙語裔,其他族裔也上揚,而且除了十歲到十七歲的年齡層
以外,所有年齡層未婚媽媽的生育率都上升。
報告共同執筆人、全美衛生統計中心官員史蒂芬妮.范杜拉說:「很多人認為少女和未婚
媽媽是同義字,其實造成非婚生子女增加的不是她們。」
另外,雖然公共衛生當局努力降低剖腹生產,去年剖腹生產比率仍攀升到空前高點。很多
專家認為,多數剖腹生產案例並無必要,只是為了產婦或醫師的方便。
根據報告,去年美國共有四百一十萬名嬰兒出生,比前年略增。新生嬰兒中,逾一百五十
萬人是未婚媽媽所生,占百分之卅七。前年非婚生嬰兒約占百分之卅六。
有孩子的未婚家庭一直在增加,去年逾一百七十萬戶。一九七○年只有不到廿萬戶。
【2006/11/27 聯合報】
--------------------------------------------------------------------------------
浪漫法蘭西 要小孩不要婚姻
【聯合報/編譯陳宜君/報導】 2006.11.27 02:09 am
法國可能是讓人感覺最浪漫的國家,婚姻在當地卻日漸不受重視。越來越多情侶選擇一起
生兒育女、買房子,建立家庭生活,卻不尋求教會或法律認可他們的伴侶關係。一個世代
以來,法國人口與出生率持續增加,結婚率卻降低了百分之卅以上。
法國「國家人口統計學研究所」主管社會趨勢變遷研究的普萊奧克斯表示,婚姻在法國的
重要性已不如以往,結婚也不如過去普遍。
從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到法國,歐洲北部許多地區結婚率都在下降。社會學家稱之為歐洲社
會的「柔性革命」,亦即某個世代擺脫舊世界的傳統與制度,邁向更強調個人獨立的社會
。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法國情侶遠離婚姻的速度不但比歐洲多數國家快,更大幅超越美國。
法國的結婚率比美國低百分之四十五。在二○○四年,法國的結婚率是千分之四點三(每
千人有四點三人結婚),英國是千分之五點一,美國則為千分之七點八。
法國結婚率日益下滑的趨勢,係受到人口結構與文化的影響,包括達到適婚年齡的世代幾
乎普遍對宗教不熱中、城市地區出現年輕人離家獨立的大規模遷徙活動,以及法國轉型為
不僅包容、甚至支持個人自由選擇生活形態的社會。
法國的非婚生子女增加率更驚人。法國去年出生的頭胎小孩中,有百分之五十九是非婚生
子女,且大多來自選擇不結婚的父母,而非意外懷孕。非婚生子女增加並非單親媽媽、少
女懷孕或貧窮婦女增加所致,而是各種社經背景的情侶選擇不受婚姻束縛的結果。
法國最受矚目的兩位女性政治人物就選擇與伴侶同居,而不結婚。明年將代表社會黨角逐
總統大位的賽葛蘭.賀雅和社會黨黨魁歐朗德同居廿五年,育有四子。賀雅曾表示並不喜
歡婚姻,還以「資本家的制度」形容婚姻。同樣可能參選總統的現任國防部長蜜雪‧艾利
歐馬利和伴侶維持將近廿二年的同居關係,她最近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她和伴侶「一直沒
時間結婚」。
協助天主教教會「法國婚姻預備中心」訓練輔導員的狄卡桑諾瓦表示,婚姻在卅年前是傳
統的一部分,人們結婚是因為父母無法接受孩子不結婚或未婚生子;現代人不結婚並非基
於反叛或抗拒宗教,而是認為,與某人相愛,和社會並無關係。
【2006/11/27 聯合報】
http://www.sinchew.com.my/content.phtml?sec=4&artid=200703160603
日本‧出生率超低原因揭開了
34.6%夫妻無性生活
updated:2007-03-16 18:45:02 MYT
(東京訊)日本出生率異常低落的謎,終於找到原因了: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夫妻根本沒有
性生活。
日本政府最近進行的調查發現,多達34.6%的日本夫妻已4個星期以上沒有上床恩愛。
日本“家族計劃協會”常務理事北村邦夫搖頭嘆氣說:“情況真的很糟。如果已1個月沒
做愛,那表示1年內可能都不會做。對日本的出生率來說,這簡直是天大壞消息。政府得
趕緊想辦法。”
衛生部針對1400位年齡16至49歲的已婚男女所做的調查顯示,1個月以上沒行房的夫婦佔
39.7%。與2年前一項同樣調查相較,比例增加了5%。
早出晚歸失性趣
據醫生及人類學家的說法,日本人“性趣”缺缺有幾個原因。都會男性都早早出門上班,
晚晚回家,加上通勤路途漫長,回家後已疲憊不堪。
另外,他們在週末和閒暇時,不是跟同事相聚,就是忙著補眠。而多數女性也因為工作而
沒有私人時間。
日本式住家牆壁普遍單薄難以保有隱私,所以多數夫妻在第一個小孩誕生後都停止性生活
。
此外,夫妻溝通不良也是因素,尤其老一輩提到性這檔子事,往往難以啟口。
根據日本性科學協會所下定義,夫妻間如果沒有性接觸達一個月以上,且預期情況會持續
下去的話,就算是“無性婚姻”。 (星洲日報/國際‧2007.03.16)
※ 編輯: EllaElla 來自: 61.228.241.44 (03/19 13:49)
推 Lr:我覺得世界人口的太多 少一點也好..為什麼一定要增產呢? 03/19 18:10
推 nah:因為人口增多都是多在落後地區 有能力的都不生 無法養的拼命生 03/19 18:27
推 CherryVoe:我不覺得Taiwan是落後地區耶(雖有城鄉差距但整體不落後) 03/19 21:29
推 NineGon:台灣不落後呀,但是沒水準就是了 = =a 03/19 23:32
推 evelyniced:乃公真是一針見血 03/20 01:55
推 nah:所謂的落後地區是指非洲之類的地方啦 @@ 臺灣也有一點這種現象 03/20 03:32
→ nah:有錢人不太生 低收入戶的小孩卻常常一個一個蹦出來 03/20 03:33
→ YangWenli:推一樓 04/20 19:44
Tags:
單身
All Comments

By Ula
at 2007-03-23T16:50
at 2007-03-23T16:50

By Gilbert
at 2007-03-24T10:33
at 2007-03-24T10:33

By Thomas
at 2007-03-26T23:47
at 2007-03-26T23:47

By Oliver
at 2007-03-30T04:45
at 2007-03-30T04:45

By Heather
at 2007-04-03T16:53
at 2007-04-03T16:53

By Thomas
at 2007-04-03T20:01
at 2007-04-03T20:01

By Charlotte
at 2007-04-04T19:11
at 2007-04-04T19:11

By Hedy
at 2007-04-06T10:59
at 2007-04-06T10:59
Related Posts
「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正草案3讀 同志、情侶可適用

By Necoo
at 2007-03-19T12:58
at 2007-03-19T12:58
Re: 大家有過一個人看演唱會的經驗嗎?

By Jacky
at 2007-03-19T11:28
at 2007-03-19T11:28
單身 有時.....

By Jack
at 2007-03-19T01:38
at 2007-03-19T01:38
Re: 大家有過一個人看演唱會的經驗嗎?

By Harry
at 2007-03-19T00:32
at 2007-03-19T00:32
Re: 大家有過一個人看演唱會的經驗嗎?

By Thomas
at 2007-03-18T23:44
at 2007-03-18T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