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娛樂活動 - 婚姻

By Suhail Hany
at 2010-10-29T15:36
at 2010-10-29T15:36
Table of Contents
我和老公一有空閒就會去看場電影。
不過老公愛看的是血腥暴力動作片,這點不太可能要小孩跟隨大人。
文藝片老公沒耐心看,小孩更別提。
我曾經幾次跟老公說:我們帶孩子去看電影吧。
找孩子比較感興趣的卡通片一起去看。
老公當然不願意,第一怕孩子吵到自己,第二怕孩子吵到別人。
因為大人的專注力可以持續幾小時,小孩子卻可能只有十分鐘。
剩下的間對孩子都是煎熬。小嬰兒還有生理需求要解決。
以前做過這種事,大嫂的老二還在吃奶時,我陪他們去看電影。
因我哥從來不去電影院,我怕嫂子無聊錯過好看的片子,
所以就帶他們去,結果中途要把小孩抱出來餵奶,真是煞風景。:P
現在我們夫妻都是趁孩子不在來個兩人小約會。
外出用餐在我家是常態,所以兩個孩子都很習慣上館子,
雖然老大不會尖叫,但是話很多,去牛排館蹲在巴台旁邊
看大姐姐表演鋼琴,還在旁邊搖頭扭屁股,一副陶醉的樣子...=.=a|||
其實帶小孩不可能完全只照大人的活動,拿我家來說,有小孩以前,
老公在家工作,我就在一邊做家事,整理他的倉庫,一邊聊天,
有了小孩根本不敢讓孩子靠近倉庫,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易碎物品。
當然也很難像鱷魚先生那樣帶著女兒去工作了。
----
以下是回應關於「尖叫」的個人想法。
小孩會尖叫通常有幾個原因:
1.擁擠+無聊 2.小孩子在玩 3.吵著要玩或買東西跟家長對峙。
而會尖叫的小孩裡面,如果有過動兒,尖叫效果會加乘,一個抵三十個。
昨天去研習,過動症大約有3-10%發生率,移民社會又比其他機率加倍。
也就是美國會大於英國,台灣會大於中國大陸地區的意思。
(這和基因的移民性格有關,ADHD通常偏愛冒險)
所以同樣10個小孩,如果你在台灣看到他們,他們可能只有每個人不到3坪活動空間,
這10個孩子很容易產生密切的互動(開始玩起來),其中只要有兩個追逐嬉鬧就很有效果,
而台灣的10個裡面本來基因就容易尖叫的又是他們的兩倍。
於是產生一種「台灣孩子都很愛尖叫」的印象。不尖叫的多數你根本不會去注意。
再來不說人口密度,居家環境也是一個因素。國外常常看到單門獨棟的平房外加
庭院游泳池,草木扶疏,通常還會有圍籬。這對他們來說是常態,對台灣人來講,
這叫做豪宅。一般平民百姓住的多是如鳥籠般的空間。
別說是人了,一隻狗好好的躺在院子曬太陽,你把牠抓進籠子裡,牠也會尖叫給你看。
居住空間環境直接影響生活品質和人的情緒穩定度。
臺灣人出門也許是夜市或麥當勞。休閒娛樂空間就是非常的擁擠吵雜,
而且不適合穩定孩子的情緒,這些場所又多半有吸引孩子的娛樂,
例如玩具、零食、電動、遊樂機。
孩子的慾望被引起卻又得不到滿足,當然會尖叫。
國外的父母喜歡帶孩子親近自然,這點我覺得是可取之處,不過對於都會區的人來說,
可使用的環境資源實在非常有限。而且要舟車勞頓才能到達,孩子的耐性早被磨光了。
孩子似乎是婚姻裡普遍的存在,也就是只要結婚就很容易面臨生小孩。
有的人覺得孩子壓縮個人空間和時間,有的人覺得孩子帶來的是幸福感。
對我來講是兩者都有,但是我不會只看好的那一面或是不好的那一面。
因為如果沒有辛苦過,又怎麼能體會自己的父母是怎樣的心路歷程。
而升級為父母,對我和老公來說,都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有孩子以後,對我而言最大的挑戰,不是怎麼當個好母親,而是怎麼繼續當個「老婆」。
如果能把夫妻對話的時間多一點,也許會更好吧。希望啦。(心虛貌)
其實這篇轉錄文章給我最大的衝擊是;
下次老公想要調情的時候,希望自己別再那麼掃興了.........=.=||||
--
安妮‧畫在牆上的天堂 http://tw.myblog.yahoo.com/buonarotti1972/
茶包‧石探紀礦物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stonexp
--
不過老公愛看的是血腥暴力動作片,這點不太可能要小孩跟隨大人。
文藝片老公沒耐心看,小孩更別提。
我曾經幾次跟老公說:我們帶孩子去看電影吧。
找孩子比較感興趣的卡通片一起去看。
老公當然不願意,第一怕孩子吵到自己,第二怕孩子吵到別人。
因為大人的專注力可以持續幾小時,小孩子卻可能只有十分鐘。
剩下的間對孩子都是煎熬。小嬰兒還有生理需求要解決。
以前做過這種事,大嫂的老二還在吃奶時,我陪他們去看電影。
因我哥從來不去電影院,我怕嫂子無聊錯過好看的片子,
所以就帶他們去,結果中途要把小孩抱出來餵奶,真是煞風景。:P
現在我們夫妻都是趁孩子不在來個兩人小約會。
外出用餐在我家是常態,所以兩個孩子都很習慣上館子,
雖然老大不會尖叫,但是話很多,去牛排館蹲在巴台旁邊
看大姐姐表演鋼琴,還在旁邊搖頭扭屁股,一副陶醉的樣子...=.=a|||
其實帶小孩不可能完全只照大人的活動,拿我家來說,有小孩以前,
老公在家工作,我就在一邊做家事,整理他的倉庫,一邊聊天,
有了小孩根本不敢讓孩子靠近倉庫,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易碎物品。
當然也很難像鱷魚先生那樣帶著女兒去工作了。
----
以下是回應關於「尖叫」的個人想法。
小孩會尖叫通常有幾個原因:
1.擁擠+無聊 2.小孩子在玩 3.吵著要玩或買東西跟家長對峙。
而會尖叫的小孩裡面,如果有過動兒,尖叫效果會加乘,一個抵三十個。
昨天去研習,過動症大約有3-10%發生率,移民社會又比其他機率加倍。
也就是美國會大於英國,台灣會大於中國大陸地區的意思。
(這和基因的移民性格有關,ADHD通常偏愛冒險)
所以同樣10個小孩,如果你在台灣看到他們,他們可能只有每個人不到3坪活動空間,
這10個孩子很容易產生密切的互動(開始玩起來),其中只要有兩個追逐嬉鬧就很有效果,
而台灣的10個裡面本來基因就容易尖叫的又是他們的兩倍。
於是產生一種「台灣孩子都很愛尖叫」的印象。不尖叫的多數你根本不會去注意。
再來不說人口密度,居家環境也是一個因素。國外常常看到單門獨棟的平房外加
庭院游泳池,草木扶疏,通常還會有圍籬。這對他們來說是常態,對台灣人來講,
這叫做豪宅。一般平民百姓住的多是如鳥籠般的空間。
別說是人了,一隻狗好好的躺在院子曬太陽,你把牠抓進籠子裡,牠也會尖叫給你看。
居住空間環境直接影響生活品質和人的情緒穩定度。
臺灣人出門也許是夜市或麥當勞。休閒娛樂空間就是非常的擁擠吵雜,
而且不適合穩定孩子的情緒,這些場所又多半有吸引孩子的娛樂,
例如玩具、零食、電動、遊樂機。
孩子的慾望被引起卻又得不到滿足,當然會尖叫。
國外的父母喜歡帶孩子親近自然,這點我覺得是可取之處,不過對於都會區的人來說,
可使用的環境資源實在非常有限。而且要舟車勞頓才能到達,孩子的耐性早被磨光了。
孩子似乎是婚姻裡普遍的存在,也就是只要結婚就很容易面臨生小孩。
有的人覺得孩子壓縮個人空間和時間,有的人覺得孩子帶來的是幸福感。
對我來講是兩者都有,但是我不會只看好的那一面或是不好的那一面。
因為如果沒有辛苦過,又怎麼能體會自己的父母是怎樣的心路歷程。
而升級為父母,對我和老公來說,都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有孩子以後,對我而言最大的挑戰,不是怎麼當個好母親,而是怎麼繼續當個「老婆」。
如果能把夫妻對話的時間多一點,也許會更好吧。希望啦。(心虛貌)
其實這篇轉錄文章給我最大的衝擊是;
下次老公想要調情的時候,希望自己別再那麼掃興了.........=.=||||
--
安妮‧畫在牆上的天堂 http://tw.myblog.yahoo.com/buonarotti1972/
茶包‧石探紀礦物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stonexp
--
Tags:
婚姻
All Comments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0-10-30T22:43
at 2010-10-30T22:43

By Jacob
at 2010-11-01T17:18
at 2010-11-01T17:18

By Todd Johnson
at 2010-11-02T13:36
at 2010-11-02T13:36

By Margaret
at 2010-11-06T15:36
at 2010-11-06T15:36

By Faithe
at 2010-11-07T02:00
at 2010-11-07T02:00

By Eartha
at 2010-11-11T23:15
at 2010-11-11T23:15

By Elvira
at 2010-11-16T12:52
at 2010-11-16T12:52
Related Posts
沒生小孩的打算最好別結婚

By Todd Johnson
at 2010-10-29T12:08
at 2010-10-29T12:08
沒生小孩的打算最好別結婚

By Yedda
at 2010-10-29T09:44
at 2010-10-29T09:44
沒生小孩的打算最好別結婚

By Elma
at 2010-10-28T21:55
at 2010-10-28T21:55
沒生小孩的打算最好別結婚

By Lucy
at 2010-10-28T19:24
at 2010-10-28T19:24
沒生小孩的打算最好別結婚

By Jake
at 2010-10-28T18:19
at 2010-10-28T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