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己就好 - 家務

By Caroline
at 2007-12-24T20:31
at 2007-12-24T20:31
Table of Contents
配合版標(做自己,好自在),來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大約半年前,我在書店看到一本書「挫折復原力」 (天下出版的)
這本書的目的是在幫助讀者瞭解挫折從哪邊來?
該怎麼去應對、該怎麼培養抗壓力
最後改變自己的生活、家人相處或工作環境等等
內容跟「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的描述方式雷同
雖然這些東西有點枯燥,但是作者舉了很多實例,
讓我們更能輕鬆易懂。
這本書乍看之下好像跟家庭沒什麼關係,
可是內容提到很多溝通的問題又都與家庭有關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寫「個人掌控力」這一段(p.100)
培養個人掌控力的第一步就是:
瞭解什麼是你所能及不能控制的。
因為很多人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先改變上面,
他們會認為如果xx先釋出善意,我一定會對他更好(我一定會跟著改進)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別人都不願意先改變的
(搞不好xx也在想:如果你先改變的話......)
雖然這些原因很能理解,但是,
讓自己專心在自我改變,比耗費心思想要改變別人更有用。
別人要怎麼做,要怎麼想,是我們沒辦法決定跟干涉的。
書裡面有提到一個瑪莉莎的例子
瑪莉莎的母親從小就會對她又打又罵、大吼大叫,罵她很失敗....
但是瑪莉莎一直到快40歲都還是很怕她媽媽,還是覺得她媽媽會傷害她
她每次回娘家的時候,她的心態又會回到小孩子時一樣,
希望媽媽總有一天會為她對她(瑪)做過的事情向她(瑪)道歉
後來,她發現自己把快樂建築在「希望媽媽改變」上面,
她也開始接受事實:她媽媽根本不可能改變!
「但是我突然領悟到:如果我清楚告訴她,她仍然不改的話,
至少我可以繼續過我的生活,不再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等她改變上。」瑪莉莎說。
後來,瑪莉莎決定自己先改變:她先寫信向母親說明母親從小對她的傷害,
並且釋出善意,希望可以改善這樣的關係。
不過她媽媽把她的信撕了,並且說要永遠跟她決裂(囧rz)
這次瑪莉莎沒有這麼難過了,她的想法變成:
她所能做的,就是自己釋放善意,
但是媽媽會怎麼反應,並不是她能夠決定的(假設她的信寫的很婉轉xp)
所以她不難過了。因為這不是她能夠決定的。
她能做的,只是在媽媽願意複合時,重新釋放善意
當瑪莉莎瞭解到「她該做的都做了」,但是她無法掌控母親的反應之後,
她的壓力就因此變小了。即使跟母親決裂,她也開始快樂地過自己的生活,
不會再把跟母親相處的壓力帶到她與她的孩子身上。
--------------------------------
這一段故事給我的震驚很大,也讓我放下了一些莫須有的壓力。
因為:別人要不要改變,別人要不要對我好,真的不是我能控制的,
我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部份做好、控制好,
然後知道自己該付的責任都有盡責。
如果因為我改變了,別人開始待我好,這就是好事一件;
如果我改變了,但是別人卻不願意對我釋放善意,那也不用難過。
事後想想,說話的方式其實可以影響一個人回應我們的方式
可是遇到某些人的時候,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阿!
不管這些聽不懂話的人是誰,不要再因為他對你惡言相向而難過了!
似乎寫的有點亂,因為看的時間有點久遠啦:P
還是老話一句:不要因為別人的過錯難過,不要因為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
他們要這麼做,不是我們能控制的。
※ 編輯: meethemoon 來自: 210.209.169.7 (12/24 20:36)
大約半年前,我在書店看到一本書「挫折復原力」 (天下出版的)
這本書的目的是在幫助讀者瞭解挫折從哪邊來?
該怎麼去應對、該怎麼培養抗壓力
最後改變自己的生活、家人相處或工作環境等等
內容跟「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的描述方式雷同
雖然這些東西有點枯燥,但是作者舉了很多實例,
讓我們更能輕鬆易懂。
這本書乍看之下好像跟家庭沒什麼關係,
可是內容提到很多溝通的問題又都與家庭有關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寫「個人掌控力」這一段(p.100)
培養個人掌控力的第一步就是:
瞭解什麼是你所能及不能控制的。
因為很多人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先改變上面,
他們會認為如果xx先釋出善意,我一定會對他更好(我一定會跟著改進)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別人都不願意先改變的
(搞不好xx也在想:如果你先改變的話......)
雖然這些原因很能理解,但是,
讓自己專心在自我改變,比耗費心思想要改變別人更有用。
別人要怎麼做,要怎麼想,是我們沒辦法決定跟干涉的。
書裡面有提到一個瑪莉莎的例子
瑪莉莎的母親從小就會對她又打又罵、大吼大叫,罵她很失敗....
但是瑪莉莎一直到快40歲都還是很怕她媽媽,還是覺得她媽媽會傷害她
她每次回娘家的時候,她的心態又會回到小孩子時一樣,
希望媽媽總有一天會為她對她(瑪)做過的事情向她(瑪)道歉
後來,她發現自己把快樂建築在「希望媽媽改變」上面,
她也開始接受事實:她媽媽根本不可能改變!
「但是我突然領悟到:如果我清楚告訴她,她仍然不改的話,
至少我可以繼續過我的生活,不再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等她改變上。」瑪莉莎說。
後來,瑪莉莎決定自己先改變:她先寫信向母親說明母親從小對她的傷害,
並且釋出善意,希望可以改善這樣的關係。
不過她媽媽把她的信撕了,並且說要永遠跟她決裂(囧rz)
這次瑪莉莎沒有這麼難過了,她的想法變成:
她所能做的,就是自己釋放善意,
但是媽媽會怎麼反應,並不是她能夠決定的(假設她的信寫的很婉轉xp)
所以她不難過了。因為這不是她能夠決定的。
她能做的,只是在媽媽願意複合時,重新釋放善意
當瑪莉莎瞭解到「她該做的都做了」,但是她無法掌控母親的反應之後,
她的壓力就因此變小了。即使跟母親決裂,她也開始快樂地過自己的生活,
不會再把跟母親相處的壓力帶到她與她的孩子身上。
--------------------------------
這一段故事給我的震驚很大,也讓我放下了一些莫須有的壓力。
因為:別人要不要改變,別人要不要對我好,真的不是我能控制的,
我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部份做好、控制好,
然後知道自己該付的責任都有盡責。
如果因為我改變了,別人開始待我好,這就是好事一件;
如果我改變了,但是別人卻不願意對我釋放善意,那也不用難過。
事後想想,說話的方式其實可以影響一個人回應我們的方式
可是遇到某些人的時候,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阿!
不管這些聽不懂話的人是誰,不要再因為他對你惡言相向而難過了!
似乎寫的有點亂,因為看的時間有點久遠啦:P
還是老話一句:不要因為別人的過錯難過,不要因為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
他們要這麼做,不是我們能控制的。
※ 編輯: meethemoon 來自: 210.209.169.7 (12/24 20:36)
→ Bocaj:建議還可以再做延伸閱讀 61.230.131.181 12/26 19:26
→ Bocaj:假如對這主題有興趣的話,我也還蠻喜歡這本書 61.230.131.181 12/26 19:26
Tags:
家務
All Comments

By Jake
at 2007-12-26T21:25
at 2007-12-26T21:25
Related Posts
要是你是我...我該怎麼辦?

By Rachel
at 2007-12-23T17:34
at 2007-12-23T17:34
嚴厲的媽媽

By Sandy
at 2007-12-23T14:37
at 2007-12-23T14:37
Re: 怎麼可能忘記

By Yuri
at 2007-12-23T14:31
at 2007-12-23T14:31
住在對面能接受嗎?

By James
at 2007-12-23T00:37
at 2007-12-23T00:37
其實我也只是想小小抱怨一下而已...

By Daniel
at 2007-12-22T22:27
at 2007-12-22T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