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與家務分配問題 - 婚姻
By Thomas
at 2019-09-22T01:13
at 2019-09-22T01:13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GODIVArose (玫瑰女孩)》之銘言:
: ※ 引述《shuany (軒妮依)》之銘言:
: : 夫妻兩人都有工作,育有兩子
: : 一方薪資為A,另一方薪資為3A
: : 因為3A緣故,稅率達20%,兩子所有的補助都領不到
: 只想回關於稅率和補助的部分妳錯了
: 夫妻合併申報稅率達20%代表A本身薪資的稅率就是20%
: 即便3A今天薪資降到與A一樣,你們還是所有補助都拿不到
: 因為所有扣除額僅會列在申報主體下面,原本的A永遠都是20%
: 而補助只要看到一個20%就不會核准,即便申報主體被扣除到5%也領不到
: 領不到補助的原因除了3A賺太多,還有A本身也是,二者缺一不可
: 這樣A會不會比較釋懷一點?
: 補個婚姻點:
: 我們家也是這樣的狀況真的很傷,你們還是3:1
: 我家是1.5:1......,算是剛剛好在級距上
: 都是一家人了多看看優點,互相包容體諒
: 計較太多徒增煩惱而已
這一篇錯很大
1. 只要任何一個人選定納稅方式後在20%欄位有金額 ,就拿不到任何育兒津貼。
1.1. 如果A單親撫養 ,就可以拿到津貼 (生子未結婚 or 離婚)
2.原文中A原本有退稅變成無退稅,我自己選個金額讓大家參考。實際上原po與其老公只
高不低
2.1. 假設A年薪5x萬,公司薪資代扣5% 約2.5萬,正常來說是會退稅的。
2.1.結婚後老公變納稅主體
假設他3A15x萬 應該會剛好碰到20%税線
這時候就應該採用「薪資分開計算」「合併納稅」「收入高者為撫養人」
2.2.老婆的部分:老婆原本的5x萬 僅減去薪資扣除額20萬
變成原本單身的12萬扣除額消失
要繳3x萬的5% 也就是1萬接近2萬,
公司代扣2萬多 可退5000-1萬
(note1)
2.3.老公的部分: 薪資15x萬
薪資扣除 20萬
撫養自己跟老婆(夫妻合併扣除額)24萬
叮咚 這下老公也不用繳到20%了
Note1.但因合併申報 退稅額會直接被老公抵掉,不過以家庭而已是划算的
3.為什麼原po覺得吃虧?
其實這就跟兄弟誰要拿爸媽的撫養額去報稅一樣。
家庭受益未必是我受益。
最理想的方式其實是收入高者拿去抵稅,然後把退稅額拿去均分 。
以原po的例子,他自己退稅少了1萬
還拿不到
(跟單身比實質多付2萬近3萬)
其老公報稅少了最多可達8萬1600
夫妻扣除額 多了老婆的12萬
撫養的88000
學前的120000
(實質少付81600+10000老婆的退稅)
這時候老公可能覺得 ,錢都我繳 為什麼要給你
但實際上吃掉了老婆的2萬多退稅
不然老婆硬起來「分開報稅」「分開申報」「小孩撫養老婆報除」
老婆可以完整退稅 一毛都不用繳的
然後老公可能要多繳 8萬的稅
所以從這角度,
老公實際貢獻其實比他自己想像的少很多
畢竟老婆犧牲自己2萬多 讓你多了9萬
你本來就應該拿出來
還有小孩的補助 一年約10萬 你也要拿出來
大概這樣。
只要跳出去找個會計,按照夫妻合股營運的方式計算
老婆用免稅額 跟小孩的一半免稅額入股
就可以發現老婆的付出被吃掉很多
也許1:3之下老公還是出的比較多
但實質上沒有他想像中 以及看起來的「三倍」這麼多
--
: ※ 引述《shuany (軒妮依)》之銘言:
: : 夫妻兩人都有工作,育有兩子
: : 一方薪資為A,另一方薪資為3A
: : 因為3A緣故,稅率達20%,兩子所有的補助都領不到
: 只想回關於稅率和補助的部分妳錯了
: 夫妻合併申報稅率達20%代表A本身薪資的稅率就是20%
: 即便3A今天薪資降到與A一樣,你們還是所有補助都拿不到
: 因為所有扣除額僅會列在申報主體下面,原本的A永遠都是20%
: 而補助只要看到一個20%就不會核准,即便申報主體被扣除到5%也領不到
: 領不到補助的原因除了3A賺太多,還有A本身也是,二者缺一不可
: 這樣A會不會比較釋懷一點?
: 補個婚姻點:
: 我們家也是這樣的狀況真的很傷,你們還是3:1
: 我家是1.5:1......,算是剛剛好在級距上
: 都是一家人了多看看優點,互相包容體諒
: 計較太多徒增煩惱而已
這一篇錯很大
1. 只要任何一個人選定納稅方式後在20%欄位有金額 ,就拿不到任何育兒津貼。
1.1. 如果A單親撫養 ,就可以拿到津貼 (生子未結婚 or 離婚)
2.原文中A原本有退稅變成無退稅,我自己選個金額讓大家參考。實際上原po與其老公只
高不低
2.1. 假設A年薪5x萬,公司薪資代扣5% 約2.5萬,正常來說是會退稅的。
2.1.結婚後老公變納稅主體
假設他3A15x萬 應該會剛好碰到20%税線
這時候就應該採用「薪資分開計算」「合併納稅」「收入高者為撫養人」
2.2.老婆的部分:老婆原本的5x萬 僅減去薪資扣除額20萬
變成原本單身的12萬扣除額消失
要繳3x萬的5% 也就是1萬接近2萬,
公司代扣2萬多 可退5000-1萬
(note1)
2.3.老公的部分: 薪資15x萬
薪資扣除 20萬
撫養自己跟老婆(夫妻合併扣除額)24萬
叮咚 這下老公也不用繳到20%了
Note1.但因合併申報 退稅額會直接被老公抵掉,不過以家庭而已是划算的
3.為什麼原po覺得吃虧?
其實這就跟兄弟誰要拿爸媽的撫養額去報稅一樣。
家庭受益未必是我受益。
最理想的方式其實是收入高者拿去抵稅,然後把退稅額拿去均分 。
以原po的例子,他自己退稅少了1萬
還拿不到
(跟單身比實質多付2萬近3萬)
其老公報稅少了最多可達8萬1600
夫妻扣除額 多了老婆的12萬
撫養的88000
學前的120000
(實質少付81600+10000老婆的退稅)
這時候老公可能覺得 ,錢都我繳 為什麼要給你
但實際上吃掉了老婆的2萬多退稅
不然老婆硬起來「分開報稅」「分開申報」「小孩撫養老婆報除」
老婆可以完整退稅 一毛都不用繳的
然後老公可能要多繳 8萬的稅
所以從這角度,
老公實際貢獻其實比他自己想像的少很多
畢竟老婆犧牲自己2萬多 讓你多了9萬
你本來就應該拿出來
還有小孩的補助 一年約10萬 你也要拿出來
大概這樣。
只要跳出去找個會計,按照夫妻合股營運的方式計算
老婆用免稅額 跟小孩的一半免稅額入股
就可以發現老婆的付出被吃掉很多
也許1:3之下老公還是出的比較多
但實質上沒有他想像中 以及看起來的「三倍」這麼多
--
Tags:
婚姻
All Comments
By Irma
at 2019-09-26T05:43
at 2019-09-26T05:43
By Enid
at 2019-09-29T08:36
at 2019-09-29T08:36
By Doris
at 2019-09-29T12:29
at 2019-09-29T12:29
By Enid
at 2019-09-29T17:37
at 2019-09-29T17:37
By Anonymous
at 2019-10-02T23:36
at 2019-10-02T23:36
By Ula
at 2019-10-03T06:58
at 2019-10-03T06:58
By Damian
at 2019-10-04T01:08
at 2019-10-04T01:08
By Susan
at 2019-10-05T04:40
at 2019-10-05T04:40
By Emma
at 2019-10-08T03:53
at 2019-10-08T03:53
By Cara
at 2019-10-11T06:05
at 2019-10-11T06:05
By Leila
at 2019-10-14T23:24
at 2019-10-14T23:24
By Daniel
at 2019-10-15T13:08
at 2019-10-15T13:08
By Mary
at 2019-10-19T07:11
at 2019-10-19T07:11
By Thomas
at 2019-10-23T13:20
at 2019-10-23T13:20
By Bennie
at 2019-10-27T22:33
at 2019-10-27T22:33
By Ula
at 2019-10-31T21:17
at 2019-10-31T21:17
By Zenobia
at 2019-11-01T21:35
at 2019-11-01T21:35
By Liam
at 2019-11-02T06:57
at 2019-11-02T06:57
By Joseph
at 2019-11-04T18:04
at 2019-11-04T18:04
By Hedda
at 2019-11-08T21:40
at 2019-11-08T21:40
By Quintina
at 2019-11-13T18:46
at 2019-11-13T18:46
By Ursula
at 2019-11-15T13:04
at 2019-11-15T13:04
By Megan
at 2019-11-20T02:17
at 2019-11-20T02:17
By Lucy
at 2019-11-24T05:17
at 2019-11-24T05:17
By Emma
at 2019-11-27T04:29
at 2019-11-27T04:29
By Charlotte
at 2019-11-27T23:38
at 2019-11-27T23:38
By Gilbert
at 2019-11-30T13:43
at 2019-11-30T13:43
By Rebecca
at 2019-12-01T00:26
at 2019-12-01T00:26
By Jake
at 2019-12-05T07:43
at 2019-12-05T07:43
By Lauren
at 2019-12-06T20:22
at 2019-12-06T20:22
By Valerie
at 2019-12-10T19:04
at 2019-12-10T19:04
By Emily
at 2019-12-12T03:02
at 2019-12-12T03:02
By Hedwig
at 2019-12-13T03:50
at 2019-12-13T03:50
By Olivia
at 2019-12-13T23:07
at 2019-12-13T23:07
By Olga
at 2019-12-16T23:56
at 2019-12-16T23:56
By Hedda
at 2019-12-18T16:34
at 2019-12-18T16:34
By Faithe
at 2019-12-23T10:44
at 2019-12-23T10:44
By Christine
at 2019-12-26T10:12
at 2019-12-26T10:12
By Ingrid
at 2019-12-29T10:58
at 2019-12-29T10:58
By Bennie
at 2020-01-02T00:07
at 2020-01-02T00:07
By Emily
at 2020-01-06T19:19
at 2020-01-06T19:19
By Quintina
at 2020-01-10T07:32
at 2020-01-10T07:32
By Tristan Cohan
at 2020-01-13T01:13
at 2020-01-13T01:13
By Sierra Rose
at 2020-01-13T19:05
at 2020-01-13T19:05
By Jessica
at 2020-01-15T00:51
at 2020-01-15T00:51
By Mason
at 2020-01-15T03:27
at 2020-01-15T03:27
By Rebecca
at 2020-01-18T01:44
at 2020-01-18T01:44
By Anonymous
at 2020-01-22T05:31
at 2020-01-22T05:31
By Victoria
at 2020-01-25T17:25
at 2020-01-25T17:25
By Olga
at 2020-01-26T11:42
at 2020-01-26T11:42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0-01-26T13:09
at 2020-01-26T13:09
By Jessica
at 2020-01-30T12:43
at 2020-01-30T12:43
Related Posts
公積金與家務分配問題
By Linda
at 2019-09-21T22:45
at 2019-09-21T22:45
生活習慣的不合
By William
at 2019-09-21T07:52
at 2019-09-21T07:52
快被言語暴力壓垮
By Eden
at 2019-09-21T01:44
at 2019-09-21T01:44
快被言語暴力壓垮
By Mary
at 2019-09-21T01:37
at 2019-09-21T01:37
生活習慣的不合
By Rae
at 2019-09-20T23:52
at 2019-09-20T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