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為何? - 單親
By Liam
at 2021-11-04T12:30
at 2021-11-04T12:30
Table of Contents
首先,先祝福點進來的各位:
願世間所有失怙的孤鳥阿,都能在獨行的振翅聲裡,在眼淚築成的海洋裡,在時間所磨碎
的細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星空。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有兩個:
療癒自己。
該老實面對敷衍了半生的命題。
如今已22歲,在小五時父母離婚,算上來也差不多11年了,這個題目已經在我腦中迴響了
半生之久,這一點不假。
我相信各位也有這種感覺,對一個小孩來說,父母離婚這個事實不是最痛苦的,而是在發
生離婚之前,父母的互相攻訐傷我們最深,
"去幫媽媽看看爸爸是不是在偷看媽媽手機?"
"你們同個姓的,都一個樣,都是來折磨我的是吧?"
"媽媽最近有沒有甚麼奇怪的行為?如果有任何發現,要跟爸爸講喔。"
"你媽媽她啊,哀...算了,可憐的孩子..."
(現在想想,或許這就是我開始出現信任危機的時候,在成長過程中,即使面對別人的好意
也會不自覺的往壞的方向想,甚至在面對女孩子的主動示好會主動疏離,不再是朋友,因
為不想要有任何人更接近我的過去。)
有一次看到媽媽身上到處都貼著紗布,說是剛從醫院裡驗傷回來,我受不了了,
"離了吧。"小六的我這麼說
後來媽媽說了甚麼,我已經記不得了,腦袋嗡嗡作響,杵在原地,媽媽抱了我一下,打包
好東西,走了。
在一切發生前,我的個性由開朗變成自我封閉,內心裡一直有種聲音--關係不長久,甚至
會帶來痛苦,那朋友有甚麼意義呢?婚姻有甚麼意義?就這樣陷溺在否定的輪迴中,在接下
來的國中高中我失去了可以建立關係的任何念頭,一起出去玩?不要。一起吃飯?不要。
漸漸地,我的心變得對世界無感,開始對網路遊戲有了很大的興趣,只要是我真心喜歡的
遊戲,我都會莫明其妙的認識一些人,一起打怪一起聊天,我從不聊我自己,因為沒意義
,但還是會有人來找我聊心事,哇靠!這題難了,我交友並不廣泛,不知道怎麼給建議,
我甚至根本不了解我自己,要怎麼給人建議或是敞開心扉聊天?於是我學會一招非常好用
且基本上絕對不會錯的應答方法---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並且回答。非常神奇,我就像
藏在一面鏡子後,對方只是對著鏡子在吐苦水,鏡子只會反射出對方的看法,對方得到答
案後,"對!你說得沒錯!""我就知道是這樣!"他們會如此回答,而我這個人完全沒有透露
出一點半點的自我,完美的保護。
(那時的我,自認體貼,善良,現在想想,只是一個對自己與他人不想負責任的體現。)
那時,網路可以暫時彌補我的社交需求,但是到大學,我發覺完全不夠,促成我追求更多
而不是選擇繼續自閉,我認為簡單來說有兩個理由:
離開傷心地
生活圈重新洗牌
當我在大學期間意識到這點,我的身體充滿了動力,之前是無可奈何,現在是機會遍地,
因為沒有人認識我,我可以重新開始,再來我不用每天回家就要故地重遊,
"阿...這是那時候的..."
這種讓我們再次陷入憂鬱情緒的回憶殺橋段就避免了。
(所以我認為創傷後恢復,與其理出頭緒,不如嘗試換一個環境,或是重新打理,不要讓
創傷發生時的景物繼續留著,這個方法對想要重新開始的人很有效!親測!)
於是我嘗試以一種玩遊戲的態度大學生活,之前的我,從不敢違逆爸爸,所以一直是個乖
小孩,成績也不錯,現在我翹課,偷抽菸,熬夜打遊戲...成績往下掉(笑
我並不是提倡自暴自棄或是聲色犬馬,而是這本來就是我們人生中的一部分,沒有去嘗試
就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甚麼?不喜歡甚麼?
我的重點在於,我們的前半生可能被傷害,於是選擇自我封閉,不去嘗試我們就會一直陷
溺在負面情緒,"都是我父母害我的。""要是沒有發生那件事,我現在就...",所以請讓
我總結一下這篇文章,事實上,這也是我第一次嘗試在網路上暴露自己,理由就像我剛剛
所講,我非常渴望了解"自我",在打這篇文章時也嘗試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啊!對!就
是這種感覺!",這種想法一直在我腦海閃過,還不錯嘛!
謝謝你看到最後:)
--
願世間所有失怙的孤鳥阿,都能在獨行的振翅聲裡,在眼淚築成的海洋裡,在時間所磨碎
的細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星空。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有兩個:
療癒自己。
該老實面對敷衍了半生的命題。
如今已22歲,在小五時父母離婚,算上來也差不多11年了,這個題目已經在我腦中迴響了
半生之久,這一點不假。
我相信各位也有這種感覺,對一個小孩來說,父母離婚這個事實不是最痛苦的,而是在發
生離婚之前,父母的互相攻訐傷我們最深,
"去幫媽媽看看爸爸是不是在偷看媽媽手機?"
"你們同個姓的,都一個樣,都是來折磨我的是吧?"
"媽媽最近有沒有甚麼奇怪的行為?如果有任何發現,要跟爸爸講喔。"
"你媽媽她啊,哀...算了,可憐的孩子..."
(現在想想,或許這就是我開始出現信任危機的時候,在成長過程中,即使面對別人的好意
也會不自覺的往壞的方向想,甚至在面對女孩子的主動示好會主動疏離,不再是朋友,因
為不想要有任何人更接近我的過去。)
有一次看到媽媽身上到處都貼著紗布,說是剛從醫院裡驗傷回來,我受不了了,
"離了吧。"小六的我這麼說
後來媽媽說了甚麼,我已經記不得了,腦袋嗡嗡作響,杵在原地,媽媽抱了我一下,打包
好東西,走了。
在一切發生前,我的個性由開朗變成自我封閉,內心裡一直有種聲音--關係不長久,甚至
會帶來痛苦,那朋友有甚麼意義呢?婚姻有甚麼意義?就這樣陷溺在否定的輪迴中,在接下
來的國中高中我失去了可以建立關係的任何念頭,一起出去玩?不要。一起吃飯?不要。
漸漸地,我的心變得對世界無感,開始對網路遊戲有了很大的興趣,只要是我真心喜歡的
遊戲,我都會莫明其妙的認識一些人,一起打怪一起聊天,我從不聊我自己,因為沒意義
,但還是會有人來找我聊心事,哇靠!這題難了,我交友並不廣泛,不知道怎麼給建議,
我甚至根本不了解我自己,要怎麼給人建議或是敞開心扉聊天?於是我學會一招非常好用
且基本上絕對不會錯的應答方法---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並且回答。非常神奇,我就像
藏在一面鏡子後,對方只是對著鏡子在吐苦水,鏡子只會反射出對方的看法,對方得到答
案後,"對!你說得沒錯!""我就知道是這樣!"他們會如此回答,而我這個人完全沒有透露
出一點半點的自我,完美的保護。
(那時的我,自認體貼,善良,現在想想,只是一個對自己與他人不想負責任的體現。)
那時,網路可以暫時彌補我的社交需求,但是到大學,我發覺完全不夠,促成我追求更多
而不是選擇繼續自閉,我認為簡單來說有兩個理由:
離開傷心地
生活圈重新洗牌
當我在大學期間意識到這點,我的身體充滿了動力,之前是無可奈何,現在是機會遍地,
因為沒有人認識我,我可以重新開始,再來我不用每天回家就要故地重遊,
"阿...這是那時候的..."
這種讓我們再次陷入憂鬱情緒的回憶殺橋段就避免了。
(所以我認為創傷後恢復,與其理出頭緒,不如嘗試換一個環境,或是重新打理,不要讓
創傷發生時的景物繼續留著,這個方法對想要重新開始的人很有效!親測!)
於是我嘗試以一種玩遊戲的態度大學生活,之前的我,從不敢違逆爸爸,所以一直是個乖
小孩,成績也不錯,現在我翹課,偷抽菸,熬夜打遊戲...成績往下掉(笑
我並不是提倡自暴自棄或是聲色犬馬,而是這本來就是我們人生中的一部分,沒有去嘗試
就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甚麼?不喜歡甚麼?
我的重點在於,我們的前半生可能被傷害,於是選擇自我封閉,不去嘗試我們就會一直陷
溺在負面情緒,"都是我父母害我的。""要是沒有發生那件事,我現在就...",所以請讓
我總結一下這篇文章,事實上,這也是我第一次嘗試在網路上暴露自己,理由就像我剛剛
所講,我非常渴望了解"自我",在打這篇文章時也嘗試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啊!對!就
是這種感覺!",這種想法一直在我腦海閃過,還不錯嘛!
謝謝你看到最後:)
--
Tags:
單親
All Comments
By Jack
at 2021-11-08T18:27
at 2021-11-08T18:27
By Olga
at 2021-11-13T00:24
at 2021-11-13T00:24
By Mason
at 2021-11-17T06:21
at 2021-11-17T06:21
By Donna
at 2021-11-21T12:19
at 2021-11-21T12:19
By Harry
at 2021-11-25T18:16
at 2021-11-25T18:16
By Suhail Hany
at 2021-11-30T00:13
at 2021-11-30T00:13
By Jacky
at 2021-12-04T06:10
at 2021-12-04T06:10
By Linda
at 2021-12-08T12:07
at 2021-12-08T12:07
By Hazel
at 2021-12-12T18:04
at 2021-12-12T18:04
By Rachel
at 2021-12-17T00:02
at 2021-12-17T00:02
Related Posts
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免費法律諮詢
By Charlotte
at 2021-10-14T11:12
at 2021-10-14T11:12
離婚富商老公少露面 張清芳豪宅曝光
By Charlotte
at 2021-08-26T19:59
at 2021-08-26T19:59
比爾蓋茲夫婦宣布離婚 結縭27年建1270億
By Doris
at 2021-05-04T19:29
at 2021-05-04T19:29
單親家長自我成長講座
By Skylar Davis
at 2021-04-08T18:09
at 2021-04-08T18:09
手足背叛自宮品牌 范怡文重拾麥克風
By Elizabeth
at 2021-04-03T21:06
at 2021-04-03T21:06